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力發電塔,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的吊耳。
背景技術:
目前,風力發電塔的基礎座吊裝多使用鋼絲繩吊裝,吊裝時將鋼絲繩穿過基礎座筒體上直徑方向對稱的兩個橢圓孔,連接吊車吊鉤,進行吊裝,吊裝時鋼絲繩與基礎座筒體容易產生摩擦,損傷筒體鋼板并且破壞筒體表面防腐涂層,造成嚴重影響,且由于這種連接形式接觸面的不穩定性,起吊時,會產生受力不均的情況,嚴重時導致基礎座筒體側面搖擺,使吊裝工作存在一定危險。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可有效避免吊裝鋼絲繩對基礎座筒體的摩擦,保護筒體及防腐涂層不受損傷,減少經濟損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包括吊耳、底板,所述吊耳與底板成90°夾角固定連接,吊耳的上側及底板的內側分別固定粘貼有橡膠板,吊耳上段設有一安裝孔。它還包括U型卡圈、螺栓,所述螺栓穿過安裝孔,其兩端與U型卡圈的兩端連接緊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這種結構,吊耳穿過風塔基礎座筒體的橢圓孔,其上側面與基礎座筒體完全接觸, 增大了接觸面積,使接觸面受力均勻,有助于平穩起吊,有效保證吊裝工作安全進行;在吊耳上側面及底板內側面分別粘貼橡膠板,用吊耳橡膠板與基礎座筒體直接接觸的形式替代鋼絲繩與筒體的直接接觸,可有效避免吊裝鋼絲繩對基礎座筒體的摩擦,保護筒體及防腐涂層不受損傷,減少經濟損失。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注1.吊耳;2.底板;3.橡膠板;4.安裝孔;5. U型卡圈;6.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參照圖1,本實施例的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包括吊耳1、底板2,所述吊耳1與底板2成90°夾角固定連接,接觸部分采用周圈滿焊的固定方式;吊耳1的上側及底板 2的內側分別固定粘貼有橡膠板3,吊耳1上段設有一安裝孔4。它還包括U型卡圈5、螺栓 6,所述螺栓6穿過安裝孔4,其兩端與U型卡圈5的兩端連接緊固。 使用時,將吊耳1穿過風塔基礎座筒體上的橢圓孔,底板2卡在筒體外壁,吊耳1 上側面及底板2內側面的橡膠板3與筒體直接接觸,U型卡圈5再連接吊裝鋼絲繩,鋼絲繩連接吊車的吊鉤,吊車作業即可將風塔基礎座吊起。
權利要求1.一種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1)、底板O),所述吊耳與底板成90°夾角固定連接,吊耳(1)的上側及底板O)的內側分別固定粘貼有橡膠板(3), 吊耳上段設有一安裝孔0)。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U型卡圈(5)、螺栓(6),所述螺栓(6)穿過安裝孔G),其兩端與U型卡圈(5)的兩端連接緊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塔基礎座吊裝裝置,包括吊耳、底板,所述吊耳與底板成90°夾角固定連接,吊耳的上側及底板的內側分別固定粘貼有橡膠板,吊耳上段設有一安裝孔。它還包括U型卡圈、螺栓,所述螺栓穿過安裝孔,其兩端與U型卡圈的兩端連接緊固。采用上述結構,有助于平穩起吊,可有效保證吊裝工作安全進行,避免鋼絲繩對基礎座筒體的摩擦,保護筒體及防腐涂層不受損傷,減少經濟損失。
文檔編號B66C1/12GK202016797SQ201120069788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0日
發明者尹兆麗 申請人:青島天能電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