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技術,具體涉及一種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構筑于物理網絡基礎上的云平臺,自身一般并不具備對底層網絡的狀態感知能力。因此在物理設備發生故障或問題時,云平臺只能感知到相關業務或虛擬網絡發生的狀態變化或故障,再通過運維人員進行逐層排查,才可發現問題的根源。在設備節點多、監測點多的情況下,一旦發生故障,可能會產生大量的告警信息,使得運維人員無法從中迅速的獲取到最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無法快速的確定故障的位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存儲介質。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
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
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包括:
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
基于所述狀態信息確定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或鏈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包括: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第一關鍵元素,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的元素;
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獲得多個狀態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將所述狀態信息記為表征正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
基于獲得的多個初始狀態信息生成初始狀態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包括:
比對所述多個狀態信息和所述初始狀態信息;當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存在至少兩個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多個狀態信息中時,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當獲得的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時,將所述狀態信息添加至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通信組件和處理器;其中,
所述通信組件,用于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
所述處理器,用于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處理器,用于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所述狀態信息確定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或鏈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處理器,用于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第一關鍵元素,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的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處理器,還用于在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將所述狀態信息記為表征正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基于獲得的多個初始狀態信息生成初始狀態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處理器,用于比對所述多個狀態信息和所述初始狀態信息;當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存在至少兩個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多個狀態信息中時,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
上述方案中,所述處理器,還用于當獲得的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時,將所述狀態信息添加至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指令,該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采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對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的變化進行關聯性分析,確定導致異常發生的關鍵因素,從而確定故障位置,實現了在大量的告警信息中對故障位置的準確定位,大大縮短了網絡故障的定位時間;使得運維人員能夠從大量的告警信息中快速獲得雖有價值的信息,也大大減少了運維人員針對故障處理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運維人員針對該故障的處理,從而提升了網絡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a和圖1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應用架構的一種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信息處理方法應用的實現架構的一種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一種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一種硬件組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實施例的信息處理方法可應用于具有多個網絡設備、甚至多個網絡設備形成的多級網絡系統中。圖1a和圖1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應用架構的一種示意圖;如圖1a所示,sw表示交換設備,例如交換機;sw1表示一級交換設備,sw2表示二級交換設備;sv表示服務器。則如圖1中所示的網絡系統可發現,包括多個網絡設備,網絡設備之間的鏈路也較多,有可能出現由于某一個網絡設備或某條鏈路的故障導致其他網絡設備上報告警信息的情況。如圖1b所示,由于兩個一級交換設備sw1之間的鏈路出現了故障,則會接收到關于圖1b中虛線所表示的一級交換設備sw1、二級交換設備sw2以及服務器sv的告警信息。通常情況下,故障監測系統接收到大量的告警信息后無法根據接收到的告警信息確定出發生故障的準確位置,基于此,提出本發明以下各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01: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
步驟102: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
步驟103: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網絡設備具體可以是屬于同一系統或同一網絡架構中的多個網絡設備,例如圖1a中所示的具有關聯關系的多個網絡設備;所述多個網絡設備的類型具體可以是交換機、服務器等類型,但不限于上述兩種類型。
本實施例中,所述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具體表征所述網絡設備自身的狀態,還可以表征與所述網絡設備建立關聯關系的其他網絡設備之間的鏈路的狀態。作為一種實施方式,當接收到一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時,可確定所述網絡設備自身處于正常狀態;相應的,當在預設時間范圍內未接收到一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時,可確定所述網絡設備處于異常狀態。基于此,所述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包括:如果在預設時間范圍內未接收到一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則可確定所述網絡設備或與所述網絡設備相關聯的鏈路處于異常狀態,確定表征所述網絡設備或與所述網絡設備相關聯的鏈路處于異常狀態的狀態信息。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當接收到一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時,所述狀態信息中可攜帶有表征自身狀態的信息,以及表征與其相關聯的鏈路的狀態信息。其中,當所述網絡設備檢測與其相關聯的鏈路處于正常狀態時,則獲得的所述狀態信息中攜帶有表征相應鏈路處于正常狀態的狀態信息;相應的,當所述網絡設備檢測與其相關聯的鏈路處于異常狀態時,則獲得的所述狀態信息中攜帶有表征相應鏈路處于異常狀態的狀態信息。基于此,所述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包括:從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中獲得鏈路處于異常狀態的狀態信息。
本實施例中,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圖1b所示,由于兩個一級交換設備sw1之間的鏈路出現了故障,則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分別包括:一個一級交換機的狀態信息、兩個二級交換機的狀態信息、四個服務器的狀態信息以及七條鏈路的狀態信息。
本實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包括: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所述狀態信息確定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連接兩個網絡設備的鏈路。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將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中表征的元素建立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具體可包括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連接兩個網絡設備的鏈路,也即構建處于異常狀態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鏈路的關聯關系。如圖1b所示的示例,處于異常狀態的包括一級交換機、與所述一級交換機連接的兩個二級交換機、以及分別與每個二級交換機連接的連個服務器。
本實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包括: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第一關鍵元素,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的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基于關聯性原則對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進行聚合性分析。作為一種示例,所述關聯性原則具體可采用以下表達式確定:
其中,p(a→b)表示事件a發生,事件b發生的概率。表達式(1)中,p(a→b)等于1,則表示事件a發生,事件b必然發生。則將事件a和事件b聚合為一個事件。
本實施例中,在構建處于異常狀態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鏈路的關聯關系后,基于如表達式(1)的關聯性原則,分析獲得在滿足所述關聯關系且導致上述網絡設備以及相關鏈路處于異常狀態的必然元素,所述必然元素即所述第一關鍵元素,則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上述事件發生的必然因素。以圖1b所示的示例為例,在三級網絡架構中,一級交換機的級別高于二級交換機的級別,二級交換機的級別高于服務器的級別,網絡設備的級別高于鏈路的級別;基于此,如果一級交換機出現異常,則與之相關聯的鏈路必然異常,與該一級交換機相關聯的二級交換機也必然異常,進一步地,二級交換機出現異常,則與之相關聯的鏈路必然異常,與該二級交換機相關聯的服務器也必然異常。由此,通過上述關聯性原則,可確定導致出現上述異常的第一關鍵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采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對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的變化進行關聯性分析,確定導致異常發生的關鍵因素,從而確定故障位置,實現了在大量的告警信息中對故障位置的準確定位,大大縮短了網絡故障的定位時間;使得運維人員能夠從大量的告警信息中快速獲得雖有價值的信息,也大大減少了運維人員針對故障處理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運維人員針對該故障的處理,從而提升了網絡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實施例二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201:在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將所述狀態信息記為表征正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
步驟202:基于獲得的多個初始狀態信息生成初始狀態集合。
步驟203: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
步驟204:比對所述多個狀態信息和所述初始狀態信息;當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存在至少兩個初始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多個狀態信息中時,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
步驟205:分析處于異常狀態的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區別于實施例一,本實施例中,可預先設置預設周期,所述預設周期可依據實際需求設置。在每個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記為初始狀態信息,并基于獲得的多個初始狀態信息生成初始狀態集合。在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針對首次獲得的初始狀態信息,可確定對應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聯的鏈路記為正常狀態,也可稱為活躍(active)狀態。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還記載每個初始狀態信息的狀態,例如記載某個初始狀態信息的狀態為active狀態;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不記載每個初始狀態信息的狀態,即表明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的每個初始狀態信息均為active狀態。
本實施例中,在首次獲得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后獲得的狀態信息,均與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的初始狀態信息進行比對。其中,若比對成功,則表明獲得的狀態信息對應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聯的鏈路為正常狀態;若比對不成功,則可表明在先處于正常狀態的網絡設備但當前未接收到該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可確定所述網絡設備和/或相關聯的鏈路處于異常狀態。
本實施例中,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圖1b所示,由于兩個一級交換設備sw1之間的鏈路出現了故障,則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分別包括:一個一級交換機的狀態信息、兩個二級交換機的狀態信息、四個服務器的狀態信息以及七條鏈路的狀態信息。
本實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包括: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所述狀態信息確定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連接兩個網絡設備的鏈路。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將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中表征的元素建立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具體可包括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連接兩個網絡設備的鏈路,也即構建處于異常狀態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鏈路的關聯關系。如圖1b所示的示例,處于異常狀態的包括一級交換機、與所述一級交換機連接的兩個二級交換機、以及分別與每個二級交換機連接的連個服務器。
本實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包括: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第一關鍵元素,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的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基于關聯性原則對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進行聚合性分析。作為一種示例,所述關聯性原則具體可基于實施例一種的表達式(1)。
本實施例中,在構建處于異常狀態的網絡設備以及相關鏈路的關聯關系后,基于如表達式(1)的關聯性原則,分析獲得在滿足所述關聯關系且導致上述網絡設備以及相關鏈路處于異常狀態的必然元素,所述必然元素即所述第一關鍵元素,則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上述事件發生的必然因素。以圖1b所示的示例為例,在三級網絡架構中,一級交換機的級別高于二級交換機的級別,二級交換機的級別高于服務器的級別,網絡設備的級別高于鏈路的級別;基于此,如果一級交換機出現異常,則與之相關聯的鏈路必然異常,與該一級交換機相關聯的二級交換機也必然異常,進一步地,二級交換機出現異常,則與之相關聯的鏈路必然異常,與該二級交換機相關聯的服務器也必然異常。由此,通過上述關聯性原則,可確定導致出現上述異常的第一關鍵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本實施例中,若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存在的初始狀態信息未在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中,則表明該狀態信息對應的網絡設備或鏈路由正常狀態轉為異常狀態,基于此,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將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由正常狀態轉為異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的狀態置為掉線(offline狀態)。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還可以將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由正常狀態轉為異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刪除,以保證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的每個初始狀態信息均為active狀態。進一步地,在前述第一種實施方式,進一步還可以包括:對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處于offline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進行計時;當計時時長超過預設時間范圍時,將所述處于offline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置為遷移(remove)狀態。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方法還包括:當獲得的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時,將所述狀態信息添加至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
具體的,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中存在至少一個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初始狀態信息集合中時,可將所述至少一個狀態信息添加至所述初始狀態信息集合中;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在后添加的狀態信息置為active狀態。
采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對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的變化進行關聯性分析,確定導致異常發生的關鍵因素,從而確定故障位置,實現了在大量的告警信息中對故障位置的準確定位,大大縮短了網絡故障的定位時間;使得運維人員能夠從大量的告警信息中快速獲得雖有價值的信息,也大大減少了運維人員針對故障處理的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運維人員針對該故障的處理,從而提升了網絡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本發明實施例的信息處理方法可應用于網絡故障管理系統中,所述網絡故障管理系統的一種實現架構可參照圖4所示,主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對物理層設備狀態信息的采集、入庫以及狀態更新,在具體實現過程中,可在網絡設備中部署滿足預設協議規則的客戶端,通過所述客戶端采集網絡設備的鄰居連接信息等狀態信息,通過所述客戶端將采集的狀態信息以及自身的狀態信息上報至系統中,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可以理解為第一部分為部署與網絡設備的部分。作為一種示例,對于交換設備,通常都支持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則可通過snmp客戶端采集鄰居連接信息,將采集的鄰居連接信息以及自身的狀態信息上報至系統;對于服務器設備,通常都支持鏈路層發現協議(lldp,linklayerdiscoveryprotocol),則可通過lldp客戶端采集鄰居連接信息,將采集的鄰居連接信息以及自身的狀態信息上報至系統。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網絡設備不限于采用上述snmp或lldp的客戶端采集鄰居連接信息,還可采用圖中所示的openflow協議、基于xml的網絡配置(netconf)協議等等。而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對上報的狀態信息進行智能分析、聚合以及確定起關鍵作用的狀態信息(或者告警信息),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部分獲得的狀態信息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交換設備信息、服務器信息、路由設備信息以及鏈路信息等等,通過對獲得的信息與物理網絡設備狀態及告警信息數據庫(該數據庫可以作為初始狀態集合)進行比對,確定與所述數據庫中的信息比對不一致的狀態信息;進一步通過信息聚類壓縮模塊進行鏈路聚類、設備聚類以及告警聚類,進一步通過智能故障分析模塊對聚類后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確定起關鍵作用的狀態信息(或者告警信息),基于該狀態信息(或者告警信息)確定故障位置。
實施例三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301:啟動網絡故障管理系統的故障檢測機制后,通過預先部署的協議或其它方式獲取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初始化信息數據庫,并將信息數據庫中基于獲取的狀態信息確定的元素(該元素可包括網絡設備和/或鏈路)狀態標注為active狀態。
步驟302:設置輪詢周期,在每個輪詢周期內通過預設協議(例如snmp、lldp等)獲取當前輪詢周期的各個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獲取的狀態信息和包括網絡設備自身的狀態以及網絡設備的鄰居連接信息),并與信息數據庫中現有的元素進行比對;
步驟303:判斷比對是否一致,也即判斷是否存在狀態有差異的元素;當判斷的結果為否(即比對不一致,也即存在狀態有差異的元素)時,進一步執行步驟304;當判斷的結果為是(即比對一致,也即不存在狀態有差異的元素)時,重新執行步驟302。
步驟304:判斷是否是新增元素;當判斷的結果為是時,執行步驟305;當判斷的結果為否時,執行步驟306。
步驟305:將該元素添加至信息數據庫中,并將其狀態置為active狀態,進一步執行步驟308。
步驟306:判斷是否是狀態發生變化的元素,當判斷的結果為是時,執行步驟307;當判斷的結果為否時,執行步驟308。
步驟307:更新信息數據庫中該狀態發生變化的元素的狀態,進一步執行步驟308。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若當前獲取的狀態信息表征對應的元素(網絡設備或鏈路)為數信息據庫中不存在的元素,則將該元素寫入信息數據庫,并將其狀態置為active。若當前獲取的狀態信息表征對應的元素(網絡設備或鏈路)在信息數據庫中處于offline或remove的狀態,則將對應元素的狀態更新為active狀態。上述事件均生成低等級告警事件,并寫入數據庫事件表。若信息數據庫中存在元素不在獲得的元素中時,則將所述元素在信息數據庫中的狀態由active狀態置為offline狀態。更進一步地,對處于offline狀態的元素進行計時;當計時時長超過預設時間范圍時,將所述處于offline狀態的元素置為remove狀態。進一步執行步驟308。
步驟308:判斷所有元素是否比對完畢;當判斷的結果為是時,執行步驟309;當判斷的結果為否時,重新執行步驟303。
步驟309:當有元素存在active狀態至offline狀態的變化,則通過關聯性判斷準則,獲取引起該變化的關鍵元素,根據狀態匹配規則庫,獲得故障診斷結論(即確定故障位置),并生成高等級告警事件,寫入數據庫事件表。
實施例四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一種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所述電子設備包括:通信組件41和處理器42;其中,
所述通信組件41,用于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
所述處理器42,用于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器42,用于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所述狀態信息確定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鏈路。
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器42,用于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第一關鍵元素,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的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中各處理單元的功能,可參照前述信息處理方法的相關描述而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中各處理單元,可通過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擬電路而實現,也可以通過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軟件在智能終端上的運行而實現。
實施例五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如圖6所示,所述電子設備包括:通信組件41和處理器42;其中,
所述通信組件41,用于在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還用于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
所述處理器42,用于基將所述通信組件41在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的狀態信息記為表征正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基于獲得的多個初始狀態信息生成初始狀態集合;還用于比對所述多個狀態信息和所述初始狀態信息,當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存在至少兩個初始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多個狀態信息中時,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分析處于異常狀態的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處理器42,還用于當獲得的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時,將所述狀態信息添加至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中各處理單元的功能,可參照前述信息處理方法的相關描述而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中各處理單元,可通過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擬電路而實現,也可以通過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軟件在智能終端上的運行而實現。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電子設備的通信組件41,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通信模組(包含:基礎通信套件、操作系統、通信模塊、標準化接口和協議等)及收發天線實現。
實施例六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序時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切換方法的步驟。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另一種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實際應用中所述電子設備可包括處理器61、存儲器62以及至少一個外部通信接口63;所述處理器61、存儲器62以及外部通信接口63均通過總線64連接。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外部通信接口63可包括用于獲得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的通信接口等等。
本實施例中,圖6和圖7中所示的處理器可以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本發明實施例的切換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器件、分立硬件組件等。處理器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件譯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件及軟件模塊組合執行完成。軟件模塊可以位于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位于存儲器62中,處理器讀取存儲器62中的信息,結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驟。
存儲器62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儲設備、或者它們的組合來實現。其中,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磁性隨機存取存儲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accessmemory)、快閃存儲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儲器、光盤、或只讀光盤(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磁表面存儲器可以是磁盤存儲器或磁帶存儲器。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drsdram,doubledatarate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esdram,enhanced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ldram,synclink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直接內存總線隨機存取存儲器(drram,directrambusrandomaccessmemory)。本發明實施例描述的存儲器6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存儲器。
實施例七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指令,該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基于獲得的多個狀態信息確定表征異常狀態的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該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所述狀態信息包括網絡設備的狀態信息和鏈路狀態信息;基于所述狀態信息確定元素之間的關聯關系;所述元素包括網絡設備和/或鏈路。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該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第一關鍵元素,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為導致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的元素;基于所述第一關鍵元素確定故障位置。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該指令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在預設周期內,首次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將所述狀態信息記為表征正常狀態的初始狀態信息;基于獲得的多個初始狀態信息生成初始狀態集合;獲得多個網絡設備上報的狀態信息;比對所述多個狀態信息和所述初始狀態信息;當所述初始狀態集合中存在至少兩個狀態信息不在所述多個狀態信息中時,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切換至異常狀態;分析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確定所述至少兩個狀態信息的關聯關系,基于所述關聯關系確定故障位置。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電子設備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設備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設備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的、機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單元分別單獨作為一個單元,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移動存儲設備、rom、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或者,本發明上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件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并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也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移動存儲設備、rom、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