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制備方法及一種玻璃電熱水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制備方法及一種玻璃電熱水壺。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本發明應用于玻璃容器加熱時,既能滿足耐高溫和抗氧化的要求,同時可以使容器內的水由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水。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釕系電阻漿料采用絲網印刷方法印刷在玻璃容器的底面的外表面,然后在燒爐內燒結而成。該方法簡單、可靠、易行。一種玻璃電熱水壺,包括玻璃壺體和電熱膜,電熱膜安裝在玻璃壺體的底面的外表面,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本發明玻璃電熱水壺,容器內的水因電熱膜加熱時產生的磁場由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水。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制備方法及一種玻璃電熱水壺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制備方法及一種玻璃電熱水壺。
【背景技術】
[0002]電加熱玻璃容器,有著優良的性能及優點,包括壺身內加熱液體的可視性,玻璃的優良穩定性等;
[0003]對于壺底和壺身均是玻璃的電熱水壺,一般采用在玻璃壺底安裝電熱膜進行加熱。當電熱膜用于電熱水壺時,因水需要被加熱至沸騰,此時,電熱膜的溫度會大于150攝氏度,如果水壺需要具有防干燒的功能,則電熱膜的溫度會大于300攝氏度。因此對電熱膜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電熱膜能夠耐高溫和抗氧化。同時,目前采用的電熱膜,僅僅起到對玻璃壺內液體加熱的作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應用于玻璃容器加熱時,既能滿足耐高溫和抗氧化的要求,同時可以使容器內的水由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水。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的電熱膜,用于玻璃容器加熱,滿足耐高溫抗氧化的要求,同時容器內的水因電熱膜加熱時產生的磁場由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水。2、本發明的電熱膜使用壽命長。3、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的電熱膜,與其它鉬系貴金屬如鉬(Pt)、鈀(Pd)、銠(Rh)制成的電熱膜相比,成本較低,穩定性好。
[000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簡單、可靠、易行。
[0009]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釕系電阻漿料采用絲網印刷方法印刷在玻璃容器的底面的外表面,然后在燒爐內燒結而成。
[0010]上述所述燒結過程包括升溫、恒溫、降溫三個步驟,所述升溫是由常溫加熱到600±10°C,升溫時間25?35分鐘;所述恒溫是在600± 10°C,恒溫時間10?20分鐘;所述降溫是從600°C降到100°C,歷時30-45分鐘。燒結效果好,玻璃不易變形。
[0011]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玻璃電熱水壺,容器內的水因電熱膜加熱時產生的磁場由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水。
[0012]一種玻璃電熱水壺,包括玻璃壺體和電熱膜,電熱膜安裝在玻璃壺體的底面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
[0013]上述所述玻璃壺體加熱采用線膨脹系數為3.3-3.6X 1-6A的硼硅玻璃制成。加熱過程中不容易燒膜,玻璃也不易破裂。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玻璃電熱水壺內的水因電熱膜加熱時產生的磁場由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團,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因此應用前景廣闊水。2、本發明的玻璃電熱水壺使用壽命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
[0016]所述釕系電阻漿料由70-85%重量百分比的功能組分和15-30%重量百分比的有機溶劑載體組成。所述功能組份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Ru2Pb20610-20% ;玻璃粉10-30% ;銅3-13% ;銀50-70% ;所述玻璃粉為Pb0-Si02_Ti02系玻璃,各氧化物重量百比分別為,1-5% PbO, 90-98% Si02,0.25-8% Ti02,各氧化物經研磨成2_3 μ m直徑粉粒,按常規方法混合;所述有機溶劑載體選自丁基溶酐乙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甘醇乙醚醋酸酯、異佛爾酮的一種。將上述各成份混合攪拌均勻即得漿料,漿料粘度在130?180Pa *s。以上僅是一優化實施例,電阻漿料的制備方法并局限于此。
[0017]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按設計好的圖形將釕系電阻漿料采用絲網印刷方法印刷在玻璃容器的底面的外表面,然后在燒爐內燒結而成。燒爐可以是隧道爐,也可以是烤箱。
[0018]所述燒結過程包括升溫、恒溫、降溫三個步驟,所述升溫是由常溫加熱到600±10°C,升溫時間25?35分鐘;所述恒溫是在600± 10°C,恒溫時間10?20分鐘;所述降溫是從600°C降到100°C,歷時30-45分鐘。然后將膜從燒爐中取出降到常溫。降到100°C后出爐可以較好地消除玻璃的應力。
[0019]一種玻璃電熱水壺,包括玻璃壺體和電熱膜,電熱膜安裝在玻璃壺體的底面的外表面,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首先按設計好的圖形將釕系電阻漿料采用絲網印刷方法印刷在壺體的底面的外表面,然后在燒爐內燒結而成。
[0020]所述玻璃壺體采用線膨脹系數為3.3-3.6X 10-6/K的硼硅玻璃制成。
[0021]當交變電流通過電熱膜時,電熱膜發熱,熱通過玻璃傳導對壺中的水加熱,同時,電流通過電熱膜時,產生交變的磁場,磁場穿過玻璃,對水磁化。
[0022]將使用本發明的電熱水壺燒開后的水放置室溫23°C取樣,進行核磁共振譜測試17O-NMR譜。檢測儀器:BRUKER AV 500-1II型高分辨超導核磁共振譜儀(CADM-YQ-004),溫控25°C條件下,采集17O-NMR譜。檢測依據:JY/T007-1996超導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譜方法通則。檢測結果為:樣品17O-NMR譜峰半高寬為:57.74Hz,通過水壺磁化后的水由原來的大分子團水,變成小分子水。
[0023]普通水核磁共振譜測試17O-NMR譜,17O-NMR譜峰半高寬為10Hz以上;通常17O-NMR譜峰半高寬為80Hz以下被認為是小分子水。
[0024]以上僅是對本發明中的一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凡是按照本發明中的設計理念所做出的等效變換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釕系電阻漿料由70-85%重量百分比的功能組分和15-30%重量百分比的有機溶劑載體組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組份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Ru2Pb20610-20% ;玻璃粉10-30% ;銅3-13% ;銀50-70%。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載體選自丁基溶酐乙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甘醇乙醚醋酸酯、異佛爾酮。
5.一種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釕系電阻漿料采用絲網印刷方法印刷在玻璃容器的底面的外表面,然后在燒爐內燒結而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玻璃容器加熱的電熱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過程包括升溫、恒溫、降溫三個步驟,所述升溫是由常溫加熱到600± 10°C,升溫時間25?35分鐘;所述恒溫是在600± 10°C,恒溫時間10?20分鐘;所述降溫是從600°C降到100°C,歷時30-45分鐘。
7.一種玻璃電熱水壺,包括玻璃壺體和電熱膜,電熱膜安裝在玻璃壺體的底面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膜采用釕系電阻漿料制作。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電熱水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壺體采用線膨脹系數為.3.3-3.6X10-6/K的硼硅玻璃制成。
【文檔編號】H05B3/82GK104185323SQ201410438878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30日
【發明者】李高升, 郭艷方, 王發敏 申請人:李高升, 郭艷方, 王發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