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暈機的夾邊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暈機的夾邊裝置。電暈機的夾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第一軸、第一輥、第二軸、第二輥、氣缸;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輥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軸的一端部,第一軸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上部;第二輥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二軸的一端部,第二輥位于第一輥的上方,第二軸的中部與支架鉸接,第二軸的另一端部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底座上。該夾邊裝置可將膜拉平。
【專利說明】
電暈機的夾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暈機的夾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膜進行電暈前,需將膜拉平,這樣膜貼電暈輥效果就好(避免反面電暈和電暈火花擊傷)。現有的夾邊裝置將膜拉不平(效果不太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暈機的夾邊裝置,該夾邊裝置可將膜拉平。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電暈機的夾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第一軸、第一輥、第二軸、第二輥、氣缸;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輥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軸的一端部,第一軸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上部;第二輥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二軸的一端部,第二輥位于第一輥的上方,第二軸的中部與支架鉸接,第二軸的另一端部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底座上。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結構,有對膜向外拉伸作用,將膜拉平,貼電暈輥效果好,沒有空氣。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不意圖。
[0008]圖中標號:1-底座,2-支架,3-第一軸(或稱為臂),4-第一輥,5-第二軸(或稱為臂),6-第二輥,7-氣缸,8-第一夾邊裝置,9-膜,I O-第二夾邊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圖2所示,電暈機的夾邊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2、第一軸3、第一輥4、第二軸
5、第二輥6、氣缸7;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I上,第一輥4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軸3的一端部(也可第一輥4套在第一軸3上,即第一輥4可旋轉,可為膠輥),第一軸3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2的上部;第二輥6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二軸5的一端部(也可第二輥6套在第二軸5上,即第二輥6可旋轉,可為膠輥),第二輥6位于第一輥4的上方,第二軸5的中部與支架2鉸接,第二軸5的另一端部(如右部)與氣缸7的活塞桿鉸接,氣缸7的缸體固定在底座I上[活塞桿伸縮,帶動第二輥6靠近或離開第一輥4,可實現夾持膜,活塞桿伸出對膜有向外拉伸作用(向外是相對膜而言),可將膜拉平]。
【主權項】
1.電暈機的夾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支架(2)、第一軸(3)、第一輥(4)、第二軸(5)、第二輥(6)、氣缸(7);支架(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I)上,第一輥(4)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一軸(3)的一端部,第一軸(3)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2)的上部;第二輥(6)通過軸承安裝在第二軸(5)的一端部,第二輥(6)位于第一輥(4)的上方,第二軸(5)的中部與支架(2)鉸接,第二軸(5)的另一端部與氣缸(7)的活塞桿鉸接,氣缸(7)的缸體固定在底座(I)上。
【文檔編號】B29L7/00GK205467434SQ201521139434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發明人】蔡巖勝, 張雷, 蔡揚龍
【申請人】湖北德威包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