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重力感,而枕在普通枕頭上時會有壓迫耳廓的現象;2、具有記憶變形功能,自動塑型的能力可以固定用戶頭顱,減少落枕的可能性,即自動塑型的能力可以恰當填充肩膀空隙,避免肩膀處被窩漏風的常見問題,可以有效地預防頸椎問題;3、具有防菌抗螨功能,抑制霉菌生長,驅除霉菌繁殖生長產生的刺激氣味,當有汗漬唾液等情況下,顯得更為突出。
[0048]當然,彈性膠墊3也可以直接放置在支撐部11的頂面上,并通過現有技術中一切的固定連接方式與枕頭本體I固定。
[0049]為了方便枕頭本體I的清洗,彈性膠墊3通過粘扣可拆卸地連接在支撐部11上。在本實施例中,支撐部11的固定槽111內以針線縫合方式固定連接有一勾面帶4,光電傳感裝置2設置在勾面帶4上。彈性膠墊3的底面上固定連接有與勾面帶4配合粘扣的毛面帶5。毛面帶5上開設有與放置槽31連通的過孔(圖未示出),彈性膠墊3通過毛面帶5與勾面帶4的粘扣配合,能夠于支撐部11上粘扣固定和取下,以方便枕頭本體I的清洗,并避免彈性膠墊3沾水后損壞。毛面帶5與彈性膠墊3的邊緣通過針線縫合固定(當然,毛面帶5與彈性膠墊3之間也可以通過強力膠水固定連接),使毛面帶5與彈性膠墊3不能分離。
[0050]當然,也可以在支撐部11的固定槽111內固定連接有一毛面帶5,光電傳感裝置2設置在毛面帶5上;彈性膠墊3的底面上固定連接有與毛面帶5配合粘扣的勾面帶4;勾面帶4上開設有與放置槽31連通的過孔。勾面帶4與彈性膠墊3的邊緣通過針線縫合固定連接;或者,勾面帶4與彈性膠墊3之間通過膠水固定連接。
[0051]為了使枕頭本體I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在頭枕部12的頂面開設有多個透氣孔121,多個透氣孔121連通頭枕部12的頂面和底面,這樣,使得頭枕部12具有透氣功能,同時,具有透氣吸濕功能,由于每個細胞單位間是相互連通的,吸濕性能絕佳。在限位部13上也可以開設有透氣孔121,以提高枕頭本體I整體的透氣性。
[0052]光電傳感裝置2包括一中空的殼體20、固定在殼體20內的電路板21和連接在殼體20上的濾光片22。
[0053]參見圖3和圖4,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21具有朝向濾光片22的第一表面21a(圖示中的前表面)和與第一表面21a相對的第二表面21b(圖示中的后表面),第一表面21a上設置有光電發射管23和光電接收管24,光電發射管23和光電接收管24分別與電路板21電性連接。光電發射管23用于對人體頸部發射光信號,光電接收管24用于接收經人體頸部反射回來的光信號,光電接收管24為光敏二極管(又叫光電二極管),為一種能夠將光根據使用方式,轉換成電流或者電壓信號的光探測器,光電發射管23的光信號經濾光片22射出后,由人體頸部反射,再經濾光片22被光電接收管24接收。殼體20包括相互連接的上蓋25和下蓋26(當然,殼體20也可以一體成型制成),上蓋25和下蓋26之間通過螺釘、扣接等一切現有的連接方式固定連接,并在兩者連接后共同形成用于安裝電路板21的一容置空間20a,濾光片22設置在上蓋25上。電路板21上的光電發射管23的數量為兩個,光電接收管24位于兩個光電發射管23之間,兩個光電發射管23與光電接收管24并排且間隔設置,每個光電發射管23與光電接收管24相間的距離相同。光電發射管23為紅外光電發射管23,其中,光電發射管23的光信號波長在900nm至I 10nm之間,這樣,光電發射管23發出的光信號能夠穿透隔層(枕頭、枕巾等布料)后輸送至人體皮膚表面,光電傳感裝置2具有較高的穿射能力,避免了光電傳感裝置2直接與人體皮膚之間的接觸,達到了無感、無感染的檢測方式。
[0054]上蓋25遠離下蓋26的一側表面(圖示中的前表面)開設有用于容置濾光片22的容置槽251,濾光片22通過一卡接結構連接于上蓋25。卡接結構包括設置在濾光片22上的兩個卡勾221和開設在容置槽251槽底且與各卡勾221分別配合卡接的兩個扣孔252(當然,卡接結構也可以是形成在容置槽251槽底的卡勾221和形成在濾光片22兩端且與卡勾221配合的兩個口扣孔252)。在上蓋25于容置槽251槽底上分別開設有供光電發射管23置入的兩個第一通孔253和供光電接收管24置入的一個第二通孔254,第一通孔253和第二通孔254均位于兩個扣孔252之間。第二通孔254和第一通孔253并非連通,因此,上蓋25于第二通孔254和第一通孔253之間間隔的部分形成遮光結構,以避免光電發射管23的光信號直接進入光電接收管24中,形成干擾。下蓋26于容置空間20a中形成有用于支撐電路板21的支撐柱261,電路板21第二表面21b上還設置有放大器(圖未示出)、精密放大器(圖未示出)和數據接口 27,放大器、精密放大器和數據接口 27分別與電路板21電性連接,光電接收管24接收的光信號依序經精密放大器、放大器進行放大后,通過數據接口 27傳輸給主板處理器進行處理,下蓋26上開設有供數據接口27顯露的缺口,上述的放大器和精密放大器均為能夠實現信號放大功能的一切現有的放大器。
[0055]當然,也可以在各光電發射管23與光電接收管24之間設置遮擋條(圖未示出),以避免光電發射管23的光信號直接進入光電接收管24中。
[0056]參見圖3,為了便于光電傳感裝置2與枕頭本體I的固定,上蓋25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用于與枕頭本體I連接的一個連接槽255,各連接槽255的槽底分別開設有兩個彼此連通的連接孔256,連接孔256內穿設有使上蓋25固定連接于枕頭勾面帶4上的帶狀或繩狀部件(圖未示出)。
[0057]當然,在為安裝勾面帶4時,可直接將光電傳感裝置2固定在枕頭本體I的支撐部11上。
[0058]另外,為了便于給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供電,在枕頭本體I安裝有一個與主板電性連接的接收線圈,在枕頭本體I的外部設置有一個發射線圈,采用發射線圈與接收線圈通過無線供電方式給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供電,以實現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的電量不間斷。
[005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包括一個枕頭本體和用于監測使用者頭頸部動脈的血流脈搏參數的至少一個光電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頭本體包括用于支撐人體頸部的一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的頂面設置有彈性膠墊,所述彈性膠墊的頂面開設用于放置所述光電傳感裝置的放置槽;所述彈性膠墊通過粘扣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支撐部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固設有一勾面帶,所述光電傳感裝置設置在所述勾面帶上;所述彈性膠墊朝向所述支撐部的一側表面固設有與勾面帶配合粘扣的毛面帶;所述毛面帶上開設有與放置槽連通的過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面帶與所述彈性膠墊的邊緣通過針線縫合固定;或者,所述毛面帶與所述彈性膠墊之間通過膠水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上固設有一毛面帶,所述光電傳感裝置設置在所述毛面帶上;所述彈性膠墊朝向所述支撐部的一側表面固設有與毛面帶配合粘扣的勾面帶;所述勾面帶上開設有與放置槽連通的過孔。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面帶與所述彈性膠墊的邊緣通過針線縫合固定;或者,所述勾面帶與所述彈性膠墊之間通過膠水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的頂面開設有一固定槽,所述彈性膠墊設置在所述固定槽內;所述彈性膠墊的頂面與所述支撐部的頂面平齊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傳感裝置包括一中空的殼體、固定在所述殼體內的電路板和連接在所述殼體上的濾光片;所述電路板具有朝向所述濾光片的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設置有用于對人體頸部發射光信號的光電發射管和用于接收經人體頸部反射回來的光信號的光電接收管,所述光電發射管和所述光電接收管分別與所述電路板電性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發射管為紅外光電發射管;所述光電發射管的光信號波長在900nm至11 OOnm之間。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頭本體還包括用于限制人體頸部擺動幅度過大的兩個限位部,所述支撐部位于兩個所述限位部之間,兩個所述限位部的厚度均大于所述支撐部的厚度。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膠墊為凝膠墊或硅膠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包括一個枕頭本體和用于監測使用者頭頸部動脈的血流脈搏參數的至少一個光電傳感裝置,其中,枕頭本體包括用于支撐人體頸部的一支撐部,支撐部的頂面設置有彈性膠墊,彈性膠墊的頂面開設用于放置光電傳感裝置的放置槽;彈性膠墊通過粘扣可拆卸地連接在支撐部上。與現有技術對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清洗的健康監測枕,枕頭本體采用了彈性膠墊結構,彈性膠墊采用粘扣可拆卸地連接在支撐部上,這樣,讓枕頭本體經常使用的部位會形成人頭頸部固有的形狀,使枕頭本體具有更佳的舒適性,并且,方便彈性膠墊在枕頭本體上的放置和取下,以便于對枕頭本體的使用和清洗。
【IPC分類】A47G9/10, A61B5/02
【公開號】CN205234141
【申請號】CN201520848389
【發明人】繆克君, 左孝放
【申請人】深圳眠蟲科技有限公司, 繆克君, 左孝放, 楊丹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