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及其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釩酸錳是一種重要的無機釩酸鹽,具有層狀結構,引起了人們的研究興趣,在光學器件、電化學傳感器及鋰離子電池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通過高溫固相法可以制備出無規則形態的釩酸錳粉末。具有一定維度的無機納米材料在傳統塊體材料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會出現新穎的功能化特性,是未來納米光學器件、電子器件的重要構造單元,在無機材料的基礎及應用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因此,釩酸錳納米結構的形態對其性能有著重要影響。目前也有關于特殊形態的釩酸錳納米結構,例如釩酸錳納米棒及釩酸錳納米帶的報道。與直徑均勻的釩酸錳納米棒及納米帶相比較,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具有一端尺寸大、另一端尺寸很小的圓錐形針狀納米結構,可以應用于某些特定領域,例如將其作為各種探測分析用探針的尖端部件,可以提高設備的空間分辨率,同時對測試材料的破壞性也小得多。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未有關于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報道。與直徑均勻的釩酸錳納米棒及納米帶相比,這種f凡酸猛納米針狀結構是難于合成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及其合成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釩酸錳納米針 狀結構由MnV2O5晶相構成,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所述釩酸錳納米針為斜方結構。本發明所提供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合成方法,是采用氯化錳、釩酸鈉為原料,十二烷基磺酸鈉(SDS)作為結構導向劑,在密閉容器內低溫加熱保溫一段時間合成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合成方法具體如下:以氯化錳、釩酸鈉為原料,SDS為表面活性劑,水為溶劑,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于反應容器內并密封,于溫度120-180°C、保溫時間6-24h,所述氯化錳與釩酸鈉的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SDS的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最終可得到褐色絮狀產物,即為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本發明所述氯化錳與釩酸鈉占水重量的8%,SDS占水重量的5%。本發明所述氯化錳與釩酸鈉占水重量的5%,SDS占水重量的3%。本發明較佳的合成條件為150_180°C、保溫12_18h。本發明采用上述合成過程,氯化錳、釩酸鈉溶解于水中,在密封容器內于一定溫度下反應生成釩酸錳,釩酸錳在水中達到過飽和度而析出,形成釩酸錳晶核,表面活性劑SDS吸附于釩酸錳核表面,作為結構導向劑誘導了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形成,所以通過此種方法可以大量合成具有斜方MnV2O5晶相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由于合成過程簡單、合成溫度低,所以所得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成本低,為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條件。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穎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及低溫化學過程大量合成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方法,這為新型無機納米功能材料的研究開拓了新思路,并對于探討新穎無機納米功能材料的形成與生長過程具有較重要的研究意義。本發明采用的是無毒的氯化錳、釩酸鈉、水以及低溫化學反應過程,原料及合成過程對環境無污染,符合環保要求的現代工業發展方向,可以實現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大量合成。
:圖1為本發明合成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X-射線衍射(XRD)圖譜。根據JCPDS PDF卡片(JCPDS卡,PDF51-0203),可以檢索出所得鍺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由MnV2O5晶相構成,為斜方結構。圖2為本發明添加5wt.%的SDS,于180°C、保溫24h所合成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通過本發明可以合成形態均勻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無其他納米結構混雜于一起。添加5wt.%的SDS,于180°C、保溫24h所得鍺f凡酸猛納米針狀結構的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從大尺寸的一端逐漸縮小,表面光滑,尺寸較大的一端直徑約I μ m,而針狀結構的尖端直徑約50nm。圖3為本發明添加3wt.%的SDS’于180°C、保溫24h所合成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SEM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添加3wt.%的SDS’于180°C、保溫24h所得鍺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長度約 ο μ m,納米針表面光滑,尺寸較大的一端直徑約I μ m,而針狀結構的尖端直徑大約為50nm。圖4為本發明添加 5wt.%的SDS’于180°C、保溫6h所合成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SEM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添加5wt.%的SDS,于180°C、保溫6h所得鍺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長度約lOym,納米針表面光滑,尺寸較大的一端直徑約Ιμπι,而針狀結構的尖端直徑大約為50nm。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10%,SDS占水溶劑重量的8%。然后在溫度180°C下保溫24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2: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5%,SDS占水溶劑重量的5%0然后在溫度180°C下保溫24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1(^111、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11111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3: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10%,SDS占水溶劑重量的8%。然后在溫度180°C下保溫18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4: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10%,SDS占水溶劑重量的8%。然后在溫度180°C下保溫12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ΙΟμπκ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5: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10%,SDS占水溶劑重量的3%。然后在溫度150°C下保溫6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6: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10%,SDS占水溶劑重量的3%。然后在溫度120°C下保溫12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ΙΟμπκ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7: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 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3%,SDS占水溶劑重量的5%。然后在溫度180°C下保溫6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實施例8: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入反應容器內并密封,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氯化錳、釩酸鈉占水溶劑重量的8%,SDS占水溶劑重量的3%.然后在溫度150°C下保溫24h,最終得到了長度約1(^111、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11111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絨狀褐色產物。
權利要求
1.一種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由MnV2O5晶相構成,長度約10 μ 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所述f凡酸猛納米針為斜方結構。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合成方法如下: 以氯化錳、釩酸鈉為原料,十二烷基磺酸鈉(SDS)為表面活性劑,水為溶劑,其中氯化錳與釩酸鈉的摩爾比為1: 2,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于反應容器內并密封,于溫度120-180°C、保溫時間6-24h,所述氯化錳與釩酸鈉的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SDS的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錳與釩酸鈉占水重量的8%,SDS占水重量的5%。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氯化錳與釩酸鈉占水重量的5%,SDS占水重量的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為150-180°C、保溫時間12-18h。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及其合成方法,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由MnV2O5斜方晶相構成,長度約10μm,納米針尖部直徑約50nm。其合成方法以氯化錳、釩酸鈉為原料,十二烷基磺酸鈉(SDS)為表面活性劑,水為溶劑,將氯化錳、釩酸鈉、SDS與水均勻混合后置于反應容器內并密封,于溫度120-180℃、保溫6-24h,所述氯化錳與釩酸鈉的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SDS的量不大于水重量的10%。最終可得到褐色絮狀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本發明合成過程簡單,原料及合成過程對環境無污染,符合環保要求的現代工業發展方向,可以實現釩酸錳納米針狀結構的大量合成。
文檔編號C30B29/30GK103147128SQ20131007499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
發明者裴立宅 申請人:安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