本發明涉及對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對講配件及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
背景技術:
對講功能因此不需要通信基站等特性,在一些應用場景,如登山、野外營救等,具備突出的優點。但是,對講功能依賴于專業的對講設備,對普通用戶來講,為了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如對講機等,使用成本較高。
同時,現有的對講方法都是半雙工機制,對講設備在發送信號的同時不能接收外界信號,對應的,在接收信號的同時,也不能發送信號,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對講配件及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以至少解決現有用戶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的問題。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包括:
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
在下行鏈路上,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
在上行鏈路上,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進一步的,在接收到外界數字對講信號之后,還包括:
通過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方式,提醒用戶選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過移動終端播放;
接收并根據用戶的選擇操作,確定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
若選擇通過移動終端播放,則發送至移動終端;
若選擇直接播放,則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數模轉換處理,生成對應的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或者耳機進行播放。
進一步的,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包括:
通過藍牙通信、紅外通信、近場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種或多種無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或者,
通過插入移動終端的電源接口或者音頻接口的有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進一步的,與移動終端配對之后,還包括:
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對講配置參數;
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接收頻段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的發送頻段;
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信號調整參數;
根據信號調整參數,調整根據全雙工時隙產生的接收中斷信號及發送中斷信號的中斷位置、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提前時間參數。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包括:
對講配件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對講配件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
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
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移動終端的對講配件,包括:配對模塊、對講模塊、傳輸模塊,其中,
配對模塊用于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對講模塊用于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在下行鏈路上,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傳輸模塊,在上行鏈路上,接收傳輸模塊轉發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傳輸模塊用于將對講模塊處理后的數字對講信號傳輸至移動終端,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并轉發至對講模塊。
進一步的,還包括提醒模塊及控制模塊,其中,
提醒模塊用于通過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方式,提醒用戶選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過移動終端播放;
控制模塊用于接收并根據用戶的選擇操作,確定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若選擇通過移動終端播放,則發送至移動終端;若選擇直接播放,則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數模轉換處理,生成對應的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或者耳機進行播放。
進一步的,配對模塊用于通過藍牙通信、紅外通信、近場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種或多種無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或者,通過插入移動終端的電源接口或者音頻接口的有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進一步的,還包括配置模塊,用于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對講配置參數,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對講模塊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接收頻段及發送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的發送頻段;還用于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信號調整參數,根據信號調整參數,調整根據全雙工時隙產生的接收中斷信號及發送中斷信號的中斷位置、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提前時間參數。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包括移動終端、以及本發明提供的對講配件,其中,
對講配件用于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移動終端用于播放來自對講配件的外界數字對講信號,接收用戶語音,生成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并轉發至對講配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計算機存儲介質中存儲有計算機可執行指令,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用于執行前述的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對講配件及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該對講配件具備全雙工收發數字對講信號的功能,其首先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然后啟動全雙工時隙,基于該全雙工時隙,在收發數據時,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通過射頻天線發送出去;這樣用戶僅需要一個對講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動終端,如手機等來實現對講功能,進而就不需要購買專用的對講設備,解決了現有用戶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的問題,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本發明基于全雙工時隙,實現了數據收發的全雙工,進一步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全雙工數字對講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全雙工數字對講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一種結構框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二種結構框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三種結構框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四種結構框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五種結構框圖;
圖8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涉及的對講配件的第一種應用場景;
圖9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涉及的對講配件的第二種應用場景;
圖10為本發明涉及的全雙工時隙的時隙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涉及的對講發送端處理信號的信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中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所涉及的移動終端包括所有的可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個人助手等設備。
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的方式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的詮釋說明。
第一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的流程圖,由圖1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實現方法包括:
s101:對講配件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s102:對講配件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
s103: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
s104: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該對講配件具備全雙工收發數字對講信號的功能,其首先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然后啟動全雙工時隙,基于該全雙工時隙,在收發數據時,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通過射頻天線發送出去;這樣用戶僅需要一個對講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動終端,如手機等來實現對講功能,進而就不需要購買專用的對講設備,解決了現有用戶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的問題,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基于全雙工時隙,實現了數據收發的全雙工,進一步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方法在對講配件這一端的體現包括:
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
在下行鏈路上,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
在上行鏈路上,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方法在接收到外界數字對講信號之后,還包括:
通過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方式,提醒用戶選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過移動終端播放;
接收并根據用戶的選擇操作,確定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
若選擇通過移動終端播放,則發送至移動終端;
若選擇直接播放,則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數模轉換處理,生成對應的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或者耳機進行播放。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包括:
通過藍牙通信、紅外通信、近場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種或多種無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或者,
通過插入移動終端的電源接口或者音頻接口的有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方法與移動終端配對之后,還包括:
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對講配置參數;
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接收頻段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的發送頻段;
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信號調整參數;
根據信號調整參數,調整根據全雙工時隙產生的接收中斷信號及發送中斷信號的中斷位置、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提前時間參數。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該對講配件具備全雙工收發數字對講信號的功能,其首先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然后啟動全雙工時隙,基于該全雙工時隙,在收發數據時,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通過射頻天線發送出去;這樣用戶僅需要一個對講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動終端,如手機等來實現對講功能,進而就不需要購買專用的對講設備,解決了現有用戶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的問題,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基于全雙工時隙,實現了數據收發的全雙工,進一步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第二實施例: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的結構示意圖,由圖2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包括:移動終端1、以及對講配件2,其中,
對講配件2用于與移動終端1進行配對,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移動終端2用于播放來自對講配件的外界數字對講信號,接收用戶語音,生成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并轉發至對講配件。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其對講配件具備全雙工收發數字對講信號的功能,其首先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然后啟動全雙工時隙,基于該全雙工時隙,在收發數據時,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通過射頻天線發送出去;這樣用戶僅需要一個對講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動終端,如手機等來實現對講功能,進而就不需要購買專用的對講設備,解決了現有用戶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的問題,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基于全雙工時隙,實現了數據收發的全雙工,進一步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中的對講配件2,包括:配對模塊21、對講模塊22、傳輸模塊23,其中,
配對模塊21用于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對講模塊22用于啟動全雙工時隙,全雙工時隙包括依次交互循環的發送時隙及接收時隙,在下行鏈路上,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傳輸模塊,在上行鏈路上,接收傳輸模塊轉發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發送出去;
傳輸模塊23用于將對講模塊處理后的數字對講信號傳輸至移動終端,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并轉發至對講模塊。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中的對講配件2還包括提醒模塊25及控制模塊26,其中,
提醒模塊25用于通過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方式,提醒用戶選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過移動終端播放;
控制模塊26用于接收并根據用戶的選擇操作,確定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若選擇通過移動終端播放,則發送至移動終端;若選擇直接播放,則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數模轉換處理,生成對應的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或者耳機進行播放。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配對模塊21用于通過藍牙通信、紅外通信、近場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種或多種無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或者,通過插入移動終端的電源接口或者音頻接口的有線通信方式,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中的對講配件2還包括配置模塊24,用于接收來自移動終端1的對講配置參數,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對講模塊22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接收頻段及發送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的發送頻段;還用于接收來自移動終端1的信號調整參數,根據信號調整參數,調整根據全雙工時隙產生的接收中斷信號及發送中斷信號的中斷位置、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提前時間參數。
在實際應用中,圖2所示實施例中的所有功能模塊,都可以采用處理器、編輯邏輯器件等方式實現。
現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詮釋說明。
第三實施例:
本實施例主要是結合圖3至7,針對對講配件進行說明。
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一種結構框圖,由圖3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包括:供電電源31、射頻天線32、對講模塊22及傳輸模塊23;供電電源31為射頻天線32、對講模塊22及傳輸模塊23供電,在接收數據時,對講模塊22通過射頻天線32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通過傳輸模塊23發送至配對的移動終端,在發送數據時,對講模塊22接收傳輸模塊2轉發的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并通過射頻天線32發送出去。
圖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二種結構框圖,由圖4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在圖3的基礎上,供電電源31為可拆卸的或者不可拆卸的電池。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傳輸模塊23為藍牙通信模塊、紅外通信模塊、近場通信模塊、限域通信模塊、wifi通信模塊中的一種。
圖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三種結構框圖,由圖5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在圖3的基礎上,傳輸模塊23包括模數轉換模塊231、以及與移動終端的音頻接口匹配的音頻插頭232;在接收數據時,模數轉換模塊231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通過音頻插頭232及音頻接口發送至移動終端,在發送數據時,模數轉換模塊231將音頻插頭232接收的來自移動終端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后,傳輸至數字對講模塊。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四種結構框圖,由圖6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在圖5的基礎上,還包括獨立音頻接口33,獨立音頻接口33與模數轉換模塊231電連接,這樣對講配件可以直接通過獨立音頻接口33播放接收到的對講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對講配件還包括使能模塊,使能模塊在檢測到獨立音頻接口插入音頻設備時,使能獨立音頻接口與模數轉換模塊之間的連接通路。
圖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的第五種結構框圖,由圖7可知,本實施例提供的對講配件在圖3的基礎上,還包括與移動終端的電源接口匹配的電源插頭34;供電電源31通過電源插頭34獲取電能,傳輸模塊23通過電源插頭34收發數據。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所有實施例中的對講配件還包括提醒模塊,數字對講模塊在接收到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后,產生觸發信號;提醒模塊在接收到觸發信號后,提醒用戶。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的提醒模塊包括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所有實施例中的對講配件還包括對講配置模塊,對講配置模塊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對講配置參數,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數字對講模塊。在實際應用中,移動終端上可以設置一個對講app,用戶通過對講app進行對講配置參數的配置。
現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對本發明涉及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場景一:
對講配件使用獨立的電池進行供電,通過藍牙或者wifi方式與手機進行配對,手機安裝有對講app(應用),具體的如圖8所示,在本場景中,手機對講功能的實現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81:在對講app的配對界面,檢測可能存在的對講配件,對講配件通過藍牙通信、紅外通信、近場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種或多種無線通信方式,與手機進行配對;
步驟82:在對講app的配對界面,用戶進行對講參數的配置,如頻道、是否加密等,對講配件接收來自手機的對講配置參數;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接收頻段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的發送頻段;
步驟83:對講配件初始化,參數配置完成后,進行初始化配置;
步驟84:在下行鏈路上,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手機;在上行鏈路上,接收來自手機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發送出去;
在實際應用中,在接收到外界數字對講信號之后,還包括:
通過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方式,提醒用戶選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過手機播放;
接收并根據用戶的選擇操作,確定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
若選擇通過手機播放,則發送至手機;
若選擇直接播放,則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數模轉換處理,生成對應的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或者耳機進行播放。
場景二:
對講配件包括電源插頭,供電電源通過電源插頭獲取電能,終端通信模塊通過電源插頭收發數據,手機安裝有對講app(應用),具體的如圖9所示,在本場景中,手機對講功能的實現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91:在對講app的配對界面,檢測插入電源插口的對講配件,對講配件通過電源插頭的通信方式,與手機進行配對;
步驟92:在對講app的配對界面,用戶進行對講參數的配置,如頻道、是否加密等,對講配件接收來自手機的對講配置參數;根據對講配置參數,配置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接收頻段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的發送頻段;
步驟93:對講配件初始化,參數配置完成后,進行初始化配置;
步驟94:在下行鏈路上,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手機;在上行鏈路上,接收來自手機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發送出去;
在實際應用中,在接收到外界數字對講信號之后,還包括:
通過信號指示燈、揚聲器、蜂鳴器中的至少一種方式,提醒用戶選擇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過手機播放;
接收并根據用戶的選擇操作,確定外界數字對講信號的播放方式;
若選擇通過手機播放,則發送至手機;
若選擇直接播放,則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數模轉換處理,生成對應的模擬信號,通過揚聲器或者耳機進行播放。
第五實施例:
現有的對講機(對講設備)都是半雙工收發機制,即對講機在按壓說話按鈕、發送數據時,不能接收數據,對應的,在接收數據時,不能發送數據;這種半雙工收發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本實施例在使得用戶可以基于對講配件實現手機的對講功能的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收發機制,本實施例提供的全雙工時隙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基于數字無線通信技術標準規定的30ms時隙的概念,以30ms時隙為邊界定義了兩個獨立工作的時隙1和時隙2,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應用采用一個時隙發送信號,下一相鄰時隙接收信號的雙時隙時分復用的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全雙工時隙的時隙長短可以根據技術發展進行任意設置。
在全雙工模式下收發數據,發送方主動發送時建立30ms時隙,接收方接收到同步幀后,根據接收到的同步頭建立30ms時隙,所以當發送方實際輸出的信號由于射頻通道造成延時時,接收方按照接收到的同步頭信息建立的時隙會產生偏差,就必須要調整。
圖11描述的是發送方信號未校準和校準后內部30ms時隙和空中dmr(數字無線通信)信號,其中,
30ms-時隙由對講模塊內的時鐘寄存器產生,供對講模塊內的中斷單元產生發送中斷信號(tx中斷)及接收中斷信號(rx中斷);發送中斷信號觸發射頻單元進入發送模式,對應的,接收中斷信號觸發射頻單元進入接收模式;
中斷單元產生tx中斷及rx中斷,傳輸給對講模塊內的射頻單元,由于射頻單元配置射頻需要較長時間,為了使得射頻單元在30ms-時隙的發送時隙內可以發送數字信號,需要將tx中斷提前,△t1為發送中斷與內部30ms定時器時間間隔,其大于基于調節寄存器的調節步進,應該無限靠近射頻單元配置射頻需要的時間,通過配置c5000芯片的reg0x12寄存器的bit0-5(步進100us)可以調節△t1大小;
理論輸出信號是在不考慮設備處理延遲、信道傳輸延遲等參數時的情況下,射頻單元發送到空中的信號;但是,由于芯片內部和射頻通道會存在延時,若不進行校準,其實際輸出信號如圖11所示,實際輸出信號與理論輸出信號相差△t2,△t2記為理論輸出信號和實際輸出到空中信號的時間間隔,在實際應用中,△t2大小計算方法,可以使用示波器觸發模式,一探筆點發送方的tx_inter中斷管腳,另一探筆點接收方的檢測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管腳,計算出時間間隔t,時間間隔t=△t1+△t2,進而在△t1已知的基礎上,計算出△t2值;
為了使得實際輸出信號盡可能的與理論輸出信號相同,需要對△t2值進行調節校準,如圖11所示,校準后輸出信號與理論輸出信號的差值為△t3,那么調整值△t=△t2-△t3;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通過配置c5000的reg0x2e寄存器的bit0-4(步進100us)調節△t2大小,例如配置reg0x2e,校準后輸出信號和理論信號間隔△t3小于調節步進100us,近似理論輸出信號。
圖11所涉及的△t1、△t2、△t3即為上述實施例涉及的信號調整參數,此時,根據信號調整參數,調整根據全雙工時隙產生的接收中斷信號及發送中斷信號的中斷位置、及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提前時間參數即是:將中斷單元根據30ms時隙產生tx中斷及rx中斷中的中斷位置向前移動△t1,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提前時間參數為△t=△t2-△t3。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收發機制,實現簡單,成本低。
綜上可知,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全雙工數字對講方法、對講配件及全雙工數字對講系統,該對講配件具備全雙工收發數字對講信號的功能,其首先與移動終端進行配對,然后啟動全雙工時隙,基于該全雙工時隙,在收發數據時,在下行鏈路上,對講配件在接收時隙,接收外界數字對講信號,在對外界數字對講信號進行處理后,發送至移動終端,在上行鏈路上,對講配件接收來自移動終端的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將待發送數字對講信號處理后,在發送時隙通過射頻天線發送出去;這樣用戶僅需要一個對講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動終端,如手機等來實現對講功能,進而就不需要購買專用的對講設備,解決了現有用戶使用對講功能需要購買對講設備的問題,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本發明基于全雙工時隙,實現了數據收發的全雙工,進一步增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硬件實施例、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簡單修改、等同變化、結合或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