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129440閱讀:36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對各種不同型式電設備通用的結構零部件, 具體地說是一種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智能控制模塊有許多種,最常見的是嵌入式控制和分散數
據采集牛頓1-7000;智能控制模塊1-7188, RS-232 to RS-485模塊等等; 模塊的基座是由上蓋、下蓋及其帶有型口板的端頭扣合而成,且上蓋、下 兩個蓋與端頭型口板是連體結構,端頭型口板的扣合型口有呈直線、折線 或弧線段組成,亦是電路板端頭的插接件通道;而在基座的腔內定位安裝 著電路板,由此而構成電路板插接件的基座控制模塊,其在上蓋的面板上 制有透光孔。但是,因為電路板的一端或者兩端是帶有插接件,所以在與 之配合、帶有端頭型口板的基座一端和(或)兩端,也就必然附設有插接 件所要通過扣合的型口,參看圖1所示。由于不同型號的電路板不盡相同, 其插接件橫向型截面也就有所不同,即插接件的不同結構特點,逐要求兩 端頭型口板扣合具有相應的型孔,連帶與其連體的上、下兩個蓋為之變動, 因此造成該基座不具備互換性。而現時代的電路板會根據使用要求不同、 在迅速改變著,如RemoDAQ-8000系列模塊是涵蓋了多種主流現場總線的 分散式、智能化i/o與通訊控制類產品,電路板具有發展快、變換周期短、 多變性大等特點,插接件的橫向型截面不同會越來越多,隨著模塊種類的 不斷增加,由一、二種蓋的扣合的型口結構調整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 產品的需要;只因電路板插接件橫向型面的差異,就要重新制造連體型口 端板的整體,由此且涉及模具更新設計、制造,種類繁多所帶來的成本的 增高,會造成經濟損失和不必要的浪費,需要一種結構件給予解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之處,而設置一種在原有的 上、下兩個蓋不變情況下,分離開兩端頭型口板,造就上、下殼體構成的 主體,其上安裝與插接件橫向截面形,配合帶型孔的插板;而成為一種配置 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列方式實現的 一種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 塊殼體,包括上蓋、下蓋及其兩端頭連體型口板,其特征是上蓋、下蓋截 去兩端頭型口板,構成上殼體1、下殼體2扣合而成為的主體,在上殼體1 的面板上有透光孔,主體的一端或兩端具有通用型的通道;在上殼體l的 近端部設置有直線式扣卡凹槽5,在下殼體2的近端部,設置有直線式下 卡凹槽4,同時,其各兩側均為弧形面殼體,其內側制有的弧形凹槽;在 主體上相對應的、處在同一位置上的扣卡凹槽5與下卡凹槽4、及其兩側 弧形凹槽,是處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圓面上,當上殼體1、下殼體2扣合 后,由此而形成為扣卡凹槽5與下卡凹槽4、及以弧形凹槽相交連成環形 凹槽,在型孔插板3的周邊上是帶有止口邊,在型孔型孔3板面上制有配 合插接件的橫向截面型孔,或是沒有型孔的型孔;主體和其端頭的型孔插 板3是配合安裝結構,即型孔插板3與上殼體1、下殼體2之間是獨立構 件,主體的一端頭或兩端安裝型孔插板(3);構成與電路板插接件相配合 的型孔插板3,是以其周邊的止口邊安裝在環形凹槽內,由此構成配置電 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在模塊殼體的一端、配合電路板的型孔插板3上, 或沒有制作型孔;型孔插板3配合插接件的型孔為圓形或矩形;或者是由 帶拐角折線、直線段構成的型孔;或者是弧線段組成的型孔;或者是由直 線段與弧線段組成的型孔。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較的優點是由于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 體兩端,是配合安裝著帶有型孔的型孔插板結構,插接件的橫向型面與型 孔插板的型孔相互配合,不再需要上、下殼體參與更換,且帶型孔插板具 有獨立性,與主體能牢固裝配、迅速裝卸,是種簡單易行的。將此技術設 計成模塊化、規格化、標準化,是一種能在工廠進行流水式大規模生產成 標準組件,具有恰到好處的互換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近兩 端處的型孔插板具有穩定安裝定位、靈活互換性,適應不同產品;型孔插 板單獨開模加工,減少模具工藝難度和成本。在結構上它采用ABS外殼, 具有可插拔式端子,機構緊湊、堅固、且便于現場安裝特點。構成只需更 換兩端型孔插板的方式來適應不同種類模塊的接插件。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現有模塊売體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上殼體的內面板正視圖。 圖3是圖2的A—A截面圖。圖4是圖2的B—B截面圖。 圖5是圖2的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下殼體內面板正視結構圖。
圖7是圖6的D—D截面圖。
圖8是圖6的E—E截面圖。
圖9是圖6的立體結構圖。
圖IO是帶有"^j——J "型孔的型孔插板
圖11是圖10的C一C截面圖。
圖12是帶有I "型孔的型孔插板。 圖13是帶有"O "型孔的型孔插板。 圖14是帶有型孔的型孔插板。 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含圖IO型孔插板的立體圖。 圖中l.上殼體2.下殼體 3.型孔插板4.下卡凹槽 5.扣卡凹槽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RemoDAQ-8000具
體機構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參看圖1,是已有裝配電路板插接件的、帶有端頭型口板的基座,即
端頭型口板與殼體是連體的模塊殼體。
參看圖2,是上殼體1內腔面的正視圖;在上殼體1內腔近兩端部處,
制作有上、下扣卡凹槽5,帶有弧形的兩側面,其內制成略呈弧形凹槽。
弧形凹槽與扣卡凹槽5處于同一水平或作垂直面上。
參看圖3,是上殼體1的中軸線部位A—A剖視圖。 參看圖4,在上殼體扣合時,定位安裝電路板處的B—B剖視圖。 參看圖5,是圖2的內腔部位立體圖,其上顯示出下卡凹槽4,。 參看圖6,是下殼體2內腔面的正視圖,在其近上、下兩端部制作有
下卡凹槽4,帶有弧形的兩側面,其內近端處制成略呈弧形的凹槽,弧形
凹槽與下卡凹槽4處于同一水平或作垂直面上。
參看圖7,是下殼體2中軸線部位D—D剖視圖。 參看圖8,殼體扣合安裝電路板的定位子部位E—E剖視圖。 參看圖9、是圖6下殼體2內腔面的立體圖,其上顯示出下卡凹槽4。 參看圖10、是制有配合一種電路板插接件的型孔插板3面板,在型孔
插板3的周邊上制有與主體上的凹槽裝配的止口邊,所有凹槽是處于同一
水平或作垂直面上。參看圖11、是圖10面板上一種配合電路板貨接件的、型孔插板3面
板上的C—c截面剖視圖。
參看圖12、 13、 14是配備RemoDAQ-8000系列電路板插接件的多種 型孔插板3。
圖15是配備RemoDAQ-8515電路板插接件的一種立體結構圖,即型 孔插板3套裝在電路板的插接件上,再將上殼體1與下殼體2扣合同時, 型孔插板3以其周邊的止口邊,插裝在下卡凹槽4、也安裝在扣卡凹槽5 中,在同一位置的所有的凹槽,都是處于同一水平或是垂直面上構成環形 凹槽,即上下型孔插板3周邊的止口,安裝在環形凹槽內,主體腰部采用 螺釘緊固件連結,即構成為一種電路板控制模塊。
權利要求1、一種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包含有上蓋、下蓋及其兩端頭連體型口板,其特征在于上蓋、下蓋截去兩端頭型口板,構成上殼體(1)、下殼體(2)扣合而成為主體,在上殼體(1)的面板上有透光孔,主體的一端或兩端具有通用型的通道;在上殼體(1)的近端部設置有直線式扣卡凹槽(5),在下殼體(2)的近端部,設置有直線式下卡凹槽(4),同時,其各兩側均為弧形面殼體,其內側制有的弧形凹槽;在主體上相對應的扣卡凹槽(5)與下卡凹槽(4)、及其兩側弧形凹槽,是處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圓面上;當上殼體(1)、下殼體(2)扣合后,由此而形成為扣卡凹槽(5)與下卡凹槽(4)、及以弧形凹槽相交連成環形凹槽;型孔插板(3)的周邊上帶有止口邊,在型孔插板(3)板面上制有配合插接件的橫向截面型孔;主體和其端頭的型孔插板(3)是配合安裝結構,即型孔插板(3)與上殼體(1)、下殼體(2)之間是獨立構件;與電路板插接件相配合的型孔插板(3),是以其周邊的止口邊安裝在環形凹槽內,由此構成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其特征在于在模塊殼體 的主體的一端頭或兩端安裝型孔插板(3)。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其特征在于在模塊殼體 的一端、配合電路板插接件的型孔插板(3)上,或沒有制作型孔。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其特征在于型孔插板(3)配合插接件的型孔為圓形或矩形。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其特征在于型孔插板(3)或者是弧線段組成的型孔。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其特征在于型孔插板(3)或者是由直線段與弧線段組成的型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包括含有通用型的上殼體、下殼體扣合而構成的主體,在上殼體的面板上有透光孔;主體與型孔插板是脫離干系,即型孔插板與上殼體、下殼體是分離構件,主體的一端或兩端是暢通口;在帶有周邊的止口邊的型孔插板面上,制有配合插接件的型孔;在上殼體的近端部設置有扣卡凹槽,在下殼體的近端部,設置有下卡凹槽,同時,其各兩側帶弧面的內側為弧形凹槽;扣卡凹槽與下卡凹槽、及其兩側的弧形凹槽,是處在同一水平或垂直面上;當上殼體、下殼體扣合后,由此而構成為直形槽與弧形槽相交連的環形凹槽,型孔插板則以其止口配合安裝在環形凹槽內,由此構成配置電路板插接件的模塊殼體。
文檔編號H05K5/00GK201378900SQ200820182818
公開日2010年1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4日
發明者靜 王 申請人:北京集智達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