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在電話通信網絡的用戶站之間交換信息的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580868閱讀:4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在電話通信網絡的用戶站之間交換信息的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在電話通信網絡的用戶站之間交換信息的方法與設備。
當今,通信網絡(尤其是利用先進技術的移動通信網絡)給其用戶站提供先進的服務。能為呼叫選擇路由與改換路由,并且即使被叫用戶站未立即應答此呼叫,并且即在發送此消息時未應答,消息(尤其是話音消息或傳真數據)也能留在此被叫用戶站上。因而,同時出現兩個用戶的要求是通過將消息留在被叫用戶站上來滿足。然而,一旦由呼叫用戶站留下消息,則沒有另外的裝置來驗證不管怎樣,被叫用戶站已讀此消息或對此消息進行應答。此問題主要是由于呼叫用戶站在被叫用戶最終決定讀此消息時不再聯機(即未與線路連接)的事實引起的。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給電話通信系統提供一種方法與設備,它允許用戶站之間可以用這種方式來進行信息交換,從而避免為了驗證被叫用戶站是否應答所傳送的消息則呼叫用戶站必須聯機的苛刻要求。本發明將確保話音消息能到達預定的被叫用戶站并且呼叫用戶站能得到此話音消息已到達被叫用戶站的確認。


圖1表示用于在兩個用戶站A、B之間交換信息的電話通信網絡N,此電話通信網絡N包含示意地示出的交換機EX,此交換機EX包括轉接裝置SW,此SW包含用于在第一與第二用戶站A、B之間建立呼叫的公知裝置(呼叫建立裝置)和其他公知裝置來在電話通信網絡中轉接信息。還有,轉接裝置SW也包含用于在例如用戶站B處于應答狀態時(即在用戶站B與另一用戶站通信并且還未完成此呼叫時)給呼叫排隊的公知裝置。此排隊裝置給此呼叫排隊,直至已執行所有前面的呼叫。而且,轉接裝置SW能包含監視用戶站的操作狀態的操作狀態檢測裝置。例如,在此操作狀態檢測裝置檢測到第二用戶站的所述操作狀態為“應答”、但此第二用戶站仍在進行另一呼叫時,此排隊裝置將給要建立的至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排隊。
假定用戶站A拾起其電話機Tele并發送呼叫建立請求給交換機EX,轉接裝置SW(呼叫建立裝置)將試圖建立至用戶站B的電話機Tele的呼叫。然而,在被叫用戶站B忙或在沒有來自用戶站B的應答時,則所需的呼叫是不成功的。另一種情形是在呼叫用戶站A運行超時或在其所需的呼叫建立請求被轉接裝置SW的排隊裝置進行排隊時。如果呼叫用戶站A沒有時間等待或以后再次進行呼叫,則他一般只能(在他處于聯機時)掛機并試圖以不同的形式發送信息消息或以后再重試。
因此,必需有其他設施來允許呼叫用戶站A給用戶站B留下信息消息而不要求兩個用戶站同時聯機。
在圖1中也示出在兩個用戶站未同時聯機時允許留下信息消息的其他設施。用戶站A(在未成功地聯系上用戶站B之后)可以啟動E-mail(電子郵件)裝置來發送信息消息給用戶站B的E-mail裝置。除了這要求兩個用戶站中附加設備之外,用戶站A仍不可能收到發送給用戶站B的E-mail信息消息已由用戶站B讀出的事實的確認。并且,存儲器的寫入也要求單獨的應用程序。
先進的數字電話通信網絡可提供話音郵件(voice-mail)設施,此設施即使在用戶站B未同時聯機時也允許給用戶站B留下話音信息消息。主要地,話音郵件要求兩個用戶站具有這樣的話音郵件設施。而且,不可能獲得被叫用戶站實際上已應答所發送的話音郵件的確認。
基本上,話音郵件設施替代以模擬方式工作的常規應答機器AW,即呼叫用戶站可以在應答機器上留下消息。然而,仍不可能發回確認,除非被叫用戶站B在讀出記錄在應答機器上的話音郵件或信息消息之后回呼用戶站A。
具有在兩個用戶站A、B未同時聯機時如何能執行交互作用的一些其他可能性,并且為簡化起見現將這樣的設施表示為位于圖1的交換機內,裝置CCBS是用于在操作狀態檢測裝置檢測到用戶站B的忙狀態時將呼叫用戶站A設置在保持的裝置,它然后便等待,直至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變為掛機狀態,并隨后立即試圖建立至用戶站B的呼叫。然而,這顯然的缺點是呼叫用戶站A必須保持聯機(或接通),這是因為否則的話在用戶站B最終掛機時將不能建立呼叫。裝置CCBS因而負責“根據忙用戶的呼叫完成”。
裝置CCNR(“根據無應答的呼叫完成”)可消除呼叫用戶站A重撥的負擔,即,如果沒有來自用戶站B的立即應答,裝置CCNR將重復呼叫用戶站B,直至用戶站B應答。然而,此缺點當然是在用戶站B最終應答時用戶站A必須處于可利用或聯機狀態。
裝置CW用于在被叫用戶站B忙時臨時中斷此用戶站B的正在進行的呼叫,以表示具有來自用戶站A的呼叫需要進行處理。顯然,呼叫用戶站A必須保持聯機來等待,直至用戶站B在中斷期間由于裝置CW發送的指示而決定掛機。
從上面的描述容易明白在被叫用戶站一側,具有足夠的可能性能留下例如話音消息的信息消息以便由被叫用戶站在合適的時間進行處理。因此,這樣的信息消息不會丟失,即使被叫用戶站未在此信息消息發送期間應答。
然而,在呼叫用戶站一側,不存在確信不僅發送了信息消息而且也合適地對此進行了響應的可能性。呼叫用戶站從而知道的唯一事情是事實上他/她已發送此信息消息。
然而,當然希望呼叫用戶站也能確信已經出現了對此信息消息的應答。常規地,這只能在呼叫用戶站保持聯機時得到保證。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在電話通信網絡的用戶站之間交換信息的一種方法與設備,即使在呼叫用戶站和被叫用戶呼叫在信息消息傳送期間未同時聯機,該方法與設備也保證由被叫用戶站接收此信息消息。
這個目的利用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和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來實現。
主要地,根據本發明,電話通信網絡包括一個獨立的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并且呼叫用戶站能選擇或將信息消息記錄在其信息消息存儲裝置中。然后,在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將獨立地建立至所需的被叫用戶站的單獨呼叫的同時,呼叫用戶站可以采取掛機狀態(或事實上呼叫用戶站能根據需求呼叫另一站或執行任何其他的功能)。當被叫用戶站最終應答時,將此信息消息傳送給被叫用戶站。由于在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被叫用戶站之間建立單獨呼叫,所以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確信被叫用戶站已收到此信息消息。即使呼叫用戶站未聯機,通信的任務(例如,接收被叫用戶站接收的確認)已完全轉移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由于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被叫用戶站完成獨立的對話,所以能確信沒有信息消息丟失并且被叫用戶站例如通過發送確認信息合適地進行應答。
例如,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可以從被叫用戶站接收確認信息和/或另外的應答。隨后,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能呼叫原始呼叫用戶并將這樣的確認信息傳回給呼叫用戶站。
有益地,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也能在已傳送信息消息給第二用戶站之后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之間建立呼叫。例如,在消息傳送裝置能與被叫用戶建立關于消息傳送與確認/應答的聯系時,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則總能試圖也與呼叫用戶建立聯系,并且有可能在雙方之間建立連接(因為這是原始呼叫嘗試的目的)。當然,有可能根據呼叫用戶愿望構造此呼叫建立。呼叫用戶可以在消息記錄中表示他/她希望在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聯系上被叫用戶并傳送此消息時被回呼。
因而,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代表呼叫用戶站或被叫用戶站動作,以致不需要為了保證正確地對信息消息進行響應而要求兩個用戶站同時聯機。因此,此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獨立地進行動作并除去呼叫用戶站重撥的負擔。
本發明的其他有益實施例和改進列舉在從屬權利要求中。下面,將結合其實施例和附圖來解釋本發明。
這些附圖表示本發明的有益實施例。其他有益實施例、目的與特性在與下面的描述一起考慮附圖時將變得顯而易見。
圖1表示用于在兩個用戶站A、B之間提供信息交換的常規電話通信網絡;圖2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信息交換設備IEA的圖;圖3-1表示根據圖2的本發明方法的原理流程圖;圖3-2表示在發送呼叫建立請求之后用于監視呼叫的IMTM預處理;圖3-3表示用于發送消息給被叫用戶站的IMTM處理;圖3-4表示有關確認和與被叫用戶站的可能對話的IMTM后處理的流程圖;圖4表示關于圖3-2的被叫用戶站的“忙狀態”的IMTM處理的實施例;圖5表示關于圖3-2的被叫用戶站的“無應答”狀態的IMTM處理的實施例;圖6表示關于圖3-2的被叫用戶站的“應答狀態與排隊”的IMTM處理;圖7表示圖3-4的確認處理的流程圖;和圖8表示圖3-4的對話處理的流程圖的實施例。
在附圖中,相同的符號表示相同或等效部分或步驟。
圖2表示根據發明的包括用于在用戶站A、B之間交換信息的信息交換設備IEA的電話通信網絡N。
此信息交換設備包括檢測裝置DET,它用于檢測何時為響應從所述第一用戶站A發送的呼叫建立請求而不能建立從所述第一用戶站A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這樣的情形能在第一用戶站A發送呼叫建立請求并且第二用戶站B具有操作狀態“忙”或具有操作狀態“無應答”時(即在第二用戶站只是不應答此呼叫時)發生。
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包括發送/接收裝置TR、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和呼叫建立裝置SET。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存儲能由所述第一用戶站A如下所述地預記錄或設置的至少一個傳送信息消息。呼叫建立裝置SET能建立至用戶站A和/或用戶站B的呼叫。即,呼叫建立裝置SET能獨立地與用戶站A、B之一建立連接。呼叫建立裝置也能在已傳送信息消息之后在用戶站A與B之間建立連接,如下面進一步解釋的那樣。呼叫建立裝置SET可以使用轉接裝置SW的交換設施來建立呼叫。當已從IMTM建立至用戶站A、B之一的呼叫時,發送/接收裝置TR能從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發送一個傳送信息消息給用戶給A或B。啟動裝置AC用于在檢測裝置DET檢測到不能在用戶站A、B之間建立直接呼叫時啟動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
由于圖2所示的信息交換設備能獨立地與用戶站A、B之一建立對話來傳送預記錄的信息消息,所以這消除了當不能在第一與第二用戶站A、B之間直接建立呼叫時用戶站A、B在聯機狀態中重撥或等待的負擔。雖然用戶站A、B可以具有圖1所示的附加的E-mail、Voice-mail等設施,但這些在圖2中不是一定需要的,這是因為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將負責信息消息的傳送。因而,信息交換設備起“另一智能用戶”的作用,以確保信息消息在由呼叫用戶站記錄之后到達被叫用戶站。如果在幾次嘗試之后用戶站B仍不應答,此設備能發送消息給用戶站A以及發送消息給用戶站B從而起著獨立中介者的作用。
圖3-1表示由圖2的信息交換設備IEA完成的處理的原理流程圖。基本上,能劃分成步驟S2中的IMTM預處理、步驟S3中的IMTM處理、和步驟S4中的IMTM后處理的這三級。即,在步驟S11中,用戶站A決定發送呼叫建立請求給用戶站B。交換裝置SW或檢測裝置DET分別檢測實際上是否能建立至用戶站B的此呼叫。檢測裝置DET為此而包括第一、第二或第三監視裝置,用于在步驟S11中已發送呼叫建立請求之后直接監視步驟S12中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這些監視裝置例如能檢測所述被叫用戶站B的“忙狀態”、“無應答狀態”、“無直接應答”狀態和“直接應答”狀態。
根據步驟S2中的IMTM預處理,步驟S3中的IMTM處理隨后確定是否能直接建立至用戶站B的呼叫或是否需要完成信息消息的獨立傳送。在步驟S4中,根據步驟S3中的IMTM處理執行IMTM后處理。如果在步驟S2與步驟S3中能建立直接呼叫,則不需要IMTM后處理步驟S4。如果沒有對此呼叫建立請求的直接應答并且在步驟S3中已傳送消息,則步驟S4中的IMTM后處理負責發送確認/信息消息傳送給呼叫用戶站A。例如,被叫用戶站B能為了響應來自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的呼叫建立確認請求而直接給IMTM留下一個供隨后傳送給呼叫用戶站A的消息。
圖3-2具體表示由檢測裝置DET(利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監視裝置)監視被呼用戶站B的不同操作狀態的IMTM預處理。如圖3-1所示,在步驟S11中從用戶站A發送呼叫建立請求。在步驟S121中,監視裝置監視被叫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即檢測裝置監視被呼叫用戶站B對此呼叫建立請求的反應。在步驟S121中,原則上能區分三種可能性a)“忙”狀態被叫用戶站正與另一用戶站交談;b)“無應答狀態”被叫用戶站B完全未應答,即處于“掛機”狀態;c)“應答狀態”用戶站B原則上對此呼叫建立請求作出反應。
如從步驟S122中明白的,現代電信網絡中的“應答狀態”仍能導致步驟S124中的“直接應答”和用戶站A與B之間正常立即呼叫建立(在隊列未出現時)、或在步驟S123中應答此呼叫并將此呼叫放入隊列中。電話通信網絡N包括排隊裝置,用于在步驟S123中將此呼叫放入等待隊列中以等待執行。檢測裝置DET的第三監視裝置然后監視此等待隊列,直至排隊的呼叫A在等待隊列中準備執行。如從圖3-2中所表明的,原則上具有三種不同的可以導致步驟S3中的IMTM處理的情況,即被叫用戶B的“忙狀態”、“無應答狀態”或“排隊狀態”。雖然步驟S3中的IMTM處理原則上取決于特定條件a)、b)、c),但IMTM處理的基本處理對于圖3-3所示的所有三個條件是共同的。
在圖3-2所示的所有三個條件中,在步驟S31中啟動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這能由第一用戶站或自動地由檢測裝置DET來完成以響應檢測到三個上述條件之一。
當在步驟S31中已啟動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時,在步驟S32中在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中確定將發送給用戶站B的消息。事實上,如果由于上述條件a)、b)、c)出現而不能建立A、B之間的直接呼叫,在步驟S32中能確定一個總是能發送給用戶站B的默認消息。另一種可能性是例如自動地選擇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中的幾個信息消息之一,以響應被呼用戶站B的類型、或響應所撥打的本地代碼或長途代碼。信息消息的選擇也可以是取決于時間的,即,如果用戶站A已經進行許多重試以便在啟動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之前直接聯絡用戶站B,則將與在第一次嘗試之后立即進行啟動的情況相反而選擇不同的信息消息。
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也可以提醒用戶站A在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中記錄所需的信息消息。這樣的信息消息例如能是類似“某年、月、日、××.××時,用戶站A試圖呼叫”、“用戶站A試圖呼叫,請回呼以下號碼”或“用戶站A呼叫,請明天回呼”的簡單信息消息。
然而,此信息消息也能表示更復雜的操作,例如“用戶A呼叫并且想在信息消息傳送之后被回呼;IMTM現在將重新將你連接到用戶站A”。當已發送消息給用戶站B并由用戶站B收到這樣的消息而且用戶站B保持聯機時,如果站A不處于忙狀態,則IMTM將在B與A之間建立呼叫。如果處于忙狀態或處于不允許立即應答呼叫的任何一個其他狀態,B能留下消息,此后IMTM試圖以在A首先呼叫之后所用的類似方式在以后呼叫A。
信息消息如所解釋的那樣也能是依賴于時間的,即在IMTM已連續試圖在IMTM與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時,則能讀如下的消息“用戶站A呼叫;IMTM已試圖呼叫你×次”。
在步驟S33中,呼叫建立裝置試圖建立至用戶站B的呼叫。為此,能直接使用轉接裝置SW內的建立設施。可替換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可以采用圖2所示的呼叫建立裝置SET。
此時,用戶站A完全獨立于其他操作,這是因為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現在接管將所需消息傳送至用戶站B。因此,在步驟S33,如果用戶站B仍處于“忙”狀態或“無應答”狀態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能使用在通信網絡中常規地提供的所有正常呼叫建立程序。即,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能(有可能根據重試數量與不同信息消息的傳送一起)重復呼叫用戶站B。然而,從用戶站A那里消除了此負擔。最終,在用戶站B最后應答來自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的呼叫時,在步驟S34中發送此信息消息。然后,此程序在步驟S35中返回。
因此,如從圖3-3中顯然能明白的,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這樣一種獨立業務即,即使呼叫用戶站不再參與呼叫,也將信息消息傳送給被叫用戶站。即,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所起的作用就好像它就是用戶站A一樣,并且它接管所有否則必需由用戶站A完成的乏味的重撥任務。最終,用戶站B將應答來自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的呼叫,從而能保證用戶站B可以讀此信息消息。
如上所述,作為步驟S2中IMTM預處理期間的各種條件的結果,用戶站A在步驟S31、S32中與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通信,以便確定并在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中記錄所需的信息消息。例如,啟動IMTM的原因可能是用戶站B在來自用戶站A的初始呼叫建立請求期間處于“忙狀態”或“排隊狀態”。由于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總是在監視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所以即使在它與用戶站A通信以便記錄消息時,也可能出現用戶站B突然從“忙狀態”進入“掛機狀態”或從“排隊狀態”進入“應答狀態”。這意味著,實際上在(仍與IMTM通信的)用戶站A的消息記錄期間,用戶站B突然改變為允許建立至用戶站B的立即呼叫的操作狀態。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如果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識別到用戶站B在仍與用戶站A通信以便記錄此消息的同時將其操作狀態從“忙”改變為“掛機”或從“排隊狀態”改變為“應答狀態”,則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M在用戶站A與用戶站B之間建立(初始請求的)呼叫。即,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在它已直接在用戶站A與B之間建立呼叫之后將在步驟S31、S32中退出IMTM處理。
圖3-4表示步驟S3中的IMTM主處理之后的步驟S4中的IMTM后處理的原理。再次,IMTM后處理可以依賴于IMTM處理中實際所發生的一切,然而,原則上可以從B接收確認應答并能分別在步驟S41、S42中在IMTM與A之間或甚至在B與A之間建立后續對話。即,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不僅能建立至預定的被叫用戶站B的呼叫,而且也能建立至用戶站A的呼叫,而用戶站A原始試圖建立至用戶站B的呼叫。因此,當在步驟S34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最終在IMTM與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并且隨后已傳送信息消息時,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則也能呼叫用戶站A,以便傳送一個表示事實上已傳送此信息消息的確認信息。此消息將信息消息并未徒勞地進行記錄而實際上已到達用戶站B表示給用戶站A。
雖然在最簡單的情況中確認信息可能只是“IMTM已傳送你的信息消息給用戶站B”,即由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自己生成確認信息,但是在信息消息傳送之后在IMTM與用戶站B之間仍建立呼叫時,用戶站B當然能將確認信息發回給IMTM。
此確認信息可以包含來自用戶站B作為對由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傳送的信息消息的響應的個人消息。即,與確認信息一起,也能具有來自被叫用戶站B的(存儲器MEM中的)記錄應答,例如,“親愛的A,今天我已讀你在--日發送的信息消息,我將在--回呼你”。將會認識到,這樣的信息消息將同樣利用默認來設置或可以由用戶站B在與IMTM通信時進行記錄。因而,對于用戶站B在它想留下一個特定確認消息時的信息消息選擇來說,上述的用戶站A的信息消息選擇同樣是正確的。這些都能自動地完成或由用戶站進行設置。而且,將認識到,所有信息消息能是文本消息或話音消息。下面將分別結合圖4-6與7、8進一步討論圖3-3與圖3-4的其他細節與實施例。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信息交換設備可能承擔至未在呼叫建立期間立即應答的用戶站的獨立的信息交換,從而減少呼叫用戶站重撥的負擔,與此同時能保證此信息消息的傳送和由被叫用戶站接收。
由于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能獨立地與用戶站A、B通信,所以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能在從用戶站B那里接收到一個要傳送給A的確認信息之后使用與以上已說明過的用于用戶站B的初始呼叫相同的程序。即,在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根據用戶B的應答希望傳送確認信息給用戶站A時,如果用戶站A碰巧處于“忙狀態”或“無應答”狀態,IMTM則可以重復地試圖建立至用戶站A的呼叫。
如上所述,在步驟S34之后,呼叫用戶站A沒有參與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用戶站B之間的呼叫。然而,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能在用戶站B事實上應答了來自此IMTM的呼叫時在用戶站B與用戶站A之間建立呼叫。即,IMTM將通過自動地發送一個呼叫建立請求給用戶站A從而能在用戶站B與A之間建立呼叫。在此呼叫建立之前信息消息將是“呼叫用戶站A;IMTM現在將試圖將你重新連接到用戶站A”。如果在這種情況中用戶站A是“忙狀態”,則用戶站B可以這樣來選擇與傳送信息消息,其做法與用戶站A在用戶站B當初未予以應答時所做的一樣。因此,如果在信息消息傳送之后、并且用戶站B現在“聯機”的情況下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未能在B與A之間建立呼叫,則可以針對用戶站B完成圖3-2、3-3、3-4中的程序。事實上,步驟S32、S33、S34可以利用直接呼叫建立程序來替代,以便在一旦已建立IMTM與用戶站B之間的呼叫時立即試圖建立至用戶站A的呼叫。
而且,應注意先進電信網絡的所有路由選擇與改選裝置能用于傳送信息消息給各個相應的用戶站。因此,在起初從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中發送的呼叫建立請求期間用戶站B已移動到不同的位置時,則分別為呼叫建立請求和信息消息選擇路由至用戶站B的新位置。
下面,結合圖3-2與圖4-6描述在三種情況(即“忙狀態”、“無應答狀態”和“排隊狀態”)下的本發明方法與設備的一些特定實施例。
a)被叫用戶站處于“忙狀態”圖4表示在步驟S11、S21中在來自A的初始呼叫建立請求期間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忙狀態出現時的流程圖。在步驟S11中,用戶站A發送呼叫建立請求給B。在步驟S121中,檢測裝置DET的第一監視裝置監視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并確定B處于“忙狀態”。
在步驟S31中,用戶站A自己啟動IMTM,并在步驟S321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的記錄裝置用于在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中記錄消息。然后,用戶站A在步驟S322中掛機并且第一監視裝置在步驟S331、S332中連續監視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以便在圖3-3中所示的步驟S33中建立至用戶站B的呼叫。
當最終在步驟S332中,用戶站B已從“忙狀態”改變為“掛機狀態”,呼叫建立裝置SET將在步驟S333中在IMTM與B之間建立呼叫。然后,在步驟S34中發送所需的消息給用戶站B。在步驟S4中,根據確認/應答消息的可能傳送或與A的對話來執行合適的IMTM后處理,如下面將結合圖7、8解釋的。
圖7表示圖3-4中所示的步驟S41中確認處理的實施例。首先,在步驟S411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確定用戶站B是否自愿或自動地已發送確認/應答消息。在用戶站B發送此消息時,在步驟S413中由IMTM接收此消息。當用戶站B未在步驟S411中發送消息時,此IMTM在步驟S412中請求來自用戶站B的確認信息和/或應答。當在步驟S413中,用戶站B在呼叫建立與消息發送之后發回其確認信息和/或應答消息,此處理在步驟S414中返回。因而,圖7的處理能保證由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接收確認/應答消息。
圖8表示在接收確認/應答消息之后根據IMTM與用戶站A之間或B與A之間的對話建立的步驟S42中的處理。然而,應注意也能跳過步驟S41,即,緊接在信息消息成功傳送給用戶站B之后,IMTM能傳送一個預設定的、用于表示至B的消息傳送成功的默認消息給用戶站A。
因而,在圖7的步驟S421中,IMTM將呼叫用戶站A。在利用呼叫建立裝置SET執行步驟S421中的至A的呼叫建立之后,在步驟S422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發送確認信息和/或應答給用戶站A。
在步驟S421中,能根據預定時間安排表執行幾次重試,直至用戶站A應答。如果用戶站A完全未應答,用戶站B能再次被呼叫以便傳送用戶站A未從用戶站B收到所需的確認信息和/或應答信息的相應消息給用戶站B。
將識別到按類似的方式,圖3-1、圖3-2、圖3-3、圖4-7中所示的所有建立程序現在都能用于在IMTM與用戶站A之間建立相應的呼叫。
在步驟S422中已將確認/應答消息傳送給用戶站A之后,可以在步驟S423中確定是否應建立AB之間的直接呼叫。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步驟S424中建立AB之間的直接呼叫,此后在步驟S425中進行A與B之間的正常呼叫處理。當在步驟S423中不希望在A與B之間建立呼叫時,則此IMTM后處理在步驟S5中結束。
如上已提到的,不是絕對必需執行圖3-4中的步驟S41和因此不是絕對必須完成圖8的步驟S422。即,如果能在步驟S333與S34中將消息傳送到達被叫用戶站B,則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也能試圖將消息傳送到呼叫用戶站A,并且有可能在用戶站B與A之間建立連接(因為這是始初的呼叫嘗試的目的)。當然,如上已討論的,呼叫用戶站A能已在步驟S32、S321中已記錄一個表示用戶站A想立即在信息消息傳送之后就被回呼的信息消息。因此,根據由呼叫用戶站A留下特定信息消息的這種設計,將在步驟S423中確定在步驟S34中的信息消息傳送之后或在步驟S422中的附加選擇的確認/應答消息傳送之后,希望在用戶站A與B之間建立呼叫。
原則上,一旦用戶站B在步驟S332中掛機(即緊接在用戶站B已完成其他呼叫之后),IMTM甚至可以決定直接在B與A之間建立呼叫。如所解釋的,這也能在步驟S34中已發送消息之后、在步驟S413中已收到確認和/或應答信息之后、和/或在步驟S422中已傳送應答信息給用戶站A之后來完成。
b)用戶站B處于“無應答狀態”圖5表示在檢測到用戶站B處于“無應答”狀態(即用戶站B不忙但未應答呼叫)時的信息消息傳送。當所述檢測裝置DET的第二監視裝置在步驟S11中的建立請求之后在步驟S121中檢測到無應答狀態,則第一用戶站A在步驟S31中啟動IMTM并在步驟S321中在存儲器MEM中記錄消息。在步驟S322中,用戶站A進入“掛機”狀態。此IMTM在步驟S334中試圖在IMTM與B之間建立呼叫。在步驟S355中,檢測裝置DET的第二監視裝置仍檢測到“無應答狀態”,于是在步驟S336中設置用于重呼的時間安排表。然后,此IMTM經過循環S333、S335、S336利用預定的重呼時間安排表來執行多次重試,直至用戶站B應答此呼叫(步驟S335中的“N(否)”)。
然后,可以完成圖4、圖3-4與圖7、8中的步驟S334、S34、S4,即發送消息和可選擇地接收與發送確認信息與應答。因而,從步驟S333開始,此程序與圖4的相同。
如上所述,可以由IMTM自動地設置預定的時間安排表或者也可以由所述第一用戶站來設置。而且,可以根據循環中的重試次數修改此信息消息,例如,使此信息消息中包含有關重試次數的指示。
c)呼叫排隊在圖6中,由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的第三監視裝置在步驟S122中確定至用戶站B的呼叫是否在進行排隊,即B是否基本上處于“應答狀態”但由于排隊而不能立即應答。
在步驟S122中檢測到不能建立呼叫時(步驟S122中的“Y(是)”),在步驟S123中將此呼叫放入隊列中,而且用戶站A在步驟S321、S322中啟動IMTM并記錄消息,在此之后用戶站A在步驟S322中掛機。
此后,在步驟S337中,第三監視裝置監視此呼叫是否已通過此隊列,即此呼叫是否已到達等待隊列中執行的位置。當第三監視裝置在步驟S338中檢測到此呼叫已準備執行時(步驟S338中的“否”),此程序與圖5的步驟S333、S34和S4相同。由于此時用戶站A處于“掛機狀態”,所以一個原來由用戶站A請求并隨后在步驟S123中進行排隊的呼叫將因而被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用于傳送所記錄的消息。因此,在排隊的呼叫到達執行階段時,則不是用戶站A來使用此呼叫,反而是由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將此呼叫用于傳送所記錄的消息。在此實施例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的第三監視裝置檢測到此呼叫不再在隊列中并且已建立了至用戶站B的呼叫。
而且,在利用排隊的呼叫完成消息傳送之后,如果能通過呼叫建立來與用戶站A進行聯系,則IMTM可以立即在用戶站B與A之間建立呼叫。這可以通過分別采用、或不采用如圖4、5、6中所示的步驟S33中的附加消息傳送和/或重復重試和/或排隊操作來實現。
d)消息的不成功傳送在圖3-6的每個上述實施例中,如果傳送原始請求的消息不成功或如果被叫用戶站B未留下任何確認,則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能呼叫用戶站A。即,如果IMTM在圖3-3的步驟S33、S34中未成功傳送消息、從未在圖4的步驟S332中檢測到掛機狀態、從未在圖5的S335中檢測到應答狀態、或在步驟S338中從未檢測到排隊的呼叫已到達執行階段(或在步驟S338之后不能建立呼叫),則此IMTM將呼叫用戶站A以便傳送一個自動設置的、表示所需的信息消息傳送是不成功的信息消息。
如上已解釋的,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也能在被叫用戶站“掛機”時(圖8的S423、S424、S425)決定立即執行一個“至忙用戶的呼叫完成”。即,緊接在用戶站B(在“忙狀態”之后)“掛機”之后,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將試圖在用戶站B與用戶站A之間建立呼叫。如果隨后用戶站A未應答,則IMTM將去選擇信息消息并執行多次重試,就好像在接收到來自用戶站A的初始呼叫建立請求之后去呼叫用戶站B一樣。
如上所述,即使呼叫用戶站又已“掛機”(并忙于呼叫另一用戶)并且被叫用戶站不能立即對用戶站A始發的呼叫進行應答,根據本發明的信息交換設備也可以傳送消息并建立至用戶站的呼叫。因而,根據本發明的信息交換設備能獨立于呼叫用戶站來完成對其所需的被叫用戶站的等待與捕獲程序,從而減少呼叫用戶站的負擔以便保證消息最終傳送給被叫用戶站。
由于信息消息無論如何總是傳送給被叫用戶站,所以呼叫用戶站能信賴被叫用戶站至少已經得知此信息消息的事實。如果(由呼叫呼叫用戶站A的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發回確認信息,呼叫用戶站可以接收到一個表示被叫用戶站B實際上已對原始發送的信息消息作出反應的應答消息和/或確認信息。
因而,本發明設備與方法將能夠完成更高級別的呼叫并因而能進行電話網絡中更多的業務,與此同時減少用戶站重呼的負擔。雖然常規地只有被動應答機或話音郵件設施可以利用,但本發明的設備與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種可以捕獲在初始呼叫建立期間不能應答的被叫用戶站的主動“呼叫機”。而且,能給呼叫用戶站提供此消息實際上已傳送并且被叫用戶站實際上是否已對此進行響應的確認。
權利要求書中的標號僅用于示意目的而不限制權利要求書的范疇。
權利要求
1.用于在電話通信網絡(N)的用戶站(A,B)之間交換信息的一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0)檢測(S2,S12)在呼叫建立請求(S2,S11)期間是否能建立從第一用戶站(A)至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a1)在檢測到不能建立從所述第一用戶站(A)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S121,S122)時,啟動(S3,S31)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a2)確定(S3,S32)將傳送給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信息消息;a3)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第二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S3,S33);和a4)從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中傳送(S3,S34)所述信息消息給所述第二用戶站(B)。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監視(S2,S121)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并在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忙狀態時,在所述步驟a0)中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和在所述步驟a3)中,在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S331)已從忙狀態改變為掛機狀態(S332)時,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第二用戶站(B)之間建立所述呼叫(S3,S33,S333)。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監視(S2,S121)所述第二用戶站的操作狀態,并在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無應答狀態(S121)時,在所述步驟a0)中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其中在所述步驟a3)中,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重復發送(S3,S33,S334-S336)呼叫建立請求給所述第二用戶站(B),并在所述第二用戶的操作狀態改變為摘機狀態(S335)時,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用戶站之間建立呼叫。
4.根據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預定時間安排表(S336)執行所述重復呼叫建立請求的所述發送(S33)。
5.根據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時間安排表由所述第一用戶站(A)來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監視(S2,S121,S122)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并在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應答狀態而所述第二用戶站未直接應答時,在所述步驟a0)中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此后將所述呼叫放入(S123)等待執行的隊列;和在所述步驟a3)中,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監視所述等待隊列(S337,S338),并在所述排隊的呼叫假定處在所述等待隊列(S338)中的執行位置時,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第二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S333)。
7.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4)之后,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傳送(S412)確認信息請求給所述第二用戶站(B)。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戶站在接收到所述傳送的信息消息(S34)之后將確認信息傳回給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S413)。
9.根據權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為響應從所述第二用戶站(B)接收到所述確認信息而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所述第一用戶站(A)之間建立呼叫(S42,S421),并傳送所述確認信息給所述第一用戶站(A)(S422)。
10.根據權利要求7-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確認信息包括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站上所述傳送的信息消息的成功接收的確認消息和/或來自所述第二用戶站的應答消息。
11.根據權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一用戶站的呼叫時,類似地完成所述步驟a0)-a4)(S421;圖8),以便將所述確認信息傳送給所述第一用戶站。
12.根據權利要求1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未從所述第二用戶站接收到確認,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第一用戶站(A)之間建立呼叫(S421)并傳送表示所述信息消息至所述第二用戶站的傳送不成功的信息消息給所述第一用戶站(A)。
13.根據前面任何一個或多個權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檢測到不能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之間建立呼叫時,自動地或由所述第一用戶站(A)完成所述步驟a1)中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的所述啟動(S31)。
1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用戶站上使用路由選擇與改換裝置來傳送所述信息消息給所述第二用戶站。
15.根據權利要求1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消息的內容根據步驟a3)中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所需的時間而變化。
16.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中已存儲預定義的許多信息消息。
17.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戶站(A)在步驟a1)之后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中記錄一個或多個信息消息,并在步驟a2)中確定這些信息消息中的一個或多個。
18.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4)之后,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A,B)之間建立呼叫(S432,S424,S425)。
19.根據權利要求18或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確認信息和/或所述信息消息表示第一用戶站在成功的信息消息傳送之后想被回呼時,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A,B)之間建立所述呼叫。
20.用于在電話通信網絡(N)的用戶站(A,B)之間交換信息的一種信息交換設備(IEA),包括以下特征a0)檢測裝置(DET),用于檢測何時為響應從所述第一用戶站(A)發送的呼叫建立請求(S2,S11)而不能建立從所述第一用戶站(A)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S2,S12);a1)啟動裝置(AC),用于在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不能建立呼叫(S121,S122)時啟動(S3,S31)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a1)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傳送信息消息給所述第二用戶站以響應所述啟動并包括a11)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用于存儲至少一個傳送信息消息;a12)呼叫建立裝置(SET),用于建立至所述用戶站之一或二者的呼叫,以響應所述啟動;和a13)發送/接收裝置(TR),用于在已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呼叫時從所述信息消息存儲裝置中發送所述傳送信息消息之一給所述第二用戶。
21.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DET)包括第一監視裝置,用于監視所述第二用戶站的操作狀態,其中所述檢測裝置(DET)在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站的忙狀態時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二用戶站的呼叫;和當所述監視裝置檢測到操作狀態已從忙狀態改變為掛機狀態(S332)時,所述呼叫建立裝置(SET)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第二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S3,S33,S333)。
22.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DET)包括用于監視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的第二監視裝置,其中在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無應答狀態時,所述檢測裝置(DET)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呼叫;和所述呼叫建立裝置(SET)重復地發送(S3,S33,S334-S336)呼叫建立請求給所述第二用戶站,并在所述第二用戶站的操作狀態變為摘機狀態(S335)之后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與所述第二用戶站之間建立呼叫。
23.根據權利要求22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建立裝置(SET)根據預定的時間安排表發送所述重復的呼叫建立請求。
24.根據權利要求23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用戶站設置所述預定時間安排表。
25.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話通信網絡(N)包括排隊裝置,用于在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監視的操作狀態表示所述第二用戶的應答狀態,并且所述第二用戶未直接應答(S2,S121,S122)時,將所述呼叫放入等待執行的隊列中(S123);和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包括用于監視(S337,S338)所述等待隊列的第三監視裝置,其中所述呼叫建立裝置在所述第三監視裝置檢測到所述排隊的呼叫假定位于所述等待隊列中的執行位置(S338)時建立至所述第二用戶站的呼叫(S333)。
26.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接收裝置(TR)傳送(S412)確認信息請求給所述第二用戶站。
27.根據權利要求20或26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戶站(B)在收到所述傳送的信息消息之后將確認信息傳回給所述發送/接收裝置(S34)。
28.根據權利要求27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接收裝置(TR)為響應從所述第二用戶站接收到所述確認信息而啟動所述呼叫建立裝置(SET),以便建立至所述第一用戶站(A)的呼叫,其中所述發送/接收裝置(TR)傳送所述確認信息給所述第一用戶站。
29.根據權利要求26-28之一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確認信息包括表示所述在第二用戶站處所述傳送的信息消息的成功接收的確認和/或來自所述第二用戶站的應答消息。
30.根據權利要求28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檢測裝置(DET)還檢測到不能建立至所述第一用戶站的所述呼叫時,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根據特征a11)-a13)傳送信息消息(S421;圖8)。
31.根據權利要求20或26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用戶站(B)不發回確認信息,所述呼叫建立裝置(SET)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所述第一用戶站之間建立呼叫,并傳送表示所述信息消息至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傳送是不成功的信息消息給所述第一用戶站(A)。
32.根據前面任何一個權利要求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當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之間不能建立所述呼叫時,由所述啟動裝置(AC)自動地或利用所述第一用戶站(A)發出的命令來完成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的所述啟動。
33.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由路由選擇與改換裝置來傳送所述傳送信息消息給所述第二用戶站。
34.根據權利要求20或22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消息的內容根據用于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用戶站之間建立呼叫所需的時間而變化。
35.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包括一個用于在不能建立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之間的所述呼叫時記錄所述第一用戶輸入的信息消息的記錄裝置。
36.根據權利要求20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已傳送所述信息消息之后,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A,B)之間建立呼叫(S432,S424,S425)。
37.根據權利要求36或29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確認信息和/或所述信息消息表示第一用戶站在成功的信息消息傳送之后想被回呼時,所述呼叫建立裝置(SET)在所述第一與第二用戶站(A,B)之間建立所述呼叫。
38.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1)、a2)中連續監視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并在所述步驟a1)、a2)中檢測到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從忙狀態改變為掛機狀態或從排隊狀態改變為應答狀態時,在所述第一用戶站(A)與所述第二用戶站(B)之間建立呼叫。
39.根據權利要求2的信息交換設備(IE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啟動裝置(AC)已啟動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或在所述第一用戶站(A)在所述信息消息存儲裝置(MEM)中記錄消息時,所述檢測裝置也檢測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并在所述檢測裝置(DET)檢測到所述第二用戶站(B)的操作狀態從忙狀態改變為掛機狀態或從排隊狀態改變為應答狀態時,利用所述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建立呼叫。
全文摘要
在通信網絡(N)中,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處理信息消息至用戶站(A,B)的獨立傳送。當從第一用戶站(A)始發的初始呼叫建立請求失敗時,可利用檢測裝置(DET)來對其進行檢測,隨后啟動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并且第一用戶站(A)在存儲器(MEM)中記錄所需的信息消息。然后,第一用戶站(A)進入“掛機”操作狀態并可用于傳送其他呼叫建立請求。所記錄的信息消息被建立了至所需用戶站(B)的獨立呼叫的信息消息傳送裝置(IMTM)隨后傳送給第二用戶站(B)。利用呼叫的獨立建立,能保證信息消息將最終到達第二用戶站(B)而無需第一用戶站(A)的輔助。
文檔編號H04M3/48GK1277776SQ98810055
公開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7日 優先權日1997年8月8日
發明者M·貝恩, S·貝恩 申請人:艾利森電話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