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及卡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機箱(enclosure)的具有防傾斜機構 (anti-tiltingmechanism)的滑軌總成,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以承載控制器、磁盤機陣列等電 子裝置于機箱內部,而防止此機箱翻轉進而掉落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
背景技術:
一般說來,一個電子設備(例如磁盤陣列或是服務器)包括有許多電子裝置裝設 于一個機箱(enclosure)中,并放置于服務器機架上。同時,在一個電子設備中有越來越多 的電子裝置,例如控制器、磁盤機、風扇以及電源供應器,或是服務器機板等,裝設于機箱內 部,使得內部裝設有此種電子裝置的機箱越來越重。當抽出或移動此機箱時,該機箱可能因 重心(center of gravity)問題而翻轉,當使用者因一時疏忽而未用力承接住該機箱時,該 機箱可能掉落至地面上,進而使裝設在機箱內的電子裝置受損,同時也可能使使用者受傷。請參考公知技術的圖8,用來進一步說明上述的公知問題,其中圖8簡單地顯示出 公知技術的電子設備的安裝架構圖,其中包括有機箱601及服務器機架(未標號)的側視 圖,且該服務器機架包括一軌道603、四個直立支撐柱602 (圖中只顯示出一側邊的兩個直 立支撐柱602)以及其他部分(未顯示)。機箱601的內部裝設有電子裝置(未顯示)例 如服務器、磁盤機陣列、風扇以及電源供應器;支撐柱602直立于地面上;以及多個軌道603 以水平方式固定于多個支撐柱602兩側之間,以用來承載該機箱601。當使用者依照箭頭A 方向,抽出或移動此機箱601,且機箱601的重心超過此軌道603的末端時,使用者必需適時 地施加往上的力量于該機箱601上,以防止該機箱601掉落至地面上。相反的,當使用者依 照箭頭A方向,抽出或移動此機箱601至機箱601的重心超過此軌道603的末端,且使用者 沒有適時地施加往上的力量于該機箱601上時,則該機箱601會如箭頭B的方向翻轉進而 掉落至地面上,使裝設在機箱內的電子裝置如服務器、磁盤機陣列、風扇以及電源供應器等 受損,同時也可能使使用者受傷。本發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 明,使用者可容易地從軌道中移動或抽出此機箱,而不致機箱掉落至地面上,以保護裝設在 機箱內部的電子裝置不受到損毀,也保護使用者免于受傷的威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防止機箱翻轉進而掉落至地面的具有防傾斜 機構的滑軌總成。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節省使用者力氣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 成,可使使用者很容易地抽出或移動機箱,而不會有使在機箱內的電子裝置等受損之虞,也 不會有使使用者受傷之虞。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包括一滑 動連接件,設置在一機箱的一側邊上,其中該滑動連接件具有一第四扣合部;一滑動件
4(slider),其外側上設置有一第二滑動接合部,且其內側上設置有一彈片,該彈片具有一第 三扣合部,以扣住(retain)或釋放(release)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且該彈片具 有一第二扣合部;一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滑動接合部,以使該滑動件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與 該第一滑動接合部滑動接合并作前后方向的相對移動,且該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扣合部;其 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一相對位置,該滑動件的該彈片將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該 第四扣合部;以及其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二相對位置時,該承載件的該第一扣 合部將穿過該彈片的該第二扣合部,并借著該第一扣合部來壓縮該彈片的該第二扣合部往 外移動,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滑動件更包括有 一第一限制部,用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扣住于該滑動件中。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通過該彈片的該第 三扣合部與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相接觸,以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一該第四扣合 部,使得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將被扣住于該滑動件中。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機箱收納有至少 一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電子裝置包括有服務器、磁盤機陣列、風扇以及電源供應器中 至少其一。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更包含有一擋塊,用以 在該第二相對位置時,擋住該滑動件,來使該滑動件不再移動。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 為一香菇形導引銷。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 為一香菇形導引銷,其中,該香菇形導引銷是以沖壓方式而被固定在該滑動件的外側。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第一滑動接合部 為一溝槽。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的該彈片為一 7字形彈 片。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彈片是被固定在 該滑動件的內側上。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中的該第一扣合部為一 V字形導引片。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中通過該第一扣合 部的一壓縮部分壓縮該彈片的該第二扣合部往外移動,使得該彈片的該第三扣合部不再 與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相接觸,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其中當該滑動件與承載件于該第一相對位置,該滑動 件的該彈片將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而一起沿著該溝槽一起滑動。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更包括有一卡榫裝置, 該卡榫裝置包括有一基座;一止擋桿,以樞轉方式而固定在該基座上,并具有一止擋部, 該止擋部將向外伸出或向內緊縮,以決定是否與一阻擋塊接觸與否;一致動件,在該基座上而可相對于該基座運動;以及,一彈性件,用來勾住該致動件,以保持該止擋桿的止擋部向 外伸出;其中,通過該致動件的前后移動,可以控制該止擋桿的止擋部向外伸出或向內緊縮。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更包括有一卡榫裝置。 該卡榫裝置包括有一基座;一止擋桿,以樞轉方式而固定在該基座上;一致動件,位于該 基座上并可相對于該基座而于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之間進行移動;以及,一彈性件,用 于使該止擋桿在常態下保持于該第一角位置,其中,當該致動件于該第三位置時,該止擋桿 位于一第一角位置而使得該機箱不能從該承載件拉出,而當該致動件于該第四位置時,該 止擋桿位于一第二角位置而使得該機箱可以從該承載件拉出。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更揭示了一種卡榫裝置。該卡榫裝置包括有一基 座;一止擋桿,以樞轉方式而固定在該基座上;一致動件,位于該基座上并可相對于該基座 而于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之間進行移動;以及,一彈性件,用于使該止擋桿在常態下保 持于該第一角位置。當該致動件于該第三位置時,該止擋桿位于一第一角位置而使得一機 箱不能從一承載件拉出,而當該致動件于該第四位置時,該止擋桿位于一第二角位置而使 得該機箱可以從該承載件拉出。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更揭示了一種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該滑軌 總成包括有一滑動連接件,設置在一機箱的一側邊上,其中該滑動連接件具有一第四扣合 部;一滑動件,具有一第二扣合部,并設置有一第二滑動接合部及一第三扣合部,用以扣住 或釋放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且該滑動件具有;一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扣合部及一 第一滑動接合部,其中,該滑動件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滑動接合于該第一滑動接合部并作 前后方向的相對移動;其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一相對位置,該滑動件的該第三 扣合部將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且當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二相對位置 時,該承載件的該第一扣合部將迫使該第三扣合部發生位移,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 從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具有防傾斜機構的該滑軌總成中的該第一扣合部迫使 該第二扣合部發生位移,進而導致第三扣合部發生位移,因此,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 滑動件中釋放出來。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 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本發明避免了機箱無預警的翻轉,甚至掉落至地面上導致電子裝置受損或使用者 受傷的情形。
圖1A至圖1D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連續動作的立體圖。圖2A至圖2K為圖1A至圖1D的立體圖的局部放大圖。圖3A至圖3C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機箱的立體圖。圖3D為圖3C的局部放大圖。圖4A至圖4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滑動件的立體圖。圖5A至圖5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承載件的立體圖。
圖5C為圖5A的局部放大圖。
圖6A至圖6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阻擋塊的立體圖及其局部放大圖。
圖6C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阻擋塊的俯視局部放大圖。
圖7A至圖7B為本發明卡榫裝置的E相對位置圖和F相對位置圖。
圖7C至圖7F為本發明卡榫裝置的零件分解圖和零件圖。
圖8為公知技術的平面圖。
上述附圖中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公知
601機箱
602支撐柱
603軌道
本發明
101可調式板
200機架
201機箱
2011側壁
202滑動連接件/耳部
203彎折部
204末端
205第一孔
2051第四扣合部/內緣
2052第二限制部/上緣
206固定件/鉚釘
207孔
208孔
209第三滑動接合部/香菇型導引銷
2091凸緣
301滑動件
3027字型彈片
303第二扣合部/孔
304固定件/鉚釘
3041鉚釘頭
305第二滑動接合部/香菇型導引銷
3051凸緣
306第一限制部/側壁
307第三扣合部/頂端
308孔
401承載件
402孔[0072403第一扣合部/V ■[00734031壓縮部分[00744032末端[0075404第一滑動接合部[0076405擋塊[00774051固定件/鉚釘[0078501支撐柱[0079502阻擋塊[0080503固定件/螺絲[0081504孔[0082700卡榫裝置[0083710基座[0084711止擋柱[0085712內緣[0086713孔[0087716孔[0088720滑動板[0089721第四滑動接合部[0090722孔[0091723擠壓部[0092724凹槽[0093730彈性件/彈簧[0094740樞軸固定件[0095741螺絲孔[0096742半圓型孔[0097750止擋桿[0098751樞軸[0099752末端[0100753第一接觸面[0101754第二接觸面[0102760固定件/螺絲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如圖1A圖至圖7F所 示),包括一滑動連接件202,設置在一機箱(enclosure) 201的一側邊上,其中該滑動連接 件202具有一第一孔205 ;—滑動件(slider)301,其外側上設置有一第二滑動接合部305, 且其內側上設置有一彈片302,以扣住(retain)或釋放(release)該滑動連接件202的該 第一孔205,且該彈片302具有一第二扣合部303 ;—承載件(support) 401,具有一第一滑 動接合部404,以使該滑動件301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305與該第一滑動接合部404接合并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對移動,且該承載件401具有一第一扣合部403 ;其中在該滑動件301與 該承載件401于一第一相對位置時,該滑動件301的該彈片302將扣住該滑動連接件202 的該第一孔205 ;以及其中當抽出該機箱201且在該滑動件301與該承載件401于一第二相 對位置時,該承載件401的該第一扣合部403將穿過該彈片302的該第二扣合部303,并借 著該第一扣合部403來壓縮該彈片302的該第二扣合部303往外移動,以將該機箱201的 該滑動連接件202從該滑動件301中釋放出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該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進一步包括有一卡榫裝 置700,該卡榫裝置700包括有一基座710 ;—止擋桿750,以樞轉(pivot)方式而固定在 該基座710上,并具有一末端752,該末端752將向外伸出或向內緊縮,以決定是否與一阻擋 塊502接觸與否;一滑動板720,在該基座710的側面上前后移動,通過該滑動板720的前 后移動,以控制該止擋桿750的末端752向外伸出或向內緊縮;以及一彈性件730,用來勾 住該滑動板720,以保持該止擋桿750的末端752向外伸出。請參考圖3A至圖3D,分別為本發明機箱201的立體圖和側視圖以及局部放大圖, 其中如圖3A圖中和圖3B中所示,該機箱201可依箭頭C方向而容納至少一電子裝置例如 控制器、磁盤機、風扇以及電源供應器(未顯示)于其中,且具有一滑動連接件202 (例如一 耳部202),于該機箱201的側邊上。該耳部202具有一彎折部203、末端204、孔205以與一 滑動件301的一彈片302 (例如7字型彈片302)互相扣住。此外,該耳部202可與該機箱 201由一體成形而形成,但也可是一獨立元件,并通過固定件206 (例如鉚釘206)而被固定 于該機箱201的側邊上,也可以以點焊方式將該耳部202焊在該機箱201的側邊上(未顯 示),此固定件206和點焊方式用來舉例說明,但不受限于此種固定方式。此外,該耳部202 的該彎折部203是用來當該耳部202于該滑動件301中滑動時,避免末端204與圖4B中的 鉚釘頭3041產生干涉(interference)。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該耳部202的末端204不會與 該滑動件301干涉時,則可不必有該彎折部203。在又一實施例中,當該耳部202直接由該 機箱201以一體成形所形成時,可設有該彎折部203以利于與該滑動件301接合。請再參 考圖3C和圖3D,其中該機箱201的側壁2011的內側上固定有一第三滑動接合部209 (例如 一香菇型導引銷209),且該香菇型導引銷209具有一凸緣2091。此外,此機箱201的側壁 2011上設有兩個孔208和207,以與該卡榫裝置700相互作用,以下將會詳細說明。請參考圖4A至圖4B,分別為本發明滑動件301的立體圖,其中該滑動件301具有 該7字型彈片302及一第二滑動接合部305 (例如香菇型導引銷305)。該7字型彈片302 設于該滑動件301的內側上,先向內側后方延伸再向外彎折,并通過滑動件301上一孔308 而伸至滑動件301外側;該香菇型導引銷305設于該滑動件301的外側壁上。此外,該7字 型彈片302由固定件304(例如鉚釘304)而固定在該滑動件301的內側上,也可以用點焊 (welding)方式將此7字型彈片302固定在該滑動件301的內側上,此固定件鉚釘304和點 焊方式用來舉例說明,但不受限于此種固定方式。除此之外,該7字型彈片302在其末端上 具有一第二扣合部303 (例如孔303)和一第三扣合部307 (例如頂端307),通過該頂端307 的水平方向的向內或向外移動,與耳部202的一第四扣合部2051 (例如內緣2051)接觸或 分離,進而將該機箱201的耳部202扣住于該滑動件301的內部中或從滑動件301的內部 中釋放出來。此外,也可通過該滑動件301的一第一限制部306 (例如側壁306)與該機箱 201的該耳部202的第二限制部2052 (例如上緣2052)相接觸,并將該耳部202限制于該滑動件301的內部中。請再參考圖5A至圖5B及圖5A的局部放大5C,分別為本發明承載件401的立 體圖和局部放大圖。該承載件401具有孔402、第一扣合部403 (例如V型導引片403)、第 一滑動接合部404(例如溝槽404)、擋塊405。該V型導引片403另具有一末端4032和壓 縮部分4031。此外,該滑動件301的香菇型導引銷305可先穿過孔402,以在該承載件401 的平面上沿著該溝槽404前后移動。除此之外,再用一固定件4051 (例如鉚釘4051)或用 點焊(welding)方式將一擋塊405固定在該溝槽404上,以擋住香菇型導引銷305,使其不 會再從孔402中脫離,此外,因香菇型導引銷305有凸緣(flange) 3051之故,所以香菇型導 引銷305不會從該承載件401的溝槽404中脫離出來。雖然在圖示的實施例中,該第二滑 動接合部305設置有4個香菇型導引銷305;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滑動接合部 305也可為僅設置有2個香菇型導引銷305,例如上下各一,或是前后各一,或是斜對角設 置。又,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滑動接合部305也可為其他形狀的導引銷,例如 長型導引銷或方形導引銷等,且其數量也可以為僅設一個長型導引銷或方形導引銷,也可 為多個長型導引銷或方形導引銷,而與一個或多個溝槽404滑動接合。故,依據本發明的實 施例,若該第二滑動接合部305為導引銷且該第一滑動接合部404為溝槽時,則可以為一個 或多個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導引銷而與一個或多個溝槽。依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該第二 滑動接合部305可為掛鉤形元件且該第一滑動接合部404可為一承接用緣部(例如承載件 401的上緣或溝槽404的下緣),只要此兩者可使滑動件301滑動接合于承載件401之上即 可。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為了進一步避免使用者因一時大意或用力過猛,從承 載件401中直接地將機箱201完全拉出,進而使機箱201直接掉落至地面上,甚至于使使用 者受傷。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卡榫裝置700設置于機架200與機箱201之 間,如圖6A至圖6C所示。其中,該機架200具有多個支撐柱501垂直地立于地面上,同時 在前后兩個支撐柱501之間設置有承載件401。在此承載件401的內側上設置有一阻擋塊 502,其可通過一固定件503 (例如螺絲503),或點焊方式而被固定在該承載件401的內側 上,上述固定方式,用來舉例說明之用,并不是用來限制本發明。除此之外,在該阻擋塊502 的旁邊設有一孔504。以下將仔細說明出各零件的用途和功能。請再參考圖7A至圖7F,其分別為本發明的卡榫裝置700的立體圖、零件分解圖以 及各零件圖,其中該圖7A和圖7B為各零件在一第E相對位置和一第F相對位置的立體圖, 該卡榫裝置700包括有該一基座710 ;— V型止擋桿750,以樞轉(pivot)方式而固定在該 基座710的側面上,并具有一末端752,該末端752將向外伸出或向內緊縮,以決定是否與 一阻擋塊502接觸與否;一滑動板720,在該基座710的側面上前后移動,通過該滑動板720 的相對于該基座710的前后移動,可以控制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752向外伸出或向內 緊縮;以及一彈性件730,用來勾住該滑動板720,以使該滑動板720在常態時與該基座710 維持于該第E相對位置而使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752于常態時保持向外伸出的第一角 位置。在圖7A中,該卡榫裝置700的該第E相對位置時,該彈性件730 (例如一彈簧730), 用來勾住該滑動板720相對于該基座710往箭頭I的方向移動,但因有止擋柱711之故,所 以此滑動板720最后將與止擋柱711緊密接觸,并不再進一步移動。此外,圖3D中的第三滑動接合部209 (例如香菇型導引銷209)可通過穿過孔722 (圖7A),而在第四滑動接合部 721 (例如溝槽721)(圖7A)中前后移動,但因圖3D中香菇型導引銷209有凸緣2091之故, 所以該香菇型導引銷209會沿著箭頭方向I前后移動而不會從該溝槽721中脫離出來。除 此之外,如上所述,在此第E相對位置中,滑動板720因為持續不斷地受到彈簧730往箭頭I 方向拉力的之故,所以該滑動板720的擠壓部723將壓迫該V型止擋桿750的第一接觸面 753 (圖7F),進而使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752從圖3D中機箱201的孔208中保持在第 一角位置的向外伸出的狀態。在圖7B中,該卡榫裝置700的該第F相對位置,當使用者用其手指穿過如圖3D中 機箱201的孔207,并勾住滑動板720的凹槽724且相對于該基座710沿著箭頭X的方向拉 動,直到該滑動板720緊靠著基座710的內緣712且不再移動時,則因為該滑動板720的擠 壓部723將壓迫該V型止擋桿750的第二接觸面754 (圖7F),故可使得該V型止擋桿750 的末端752保持在第二角位置的向內緊縮的狀態。請再參考圖7C至圖7F,其為本發明的卡榫裝置700的零件分解圖和各零件圖,其 中該V型止擋桿750以樞轉的方式而可轉動地固定在該基座710的側面上,即通過該V型 止擋桿750的兩個樞軸751其中之一插入該基座710的孔713,而且另一個樞軸751插入一 樞軸固定件740的半圓型孔742中,將該V型止擋桿750可樞轉地方式固定該基座710的 側面上,然后再用一固定件760 (例如螺絲760)穿過孔716將此樞軸固定件740的螺絲孔 741設置在該基座710的側面上。上述固定方式用來舉例說明之用,并不是用來限制本發 明。此外,如上所述,該彈簧730用來勾住該滑動板720,并使得該滑動板720緊靠著該止 擋柱711不再移動,并且該滑動板720的擠壓部723將壓迫該V型止擋桿750的第一接觸 面753,通過將樞軸751當為支點,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752將維持向外伸出的狀態。反 之,若使用者用其手指勾住滑動板720的凹槽724并沿著圖7B中箭頭X的方向直到該滑動 板720緊靠著基座710的內緣712并不再移動時,則因為該滑動板720的擠壓部723將壓 迫該V型止擋桿750的第二接觸面754,通過將樞軸751當為支點,使得該V型止擋桿750 的末端752保持在向內緊縮的狀態,如圖7B所示。圖1A圖至圖1D圖和圖2A圖至圖2K是本發明的滑軌總成和卡榫裝置的動作分解 圖及其局部放大圖,其中如圖1A圖及其局部放大2A圖所示,為本發明各零件的A相對 位置,其中為了說明和清楚起見,只顯示出單一側的可調式板101,即另一側的可調板101 已被省略,以清楚地看出各零件的細微動作。在圖1A圖及圖2A圖中,機架200的架構的各 組成部件中僅顯示出部分該直立支撐柱501及該可調式板的一實施例承載件401。在此A 相對位置,有多個支撐柱501,在此等支撐柱501兩側之間,水平地設置有承載件401。在此 承載件401上承載有該機箱201,內部中可容納有許多電子裝置的該機箱201位于最里面的 位置上。通過7字型彈片302的頂端307與耳部202的孔205的內緣2051相接觸,該耳部 202將被扣住于滑動件301的側壁306的內部中,如圖2A圖所示。當使用者沿著圖1A圖中 箭頭D的方向,自機架200抽取或移動該機箱201時,由于滑動件301的7字型彈片302的 頂端307與機箱201的耳部202的孔205的內緣2051相接觸,所以滑動件301也將隨著該 機箱201移動,由其香菇型導引銷305的導引下,沿著承載件401的溝槽404中前后移動。請再參考圖1B及其局部放大2B,為本發明各零件的B相對位置。在此B相 對位置,各元件的功能與圖1A圖和圖2A圖一致,故不再重復說明。但在此圖1B及其局部放大2B中,由于使用者持續不斷的沿著圖1A圖的箭頭D抽出或移動該機箱201,故使 得該承載件401的該V型導引片403的末端4032將穿過滑動件301的7字型彈片302的 孔303,進而使7字型彈片302穿過該孔303中,如圖2B中所示。除此之外,因為本發明的 機箱201的耳部202緊緊地被扣住在該滑動件301中,而該滑動件301的香菇型導引銷305 又可滑動地扣住在該承載件401的溝槽404中,故即使該機箱201的重心已超過該承載件 401的末端,也不會翻轉甚至掉落至地面上。請再參考圖1C及其局部放大2C至圖2F,為本發明各零件的C相對位置。在 此C相對位置,由于使用者持續不斷的沿著圖1A圖的箭頭D抽出或移動該機箱201,使得 原本已在該孔303中的V型導引片403的壓縮部分4031將與7字型彈片302的該孔303 內緣相接觸,并壓縮7字型彈片302的頂端307相對于滑動件301及其孔205以第二 D圖 中箭頭E的方向移動,并使得7字型彈片302的頂端307不再與耳部202的孔205的內緣 2051相接觸,如圖2C和圖2D所示。在此C相對位置時或是當機箱201再沿著箭頭D的方 向相對于該承載件401移動一小段行程后,因本發明的卡榫裝置700將阻擋該機箱201,故 即使使用者持續不斷沿著箭頭D的用力拉該機箱201,該機箱201也不再沿著箭頭D方向 移動而如圖2E2F所示。在圖2E中,支撐柱501被省略,以清楚地顯示出該卡榫裝置700各 零件的動作,其中如圖7A所示的卡榫裝置700,因滑動板720因為持續不斷地受到彈簧730 往箭頭I方向拉力的之故,所以該滑動板720的擠壓部723將壓迫該V型止擋桿750的第 一接觸面753,進而使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752穿過該機箱201的孔208并保持在該第 一角位置而向外伸出的狀態。當使用者持續不斷地抽出或移動該機箱201時,因該V型止 擋桿750的末端752保持在該第一角位置而向外伸出的狀態,故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 752最后將與在承載件401上的阻擋塊502接觸,甚至V型止擋桿750的部分末端752會進 入孔504(如圖2F和圖6B所示),以確保該機箱201因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752與在 承載件401上的阻擋塊502接觸而不再移動。當使用者要完全地從承載件401中抽出或移動該機箱201時,如圖2G和圖2H所 示,使用者需用其手指穿過該機箱201的孔207并扣住卡榫裝置700的凹槽724并沿著圖 2G中的箭頭Z的方向移動該滑動板720時,該滑動板720的擠壓部723將壓迫該V型止擋 桿750的第二接觸面754,而使得末端752會沿著圖2H中箭頭G移動往內緊縮而停止在該 第二角位置,結果如圖7B所示,并不再與在承載件401上的阻擋塊502接觸,此時可沿著圖 1A圖中箭頭D拉出或相對于承載件401移動該機箱201,進而使該V型止擋桿750的末端 752通過該阻擋塊502。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卡榫裝置700也可為具有該止擋桿以可樞轉 (pivotably)方式設置于該機箱201上或該基座上而可相對樞轉于一第一角位置及一第二 角位置之間,并利用一致動件設置于該機箱201上或該基座上且可相對致動于一第三位置 及一第四位置之間以分別致動該止擋桿于該第一角位置及該第二角位置,且當該止擋桿位 于該第一角位置時該滑動連接件不能脫離該承載件,當該致動件于該第二角位置時該滑動 連接件可以與該承載件脫離。依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可另設置該彈性件用于使該止 擋桿在常態下保持于該第一角位置;其中,該彈性件可連接于該致動件與該機箱201上或 該基座上。依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該卡榫裝置700可為各種形式的栓鎖機構,只要是該 卡榫裝置700在第一狀態下能使得該滑動連接件不能脫離該承載件,且在第二狀態下能使得該滑動連接件可以與該承載件脫離即可。請再參考圖1D圖及其局部放大21、圖2K,為本發明各零件的D相對位置。在 此D相對位置,使用者持續不斷的沿著圖1A圖的箭頭D抽出或移動該機箱201,由于滑動件 301為擋塊405所阻擋不再移動,且7字型彈片302的頂端307不再與耳部202的孔205的 內緣2051相接觸,即該耳部202的內緣2051不再被該7字型彈片302的該頂端307所扣 住(請參考圖2C和圖2D),所以該機箱201的耳部202可從該滑動件301中輕易地分離出 來。本發明的優點如下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可在該機箱201拉出至重心超出機架200之外時仍能保持在 機架200上;由于當機箱201重心已超出機架200之外時,一般而言使用者可以感受到機箱 201有欲翻轉的趨勢,因而避免了機箱201無預警的翻轉,甚至掉落至地面上導致電子裝置 受損或使用者受傷的情形。依據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實施例可以進一步設置該卡榫裝置以 阻擋該機箱201于承載件401中,直到使用者將卡榫裝置主動解扣而使得機箱201與承載 件401可相對分離為止,完全避免了機箱201無預警掉落的可能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發明的專利范圍,故舉 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為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一種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動連接件,設置在一機箱的一側邊上,其中該滑動連接件具有一第四扣合部;一滑動件,其外側上系設置有一第二滑動接合部,且其內側上系設置有一彈片,該彈片具有一第三扣合部,以扣住或釋放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且該彈片具有一第二扣合部;一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滑動接合部,以使該滑動件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與該第一滑動接合部滑動接合并作前后方向的相對移動,且該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扣合部;其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一相對位置,該滑動件的該彈片將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以及其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二相對位置時,該承載件的該第一扣合部將穿過該彈片的該第二扣合部,并借著該第一扣合部來壓縮該彈片的該第二扣合部往外移動,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滑動件進一步包 括有一第一限制部,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扣住于該滑動件中。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通過該彈片的該第 三扣合部與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相接觸,以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一該第四扣合 部,使得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將被扣住于該滑動件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機箱收納有至少 一電子裝置,其為包括有服務器、磁盤機陣列、風扇以及電源供應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有一擋 塊,以在該第二相對位置時,該擋塊將擋住該滑動件,使該滑動件不再移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滑動接合部 是香菇形導引銷。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香菇形導引銷是 以沖壓方式而被固定在該滑動件的外側。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滑動接合部 是溝槽。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彈片是7字形彈片。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彈片是被固定在 該滑動件的內側上。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扣合部是V 字形導引片。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通過該第一扣合部 的一壓縮部分壓縮該彈片的該第二扣合部往外移動,使得該彈片的該第三扣合部不再與該 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相接觸,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在該滑動件與承載 件于該第一相對位置,通過該滑動件的該彈片將扣住該滑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而一起 沿著該溝槽一起滑動。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有一卡 榫裝置,該卡榫裝置包括有一基座;一止擋桿,以樞轉方式而固定在該基座上,并具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將向外伸出或向 內緊縮,以決定是否與一阻擋塊接觸與否;一致動件,在該基座上而可相對于該基座運動,通過該致動件的前后移動,可以控制該 止擋桿的止擋部向外伸出或向內緊縮;以及一彈性件,用來勾住該致動件,以保持該止擋桿的止擋部向外伸出。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有一卡 榫裝置,該卡榫裝置包括有一基座;一止擋桿,以樞轉方式而固定在該基座上;一致動件,在該基座上而可相對于該基座運動于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之間,當該 致動件于該第三位置時,該止擋桿位于一第一角位置而使得該機箱不能從該承載件拉出, 當該致動件于該第四位置時,該止擋桿位于一第二角位置而使得該機箱可以從該承載件拉 出;以及一彈性件,用于使該止擋桿在常態下保持于該第一角位置。
16.一種卡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基座;一止擋桿,以樞轉方式而固定在該基座上;一致動件,在該基座上而可相對于該基座運動于一第三位置與一第四位置之間,當該 致動件于該第三位置時,該止擋桿位于一第一角位置而使得一機箱不能從一承載件拉出, 當該致動件于該第四位置時,該止擋桿位于一第二角位置而使得該機箱可以從該承載件拉 出;以及一彈性件,用于使該止擋桿在常態下保持于該第一角位置。
17.一種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動連接件,設置在一機箱的一側邊上,其中該滑動連接件具有一第四扣合部;一滑動件,其設置有一第二滑動接合部,且其設置有一第三扣合部,以扣住或釋放該滑 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且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二扣合部;一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滑動接合部,以使該滑動件的該第二滑動接合部與該第一滑動 接合部滑動接合并作前后方向的相對移動,且該承載件具有一第一扣合部;其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一相對位置,該滑動件的該第三扣合部將扣住該滑 動連接件的該第四扣合部;以及其中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二相對位置時,該承載件的該第一扣合部將迫使該 第三扣合部發生位移,以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扣合部迫 使該第二扣合部發生位移,進而導致第三扣合部發生位移,并將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 該滑動件中釋放出來。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防傾斜機構的滑軌總成及卡榫裝置,該滑軌總成包括有具有一第四扣合部的一滑動連接件,設置在一機箱的一側邊上;一滑動件,其外側設置具有一第二滑動接合部,且其內側設置具有一第二扣合部及一第三扣合部的一彈片,用以扣住或釋放該第四扣合部;以及,具有一第一扣合部及一第一滑動接合部的一承載,其中,該第一滑動接合部滑動接合于該第二滑動接合部來進行前后方向的相對移動;其中,當在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一相對位置,該彈片扣住該第四扣合部,而當該滑動件與該承載件于一第二相對位置時,該機箱的該滑動連接件從該滑動件中脫離出來。本發明避免了機箱無預警的翻轉,甚至掉落至地面上導致電子裝置受損或使用者受傷的情形。
文檔編號H05K7/14GK101868133SQ20101016730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0日
發明者陳炫璋, 黃琮棋 申請人: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