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樞接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電子與信息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可供隨身攜帶使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漸漸為人們廣泛地使用。以折迭式的行動電話設計為例,機體與上蓋透過樞接裝置耦接。在樞接裝置中設置具有撓曲性的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用以連接機體內的印刷電路板及上蓋內的印刷電路板,并借此傳送訊號。由于軟性電路板通常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以及天線組件附近,因此彼此之間產生了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以及電磁訊號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傳統折迭式手機的樞接裝置中,是采用于軟性電路板前后夾金屬片,并以針腳與上蓋的接地面相連。
然而,金屬片的價格昂貴,且具有一定的撓性,影響上蓋開閉時的流暢度。此外,設置于樞接裝置中的金屬片面積很小,不僅電磁屏蔽效果不好,而且無法完全包裹住軟性電路板,導致靜電放電防護能力差。再者,金屬片僅以數個針腳接地,其傳導效率有限,使得接地效果大打折扣。綜合以上因素,在傳統的電子裝置中,利用上述的電磁屏蔽裝置不僅嚴重影響通訊品質,還會對電子產品本身產生因靜電放電以及電磁訊號干擾的永久性破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本發明的樞接裝置完整包覆軟性電路板,配合改良的接地面形成完整的電磁屏蔽,得以消弭電磁訊號干擾的問題,并且提高靜電放電的防護能力。除此的外,電子裝置中其它組件與軟性電路板之間互不干擾,可提高裝置效能并延長使用年限。
根據本發明的其一目的,提出一種軟性電路板的電磁屏蔽裝置,該裝置的簡述如下電磁屏蔽裝置包括第一金屬套筒以及第二金屬套筒。第一金屬套筒套設于軟性電路板,用以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一端。第二金屬套筒套設于軟性電路板,用以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二端,其中第二金屬套筒與第一金屬套筒相互旋轉式套接,用以包覆軟性電路板。借此,當第一金屬套筒相對于第二金屬套筒旋轉時,第一金屬套筒帶動第一端相對于第二端扭轉。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該裝置的簡述如下樞接裝置用以旋轉式連接折迭式電子裝置的機體及上蓋,機體具有第一印刷電路板,上蓋具有第二印刷電路板。樞接裝置包括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第一金屬套筒以及第二金屬套筒。軟性電路板用以連接第一印刷電路板與第二印刷電路板,軟性電路板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金屬套筒用以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一端于機體。第二金屬套筒用以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二端于上蓋,其中第二金屬套筒與第一金屬套筒相互旋轉式套接,用以包覆軟性電路板。借此,當上蓋相對于機體旋轉時,第二金屬套筒帶動第二端相對于第一端扭轉。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表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的折迭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2A是表示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于組裝前的示意圖。
圖2B是表示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于組裝后的示意圖。
圖2C是表示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中的第一金屬套筒以及第二金屬套筒于相對旋轉后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折迭式電子裝置的機體與第一金屬套筒樞接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號說明50電子裝置51機體
52第一印刷電路板53上蓋54第二印刷電路板101軟性印刷電路板101a軟性印刷電路板的第一端101b軟性印刷電路板的第二端110第一金屬套筒111環形凹槽112第一側壁113第一狹縫114第一凸板120第二金屬套筒121套接環122缺口123第二側壁124第二狹縫125第二凸板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1是表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的折迭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在圖1中,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旋轉式連接折迭式電子裝置50的機體51及上蓋53。折迭式電子裝置例如是折迭式手機、筆記本型計算機或數字相機。機體51具有第一印刷電路板52,上蓋53具有第二印刷電路板54。樞接裝置包括軟性電路板101(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以及軟性電路板的電磁屏蔽裝置。電磁屏蔽裝置包括第一金屬套筒110以及第二金屬套筒120。軟性電路板101用以連接第一印刷電路板52與第二印刷電路板54,軟性電路板101包括第一端101a及第二端101b。
參照圖2A,圖2A是表示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于組裝前的示意圖。在樞接裝置中,第一金屬套筒110包括環形凹槽111。另外,第二金屬套筒120包括套接環121,套接環121具有缺口122。樞接裝置依照箭頭所示方向進行組裝。此外,在樞接裝置中,第二金屬套筒120的厚度略小以維持套筒的彈性。另外,第一金屬套筒110的厚度若較厚,則可兼具機體51及上蓋53間的軸承。
參照圖2B,圖2B是表示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于組裝后的示意圖。在組裝過程中,具有缺口122的套接環121與第一金屬套筒110套接;以圖2B為例,第二金屬套筒120的套接環121于撐開后套接于第一金屬套筒110外。同時,第一金屬套筒110的環形凹槽111卡合第二金屬套筒120的套接環121;通過此設計,第二金屬套筒120與第一金屬套筒110相互旋轉式套接,形成軟性電路板的電磁屏蔽裝置,能夠完全包覆軟性電路板101。組裝完成后,第一金屬套筒110沿著圖2B中箭頭a方向相對于第二金屬套筒120進行旋轉。當第一金屬套筒110相對于第二金屬套筒120旋轉,第二金屬套筒120帶動軟性電路板的第二端101b相對于軟性電路板的第一端101a扭轉。參照圖2C,圖2C是表示第一金屬套筒以及第二金屬套筒于相對旋轉后的示意圖。
如圖2A所示,在樞接裝置中,第一金屬套筒110包括第一側壁112,第一側壁112具有第一狹縫113,軟性電路板101可通過第一狹縫113與第一印刷電路板52相連。再者,第一金屬套筒110還包括第一凸板114,配置于第一側壁112上,并且第一凸板114與第一側壁112構成非圓形結構。第一凸板114較佳地鄰接第一狹縫113且與第一側壁112一體成形。此外,第一凸板114與第一印刷電路板52的接地面電性連接,且第一凸板114傳導效率良好。因此,當以第一凸板114作為第一金屬套筒110與接地面之間的電荷傳導的媒介時,可強化本發明的樞接裝置的靜電放電防護效能。
同時參照圖2A及圖3,圖3是表示折迭式電子裝置的機體與第一金屬套筒樞接處的局部放大圖。在圖3中,第一凸板114與第一側壁112構成的非圓形結構使得第一金屬套筒110固接機體51。因此,當第一金屬套筒110套設于軟性電路板101,即可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一端101a于機體51。
另一方面,如圖2A所示,在樞接裝置中,第二金屬套筒120包括第二側壁123,第二側壁123具有第二狹縫124,軟性電路板的第二端101b通過第二狹縫124與第二印刷電路板54相連。再者,第二金屬套筒120還包括第二凸板125,配置于第二側壁123上,第二凸板125與第二側壁123構成非圓形結構,使得第二金屬套筒120固接上蓋53。因此,當第二金屬套筒120套設于軟性電路板101,即可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二端101b于上蓋53。此外,第二凸板125較佳地鄰接第二狹縫124且與第二側壁123一體成形。由于第二凸板125與第二印刷電路板54的接地面電性連接,而第二凸板125傳導效率良好。當以第二凸板125作為第二金屬套筒120與接地面之間的電荷傳導的媒介時,可強化本發明的樞接裝置的靜電放電防護效能。
透過上述的設計,當上蓋53相對于機體51旋轉時,固接于上蓋53的第二金屬套筒120可帶動第二端101b相對于第一端101a扭轉。除此的外,第一凸板114以及第二凸板125分別連接第一印刷電路板52的接地面以及第二印刷電路板54的接地面。通過擴大的接地面可加強樞接裝置的電磁屏蔽效果,降低電磁訊號干擾并增強靜電放電防護能力。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成本低廉、結構簡單、ESD防護能力強且電磁屏蔽效能佳。本發明兼具樞接以及電磁屏蔽的功能,可順暢地開閉折迭式機體,而且結構簡單,易于組裝。再者,可完全包裹軟性電路板的金屬套筒設計,再加上金屬套筒以傳導效能佳的金屬片與二接地面相連,不僅可以產生較佳的電磁屏蔽效應以消弭電磁訊號干擾的問題,還可提高對周圍靜電放電的防護能力。電磁屏蔽裝置不僅提供軟性電路板完整的保護,還可以確保電子裝置中其它組件與軟性電路板之間互不干擾。即使有許多信號在軟性電路板中傳輸,也不致影響射頻的無線傳輸效能。此外,樞接裝置中的金屬套筒一體成型,可降低制造成本。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當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軟性電路板的電磁屏蔽裝置,包括一第一金屬套筒,該第一金屬套筒套設于該軟性電路板,用以固定保持該軟性電路板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金屬套筒,該第二金屬套筒套設于該軟性電路板,用以固定保持該軟性電路板的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金屬套筒與該第一金屬套筒相互旋轉式套接,用以包覆該軟性電路板;借此,當該第一金屬套筒相對于該第二金屬套筒旋轉時,該第一金屬套筒帶動該第一端相對于該第二端扭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屏蔽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金屬套筒包括一套接環,該套接環具有一缺口,使得該套接環與該第一金屬套筒套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屏蔽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套筒包括一環形凹槽,用以卡合該套接環。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屏蔽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套筒包括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具有一第一狹縫,該軟性電路板的該第一端通過該第一狹縫。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屏蔽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套筒還包括一第一凸板,該第一凸板配置于該第一側壁上且鄰接于該第一狹縫。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屏蔽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金屬套筒包括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具有一第二狹縫,該軟性電路板的該第二端通過該第二狹縫。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磁屏蔽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金屬套筒還包括一第二凸板,該第二凸板配置于該第一側壁上且鄰接于該第一狹縫。
8.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該樞接裝置用以旋轉式連接一折迭式電子裝置的一機體及一上蓋,該機體具有一第一印刷電路板,該上蓋具有一第二印刷電路板,該樞接裝置包括一軟性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用以連接該第一印刷電路板與該第二印刷電路板,該軟性電路板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金屬套筒,該第一金屬套筒用以固定保持該軟性電路板的該第一端于該機體;以及一第二金屬套筒,該第二金屬套筒用以固定保持該軟性電路板的該第二端于該上蓋,其中該第二金屬套筒與該第一金屬套筒相互旋轉式套接,用以包覆該軟性電路板;借此,當該上蓋相對于該機體旋轉時,該第二金屬套筒帶動該第二端相對于該第一端扭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金屬套筒包括一套接環,該套接環與該第一金屬套筒套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套筒包括一環形凹槽,用以卡合該套接環。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套筒包括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具有一第一狹縫,該軟性電路板可通過該第一狹縫與該第一印刷電路板相連。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套筒還包括一第一凸板,該第一凸板配置于該第一側壁上,該第一凸板與該第一側壁構成一非圓形結構,使得該第一金屬套筒固接該機體。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凸板鄰接該第一狹縫且與該第一側壁一體成形。
14.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金屬套筒包括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具有一第二狹縫,該軟性電路板的該第二端通過該第二狹縫與該第二印刷電路板相連。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金屬套筒還包括一第二凸板,該第二凸板配置于該第二側壁上,該第二凸板與該第二側壁構成一非圓形結構,使得該第二金屬套筒固接該上蓋。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凸板鄰接該第二狹縫且與該第二側壁一體成形。
17.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樞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折迭式電子裝置是一折迭式手機。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電磁屏蔽效應的樞接裝置,該樞接裝置用以旋轉式連接折迭式電子裝置的機體及上蓋。樞接裝置包括軟性電路板、第一金屬套筒以及第二金屬套筒。第一金屬套筒用以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一端于機體。第二金屬套筒用以固定保持軟性電路板的第二端于上蓋。第二金屬套筒與第一金屬套筒相互旋轉式套接后,形成軟性電路板的電磁屏蔽裝置,完全包覆軟性電路板。此外,當上蓋相對于機體旋轉時,第二金屬套筒帶動第二端相對于第一端扭轉。
文檔編號H05K7/16GK1684202SQ20041003287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3日
發明者潘隆智 申請人: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