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功率led恒流電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小功率LED恒流電源[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關電源,尤其涉及一種小功率LED恒流電源。LED恒流電源是LED電源的一種,是采用開關電源變換器,做成隔離型的恒流電源,其輸出電流恒定且可調。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功率在30W以內,主要用作LED日光燈,球泡燈等小功率LED燈驅動電源或用作充電器。傳統的隔離驅動電源采用次邊反饋技術來恒定輸出電流,起到較好的恒流效果。次邊反饋恒流技術需要增加次邊反饋電路,需要增加比較電路、穩壓電路、光耦隔離、精密電阻采樣等。所以,次邊反饋增加了成本、增加的元器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電路的可靠性。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路簡單,成本較低,可靠性較好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包括原邊電路、副邊電路和控制電路,所述的原邊電路和副邊電路通過變壓器耦合;所述的原邊電路包括輸入整流濾波電路和開關能量轉換電路,所述的開關能量轉換電路包括MOS管和所述的變壓器的原邊繞組,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PWM控制芯片、電流采樣電阻和芯片供電電路,MOS管的柵極通過驅動電阻接PWM控制芯片的柵極驅動腳,MOS管的漏極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接輸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MOS管的源極通過電流采樣電阻接地,PWM控制芯片的電流檢測腳接MOS管的源極。以上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對地電阻和對地二極管,對地電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對地二極管的陽極,對地二極管的陰極接PWM控制芯片的柵極驅動腳。以上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所述的芯片供電電路包括啟動供電電路和工作供電電路,所述的啟動供電電路包括啟動電阻,PWM控制芯片的供電腳通過啟動電阻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所述的變壓器包括輔助繞組,工作供電電路包括整流二極管和濾波電路;輔助繞組的一端接整流二極管的陽極,另一端接地;整流二極管的陰極接濾波電路的輸入端,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的陽極接PWM控制芯片的供電腳,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的陰極接地。以上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補償電路,所述的補償電路包括補償電阻、第一補償電容和第二補償電容;補償電阻與第一補償電容串接后,一端接PWM控制芯片的補償腳,另一端接地;第二補償電容一端接PWM控制芯片的補償腳,另一端接地。以上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過壓保護電路,所述的過壓保護電路包括第一采樣電阻和第二采樣電阻,第一采樣電阻和第二采樣電阻串接后,一端接整流二極管的正極,另一端接地;PWM控制芯片的過壓保護腳接第一采樣電阻和第二采樣電阻之間的連接點。以上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包括RCD緩沖電路,RCD緩沖電路包括緩沖二極管、緩沖電容、第一緩沖電阻和第二緩沖電阻;緩沖二極管的陽極通過第一緩沖電阻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緩沖二極管的陰極通過緩沖電容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第二緩沖電阻與緩沖電容并接。以上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所述的PWM控制芯片是SY5800控制芯片。本實用新型小功率LED恒流電源不需要通過次邊反饋來恒定輸出電流,不需要在次邊增加比較電路、穩壓電路、光耦隔離、精密電阻采樣,不僅電路簡單,成本較低,而且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實施例的電路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實施例PWM控制芯片SY5800的引腳圖。在圖I所示的本實用新型小功率LED恒流電源的實施例中,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包括原邊電路、副邊電路、RCD緩沖電路和控制電路,原邊電路和副邊電路通過變壓器Tl耦合。原邊電路包括輸入整流濾波電路和開關能量轉換電路,開關能量轉換電路包括MOS管Ql和變壓器Tl的原邊繞組。控制電路包括PWM控制芯片SY5800、芯片供電電路、補償電路和過壓保護電路。MOS管Ql的柵極通過驅動電阻R17接PWM控制芯片SY5800的柵極驅動腳DRV,MOS管Ql的漏極接變壓器Tl原邊繞組的第一端,變壓器Tl原邊繞組的第二端接輸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PWM控制芯片SY5800的電流檢測腳ISEN接MOS管Ql的源極、MOS管Ql的源極通過電流采樣電阻接地,電流采樣電阻由電阻R18、R19、R23和R24并聯組成。為了防止MOS管Ql的柵級懸空后誤動作,對地電阻R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對地二極管D4的陽極,對地二極管D4的陰極接PWM控制芯片SY5800的柵極驅動腳DRV,當SY5800停止工作時,讓柵源極間電容的電荷通過此電阻R3放掉。 芯片供電電路包括啟動供電電路和工作供電電路。啟動供電電路包括啟動電阻,PWM控制芯片SY5800的供電腳VIN通過啟動電阻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啟動電阻由電阻R9、R10和Rll串聯構成。工作供電電路由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整流二極管D3和濾波電路組成。輔助繞組的一端接整流二極管D3的陽極,另一端接地。整流二極管D3的陰極接濾波電路的輸入端,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的陽極接PWM控制芯片SY5800的供電腳VIN,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的陰極接地。濾波電路由電阻R16、電容C3、C8和C6組成。補償電路包括補償電阻R8、補償電容C2和補償電容C4。補償電阻R8、補償電容C2串接后,一端接PWM控制芯片SY5800的補償腳C0MP,另一端接地。補償電容C4 一端接PWM控制芯片SY5800的補償腳COMP,另一端接地。補償電路有利于改善LED燈發生閃爍的缺陷。過壓保護電路包括采樣電阻R6和采樣電阻R7,采樣電阻R6和采樣電阻R7串接后,電阻R6 —端接整流二極管D3的正極,另一端接地。PWM控制芯片SY5800的過壓保護腳ZCS接采樣電阻R6和采樣電阻R7之間的連接點。RCD緩沖電路包括緩沖二極管D2、緩沖電容C7、緩沖電阻R13、R14和R15。緩沖二極管D2的陽極通過緩沖電阻R15接變壓器Tl原邊繞組的第一端,緩沖二極管D2的陰極通過緩沖電容C7接變壓器Tl原邊繞組的第二端。緩沖電阻R13、R14與緩沖電容C7并接。本實用新型小功率LED恒流電源以上實施例不需要通過次邊反饋來恒定輸出電流,次邊不再需要比較電路、穩壓電路、光耦隔離、精密電阻采樣;本實用新型不僅電路簡單,成本較低,而且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
權利要求1.一種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包括原邊電路、副邊電路和控制電路,所述的原邊電路和副邊電路通過變壓器耦合;所述的原邊電路包括輸入整流濾波電路和開關能量轉換電路,所述的開關能量轉換電路包括MOS管和所述的變壓器的原邊繞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PWM控制芯片、電流采樣電阻和芯片供電電路,MOS管的柵極通過驅動電阻接PWM控制芯片的柵極驅動腳,MOS管的漏極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接輸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M0S管的源極通過電流采樣電阻接地,PWM控制芯片的電流檢測腳接MOS管的源極。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對地電阻和對地二極管,對地電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對地二極管的陽極,對地二極管的陰極接PWM控制芯片的柵極驅動腳。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供電電路包括啟動供電電路和工作供電電路,所述的啟動供電電路包括啟動電阻,PWM控制芯片的供電腳通過啟動電阻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所述的變壓器包括輔助繞組,工作供電電路包括整流二極管和濾波電路;輔助繞組的一端接整流二極管的陽極,另一端接地;整流二極管的陰極接濾波電路的輸入端,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的陽極接PWM控制芯片的供電腳,濾波電路的輸出端的陰極接地。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補償電路,所述的補償電路包括補償電阻、第一補償電容和第二補償電容;補償電阻與第一補償電容串接后,一端接PWM控制芯片的補償腳,另一端接地;第二補償電容一端接PWM控制芯片的補償腳,另一端接地。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電路包括過壓保護電路,所述的過壓保護電路包括第一采樣電阻和第二采樣電阻,第一采樣電阻和第二采樣電阻串接后,一端接整流二極管的正極,另一端接地;PWM控制芯片的過壓保護腳接第一采樣電阻和第二采樣電阻之間的連接點。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RCD緩沖電路,RCD緩沖電路包括緩沖二極管、緩沖電容、第一緩沖電阻和第二緩沖電阻;緩沖二極管的陽極通過第一緩沖電阻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緩沖二極管的陰極通過緩沖電容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第二緩沖電阻與緩沖電容并接。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WM控制芯片是SY5800芯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功率LED恒流電源,包括原邊電路、副邊電路和控制電路,原邊電路和副邊電路通過變壓器耦合;原邊電路包括輸入整流濾波電路和開關能量轉換電路,開關能量轉換電路包括MOS管和變壓器的原邊繞組,控制電路包括PWM控制芯片、電流采樣電阻和芯片供電電路,MOS管的柵極通過驅動電阻接PWM控制芯片的柵極驅動腳,MOS管的漏極接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一端,變壓器原邊繞組的第二端接輸入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端的正極;MOS管的源極通過電流采樣電阻接地,PWM控制芯片的電流檢測腳接MOS管的源極。本實用新型不需要通過次邊反饋來恒定輸出電流,不僅電路簡單,成本較低,而且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H05B37/02GK202663614SQ20122030346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7日
發明者王占明, 張新慶, 鄺野, 廖章珍, 張重陽, 莫芝清 申請人:深圳市大族元亨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云星宇交通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