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叉車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
背景技術:
叉車是一種在物料搬運行業常見的工業車輛,因其具備安全高效、機動靈活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工廠、倉儲、運輸、港口碼頭等場合進行物品的搬運和堆垛作業。針對所搬運物品的重量、外觀尺寸以及所需要堆垛的高度等要求,叉車分別有不同噸位(額定承載能力)和門架起升高度來滿足操作的需要。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是內燃平衡重式叉車,而2-3 噸型號占大多數。叉車門架前端帶有貨叉架,通常每臺叉車配置2根貨叉,通過上下鉤或套筒形式完成與貨叉架的聯接,其中以上下鉤掛裝為主要型式。對于此類貨叉架,根據叉車噸位的大小,國際標準規定有安裝等級,如3噸叉車的安裝等級為IS0-3級,貨叉架與貨叉的各項配合尺寸均與安裝等級相對應且數值大小在國際標準中有明確規定。一般情況下,需要搬運的物品放置在托盤上,而標準配置的叉車通過貨叉叉持、輪式行駛、門架升降、前后傾斜的動作來完成托盤貨物的搬運和堆垛。當需要在倉庫貨架、運輸工具等場合中進行貨物的取出、放入操作時,尤其是在貨物位置較高、堆垛緊密的情況下,叉車司機在駕駛叉車靠近貨物時依靠目測和調整叉車行駛路徑來實現貨叉與貨物對位將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在叉車上加裝一個可以左右側移對位的裝置,則可快速便捷地通過少量的橫向移動來補償偏差,準確對位。這種執行左右側移的裝置主要有兩種型式。一種是整體側移式側移器,即內置側移機構,直接安裝在門架上;另一種是掛裝式側移器,掛裝在叉車原有貨叉架上。掛裝式側移器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操作需要來裝上或拆下,與叉車配套簡便,同時,由于與叉車貨叉架之間的關鍵配合尺寸少且有國際標準作為依據,因此可以實現標準化設計且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成本,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是目前市場上的主要類型。通常叉車工作原理即是通過其車身及平衡重產生的平衡力矩來進行叉持貨物,而加裝的側移器裝置自身的重量、框架厚度等因素則會抵消掉標準配置叉車(未帶有側移器) 承載能力的一部分;此外,由于側移器掛裝在貨叉架上,其框架的結構形式和材料尺寸直接關系到框架中間的視野通透性,而良好的操作視野是叉車司機能進行準確的貨物堆高、對位、降低貨物破損所要求的關鍵因素。側移器主要由與叉車貨叉架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支架和受液壓油缸驅動進行左右橫向移位的框架兩部分組成,滑動摩擦副(上滑塊、下滑塊)與這兩部分的配合形式直接關系到其自身在叉車進行往復循環的重載操作時的疲勞耐久壽命。在一些特定工況中,托盤貨物的橫向尺寸較大,為了保證叉車在搬運過程中能穩固叉持貨物,必須調整掛裝在側移器上的兩把貨叉的位置,使兩把貨叉的間距加大至與托盤尺寸相匹配的距離,這種工況要求側移器的框架也要具有足夠的寬度以滿足兩把貨叉的調距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久耐用性、能實現兩把貨叉的大范圍調距、滿足搬運超寬托盤貨物的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它主要由固定支架、液壓油缸、受液壓油缸驅動進行左右橫向移位的框架組成;所述的框架包括框架本體、上鉤、上滑塊、下滑塊、下鉤,所述的上鉤安裝在框架本體的頂部,上滑塊固定在上鉤的鉤槽內,所述的下鉤安裝在框架本體的底邊,下滑塊固定在框架本體背面的底部;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叉車貨叉架上, 液壓油缸的缸體安裝在固定支架上,液壓油缸的活塞桿端頂靠在框架上的凸臺上。所述的液壓油缸為雙向作用式油缸,其外伸的兩個活塞桿端分別頂靠在設于框架中部的兩個對稱凸臺上。所述的上鉤為一體構件;所述的上滑塊有四塊,分別間隔套接在上鉤的鉤槽內。所述的下鉤有兩塊,間隔安裝在框架本體的底邊;所述的下滑塊有三塊,該三塊下滑塊固定在框架本體背面的底部且其中兩塊設于與下鉤的鉤槽內。在框架本體的底部設有連接座,所述的下鉤通過螺釘固接在連接座上,在下鉤與連接座的結合面上設有提高穩定性的縱向鋸齒。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 J型板,該J型板設置在上滑塊與叉車貨叉架橫梁之間。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七套對稱分布的摩擦副來均勻承載(其中包括四套對稱分布的上滑塊和三套對稱分布的下滑塊),這種全新的多支點滑動摩擦副形式配合專門開發的一體式型材的上鉤,并改進了油缸結構,以及特有的下鉤緊固型式,既能實現叉車配置便捷和性能優化,達到最佳的作業效率和經久耐用性,又能實現兩把貨叉的大范圍調距,滿足搬運超寬托盤貨物的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7是圖5沿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 —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它主要由固定支架1、 液壓油缸2、受液壓油缸2驅動進行左右橫向移位的框架3組成。所述的框架3包括框架本體31、上鉤32、上滑塊33、下滑塊34、下鉤35。所述的上鉤31為一體構件,安裝在框架本體31的頂部;上滑塊33有四塊,分別間隔套接在上鉤32的鉤槽內(參考圖6、圖7所示)。所述的下鉤35有兩塊,間隔安裝在框架本體31的底邊,其連接方式為在框架本體31的底部設有連接座37,所述的下鉤35通過螺釘固接在連接座37上,且在下鉤35與連接座37的結合面上設有提高穩定性的縱向鋸齒。所述的下滑塊34有三塊,該三塊下滑塊34固定在框架本體31背面的底部且其中兩塊設于與下鉤35的鉤槽內(參考圖6、圖7所示)。所述的固定支架1固定在叉車貨叉架10上。所述的液壓油缸2為雙向作用式油缸,其缸體安裝在固定支架1上,其外伸的兩個活塞桿端分別頂靠在設于框架3中部的兩個對稱凸臺36上。為了使本實用新型與叉車貨叉架10連接更加牢固,在框架3的上滑塊33與叉車貨叉架10上橫梁101 (如圖7所示)之間設置一 J型板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圖3參考圖7所示,所述的固定支架1的J型板4可以貼實地掛在叉車貨叉架的上橫梁101的頂端承載凸緣上,同時框架3通過一凸起定位塊38嵌入上橫梁101的頂端中央槽口來實現橫向限位,實現固定支架1在叉車貨叉架上橫梁101上的完全固定。所述的框架3的上鉤32和上橫梁391是專門設計的S型截面一體式型材,上鉤 32扣壓在固定支架1的J型板4上實現嵌套裝配并可橫向相對滑動。一體式型材同時具有上鉤32和上橫梁391的結構和功能,通過其特定的截面構造,以盡可能小的截面實現了更好的上鉤設計,令水平方向的尺寸最小化,從而達到更小的失載距。叉車配上此側移器裝置進行貨物叉持作業時,因貨物重量產生的垂直向下載荷可以通過貨叉上鉤傳遞至框架3上橫梁391和上鉤32,再通過上滑塊33傳遞到固定支架的J型板4上,最后傳遞到叉車貨叉架上橫梁101。另外,因為貨叉的承載方式為懸臂梁模型,貨物重心與框架3之間存在一定水平距離,所以貨物重量會產生負載力偶,矢量方向為水平指向叉車左側,在該負載力偶的作用下,貨叉上鉤會在框架3上橫梁391上產生水平向前的拉力,最終也會通過上鉤32、上滑塊33、固定支架J型板4傳遞到叉車貨叉架上橫梁101。所述的上鉤32的底面固定有四套上滑塊33,上滑塊33的底面與固定支架J型板 4的頂面構成上滑動摩擦副。上滑塊33的裝配型式區別于現行或其它較早的側移器型號, 變為與上鉤32固定在一起,利用自身底面與固定支架J型板4頂面進行滑動摩擦,顯著降低了對上鉤32底面的制造要求,改為工藝簡單的J型板4頂面作為工作表面,既提高了操作性能,又降低了制造成本。所述的框架3的下橫梁392背面對稱分布且固定三套下滑塊34,側移器掛裝到叉車后,由于自重和承載將會產生水平向左的負載力偶,下橫梁392將向后壓緊叉車貨叉架下橫梁102的前端面并在搬運過程中由叉車駕駛員控制產生橫向相對滑動,在兩者之間的三套下滑塊34構成下滑動摩擦副。所述的下鉤35被固定在下橫梁392上,下鉤35與貨叉架下橫梁102的底部凸緣嵌套裝配并可相對橫向滑動,下鉤35構成前后限位機構實現側移器在前后方向的完全定位,保證整個側移器不會向前脫離叉車貨叉架,又留有規定的小間隙,確保左右側移動作的順暢進行。下鉤35以及相配合的下鉤連接座9的配合面上設有呈豎直方向分布的鋸齒狀, 保證了緊固后的穩定性,防止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松動脫落。另外,下鉤35在垂直方向位置
5可調,因此當下鉤35出現磨損后能夠方便地向上調整位置補償與叉車貨叉架下橫梁102的裝配間距,延長下鉤35的使用壽命。通過叉車提供的液壓動力供給與固定支架聯接成整體的油缸總成,進而橫向推動框架3分別向左向右滑動。左右移動的行程各為100mm。雙向作用式液壓油缸2實現了左右側移動作的一致性,同時,液壓油缸2位置向上更加貼近上滑動摩擦副,使來自液壓油缸 2的驅動力與在負載后來自上滑動摩擦副的摩擦阻力之間的距離更小,有利改善框架的負載條件和結構剛度,同時也使得框架3中部視野通透性更好。為了實現加寬結構,框架3內部使用焊接四件加強板393的方式提高框架3結構強度,使用七套對稱分布的摩擦副來均勻承載,其中包括四套對稱分布的上滑塊33和三套對稱分布的下滑塊34。此外,叉車的門架升降和傾斜兩對液壓動作是通過車身內部多路換向閥來控制執行的。加裝側移器后,左右側移對位動作也是依靠叉車提供液壓油作為動力源,而液壓油來源于多路換向閥增加的附加油路。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就在于設置有七套對稱分布的滑動摩擦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滑動摩擦副的套數可據需要而不同, 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固定支架、液壓油缸、受液壓油缸驅動進行左右橫向移位的框架組成;所述的框架包括框架本體、上鉤、上滑塊、下滑塊、下鉤,所述的上鉤安裝在框架本體的頂部,上滑塊固定在上鉤的鉤槽內,所述的下鉤安裝在框架本體的底邊,下滑塊固定在框架本體背面的底部;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叉車貨叉架上, 液壓油缸的缸體安裝在固定支架上,液壓油缸的活塞桿端頂靠在框架上的凸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油缸為雙向作用式油缸,其外伸的兩個活塞桿端分別頂靠在設于框架中部的兩個對稱凸臺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鉤為一體構件; 所述的上滑塊有四塊,分別間隔套接在上鉤的鉤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鉤有兩塊,間隔安裝在框架本體的底邊;所述的下滑塊有三塊,該三塊下滑塊固定在框架本體背面的底部且其中兩塊設于與下鉤的鉤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其特征在于在框架本體的底部設有連接座,所述的下鉤通過螺釘固接在連接座上,在下鉤與連接座的結合面上設有提高穩定性的縱向鋸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J型板,該J 型板設置在上滑塊與叉車貨叉架橫梁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寬型多支點側移器,它主要由固定支架、液壓油缸、受液壓油缸驅動進行左右橫向移位的框架組成;所述的框架包括框架本體、上鉤、上滑塊、下滑塊、下鉤,所述的上鉤安裝在框架本體的頂部,上滑塊固定在上鉤的鉤槽內,所述的下鉤安裝在框架本體的底邊,下滑塊固定在框架本體背面的底部;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叉車貨叉架上,液壓油缸的缸體安裝在固定支架上。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七套對稱分布的摩擦副來均勻承載,這種全新的多支點滑動摩擦副形式配合專門開發的一體式型材的上鉤,以及特有的下鉤緊固型式,既能實現叉車配置便捷和性能優化,達到最佳的作業效率和經久耐用性,又能實現兩把貨叉的大范圍調距。
文檔編號B66F9/14GK202046849SQ20112011389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8日
發明者格利恩·普蘭蒂斯 申請人:卡斯卡特(廈門)叉車屬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