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擬失重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
【背景技術】
[0002]月球探測不僅是人類對遙遠太空的科學探索,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具有重大的科學、經濟、政治和軍事意義。
[0003]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因此人類去月球探險時必須要經過失重訓練以適應月球環境,世界各國一般采用失重水槽來進行航天員失重訓練。據了解,失重水槽就是一個大得像游泳池一樣的設備,把航天器放入其中,訓練時,通過增減配重和漂浮器使航天員的重力和浮力相等,模擬太空失重狀態,然后航天員在水池里反復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首先這種訓練方式極為不便,難于準確調整至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且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得多,慣性大,航天員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也大,其體感與月球真實環境差別較大。而其它類型的月球重力體驗器械則因為機構復雜、體積龐大,成本較高而不能被廣泛的推廣使用。特別是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成熟,探月工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航天技術的熱情隨之高漲,體驗月球環境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可現有的月球環境體驗中心設備造價昂貴、開放程度有限,很難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月球環境體驗設備存在的上述不足,進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體驗效果好、應用范圍廣的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種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包括衣服本體,所述衣服本體具有上衣、下衣和頭盔,所述上衣、所述下衣、所述頭盔連成一體式封閉結構,所述上衣的一側設置有供人們穿戴的可啟閉的開口;所述上衣的胸前和后背、所述下衣的大腿和小腿處及所述頭盔上分別設置有充氣氣囊,所述充氣氣囊內用于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每一部位的所述充氣氣囊均通過導管與進氣管連通,所述導管上設置有用于向所述充氣氣囊內單向進氣的進氣閥;至少在所述上衣胸前和后背的每個充氣氣囊上設置有用于檢測人氣傾斜度的陀螺儀,所述陀螺儀與控制中樞數據連接;所述上衣的胸前充氣氣囊與所述上衣的后背充氣氣囊之間通過支管連通,所述支管上設置有能將所述胸前充氣氣囊內的氣體栗入所述后背充氣氣囊內,或將所述后背充氣氣囊內的氣體栗入所述胸前充氣氣囊內的雙向氣栗。
[0007]優選的,所述胸前充氣氣囊設置有兩個,分別位于胸前兩側,所述后背充氣氣囊也設置有兩個,分別位于后背兩側。
[0008]優選的,所述上衣上的四個充氣氣囊的體積相等,并在人體的胸前和后背呈對稱設置。
[0009]優選的,每一個所述充氣氣囊的內部均設置有用于檢測所述充氣氣囊內部氣壓的壓力感應器,所述壓力感應器與所述控制中樞數據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上衣的兩個胳臂上也分別設置有一個胳臂充氣氣囊。
[0011]優選的,所述上衣胸前和后背的所述充氣氣囊的體積之和占整個所述體驗訓練服的氣囊體積的40%-60 %。
[0012]優選的,所述充氣氣囊內充入的氣體為氮氣。
[0013]優選的,每一個所述充氣氣囊上均設置有一個排氣閥,所述排氣閥與排氣管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通過向充氣氣囊內充入不同量的氮氣來調整特定太空環境下的失重訓練要求,訓練過程中,人體一旦發生傾斜,則相應位置的陀螺儀最先感應到,并通過雙向氣栗控制動態調配胸前和后背充氣氣囊內的充氣壓力,進而保證人體的重心與浮心重合,提高月球環境的模擬質量,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既能適用于宇航員的日常訓練,也能應用于普通娛樂場所的娛樂需求,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001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的氣路圖。
[0019]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0020]1-衣服本體;11-上衣;12-下衣;13-頭盔;2_充氣氣囊;21-胸前充氣氣囊;22-后背充氣氣囊;23-大腿充氣氣囊;24-小腿充氣氣囊;25-頭盔充氣氣囊;26-胳臂充氣氣囊;3-導管;4-進氣管;5-進氣閥;6-陀螺儀;7-支管;8-雙向氣栗。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見圖1,一種月球環境體驗訓練服,包括衣服本體I,所述衣服本體具有上衣11、下衣12和頭盔13,所述上衣11、所述下衣12、所述頭盔13連成一體式封閉結構,所述上衣11的一側設置有供人們穿戴的可啟閉的開口(圖中未示出,只要便于穿戴即可);所述上衣11的胸前和后背分別設置胸前充氣氣囊21和后背充氣氣囊22,所述下衣12的大腿和小腿分別設置有大腿充氣氣囊23和小腿充氣氣囊24,處所述頭盔13上設置有頭盔充氣氣囊25,充氣氣囊2(充氣氣囊2為各部位充氣氣囊的總稱)內用于充入氮氣(或其它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所述氣囊2可設置在衣服本體I的內側或夾層或外側上,每一部位的所述充氣氣囊2均通過導管3與進氣管4連通,所述導管3上設置有用于向所述充氣氣囊2內單向進氣的進氣閥5;所述上衣11的每個充氣氣囊2上均設置有用于檢測人氣傾斜度的陀螺儀6,所述陀螺儀6與控制中樞(圖中未示出,可采用有限或無線連接)數據連接;所述上衣11的胸前充氣氣囊21與所述上衣的后背充氣氣囊22之間通過支管7連通,所述支管7上設置有能將所述胸前充氣氣囊21內的氣體栗入所述后背充氣氣囊22內,或將所述后背充氣氣囊22內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