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加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8073942閱讀:409來源:國知局
電加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了一種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帶有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及管狀電加熱元件(130,230,330,360,390,430,530),其中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具有沿所述管延伸的連續槽或開口,并且其中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具有沿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的開口(122,222,322,352,382,522),并且在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中界定出所述開口(122,222,322,352,382,522)的限制面(123,124,223,224,323,353,383,423,523,524)上或內管(140,440)上直接或間接地支撐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并且提供了一種制造此類管狀電加熱器的方法。
【專利說明】電加熱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電加熱器,以及這種電加熱器的制造方法。
[0002]這種電加熱器特別用于加熱工具、機器零件和設備,尤其是加熱注塑成型噴嘴。
【背景技術】
[0003]例如在塑料的注射成型領域中有許多電加熱器的應用,其中在待加熱的零件上獲得預設的、尤其是均勻的溫度分布極為重要,但是只有在能夠將不同的熱量輸出在被加熱的零件的不同區段上時才能確保實現這一溫度分布。
[0004]這樣的輸出分布能夠通過,例如選擇管狀電加熱元件作為電加熱元件來實現,該管狀電加熱元件形成為適于局部輸出所需熱量的三維彎曲形狀,因此相比需要較少熱量輸出的區段,在需要更多熱量輸出的區段中所設置的管狀電加熱器元件的長度百分比較大,因而其熱量輸出的百分比也更大。
[0005]具體地,對于許多應用來說,最常見的三維彎曲的技術方案是將管狀電加熱元件制成為線圈形或蛇形,其中在不同的區段選擇不同線圈或蛇形密度,并且將該管狀電加熱元件形成為與熱導體接觸,以確保所需的溫度分布的局部均一性。
[0006]在實踐中發現,在這一級別的電加熱器的制造過程中,成型的管狀電加熱元件的三維彎曲形狀會發生變形,這極有可能使得待加熱的零件上獲得的溫度曲線發生變化。為此,例如在EP1051059B1中提出了一種電加熱器,其由管狀電加熱元件和導熱體組成,導熱體在其護套表面上帶有溝槽,該溝槽預設為管狀電加熱元件的所需形狀,以將管狀電加熱元件壓入到該溝槽中。從EP1051059B1中還可知一個類似的裝置,其在導熱體的內層表面上設有溝槽。
[0007]作為一種代替,DE102010006356A1中提出了一種管狀電加熱元件,其可安裝和固定在穿過板材的凹陷中,而不是溝槽中。
[0008]盡管上述所有解決方案均以較可靠的方式避免了所需三維曲線(B卩,管狀電加熱元件在空間中的形狀)的變形,但它們的缺點在于未能以足夠確定和均勻地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與導熱體之間必要的直接熱接觸,并且僅可獲得較小的按壓力。這增加了發生故障的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從管狀電加熱元件局部發散出的熱過低,會導致所述加熱元件發生過熱和損壞。即使未發生所述情況,也可能發生電加熱器在空間中造成溫度分布與試圖達成的所需分布之間無法為所需應用接受的偏差。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故障危險較小的管狀電加熱器,所述電加熱器尤其針對在要加熱元件上達成精確再現溫度分布有所改進,以及提供制造此類管狀電加熱器的方法,其具有改進的工藝可靠性。
[0010]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管狀電加熱器和具有權利要求10所述特征的管狀電加熱器的制造方法達成這一目的。各附屬權利要求實現了加熱器及其制造方法的較佳實施例。
[0011 ] 根據本發明的管狀電加熱器具有外管,一導熱體,及一設置的管狀電加熱元件(本文所稱“一”系指“至少一 ”),并且還具有沿外管延伸方向的連續槽或開口,即,沿所述外管的延伸方向穿過整個外管的連續槽或開口。
[0012]根據本發明,所述導熱體具有沿所述管狀電加熱器的延伸方向穿過其的開口或槽,并且所述外管發生變形從而其護套面的一部分與所述開口或槽配合,并且所述導熱體中界定出所述開口或槽的限制面或內管直接或間接地至少以某些區段支撐所述外管。
[0013]尤其是可以簡單的方法達成對所述管狀電加熱元件的按壓操作,并且由這一支撐可達成非常高的按壓壓力。應指出,所述支撐無需與整個限制面接觸。
[0014]第二個有利效果是,在管狀電加熱器的工作過程中,本實施的導熱體因自身發熱而發生膨脹,從而將力作用在外管的護套面的被支撐部分上,這導致拉伸作用,而拉伸作用能夠改進對要加熱元件的按壓配合。尤其可通過選擇外管和導熱體的材料來支持這一效應,即,其增大的程度為當導熱體的熱膨脹系數大于外管的熱膨脹系數的差。
[0015]直接支持是指導熱體的界定出開口的相應限制面與外管之間的具有直接接觸。若進行間接接觸,也可達成相同效果,即,這些限制面與外管之間(例如,能夠設置的內管的一部分)設有至少一層材料(尤其是基本不能壓縮的材料)的附加層。
[0016]尤其是,也可以外管通過機械預應力將管狀電加熱元件按壓到導熱體中的方式來達成。
[0017]由此,本發明通過在管狀發熱元件與導熱體之間以可重現的方式無需管狀電發熱元件變形就可保證良好的熱接觸。此外,可對外管進行固定,尤其可防止在導熱體上扭曲,并且能夠達成電加熱器的各元件之間的配合精度以增加外管的無間隙接觸,并且達成無間隙放置。具體地,可無間隙地放置所述外管并且精確配合在導熱體及/或管狀加熱元件的所需位置上。
[0018]此外,設置外管本身也會帶來有利的效果,例如,對導熱體和管狀電加熱元件有保護功能,并且若正確地選擇材料則首先可沿外管的方向將管狀電加熱元件輻射的熱反射和集中在要加熱的元件上。
[0019]本文所稱的“管狀”定義為電加熱器至少包圍幾乎完整的內部區域,而可將要加熱的元件插入該內部區域中。就像管壁界定出水管的內部空間,而管狀電加熱器的區段或元件定義也是如此,并且,就像水管延伸方向界定出水行進的方向,而要加熱的元件能插入的方向類似地也以相同的方式在管狀電加熱器界定出。在某一位置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延伸的面為剖面,其主要由電加熱器的區段或元件包圍。然而,需要明確說明并且較佳的是,管狀電加熱器能夠具有沿其延伸方向穿過其的開口,即,設計為沿其延伸方向開槽的管。還應指出的是,剖面不必為圓形的,而是可為任何所需的形狀。
[0020]同樣也相應地界定了管狀電加熱器的不同邊界面。“內部”是指朝向可將要加熱元件推入其中的內部空間的方向。“外部”是指“內部”的反方向。當從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某一方向觀察時,外管相應地離內部空間的距離總是大于導熱管離內部空間的距離,同時當從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某一方向觀察時,可能設置的內管總是比導熱體更靠近內部空間。前表面為在管狀電加熱器的端部處垂直于延伸方向的剖面區域。[0021]導熱體為導熱材料(黃銅或紫銅)構成的本體,其可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生成的熱局部地分布,從而不僅局部地在設有管狀電加熱元件的位置處將熱導入要加熱的元件,也在這些位置的周圍區域將熱導入。
[0022]盡管通過管狀電加熱器的某一位置處的導熱體對將熱導入要加熱的元件進行了這一局部均勻化,但整個管狀電加熱器上,被導入要加熱的元件的熱量因為三維曲線而發生變化,所述三維曲線描述了管狀電加熱器并且可進行相應的適應性改變。例如,可將管狀電加熱器形成為線圈,并且在低熱量輸出的位置設置大線圈節距,并且在其它位置設置小線圈節距。
[0023]三維曲線的精確位置對于很多應用而言是關鍵的,特別是在整體尺寸較小的情況下,并且設置至少一個定位裝置可保證是有利的。例如,管狀電加熱元件插入其中的導入體中的槽,或者設于導熱體或金屬護套(管狀電加熱單元圍繞其)上的桿狀,網狀,梳狀結構,可用作定位裝置。
[0024]特別有利是通過設于導熱體上的定位裝置(例如,槽或導向段)固定管狀電加熱元件,因為與外管不同,這一管狀電加熱元件不必發生變形而提供預應力。根據應用的需要,管狀加熱元件的端子可從前側,中部,徑向地,軸向地,甚至切向地從電加熱器接出。
[0025]特別有利的是,導熱體是加工體,特別是從實心材料或管上銑出的加工體。不僅是因為即使在設置復雜形狀的定位裝置的情況下,基于實心材料的加工利用現代加工技術可能成本更低,而且其仍然提供結實并且硬度大而不變形的導熱體。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特別是當需要通過在界定出沿導熱體的延伸方向穿其而過之開口的限制面上的支撐達成外管的預應力時,因為此時可能有較大的預應力。通過將平板材料進行卷曲而制成的導熱體并且將管狀電加熱元件插入槽中則非常不適合這一情況。
[0026]然而,導熱體也可為包括多個零件的本體,其中所述多個零件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
[0027]若至少在所述導熱體與所述外管之間的某些段中設置隔熱體,則對降低熱損失也是有利的。在合適的電加熱器設計中,也可填入的粉末或顆粒材料達成。
[0028]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管狀電加熱器還具有內管。這不僅在需要填入粉末或顆粒材料作為隔熱體或改進管狀電加熱元件與導熱體之間的熱條件時對于形成閉合的空間十分重要,并且還能夠解決其他問題,因為導熱體的常用材料(例如,黃銅或紫銅)在長時間工作之后趨向于粘附于要加熱的元件上。可通過由合適材料(特別是不銹鋼)制成的內管來防止這一問題。
[0029]此外,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內管具有至少一個它們彼此相互連接的共用接觸線或接觸面的應用中,這也特別有利。所述連接例如可通過焊接,或釬焊,或機械連接,特別是成型。
[0030]此外,相同應用中,若外管和內管通過端板至少在管狀電加熱器的至少一個前側相互連接,則也是有利的。在這種情況下,所述連接例如也可通過焊接,或釬焊,或機械連接,特別是按壓或卷曲來實現。
[0031]根據本發明的制造具有上述優點的管狀電加熱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除非另行說明,所述方法以這一順序進行是有利的,而非必須嚴格按照這一順序進行。
[0032]a)設置外管,管狀電加熱元件,及導熱體,所述導熱體帶有沿其延伸方向完全穿過所述導熱體的開口。如果導熱體具有定位裝置和/或由大件材料加工而成,則是特別優選的。
[0033]b)對所述管狀電加熱元件進行成形,以使其具有所需的三維曲線。如果設有定位裝置,通過插入到定位裝置中,而在導熱體上進行實施是優選的。
[0034]c)推動所述外管覆于所述導熱體上,使得所述管狀加熱元件插在所述導熱體與所述外管之間。
[0035]d)對所述外管進行成形,以使外管利用其管套的一部分與沿所述導熱體的延伸方向完全穿過所述導熱體的所述開口配合,從而在所述外管中形成槽。應當注意與該步驟有關的是,理論上也可以提供已經以這種方式形成的外管。但是,因為這一成形步驟能對外管的機械應力有幫助,在這一工藝過程點處進行成形是優選的。
[0036]e)將至少一個成形部插入所述槽,并且在校準軸上對結構進行徑向按壓。
[0037]f )去除所述至少一個成形部。
[0038]尤其認為步驟e)是本發明的關鍵。插入的成形部保證在徑向按壓過程中外管能夠沒有間隙地并且精確配合地按壓在導熱體上,并且其最終能夠提供必要的按壓壓力以確保管狀電加熱元件與導熱體之間的直接熱接觸。具體地,由此不僅能夠在按壓過程中將較強的力導入外管,而且還能使得導熱體的幾何形狀變形。
[0039]視需要,還可執行其他的處理步驟,例如,在步驟d)之前也可將內管插入導熱體,并且可對外管和內管進行開槽及/或使其相互連接。也可使以與外管一體形成的方式形成端板或者在外管與可能設置的內管直接設置端板,并且這一端板可增大所獲得的機械預應力。
[0040]還可以在某些區段設置不同的成形部,其將形成具有不同剖面的槽,例如可將熱電耦插入其中。
[0041]在制造方法的其他實施例中,在按壓過程中使用使得導熱體會變形的高壓。由此,可在外管上形成較高的機械預應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2]現參考示出本發明實施例的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其中:
[0043]圖1a為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0044]圖1b為第一實施例的帶有連續開口的變化例;
[0045]圖1c為圖1b所示的圖1a實施例的變化例的剖視圖;
[0046]圖2a示出了第二實施例在制造過程中將外護套推上之前的狀態;
[0047]圖2b示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成品管狀電加熱器,其中外護套有一部分未示出;
[0048]圖3a詳細示出了外護套,導熱體,和管狀電加熱元件相互之間的相關結構的第一變化例;
[0049]圖3b詳細示出了外護套,導熱體,和管狀電加熱元件相互之間的相關結構的第二變化例;
[0050]圖3c詳細示出了外護套,導熱體,和管狀電加熱元件相互之間的相關結構的第三變化例;
[0051]圖3d詳細示出了外護套,導熱體,和管狀電加熱元件相互之間的相關結構的第四變化例;
[0052]圖4a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一種可能;
[0053]圖4b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二種可能;
[0054]圖4c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三種可能;
[0055]圖4d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四種可能;
[0056]圖4e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五種可能;
[0057]圖4f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六種可能;
[0058]圖4g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七種可能;
[0059]圖4h詳細示出了支撐外管的第八種可能;
[0060]圖5a詳細示出了管狀電加熱器制造過程中在按壓前支撐外管的區域;
[0061]圖5b詳細示出了管狀電加熱器制造過程中在按壓后支撐外管的區域;
[0062]圖6a示出了按壓前外管和導熱體的結構;
[0063]圖6b示出了通過具有第一幾何形狀的形狀設定部對圖6a的結構進行按壓后的結構;
[0064]圖6c示出了通過具有第二幾何形狀的形狀設定部對圖6a的結構進行按壓后的結構;
[0065]圖7a示出了電加熱器制造過程的第一中間階段;及
[0066]圖7b示出了電加熱器制造過程的第二中間階段,通過按壓從圖7a所示的中間階段形成圖7b所示的階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67]圖1a示出了管狀加熱器100的第一示意實施例的分解圖。裝配單元110,導熱體120,管狀電加熱單兀130,和內管140,這些兀件在現實中 相靠地設置并且 相互按壓,但在分解圖中,這些元件沿圓柱形的管狀電加熱器延伸的方向一一相對地沿伸縮方向分開。
[0068]如圖1a所示,導熱體120繞內管140設置。導熱體120具有開口 122,開口 122沿管狀電加熱器10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120,并且由限制面123,124界定。此外,導熱體120上設有以蛇形槽形式的定位裝置121。
[0069]定位裝置121在空間中的結構預設了管狀電加熱單元130所呈現的三維曲線,并且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130不會變形,所述管狀電加熱元件130插入定位裝置121中并且可通過端子131,132對其供電。
[0070]通過外管110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130與定位裝置121 (根據定位裝置121的設計形式,更精確地說,是與槽的底部和可能的壁表面)之間緊固而直接的接觸。外管110發生變形,從而使得其由區段111a,111b,及Illc形成的護套表面與沿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120的開口 122相匹配,其中區段Illb由界定導熱體120中的開口 122的限制面124支撐,而區段Illc由界定導熱體120中的開口 122的限制面123支撐。這一支撐使得外管110上形成有機械預應力,其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130與導熱體120之間的直接熱接觸,并且保證外管110沒有間隙且有精確的配合放置。下文將參考圖4a?4g詳細描述所述支撐。
[0071]如圖1b和Ic所示,在電加熱器100的變形例中設有連續的開口 191而不是連續的槽190,其可通過(尤其是同時)切除槽190的區域中的外管110的區段192和內管140的區段193而制造。由此,能夠直接接觸由電加熱器100加熱的元件,這樣是有利的,例如,可對該元件進行直接的溫度測量。圖1b和Ic中仍然示出了各切除區段192,193,以更清楚地圖示制造過程中的相應步驟,但在實際操作中隨后當然會去除這些切除段。
[0072]圖2a和2b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二示意實施例,其帶有外管210,導熱體220,和管狀電加熱元件230,其中圖2b示出了成品管狀電加熱器220而圖2a示出了制造過程中的中間階段。
[0073]如圖2a所示,導熱體230具有開口 222,開口 222沿管狀電加熱器220的延伸方向穿過管狀電加熱器220并且由限制面223、224界定。此外,導熱體上設有以多個定位區段形式的定位裝置221,并且所示定位裝置預設了管狀電加熱單元230所呈現的三維曲線,并且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230不會變形,所述管狀電加熱元件230插入定位裝置221中并且可通過端子231、232對其供電。如圖2a所示,本例子中為三維曲線,其在管狀電加熱器200的一段具有蛇形部,而其另一端則不具有蛇形部。
[0074]在電加熱器的工作過程中,相應地可提供不同的熱量,并且因此可以對要加熱的元件(例如,塑料制品的噴嘴)進行不同強度的加熱。各彎曲部相互之間的位置越靠近,可達到的溫度越高。當然,還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線圈間距的線圈來代替蛇形部。
[0075]如圖2b所最佳示出地,通過外管210可保證管狀加熱元件230與定位裝置221的緊固且直接的接觸。根據圖2a,外管210或其管套具有沿外管210的中軸線方向折彎的區段211b,211c。如圖2b所示,所述區段與沿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220的開口 222相匹配,并且區段211b由界定導熱體220中的開口 222的限制面224支撐,而區段211c由界定導熱體220中的開口 222的限制面223支撐。這一支撐使得外管210上形成有機械預應力,其保證管狀電加熱元件230與導熱體220之間的直接熱接觸,并且保證外管210沒有間隙且有精確的配合放置。下文將參考圖4a?4g詳細描述所述支撐。
[0076]圖1a所示實施例與圖2a,2b所示實施例之間的區別在于管狀電加熱器200不具有內管;定位裝置122,222中一個是設計為在導熱體120中銑出的槽,而另一個是設計為從導熱體220上切除的定位區段;以及只是管套的區段211b,211c在外管210中與沿導熱體22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220的開口 222配合,可通過形成開槽的管或者去除管中形成的凹陷的底部而形成所述區段。由此,管狀電加熱器200具有沿管延伸方向連續的開口,而管狀電加熱器100具有沿管延伸方向連續的槽。
[0077]現參考圖3a?3d描述外管310,340,370,810,導熱體320,350,380,820,及管狀電加熱元件330,360,390,830相互之間的不同結構。這些附圖示出了在開口 322,352,382,822的邊界區域中本發明管狀電加熱器的部分剖面,所述開口沿導熱體320,350,380,820的延伸方向穿過所述導熱體并且與外管310,340,370,810的護套的各部分區段311a,311c,341a,341c,371a,371c,及 811a,811c 相配合,其中部分區段 311a, 311c, 341a, 341c,371a, 371c,及 811a, 811c 被支撐在導熱體 320,350,380,820 的各表面 323,353,383,823上,所述表面界定出位于所述側的開口 322,352,382,822。
[0078]在圖3a的實施例中,定位裝置321為槽,而管狀電加熱單元設于外管310與導熱體320之間。
[0079]作為代替,如圖3b所示,還可以將槽形式的定位裝置351設于導熱體上面向要加熱的元件的表面。
[0080]圖3c示出了另一個代替實施例,其中不僅由設于導熱體380上的定位區段實現定位裝置381,還形成有腔體,所示腔體由于填入了隔熱體385 (特別是以壓實粉末或顆粒材料的形式)而不可見,所述腔體傳遞由所述支撐施加在外管370上的機械預應力的壓力并由此在管狀加熱元件390與導熱體380之間形成所需的直接熱接觸。
[0081]圖3d所示的實施例與圖3c所示的實施例大致對應,但其不包括任何隔熱體。但仍然包括腔室885。
[0082]應注意,例如圖3a?3d所示的剖視圖中,也可識別出公知的電加熱單元的內部結構以及在其中心延伸的電阻線,界定其圓周的金屬護套及設于管狀電加熱元件的電阻線與金屬護套之間的電絕緣體。當然,若設置內管,所有這些實施例也是可實現的。
[0083]圖4a?4f示出了外管支撐的不同實現。所有這些圖中部分示出了外管410,導熱體420,和管狀電加熱元件430。此外圖4a,4b,和4d還示出了內管440的一部分。
[0084]圖4a?4e所示的實例中,外管410的各護套的區段411b在導熱體420中與沿導熱體42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420的開口配合。如圖4a,4c,和4e所示,它由導熱體420直接支撐,而如圖4a和4d所示,通過內管的護套的區段441b間接支撐。
[0085]如圖4a和4e所示,若外管410的護套的區段411b與導熱體420的槽429配合,則尤其可達成較高的機械預應力。
[0086]在圖4f所示的實例中,并未通過導熱體420對外管410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支撐,而是通過與沿導熱體42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420的開口配合的區段411b由內管440支撐。類似于圖4b,在導熱體420與外管410中間的區域中可相應地形成有例如可填充有隔熱體450的中間空間。
[0087]根據圖4g所示的變形例中,外管410連接(例如,焊接,如黑色三角形所代表的焊縫所示)至內管440的護套的區段441b,所述區段與沿導熱體42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420的開口配合并且由導熱體420支撐。本實例中,通過這一方式在外管410上形成機械預應力。
[0088]圖4h所示的變形例示出了,若僅有槽499沿導熱體42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420的情況下,也可實現外管410的支撐。
[0089]現參考圖5a和5b描述根據本發明對外管施加所需機械預應力的方法。如圖5a的管狀電加熱器的詳細剖視圖示出了外管510,導熱體520,及管狀電加熱元件530。外管510的護套上形成凹陷519的區段511a,511b,511c與沿導熱體50的延伸方向穿過導熱體520的開口 522配合。然而,各元件僅處在校準軸550位置相互依靠地放置而未按壓在一起。然而,已經將成形部件560插入凹陷519中以準備按壓。
[0090]如示出按壓和去除成形部件560之后相同視圖的圖5b所示,通過按壓已經使得導熱體520變形,但這并非必要步驟。在許多情況下,由于存在成形部而形成的按壓已經足以使得區段511a,511b,511c變形從而在外管510的圍繞導熱體520的部分上形成機械預應力。
[0091]現參考圖6a?6c,再次描述可通過使用不同的成形部而獲得極多種實施例。圖6a示出了按壓前包括外管610和導熱體620的結構。若在按壓過程中使用楔形成形部,則可在按壓后獲得圖6b所示的結構。例如,如圖6c所示,可以簡單實用的方式在按壓過程中使用另一成形部制備用于熱電耦的槽621。
[0092]盡管圖1b示出了制備根據本發明的管狀電加熱器的最佳實施例,其帶有穿過其延伸方向的開口,然而,作為代替,也可以制備電加熱器700,其中除了開槽導熱體720和管狀加熱兀件730之外,使用開槽外管710和開槽內管740并且以與參考圖5a, 5b,6a~6c描述的相同方式徑向按壓。圖7a示出了通過成形部760進行徑向按壓之前的狀態,而圖7b示出了在軸750上通過成形部760進行徑向按壓之后的狀態。
[0093]若非發生沖突,上述實例的特征可自由組合。尤其是,上述的內護套,導熱體,定位裝置和外管的不同實施例可相互自由組合。
[0094]附圖標記列表
[0095]100, 200管狀加熱器 [0096]110,210,310,340,
[0097]370,410,510,610,
[0098]810外管
[0099]111a, 111b, Illc,
[0100]211b, 211c, 311a,
[0101]311c, 341a, 341c,
[0102]371a, 371c, 411b,
[0103]511a, 511b, 511c,
[0104]811a, 811b, 811c外管護套的區段
[0105]120, 220, 320, 350,
[0106]380, 420, 520, 620,
[0107]820導熱體
[0108]121, 221, 321, 351,
[0109]381定位裝置
[0110]122, 222, 322, 352,
[0111]382,522開口
[0112]123, 124, 223, 224,
[0113]323, 353, 383, 423,
[0114]523, 524,823限制面
[0115]130,230,330,360,
[0116]390, 430, 530管狀電加熱元件
[0117]131, 132, 231, 232端子
[0118]140,440內管
[0119]885腔室
[0120]429槽
[0121]450,885隔熱體
[0122]499槽
[0123]519凹陷
[0124]550校準軸 [0125] 560成形部
【權利要求】
1.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帶有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 520),及管狀電加熱元件(130,230,330,360,390,430, 530),其中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具有沿所述管延伸的連續槽或開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具有沿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的延伸方向穿過所述導熱體的開口 (122,222,322,352,382,522)或槽(499),并且在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中界定出所述開口 (122,222,322,352,382,522)或槽(499)的限制面(123,124,223,224,323,353,383,423,523,524)上或內管(140,440)上直接或間接地至少以某些區段支撐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發生變形,從而使得其護套表面的一部分與沿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的延伸方向穿過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的所述開口(122,222,322,352,382,522)配合,并且所述外管在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中的界定出所述開口 (122,222,322,352,382,522)或槽(499)的限制面(123,124,223 ,224,323,353,383,423,523,524)上至少以某些區段進行支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通過設于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上的定位裝置(121,221,321,351,381)將所述管狀電加熱元件(130,230,330,360,390,430,530)至少固定在某些區段中。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從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 520)上切除掉,尤其是銑去實心材料或管。
5.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為包括多個零件的本體,其中所述多個零件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與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之間的某些區段中設置隔熱體(450)。
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具有內管(140,440)。
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7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和所述內管(140,440)具有至少一個它們彼此相互連接的共用接觸線或接觸面。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7或8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和所述內管(140,440)通過端板在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的至少一個前側相互連接。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7或8所述的管狀電加熱器(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和所述內管(140,440)通過所述管狀電加熱器(100,200)的至少一個前側相互卷曲在一起。
11.制造管狀電加熱器(100,20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設置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管狀電加熱元件(130,230,330,360,.390,430,530),及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所述導熱體帶有沿其延伸方向完全穿過所述導熱體的開口( 122,222,322,352,382,522), b)對所述管狀加熱元件(130,230,330,360,390,430,530)進行成形,以使其符合所需的三維曲線, c)推動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使其覆于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之上,所述管狀電加熱元件(130,230,330,360,390,430,530)插在所述導熱體與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之間, d)對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進行成形,以使所述外管以其護套的一部分與沿所述導熱體(120,220,320,350,380,420,520)的延伸方向完全穿過所述導熱體的所述開口 (122,222,322 ,352,382,522)配合,從而在所述外管(110,210,310,340,370,.410,510)中形成槽, e)將成形部(560)插入所述槽,并且在校準軸(550)上對結構進行徑向按壓,及 f)去除所述成形部(560)。
【文檔編號】H05B3/42GK103731943SQ201310479722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安德列亞斯·司列福 申請人:塔克&海林閣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