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及其通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及其通訊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麥克風裝置、發射裝置、接收裝置及喇叭裝置,使兩人可以通話或收聽廣播節目的頭盔及其通訊裝置。
安全帽的主要用途,是保護騎乘機車人員的頭部安全,以減少頭部受到創傷。通常一個人在騎乘機車戴安全帽時,因不需與任何人溝通,所以不會發生任何問題,但是,當兩人一同騎乘一部機車時,會因戴上安全帽而造成通話的困難,因為二人載上安全帽后無法對話,另外,如果有使用移動電話,戴上安全帽后就會造成接聽及發話的困難,且更會因為以一手拿移動電話邊聽邊騎,而造成騎乘機時的危險。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及其通訊裝置,藉由在安全帽上設置的通訊裝置,以達到相互通話、聽收音機及免持移動電話接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是在安全帽上設有麥克風裝置、發射裝置、接收裝置及喇叭裝置,以使兩人可通話或收聽廣播節目。另外,在該安全帽上設有一個插座,以供與移動電話連接使用,所以可方便在戴上安全帽后以麥克風裝置及喇叭裝置來接聽移動電話,而不會造成騎乘機車時的危險。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該頭盔包括一個頭盔本體,其特征在于該頭盔還包括一個麥克風裝置、一個發射裝置、一個接收裝置及一個喇叭裝置,該麥克風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的前端,用以接收講話的聲音訊號,該發射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兩側的其中一側,而與該麥克風裝置電信連接,用來將聲音訊號轉換成電波方式發射,該接收裝置是設在該頭盔本體另一側,用以將接收的電波轉換成聲音訊號,該喇叭裝置是設在該頭盔本體的內側邊靠近使用時人體頭部耳朵位置處,與該接收裝置電信連接,用以將聲音訊號輸出。
另外,本實用新型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通訊裝置,至少具有一個第一頭盔及一個第二頭盔,每一頭盔包括一個頭盔本體、一個麥克風裝置、一個發射裝置、一個接收裝置及一喇叭裝置,該麥克風裝置是設在該頭盔本體前端,用以接收講話聲音訊號,該發射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兩側的其中一側,并與該麥克風裝置電信連接,用以將聲音訊號轉換成電波方式發射,該接收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另一側,且在該第一頭盔的該接收裝置可接收由該第二頭盔的發射裝置所發射電波,而第二頭盔的接收裝置也可接收由該第一頭盔的發射裝置所發射的電波,再將所接收的電波由該接收裝置轉換成聲音訊號,該喇叭裝置是設在該頭盔本體的內側邊靠近使用時人體頭部耳朵位置處,與該接收裝置電信連接,用以將該聲音訊號輸出。
下面通過最隹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及其通訊裝置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頭盔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隹實施例頭盔的前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述較隹實施例頭盔的右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方塊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4中所示的發射裝置3的具體電路圖。
圖7是圖4中所示的接收裝置4的具體電路圖。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該頭盔是一個機車安全帽,包括一頭盔本體1,在該頭盔本體1內具有緩沖材質11(如保麗龍(polystyrene,聚苯乙烯)),該緩沖材質11在耳部位置留有凹陷部12,使戴上安全帽時耳朵剛好位于該凹陷部12,而在頭盔本體1前端具有一個透明罩體13,其兩端樞設在該頭盔本體1兩側,使該透明罩體13可沿安全帽表面上下轉動。一個麥克風裝置2設在該頭盔本體1前端靠近嘴部位置,用以接收講話的聲音訊號。一個發射裝置3設在安全帽兩側的其中一側,利用該透明罩體13的其中一端樞設處固定,該發射裝置3與該麥克風裝置2的電信連接是沿該頭盔本體1內與緩沖材質11之間設置,該發射裝置3還設有一個電源開關31及一個電源指示燈32,用以開關及指示由一電池蓋33內的電池所提供的電力,另外,該發射裝置3還設有一頻率選擇開關34,用以將聲音訊號轉換成不同頻率電波發射。一個接收裝置4設在該透明罩體13另一端的樞設處,用以將接收的電波轉換成聲音訊號,該接收裝置4也具有一個電源開關41及一個電源指示燈42,用以開關及指示由一電池蓋43內的電池所提供的電力,而一天線44是用以接收電波訊號,另外,該接收裝置4還設有調頻收音機,是藉由轉臺鈕45來選擇收聽的電臺,且該接收裝置4也設有一個音量調整鈕46,用以調整聲音輸出訊號的大小。一個喇叭裝置5設在該緩沖材質11的凹陷部12內,與該接收裝置4電信連接,用以將聲音訊號輸出。一個插座6與該麥克風裝置2及喇叭裝置5電信連接,使移動電話7可藉該插座6,將所接收的訊號經處理后由喇叭裝置5輸出,而可將該麥克風裝置2所接收的聲音訊號經該插座6傳到移動電話7(如圖4)以發射訊號。
如圖4所示,該發射裝置3還包括一麥克風放大器35、一緩沖放大器36、一頻率選擇開關37、一振蕩電路38及一射頻放大器39,該麥克風放大器35與麥克風裝置2電信連接,用以將該麥克風裝置2接收的聲音訊號放大,該緩沖放大器35將聲音訊號以該振蕩電路38相互結合,經放大的聲音訊號由該振蕩電路38振蕩成發射頻率,由該射頻放大器39將發射頻率放大及發射,且該振蕩電路38還由該頻率選擇開關34振蕩成不同的發射頻率。
該接收裝置4包括一射頻放大器401、一混頻電路402、一振蕩電路403、一中頻電路404、一檢波電路405、一音頻放大器406及一個功率放大器407,該射頻放大器401與天線44電信連接,用以將該天線44所接收的射頻電波放大進入該混頻電路402,而射頻電波加入從該振蕩電路403所產生的不同頻率訊號,使該混頻電路402輸出的頻率改變,而形成中頻訊號,該中頻訊號經中頻電路404取得充分的增益,再經由該檢波電路405以檢波成音頻訊號,利用該音頻放大器406放大輸出到該音量調整鈕46,由該音量調整鈕46輸出至功率放大器407放大該音頻訊號,使其可藉該喇叭5轉換成可聽見的聲音。
使用時,當單獨一人騎乘機車,打開該接收裝置4的電源開關41,就可以調整該轉臺鈕45收聽廣播節目,而且本實用新型中的喇叭裝置5只設置在一耳側,另一耳仍可聽見周遭的聲音,所以可在騎乘時收聽廣播節目并可兼顧行車的安全。如果機車騎士有使用移動電話7,可在上路前將該移動電話7以訊號線連接到該插座6,當有電話打進時(如果有聽廣播節目,必須將該接收裝置4的電源開關41關閉),就可利用安全帽上設置的喇叭裝置5及麥克風裝置2來收聽及講話,除了不會因安全帽而造成聽講的不便,更不必因以一只手來拿移動電話7而影響到行車的安全。
圖4中所示的發射裝置3的具體電路如圖6所示。從圖6中可明顯區分出圖4所示的方塊35和39,而圖4中的方塊36至38是由集成電路BA1404及其周邊電路所組成。該BA1404集成電路是由日本ROHM公司所制造,是一調頻發射通用的集成電路。當然,發射裝置3也可以由其它已知的調頻發射電路構成,圖6所示的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圖4中所示的接收裝置4的具體電路如圖7所示。圖4中的方塊401-406是由TA8122AN集成電路及其周邊電路所組成。該TA8122AN是由TOSHIBA公司制造的,是AM/FM通用集成電路。當然,接收裝置4也可以由其它已知的調頻接收電路構成,圖7所示的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通訊裝置,至少具有一個第一頭盔8及一個第二頭盔9,兩者與前述的頭盔相同,使用的方式是在二人騎乘機車時,除了可以個別收聽廣播節目外,并可經二人協調后,將頻率選擇開關820、920設定在同一頻道,就可將戴該第一頭盔8的人所講的話,經該第一頭盔的麥克風裝置81由發射裝置82發射,而經該第二頭盔9的接收裝置93由喇叭裝置94輸出,使戴該第二頭盔9的人可聽見戴第一頭盔8的人所講的話,同樣地,戴該第二頭盔9的人可將所講的話,經該第二頭盔9的麥克風裝置91由發射裝置92發射,而經該第一頭盔8的接收裝置83及喇叭裝置84輸出,使該戴第一頭盔8的人可以聽見戴第二頭盔9的人所講的話,達到相互通訊的目的,如果二人在講話時,該移動電話7有人打進,就必需將所有的電源關閉,才可以利用該喇叭裝置84及麥克風裝置81來收聽及講話。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該頭盔包括一個頭盔本體,其特征在于該頭盔還包括一個麥克風裝置、一個發射裝置、一個接收裝置及一個喇叭裝置該麥克風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的前端,且接收講話的聲音訊號;該發射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其中一側,并與該麥克風裝置電信連接,并將聲音訊號轉換成電波方式發射;該接收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另一側,并將接收的電波轉換成聲音訊號;該喇叭裝置設在該頭盔本體的內側邊靠近使用時人體頭部耳朵位置處,與該接收裝置電信連接,并將聲音訊號輸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其特征在于該頭盔本體設有一個插座,該插座與該麥克風裝置及該喇叭裝置電信連接,并將由該插座輸入的聲音訊號以該喇叭裝置輸出,該麥克風裝置所接收的聲音訊號是由該插座輸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其特征在于該發射裝置還設有一個可以選擇不同的發射及接收頻率的頻率選擇開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其特征在于該接收裝置更設有調頻收音機,且設有一個轉臺鈕及一個音量調整鈕。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通訊功能的頭盔及其通訊裝置,在一頭盔上設有麥克風裝置、發射裝置、接收裝置及喇叭裝置,藉上述通訊裝置使兩個戴上該安全帽的人可以通話,接收裝置設有調頻收音機,可供收聽廣播節目,另外在該安全帽上設有一插座,可供移動電話連接使用,并藉安全帽上的麥克風裝置及喇叭裝置來發話及收聽,可免于在戴上安全帽后不方便接聽移動電話的困擾,更可避免以一只手拿移動電話來接聽而造成騎乘機車時的危險。
文檔編號H04B1/38GK2310427SQ97211048
公開日1999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15日
發明者古振國 申請人:古振國, 鄭鎮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