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空采血管拔塞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拔塞器,具體為一種真空采血管拔塞器。
背景技術:
目前各醫療單位采血大都采用真空采血管代替注射器,是一種先進的必不可少的采血送檢器皿。該采血管利用管內負壓將血液吸入,檢測時必須將橡皮塞拔掉,目前工作人員一律用手拔,但由于采血管一直帶負壓,拔塞時要雙手用較大的力氣,操作困難,并且管內有血液,拔塞時易將血液帶出,污染工作人員的手,時時需要洗手,工作不方便,效率低下,且易于交叉感染。CN03227376.2公開了一種真空采血管拔塞器,其左鉗口為開口叉式,右鉗口為抱剎式套筒,左右鉗體頭部分別設有立銷, 左右鉗口上分別設有與左右鉗體上的立銷對應的銷孔,通過鎖緊銷將二者鎖緊。這種結構仍較復雜,操作時仍不太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能杜絕交叉感染的真空采血管拔塞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左手柄和右手柄通過中心緊固螺絲鉸接,二個手柄與左鉗體及右鉗體連接處設有活動關節螺絲,固定在左鉗體端部的左鉗口為開口叉式,右鉗口為抱剎式套筒,抱剎式套筒分為活動夾頭和固定夾頭二部分,固定夾頭固定于右鉗體端部,活動夾頭與安裝在右鉗體內的推動式內置壓簧相連通,左右鉗體之間設有可使左右鉗口自動復位的漲簧。
所述左右鉗體臂長大于左右鉗口臂長。
所述活動夾頭約占抱剎式套筒的2/5,固定夾頭約占抱剎式套筒的3/5。
本實用新型的左右鉗口的大小有不同規格,可適用于各種不同規格的采血管。
本實用新型只需輕輕用力就可拔下橡皮塞,不會因為用力過猛而導致拔塞時將血液帶出,污染工作人員的手,從而防止了工作中引起的交叉感染,并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結合附圖左手柄1和右手柄2通過中心緊固螺絲9鉸接,二個手柄與左鉗體3及右鉗體4連接處設有活動關節螺絲10,固定在左鉗體端部的左鉗口5為開口叉式,右鉗口成抱剎式套筒結構,分為活動夾頭6-1和固定夾頭6-2二部分,固定夾頭6-2固定于右鉗體端部,約占抱剎式套筒的3/5,活動夾頭6-1約占抱剎式套筒的2/5,活動夾頭與安裝在右鉗體內的推動式內置壓簧7相連通,左右鉗體之間設有可使左右鉗口自動復位的漲簧8。
使用時將采血管插入抱剎式套筒內,開口叉式左鉗口對應采血管的橡皮塞處,輕輕握緊左右手柄,活動關節螺絲使左右鉗體繞其中心緊固螺絲旋轉,右鉗口的活動夾頭通過推動式內置壓簧將采血管抱緊,同時左右鉗體分開,由于鉗體臂長大于鉗口臂長,根據杠桿原理,只需輕輕用力就可拔下采血管的橡皮塞。拔出塞子后,左右鉗體之間的漲簧在松開手柄后即反彈,使兩手柄張開,導致左右鉗體繞其中心緊固螺絲反向旋轉,使得左右鉗口自動復位。
權利要求1.一種真空采血管拔塞器,其特征在于左手柄和右手柄通過中心緊固螺絲鉸接,二個手柄與左鉗體及右鉗體連接處設有活動關節螺絲,固定在左鉗體端部的左鉗口為開口叉式,右鉗口為抱剎式套筒,抱剎式套筒分為活動夾頭和固定夾頭二部分,固定夾頭固定于右鉗體端部,活動夾頭與安裝在右鉗體內的推動式內置壓簧相連通,左右鉗體之間設有可使左右鉗口自動復位的漲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拔塞器,其特征在于二個鉗體臂長大于二個鉗口臂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拔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夾頭約占抱剎式套筒的2/5,固定夾頭約占抱剎式套筒的3/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空采血管拔塞器,左手柄和右手柄通過中心緊固螺絲鉸接,二個手柄與左鉗體及右鉗體連接處設有活動關節螺絲,固定在左鉗體端部的左鉗口為開口叉式,右鉗口為抱剎式套筒,抱剎式套筒分為活動夾頭和固定夾頭二部分,固定夾頭固定于右鉗體端部,活動夾頭與安裝在右鉗體內的推動式內置壓簧相連通,左右鉗體之間設有可使左右鉗口自動復位的漲簧。本實用新型只需輕輕用力就可拔下橡皮塞,不會因為用力過猛而導致拔塞時將血液帶出,污染工作人員的手,從而防止了工作中引起的交叉感染;并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66B7/02GK2837264SQ200520051838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5日
發明者彭宗淮, 歐陽興 申請人:彭宗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