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新型的自動側插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47609閱讀:3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新型的自動側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裝配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的自動側插機。
背景技術
傳統對于電子元器件針腳的側插的作業流程,其使用自動化的針腳側插加工機臺往往采用氣缸來實現合模工序,同時其夾緊、咬花、切斷的相關工序的凸輪及模具均設置在機臺的內部。該種設備的缺陷在于,由于主要的凸輪及模具均設置在機臺的內部,使模具無法大型化,因此該機臺只能加工尺寸規格較小的電子元器件,且氣缸在作業時,其慣性大, 易產生回彈現象,穩定性差,影響產品的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生產規格尺寸較大、加工精度高的新型的自動側插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是一種新型的自動側插機,它包括機臺、主軸、導軌、合模機構、送線機構、夾線機構、咬花機構、切斷機構;所述的主軸通過主軸安裝座可旋轉的安裝在機臺的臺面上,導軌安裝在機臺的臺面上;所述的合模機構包括合模凸輪、合模搖臂;夾線機構包括夾線凸輪、夾線固定板、夾線擺臂、夾線模具、夾線頂桿;送線機構包括送線凸輪、送線搖臂;咬花機構包括咬花凸輪、咬花固定板、咬花擺臂、咬花模具、咬花頂桿;切斷機構包括切斷凸輪、 切斷固定板、切斷擺臂、切斷模具;所述的合模機構上的合模凸輪、夾線機構上的夾線凸輪、 送線機構上的送線凸輪、咬花機構上的咬花凸輪、切斷機構上的切斷凸輪依序間隔固定在主軸上;所述的夾線機構上的夾線固定板和切斷機構上的切斷固定板的下端滑接在導軌上,在夾線固定板和切斷固定板之間固接有導柱,咬花機構上的咬花固定板通過導套滑接在導柱上;所述的合模機構中的合模搖臂下端鉸接在機臺的臺面上,中部與合模凸輪頂靠, 合模搖臂的上端頂靠夾線機構的夾線頂桿并可驅動夾線固定板和切斷固定板一起沿導軌移動;所述的夾線機構上的夾線擺臂的中部鉸接在夾線固定板上,其一端與夾線凸輪頂靠, 另一端與安裝在夾線固定板上的夾線模具頂靠;所述的送線機構中的送線搖臂下端鉸接在機臺的臺面上,中部與送線凸輪頂靠,送線搖臂的上端頂靠咬花機構的咬花頂桿并可驅動咬花固定板沿導柱移動;所述的咬花機構上的咬花擺臂的中部鉸接在咬花固定板上,其一端與咬花凸輪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咬花固定板上的咬花模具頂靠;所述的切斷機構上的切斷擺臂的中部鉸接在切斷固定板上,其一端與切斷凸輪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切斷固定板上的切斷模具頂靠;在主軸安裝座與夾線固定板之間設有復位彈簧;在夾線固定板與咬花固定板之間兩邊設有咬花復位彈簧。所述的夾線頂桿為螺桿,其一端螺接在夾線固定板上,另一端與合模搖臂頂靠;所述的咬花頂桿為螺桿,其一端螺接在咬花固定板上,另一端與送線搖臂頂靠。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發明通過套置在主軸上的合模凸輪、夾線凸輪、送線凸輪、咬花凸輪、切斷凸輪等一系列凸輪及擺臂的相互配合,驅動安裝在滑軌上的各個固定板上夾線模具、咬花模具、切斷模具動作,實現了工件合模——CP線夾緊——送線——咬花——切斷的側插工序。本發明取代了原先采用氣缸進行合模的作業方式,轉變為純機械式的工作方式,機臺運行更平穩,對Pin針腳的加工精度更高,同時由于機臺結構的重新布置,利用各個固定板將夾線模具、咬花模具、切斷模具外置在機臺的外側,可以裝配尺寸更大的模具,解決了傳統的側插機只能做0 . 3、. 7匪之間PIN針,機臺只能做到12條PIN,而采用此技術方案的機臺側插可以做到0. 3 1. 2匪之間PIN針,并且可以做到20條PIN,其精度高,生產效率比傳統高一倍;
其加工產品的適應面更廣,生產效率更高。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軸測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軸測圖; 圖3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正視圖; 圖5是本發明合模時各凸輪位置圖; 圖6是本發明夾線時各凸輪位置圖; 圖7是本發明送線、咬花時各凸輪位置圖; 圖8是本發明切斷時各凸輪位置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新型的自動側插機,它包括機臺1、主軸2、導軌3、合模機構4、送線機構5、夾線機構6、咬花機構7、切斷機構8。所述的合模機構4、送線機構5、夾線機構6、咬花機構7、切斷機構8為對稱設置的兩套(如圖3所示)。所述的主軸2通過主軸安裝座21可旋轉的安裝在機臺1的臺面11上,導軌3安裝在機臺1的臺面11上。如圖1參考圖5所示,所述的合模機構4包括合模凸輪41、合模搖臂42。夾線機構6包括夾線凸輪61、夾線固定板62、夾線擺臂63、夾線模具64、夾線頂桿65。送線機構5 包括送線凸輪51、送線搖臂52。咬花機構7包括咬花凸輪71、咬花固定板72、咬花擺臂73、 咬花模具74、咬花頂桿75。切斷機構8包括切斷凸輪81、切斷固定板82、切斷擺臂83、切斷模具84。所述的合模機構4上的合模凸輪41、夾線機構6上的夾線凸輪61、送線機構5上的送線凸輪51、咬花機構7上的咬花凸輪71、切斷機構8上的切斷凸輪81依序間隔固定在主軸2上。所述的夾線機構6上的夾線固定板62和切斷機構8上的切斷固定板82的下端通過滑套66滑接在導軌3上(參考圖2、圖4所示),在夾線固定板62和切斷固定板82之間固接有導柱67,咬花機構7上的咬花固定板72通過導套76 (滾動軸承)滑接在導柱67上(參考圖2所示);所述的合模機構4中的合模搖臂42下端鉸接在機臺1的臺面11上,中部與合模凸輪41頂靠(如圖5所示),合模搖臂42的上端頂靠夾線機構6的夾線頂桿65并可驅動固接在一起的夾線固定板62和切斷固定板82 —起沿導軌3來回移動;所述的夾線機構 6上的夾線擺臂63的中部鉸接在夾線固定板62上,其一端與夾線凸輪61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夾線固定板62上的夾線模具64頂靠;所述的送線機構5中的送線搖臂52下端鉸接在機臺1的臺面11上,中部與送線凸輪51頂靠(如圖5所示),送線搖臂52的上端頂靠咬花機構7的咬花頂桿75并可驅動咬花固定板72沿導柱67來回移動。所述的咬花機構7上的咬花擺臂73的中部鉸接在咬花固定板72上,其一端與咬花凸輪71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咬花固定板72上的咬花模具74頂靠。所述的切斷機構8上的切斷擺臂83的中部鉸接在切斷固定板82上,其一端與切斷凸輪81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切斷固定板82上的切斷模具84頂靠。在主軸安裝座21與夾線固定板62之間設有若干復位彈簧91,該復位彈簧91用于當合模凸輪41處于低位時,將三個固定板歸位,從而實現分模。在夾線固定板62與咬花固定板72之間設有若干咬花復位彈簧92,該咬花復位彈簧92用于使送線凸輪51處于低位時,咬花固定板72歸位。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調節,所述的夾線頂桿65為螺桿,其一端螺接在夾線固定板62上,另一端與合模搖臂42頂靠;所述的咬花頂桿75為螺桿,其一端螺接在咬花固定板72上,另一端與送線搖臂52頂靠。如圖5所示,為了控制動作順序,在主軸2的尾部依次固定套接有抓料上下凸輪 93、抓料凸輪94、整形凸輪95。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如圖ι所示,本發明主要是通過電路控制程序,將信息傳換成指令控制電機帶動主軸2 運轉,再由主軸2上的各個凸輪帶動其它相關活動件實現產品生產。CP線通過較線器10將線拉直,穿過夾線模具64、咬花模具74及切斷模具84。如圖5所示,產品通過跑道由抓料手將其送入插PIN模腔中,主軸2轉動,合模凸輪41轉動到高位,連動到合模搖臂42使左右兩邊的模具合到模腔(產品的)位置,合模凸輪 41保持高位一直到切斷工序完成為止。如圖6所示,在做以上動作的同時,主軸2也帶動夾線凸輪61走到凸輪的高位,帶動夾線擺臂63頂靠至夾線模具64,將CP線夾緊,此時送線凸輪51處于低位,其咬花凸輪 71、切斷凸輪81也處于低位。如圖7所示,主軸2繼續運轉又帶動送線凸輪51旋轉至高位,此時夾線凸輪61處于低位,夾線模具64 (如圖1所示)松開,在送線凸輪51在高位運行時,送線搖臂52上端頂靠咬花機構7的咬花頂桿75上,將CP線往合模腔中送線;此時咬花凸輪71處于高位,同時在咬花凸輪71處于高位時,對CP線實現了咬花的工序,此時切斷凸輪81處于低位。如圖8所示,還是主軸2運轉帶動切斷凸輪81在高位,高位時再帶動切斷擺臂83 實現切斷模具84 (如圖1所示)對CP線切斷功能,此時夾線凸輪61處于高位、送線凸輪51 處于低位,咬花凸輪處于低位。以下是當合模凸輪41處于高位時,各個凸輪之間可能存在的位置關系列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自動側插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臺、主軸、導軌、合模機構、送線機構、夾線機構、咬花機構、切斷機構;所述的主軸通過主軸安裝座可旋轉的安裝在機臺的臺面上,導軌安裝在機臺的臺面上;所述的合模機構包括合模凸輪、合模搖臂;夾線機構包括夾線凸輪、夾線固定板、夾線擺臂、夾線模具、夾線頂桿;送線機構包括送線凸輪、送線搖臂; 咬花機構包括咬花凸輪、咬花固定板、咬花擺臂、咬花模具、咬花頂桿;切斷機構包括切斷凸輪、切斷固定板、切斷擺臂、切斷模具;所述的合模機構上的合模凸輪、夾線機構上的夾線凸輪、送線機構上的送線凸輪、咬花機構上的咬花凸輪、切斷機構上的切斷凸輪依序間隔固定在主軸上;所述的夾線機構上的夾線固定板和切斷機構上的切斷固定板的下端滑接在導軌上,在夾線固定板和切斷固定板之間固接有導柱,咬花機構上的咬花固定板通過導套滑接在導柱上;所述的合模機構中的合模搖臂下端鉸接在機臺的臺面上,中部與合模凸輪頂靠, 合模搖臂的上端頂靠夾線機構的夾線頂桿并可驅動夾線固定板和切斷固定板一起沿導軌移動;所述的夾線機構上的夾線擺臂的中部鉸接在夾線固定板上,其一端與夾線凸輪頂靠, 另一端與安裝在夾線固定板上的夾線模具頂靠;所述的送線機構中的送線搖臂下端鉸接在機臺的臺面上,中部與送線凸輪頂靠,送線搖臂的上端頂靠咬花機構的咬花頂桿并可驅動咬花固定板沿導柱移動;所述的咬花機構上的咬花擺臂的中部鉸接在咬花固定板上,其一端與咬花凸輪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咬花固定板上的咬花模具頂靠;所述的切斷機構上的切斷擺臂的中部鉸接在切斷固定板上,其一端與切斷凸輪頂靠,另一端與安裝在切斷固定板上的切斷模具頂靠;在主軸安裝座與夾線固定板之間設有復位彈簧;在夾線固定板與咬花固定板之間設有咬花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自動側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線頂桿為螺桿,其一端螺接在夾線固定板上,另一端與合模搖臂頂靠;所述的咬花頂桿為螺桿,其一端螺接在咬花固定板上,另一端與送線搖臂頂靠。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自動側插機,它包括機臺、主軸、導軌、合模機構、送線機構、夾線機構、咬花機構、切斷機構;所述的合模凸輪、夾線凸輪、送線凸輪、咬花凸輪、切斷凸輪依序間隔固定在主軸上;夾線固定板和切斷固定板的下端滑接在導軌上,在夾線固定板和切斷固定板之間固接有導柱,咬花機構上的咬花固定板通過導套滑接在導柱上。由于本發明通過套置在主軸上的各凸輪及擺臂的相互配合,驅動安裝在滑軌上的各個固定板上各模具動作,實現自動側插工序。本發明取代了原先采用氣缸進行合模的作業方式,轉變為純機械式的工作方式,機臺運行更平穩,且傳統的側插機對Pin針腳的加工精度更高,生產效率更高。
文檔編號H05K13/04GK102256480SQ20111018140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明者陳順情 申請人:廈門科鑫電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