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調節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095220閱讀:850來源:國知局
可調節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節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旋板,旋板前部與底座鉸接連接,旋板前部至少設有一前導向槽,每一前導向槽內設有前調節桿,前調節桿的下端與底座鉸接,前調節桿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連接,前調節桿可沿前導向槽移動,旋板后部至少設有一后導向槽,每一后導向槽內設有后調節桿,后調節桿的下端與底座鉸接,后調節桿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連接,后調節桿可沿后導向槽移動,旋板上端面至少設有三個夾持件。本發明的主要用途是為了提供一種在制作時候方便快捷,節省材料,在生產加工件時可調節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適合各個角度的加工需求,方便加工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可調節模具。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可調節模具。 可調節模具

【背景技術】
[0002]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有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 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沖裁、成形沖 壓、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制品的壓塑 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以 特定的結構形式通過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種工業產品,同時也是能成批生產出具有一 定形狀和尺寸要求的工業產品零部件的一種生產工具。大到飛機、汽車,小到茶杯、釘子,幾 乎所有的工業產品都必須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產制件所具備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 產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模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 產品開發能力。所以模具又有"工業之母"的榮譽稱號。
[0003] 在生產加工時,往往會需要將工件按照一定的角度進行加工。在現有技術中采用 的方法往往是先按照規定角度設計加工一個斜模,然后通過帶傾斜角度的斜模來對工件進 行加工,這種加工方法不具有通用性,當需要生產不同角度的工件的時間就要單獨生產一 個固定角度的斜模,存在浪費材料,加工困難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在制作時候方便快捷,節省材 料,在生產加工件時可調節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適合各個角度的加工需求,方便加工 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可調節模具。
[0005]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可調節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旋板,所述旋板前部與底座鉸接 連接,所述旋板前部至少設有一前導向槽,每一前導向槽內設有前調節桿,所述前調節桿的 下端與底座鉸接,所述前調節桿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連接,所述前調節桿可沿 前導向槽移動,所述旋板后部至少設有一后導向槽,每一后導向槽內設有后調節桿,所述后 調節桿的下端與底座鉸接,所述后調節桿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連接,所述后調 節桿可沿后導向槽移動,所述旋板上端面至少設有三個夾持件,所述夾持件沿旋板圓周方 向均勻分布,所述夾持件上設有調節旋桿。其中,旋板前部與底座鉸接連接,使得旋板的前 部形成支點,旋板就繞前部的鉸接端旋轉從而實現旋板可形成多個角度的調節的效果。在 旋板前部以及后部,分別至少設置一個調節桿,通過調節桿與調節鎖緊件用于對旋板的固 定。而為了限定調節桿的調節位移,避免其在調節的過程中,偏離軌跡或者在調節的時候產 生過大量的調節,通過導向槽來進行限定調節桿的調節位移。旋板上端面至少設有三個夾 持件,采用三角點位方法來對需要加工的工件進行定位。夾持件沿旋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夾持件上設有調節旋桿,夾持件通過調節旋桿用以調節適應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
[0006] 作為優選,所述每一個后調節桿還與一可調節支柱配合固定,所述可調節支柱垂 直于底座設置,所述可調節支柱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可調節支柱上端與旋板活動連接,可 調節支柱側壁設有開口槽,所述后調節桿呈傾斜穿過開口槽且與旋板的后導向槽配合。其 中,因為在生產加工時斜模整體受到一定的沖壓,為了確保旋板整體的固定的穩定性能,保 證生產工件的精度,每一個后調節桿還與一可調節支柱配合固定。可調節支柱下端與底座 固定連接,可調節支柱上端與旋板活動連接,可調節支柱側壁設有開口槽,設置開口槽是為 了對后調節桿形成加強固定支撐,開口槽可與后調節桿的中部形成配合,后調節桿呈傾斜 穿過開口槽且與旋板的后導向槽連接配合既能保持調節的穩定性,又能提高固定的可靠 性。
[0007] 作為優選,所述可調節支柱上端與旋板通過螺紋連接。其中,可調節支柱上端與旋 板通過螺紋連接使得可調節支柱能夠隨著前、后調節桿的調節上下移動調節,采用螺紋連 接調節更加方便,同時又能保證對后調節桿的支撐。
[0008] 作為優選,所述夾持件呈L型結構,所述夾持件包括堅直部以及與堅直部相連的 水平部,所述堅直部下端與旋板活動連接,所述堅直部上端與水平部相連,所述水平部的下 端面與旋板的上表面形成間隔距離,所述水平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調節槽,所述調節旋桿 設置于調節槽內,所述調節旋桿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夾持件連接,所述夾持件可繞調節旋 桿沿圓周方向旋轉調節。其中,堅直部下端與旋板活動連接,堅直部上端與水平部相連,水 平部的下端面與旋板的上表面形成間隔距離,便于夾持件可繞調節旋桿沿圓周方向旋轉調 節。水平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調節槽,調節旋桿設置于調節槽內,不僅僅可以實現夾持件繞 調節旋桿沿圓周方向旋轉調節,同時還能夠實現夾持件沿著調節槽方向上調節。當夾持件 調節到合適位置,通過可調節鎖緊件將夾持件鎖緊固定。
[0009] 作為優選,所述水平部的前端設有倒角,所述倒角延伸至調節槽處。
[0010] 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旋桿為螺栓,所述螺栓的頭部與旋板的下表面配合,所述螺栓 的螺桿穿過旋板以及調節槽,所述螺桿的外露端通過螺母配合將夾持件鎖定。
[0011] 作為優選,所述旋板下端面設有底板,所述底板由四面圍壁構成,所述圍壁的橫截 面呈L型結構。
[0012] 作為優選,所述旋板前部設有兩個前導向槽,所述前導向槽分別設置于旋板前后 兩側,所述前導向槽呈矩形結構且沿旋板長度方向延伸。
[0013] 作為優選,所述旋板后部設有兩個后導向槽,所述后導向槽分別設置于旋板前后 兩側,所述后導向槽呈矩形結構且沿旋板長度方向延伸。
[0014] 作為優選,所述旋板前部前側以及后側分別通過轉軸與底座鉸接。
[0015] 因此,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調節模具在制作時候方便快捷,節省材料;采 用可調節模具生產加工件時可調節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適合各個角度的加工需求,方 便加工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示意圖; 圖中:底座1、旋板2、前導向槽31、前調節桿32、后導向槽41、后調節桿42、夾持件5、 水平部51、堅直部52、調節槽53、調節旋桿54、可調節支柱6、開口槽61、底板7。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8]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可調節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旋板2,旋板2 前部與底座1鉸接連接,旋板2前部至少設有一前導向槽31,每一前導向槽31內設有前調 節桿32,前調節桿32的下端與底座1鉸接,前調節桿32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2 連接,前調節桿32可沿前導向槽31移動,旋板2后部至少設有一后導向槽41,每一后導向 槽41內設有后調節桿42,后調節桿42的下端與底座1鉸接,后調節桿42的上端通過可調 節鎖緊件與旋板2連接,后調節桿42可沿后導向槽41移動,旋板2上端面至少設有三個夾 持件5,夾持件5沿旋板2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夾持件5上設有調節旋桿54。其中,旋板2 前部與底座1鉸接連接,使得旋板2的前部形成支點,旋板2就繞前部的鉸接端旋轉從而實 現旋板2可形成多個角度的調節的效果。在旋板2前部以及后部,分別至少設置一個調節 桿,通過調節桿與調節鎖緊件用于對旋板2的固定。而為了限定調節桿的調節位移,避免其 在調節的過程中,偏離軌跡或者在調節的時候產生過大量的調節,通過導向槽來進行限定 調節桿的調節位移。旋板2上端面至少設有三個夾持件5,采用三角點位方法來對需要加工 的工件進行定位。夾持件5沿旋板2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夾持件5上設有調節旋桿54,夾持 件5通過調節旋桿54用以調節適應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
[0019] 每一個后調節桿42還與一可調節支柱6配合固定,可調節支柱6垂直于底座1設 置,可調節支柱6下端與底座1固定連接,可調節支柱6上端與旋板2活動連接,可調節支 柱6側壁設有開口槽61,后調節桿42呈傾斜穿過開口槽61且與旋板2的后導向槽41配 合。其中,因為在生產加工時斜模整體受到一定的沖壓,為了確保旋板2整體的固定的穩定 性能,保證生產工件的精度,每一個后調節桿42還與一可調節支柱6配合固定。可調節支 柱6下端與底座1固定連接,可調節支柱6上端與旋板2活動連接,可調節支柱6側壁設有 開口槽61,設置開口槽61是為了對后調節桿42形成加強固定支撐,開口槽61可與后調節 桿42的中部形成配合,后調節桿42呈傾斜穿過開口槽61且與旋板2的后導向槽41連接 配合既能保持調節的穩定性,又能提高固定的可靠性。
[0020] 可調節支柱6上端與旋板2通過螺紋連接。其中,可調節支柱6上端與旋板2通 過螺紋連接使得可調節支柱6能夠隨著前調節桿32、后調節桿42的調節上下移動調節,采 用螺紋連接調節更加方便,同時又能保證對后調節桿42的支撐。同時可以結合可調節支柱 6上刻度來確定調節的角度,實現角度調節的精確度。
[0021] 夾持件5呈L型結構,夾持件5包括堅直部52以及與堅直部52相連的水平部51, 堅直部52下端與旋板2活動連接,堅直部52上端與水平部51相連,水平部51的下端面與 旋板2的上表面形成間隔距離,水平部51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調節槽53,調節旋桿54設置于 調節槽53內,調節旋桿54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夾持件5連接,夾持件5可繞調節旋桿54 沿圓周方向旋轉調節。其中,堅直部52下端與旋板2活動連接,堅直部52上端與水平部51 相連,水平部51的下端面與旋板2的上表面形成間隔距離,便于夾持件5可繞調節旋桿54 沿圓周方向旋轉調節。水平部51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調節槽53,調節旋桿54設置于調節槽 53內,不僅僅可以實現夾持件5繞調節旋桿54沿圓周方向旋轉調節,同時還能夠實現夾持 件5沿著調節槽53方向上調節。當夾持件5調節到合適位置,通過可調節鎖緊件將夾持件 5鎖緊固定。
[0022] 水平部51的前端設有倒角,倒角延伸至調節槽53處。調節旋桿54為螺栓,螺栓 的頭部與旋板2的下表面配合,螺栓的螺桿穿過旋板2以及調節槽53,螺桿的外露端通過螺 母配合將夾持件5鎖定。旋板2下端面設有底板7,底板7由四面圍壁構成,圍壁的橫截面 呈L型結構。旋板2前部設有兩個前導向槽31,前導向槽31分別設置于旋板2前后兩側, 前導向槽31呈矩形結構且沿旋板2長度方向延伸。旋板2后部設有兩個后導向槽41,后 導向槽41分別設置于旋板2前后兩側,后導向槽41呈矩形結構且沿旋板2長度方向延伸。 旋板2前部前側以及后側分別通過轉軸與底座1鉸接。
[0023] 在使用時,擰松調節前調節桿32、后調節桿42的螺母,通過可調節支柱6上刻度來 確定調節的角度,調節合適的角度分別將前調節桿32、后調節桿42的螺母鎖緊。擰松夾持 件5的螺母,旋轉調節夾持件5通過堅直部52以及水平部51的后端對工件進行夾持,擰緊 夾持件5的螺母即可進行加工生產了。
【權利要求】
1. 一種可調節模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有旋板,所述旋板前部與底 座鉸接連接,所述旋板前部至少設有一前導向槽,每一前導向槽內設有前調節桿,所述前調 節桿的下端與底座鉸接,所述前調節桿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連接,所述前調節 桿可沿前導向槽移動,所述旋板后部至少設有一后導向槽,每一后導向槽內設有后調節桿, 所述后調節桿的下端與底座鉸接,所述后調節桿的上端通過可調節鎖緊件與旋板連接,所 述后調節桿可沿后導向槽移動,所述旋板上端面至少設有三個夾持件,所述夾持件沿旋板 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夾持件上設有調節旋桿。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個后調節桿還與一可調 節支柱配合固定,所述可調節支柱垂直于底座設置,所述可調節支柱下端與底座固定連接, 可調節支柱上端與旋板活動連接,可調節支柱側壁設有開口槽,所述后調節桿呈傾斜穿過 開口槽且與旋板的后導向槽配合。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節支柱上端與旋板通過 螺紋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呈L型結構, 所述夾持件包括堅直部以及與堅直部相連的水平部,所述堅直部下端與旋板活動連接,所 述堅直部上端與水平部相連,所述水平部的下端面與旋板的上表面形成間隔距離,所述水 平部沿其長度方向這有調節槽,所述調節旋桿設置于調節槽內,所述調節旋桿通過可調節 鎖緊件與夾持件連接,所述夾持件可繞調節旋桿沿圓周方向旋轉調節。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前端設有倒角,所述 倒角延伸至調節槽處。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旋桿為螺栓,所述螺栓的 頭部與旋板的下表面配合,所述螺栓的螺桿穿過旋板以及調節槽,所述螺桿的外露端通過 螺母配合將夾持件鎖定。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板下端面設有底 板,所述底板由四面圍壁構成,所述圍壁的橫截面呈L型結構。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板前部設有兩個 前導向槽,所述前導向槽分別設置于旋板前后兩側,所述前導向槽呈矩形結構且沿旋板長 度方向延伸。
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板后部設有兩個 后導向槽,所述后導向槽分別設置于旋板前后兩側,所述后導向槽呈矩形結構且沿旋板長 度方向延伸。
10.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板前部前側以及 后側分別通過轉軸與底座鉸接。
【文檔編號】B30B15/02GK104118133SQ20141036369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王洪巖 申請人:中核蘇閥橫店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