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終端及其投屏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80892閱讀:701來源:國知局
一種終端及其投屏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信息技術領域,具體是車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終端及其投屏方法。



背景技術:

投屏技術是將一個終端(以下稱為投屏終端)的屏幕鏡像到另一個終端(以下稱為被投屏終端)上,例如,將移動終端的屏幕投屏到車載終端上或者將后視鏡屏幕投屏到平板上。具體地,利用airplay技術將iphone、ipodtouch、ipad及mac上的鏡像傳送到支持airplay的設備(例如,音箱、appletv及車載設備)中顯示;或者使用類似于airplay的鏡像功能的miracast技術。這樣可以將小屏幕的內容顯示到大屏幕上,并且充分利用小屏幕設備的各種應用,包括地圖導航,娛樂等。尤其,在用戶開車過程中,用戶大多利用手機來獲取實時導航等,用戶會發現移動終端屏幕小,然后利用投屏技術將移動終端屏幕投到大屏車載終端上,以增加用戶開車的體驗。

但是,目前的投屏技術,無論投屏終端還是被投屏終端都需要一直保持屏幕亮屏狀態,會導致雙倍的用戶耗電量;并且,如果投屏終端熄屏(例如,移動終端),在開車過程中又需要操作該終端,會操作不便,影響到行車安全。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降低投屏終端的耗電量,也能夠讓用戶方便快捷通過被投屏終端鏡像操作區域操控投屏終端,以避免行車不安全的一種終端及其投屏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降低投屏終端的耗電量,也能夠讓用戶方便快捷通過被投屏終端鏡像操作區域操控投屏終端,以避免行車不安全的一種終端及其投屏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終端的投屏方法,包括:

在投屏狀態下,同步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其他終端;接收其他終端的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所述屏幕顯示狀態包括屏幕亮度狀態,所述投屏狀態是指將本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其他終端的屏幕上。

進一步地,當本終端的屏幕為點亮狀態,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本終端熄屏或降低本終端的屏幕亮度或提高本終端的屏幕亮度;當本終端的屏幕為熄屏狀態,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本終端點亮屏幕。

進一步地,本終端和其他終端之間采用有線和/或無線連接;其中無線采用wifi和/或藍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單元和存儲單元,

所述處理單元適于實現多條指令;

所述存儲單元適于存儲多條指令,所述指令適于由所述處理單元加載并執行:

在投屏狀態下,同步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其他終端;接收其他終端的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所述屏幕顯示狀態包括屏幕亮度狀態,所述投屏狀態是指將本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其他終端的屏幕上。

進一步地,當本終端的屏幕為點亮狀態,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本終端熄屏或降低本終端的屏幕亮度或提高本終端的屏幕亮度;當本終端的屏幕為熄屏狀態,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本終端點亮屏幕。

進一步地,所述終端為移動終端或車載終端。

進一步地,本終端和其他終端之間采用有線和/或無線連接;其中無線采用wifi和/或藍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終端的投屏方法,包括:

在投屏狀態下,同步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本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至其他終端,以控制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所述屏幕顯示狀態包括屏幕亮度狀態,所述投屏狀態是指將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本終端的屏幕上。

進一步地,當其他終端的屏幕為點亮狀態、且在預定時間內用戶未對本終端的屏幕進行操作,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其他終端熄屏或降低其他終端的屏幕亮度;當其他終端的屏幕的亮度值小于預設值、且用戶對本終端的屏幕進行操作,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提高其他終端的屏幕亮度;當其他終端的屏幕為熄屏狀態、且用戶對本終端的屏幕進行操作,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其他終端點亮屏幕。

進一步地,本終端和其他終端之間采用有線和/或無線連接;其中無線采用wifi和/或藍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處理單元和存儲單元;

所述處理單元適于實現多條指令;

所述存儲單元適于存儲多條指令,所述指令適于由所述處理單元加載并執行:

在投屏狀態下,同步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本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至其他終端,以控制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所述屏幕顯示狀態包括屏幕亮度狀態,所述投屏狀態是指將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本終端的屏幕上。

進一步地,當其他終端的屏幕為點亮狀態、且在預定時間內用戶未對本終端的屏幕進行操作,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其他終端熄屏或降低其他終端的屏幕亮度;當其他終端的屏幕的亮度值小于預設值、且用戶對本終端的屏幕進行操作,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提高其他終端的屏幕亮度;當其他終端的屏幕為熄屏狀態、且用戶對本終端的屏幕進行操作,所述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其他終端點亮屏幕。

進一步地,所述終端為移動終端或車載終端。

進一步地,本終端和其他終端之間采用有線和/或無線連接;其中無線采用wifi和/或藍牙。

通過實施上述本發明提供的終端及其投屏方法,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在投屏狀態下,通過同步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被投屏終端,被投屏終端根據接收的所述屏幕顯示狀態發送相應顯示控制命令至所述投屏終端,可以有效的利用投屏終端的耗電量。

(2)根據不同的場景,自動降低投屏終端屏幕亮度或控制投屏終端屏幕熄屏來省電,從而總的達到降低投屏終端耗電量的目的。例如,當用戶在開車過程中,使用手機獲取實時導航投屏到車載端,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車載端熄滅手機屏幕,以節省手機的用電量。

(3)根據不同的場景,自動提高投屏終端屏幕亮度或控制投屏終端屏幕亮屏,這樣用戶能更方便操作投屏終端,例如,當用戶在開車過程中,使用手機獲取實時導航投屏到車載端,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車載端點亮手機屏幕,方便用戶直接查看手機的通知信息等等。

(4)采用多種方式(wifi、藍牙、wifi+藍牙、有線等)實現投屏終端和被投屏終端之間的連接。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一種終端的投屏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終端的投屏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終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為本發明一種終端的投屏方法實施例一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驟101,在投屏狀態下,同步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其他終端。

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該投屏狀態是指本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其他終端的屏幕上,即本終端是投屏終端,其他終端是被投屏終端,將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被投屏終端的屏幕上,包括投屏終端主動發出請求,投屏終端與被投屏終端建立通信鏈路,此鏈路實現投屏終端上投屏顯示的鏡像內容在被投屏終端的屏幕上顯示,鏡像內容是投屏終端顯示區域的內容包括數據、文件、圖像和界面及界面上的組件等等。

當投屏終端投屏到被投屏終端時,投屏終端會將監控的屏幕顯示狀態同步至被投屏終端,屏幕顯示狀態包括屏幕亮度狀態,被投屏終端即可獲取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

步驟102,接收其他終端的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

當其他終端即被投屏終端獲取本終端即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后,被投屏終端根據獲取的屏幕顯示狀態發送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投屏終端和被投屏終端可以是現有帶屏幕顯示的任意智能設備,例如手機、平板、游戲機、導航儀和后視鏡記錄儀等,可以將后視鏡記錄儀屏幕投屏到平板或手機上,也可以將手機屏幕投屏到導航儀上。

下面以手機屏幕投屏到導航儀為例具體說明,當手機的屏幕投屏到導航儀屏幕上,同時手機將監控到的屏幕顯示狀態,比如,屏幕亮度參數,同步至導航儀,導航儀根據接收到的手機屏幕顯示狀態發送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手機的屏幕顯示狀態。這樣用戶可以在開車的過程中,即能體驗到導航儀的大屏幕,又能同時控制手機的屏幕顯示狀態,從而節約手機的耗電量,也避免了用戶同時操作兩種電子產品,影響行車安全。

實施例二

圖2為本發明一種終端的投屏方法實施例二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驟201,在投屏狀態下,同步本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其他終端。

投屏狀態是指將本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其他終端的屏幕上,屏幕顯示狀態除了包括屏幕亮度狀態,還包括屏幕滅屏狀態和屏幕亮屏狀態。步驟201的執行過程與圖1所示的步驟101的執行過程類似,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202,當本終端的屏幕為點亮狀態,接收其他終端的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本終端熄屏或降低本終端的屏幕亮度或提高本終端的屏幕亮度;當本終端的屏幕為熄屏狀態,接收其他終端的顯示控制命令,以控制本終端熄屏點亮屏幕。

在本實施例中,本終端是投屏終端,其他終端是被投屏終端,因而被投屏終端發出的顯示控制命令包括控制投屏終端熄屏、控制投屏終端點亮屏幕、降低投屏終端的屏幕亮度和提高投屏終端的屏幕亮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場景:

場景1:當被投屏終端獲取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是熄屏時,則被投屏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投屏終端點亮屏幕命令至投屏終端,投屏終端接受到此命令,執行屏幕點亮操作以。例如,當需要投屏終端(比如手機)亮屏以查看投屏終端的通知信息時,而此時投屏終端(比如手機)是熄屏狀態,被投屏終端(比如車載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點亮投屏終端(比如手機),以避免用戶去操作投屏終端(比如手機)開機鍵。

場景2:當被投屏終端獲取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是亮屏時,則被投屏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為控制投屏終端熄屏命令至投屏終端,投屏終端接受到此命令,執行屏幕熄屏操作。

場景3:當被投屏終端獲取了投屏終端的屏幕亮度值并且判定其大于預設的屏幕亮度參數時,則被投屏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為降低投屏終端的屏幕亮度命令,投屏終端接受到此命令,執行降低屏幕亮度操作,并將投屏終端的屏幕亮度值返回到被投屏終端。

場景4:當投屏狀態下,且被投屏終端隱藏投屏界面,即投屏應用程序后臺運行,被投屏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為恢復屏幕亮度及屏幕熄屏命令至投屏終端,投屏終端收到此命令,恢復亮度并自動熄屏節點,同步更新后的屏幕顯示狀態至被投屏終端。

以上場景2和場景3的顯示控制命令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和習慣選擇其中一個,或者設置兩個顯示控制命令同時執行。

本實施例中,根據不同的場景,自動調節投屏終端屏幕亮度、控制屏幕熄屏來省電,以達到降低投屏終端耗電量的目的。

實施例三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在被投屏終端的投屏區域上做點擊、滑動、選擇、切換、放大、縮小或兩指操作等操作,則被投屏終端將發送相應的操作命令到投屏終端,投屏終端即時響應用戶的操作事件,執行投屏終端的界面跳轉、改變等。

或者,用戶在投屏終端上操作,當被投屏終端的投屏區域顯示時,投屏終端同步屏幕顯示內容到被投屏終端上;當被投屏終端的投屏區域隱藏時,用戶操作投屏終端將不會傳遞屏幕內容至被投屏終端。例如,當用戶在投屏終端手動關閉屏幕、或調節屏幕亮度時,將通過wifi或藍牙或有線通訊方式通知到被投屏終端顯示并且記錄投屏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

圖3為本發明終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終端包括處理單元和存儲單元,其中處理單元適于實現多條指令;存儲單元適于存儲多條指令,所述指令適于由所述處理單元加載并執行。在投屏狀態下,同步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至本終端;發送顯示控制命令至其他終端,以控制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狀態;所述屏幕顯示狀態包括屏幕亮度狀態,所述投屏狀態是指將其他終端的屏幕顯示內容映像到本終端的屏幕上。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