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及散熱機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及散熱機柜,主要結構包括架體組,設于至少一個機柜上;設于所述架體組一側的至少一個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組件、及樞設于所述驅動組件上的驅動軸;活動設置于所述架體組上的至少一個窗體;及設于所述窗體一側且與所述驅動軸配合動作的樞轉座,用于帶動窗體旋轉開啟或關閉。本實用新型用于帶動窗體旋轉開啟或關閉,具有力道需求較低、設備壽命較長且可進行自動啟閉的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及散熱機柜
技術領域
[0001]本新型為提供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及散熱機柜,尤指一種驅動窗體的力道需求較低、設備壽命較長且可進行自動啟閉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及散熱機柜。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服務器的市場與需求量也日亦龐大,而服務器主機的最大特點,即在于其強大的運算能力,因為運算能力越強大的服務器主機,其運作時所會產生的熱量相對越高,長時間下來,輕則影響服務器的運作效能,重則將可能導致服務器損壞,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通常業者會將服務器設置在通風良好的散熱機柜。
[0003]但,過去的操作方式是通過冷氣設備送入冷空氣,使機柜及內部的服務器得以保持一定的溫度,但這些機柜散發的熱量不盡相同,且冷空氣因未受導引而僅能以自然擴散方式進行熱交換,導致散熱不均或機柜間散出的熱量彼此吸收。又如中國臺灣專利證書號第M463033號「提高機房致冷效率及消防安全裝置改良」,是在各機柜上方設置窗體,配合開啟模塊增加消防動作的便利性。
[0004]然而,上述提高機房致冷效率及消防安全裝置改良在使用時,存在下列問題與缺點尚待改進:
[0005]只有開啟模塊,沒有關閉模塊,因此自動開啟后便無法自動關閉,因此,若機房內有多組機柜,則必須以人工逐一手動關閉,方便性明顯不足。
[0006]樞轉軸設于窗框上,且位于窗框的側緣,不但需要的轉動力量較大,此外力也會經由樞轉軸傳至窗框,而導致設備損壞率提高。
[0007]以上【背景技術】內容的公開僅用于輔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及技術方案,其并不必然屬于本專利申請的現有技術,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上述內容在本專利申請的申請日已經公開的情況下,上述【背景技術】不應當用于評價本申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及散熱機柜,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無法自動關閉的不便利性、所需扭力較大而較耗電、設備使用壽命較短、及維修不便的技術問題。
[0009]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包括:架體組,設于至少一個機柜上;設于所述架體組一側的至少一個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組件、及樞設于所述驅動組件上的驅動軸;活動設置于所述架體組上的至少一個窗體;及設于所述窗體一側且與所述驅動軸配合動作的樞轉座,用于帶動窗體旋轉開啟或關閉。
[0010]根據實施例,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具有如下技術特征:
[0011 ]還包括電性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模塊,用于操控所述驅動裝置。
[0012]所述控制模塊信息連接至少一個消防訊號模塊。
[0013]還包括設于所述窗體旋轉路徑上的至少一個限位機構,用于限制所述窗體的旋轉角度。
[0014]所述限位機構為包括設于所述驅動裝置一側的垂直限位件,以使所述窗體的最大開啟角度為90度。
[0015]所述限位機構為包括設于所述架體組一側的水平限位件,以使所述窗體的最小關閉角度為O度。
[0016]所述驅動軸及所述樞轉座位于所述窗體一側的中央位置。
[0017]所述驅動組件為馬達。
[0018]一種散熱機柜,包括冷熱通道,所述冷熱通道設有前述的任一項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
[001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對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0]操作簡單,可自動完成窗體的開啟或關閉動作;轉動窗體所需的扭力較低,可減輕驅動裝置的負擔;窗體未直接設置樞轉結構,可避免扭力對窗體結構的破壞,而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通過消防訊號模塊使本新型與消防系統連動,而更具實用性及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圖1的局部示意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的窗體連動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圖2的分解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動作狀態示意圖一。
[0026]圖6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一動作狀態示意圖二。
[0027]I架體組
[0028]2驅動裝置
[0029]3窗體
[0030]4樞轉座
[0031]5限位機構
[0032]6機柜
[0033]21驅動裝置
[0034]22驅動軸
[0035]23控制模塊
[0036]24消防訊號模塊
[0037]51垂直限位件
[0038]52水平限位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9]為便于準確理解,以下是后文中將出現的技術術語的準確定義: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強調的是,下述說明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及其應用。
[0040]參照以下附圖1-6,將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實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別說明。
[0041]實施例一:
[004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包括:架體組I,設于至少一個機柜6上;設于所述架體組I 一側的至少一個驅動裝置2,所述驅動裝置2是包括驅動組21件、及樞設于所述驅動組件21上的驅動軸22,其中所述驅動組件21為馬達;電性連接所述驅動裝置2的至少一個控制模塊23,用于操控所述驅動裝置2;所述控制模塊23的信息連接至少一個消防訊號模塊24;活動設置于所述架體組I上的至少一個窗體3;以及凸設于所述窗體3—側且與所述驅動軸22配合動作的樞轉座4,所述樞轉座4用于帶動窗體3旋轉開啟或關閉。
[0043]設于所述窗體3旋轉路徑上至少一個的限位機構5,用于限制所述窗體5的旋轉角度。所述限位機構5為包括設于所述驅動裝置2—側的垂直限位件51,以使所述窗體3的最大開啟角度為90度。所述限位機構5為包括設于所述架體組I一側的水平限位件52,以使所述窗體3的最小關閉角度為O度。
[0044]通過上述的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的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的對應配合,可達到驅動窗體3的力道需求較低、設備壽命較長且可進行自動啟閉效果,詳細的描述如下。
[0045]請同時配合參閱圖1至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的局部示意圖、窗體連動結構示意圖、圖2的分解圖、動作狀態示意圖一及動作狀態示意圖二,通過上述構件組構時,可從圖中清楚看出,本新型于機柜6上設置架體組I,而架體組I上則活動設置有窗體3,以做為氣體流動的通道,其中窗體3本身并不直接設置旋轉軸心,而是通過設于窗體3—側的樞轉座4以及架體組I上的驅動組件21帶動驅動軸22,再由驅動軸22連動樞轉座4以連動窗體3。
[0046]實際操作時,用戶只要操作控制模塊23即可啟閉窗體3。執行開啟動作時,窗體3便通過驅動裝置2的驅動組件21及驅動軸22帶動樞轉座4,以窗體3—側的中央位置為軸心順時針旋轉,轉動到90度時,窗體3會抵觸到限位機構5的垂直限位件51,此時,限位機構5便令驅動組件21(馬達)停止作動,而使窗體3維持在90度的開啟狀態;反之,使用者在執行關閉動作時,窗體3同樣通過驅動裝置2的驅動組件21及驅動軸22帶動樞轉座4,以窗體3—側的中央位置為軸心逆時針旋轉,轉回原本O度角的水平狀態,而窗體3會抵觸到限位機構5的水平限位件52,此時,限位機構5便令驅動組件21 (馬達)停止作動,而使窗體3維持在O度的關閉狀態。藉此,完成窗體3的自動開啟或關閉動作,且因旋轉軸心位于窗體3—側的中央位置,所需的扭力較低,可節省驅動裝置2所需的電力,也因為驅動裝置2系間接轉動窗體3,使得窗體3不易受損,而提升設備的使用壽命。
[0047]此外,上述控制模塊23系信息連接有消防訊號模塊24,故當消防訊號模塊24接收到任何消防的安全警訊時,便立刻將訊號傳遞給控制模塊23,令控制模塊23自動執行窗體3開啟的動作,而達到實時通風的高度安全性。
[0048]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散熱機柜,包括冷熱通道,所述冷熱通道設有如前文實施例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
[0049]所以,請參閱圖1-6所示,本新型使用時,與現有技術相較,著實存在下列優點:
[0050]操作簡單,可自動完成窗體3的開啟或關閉動作。
[0051]轉動窗體3所需的扭力較低,可減輕驅動裝置2的負擔。
[0052]窗體3未直接設置樞轉結構,可避免扭力對窗體3結構的破壞,而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O
[0053]通過消防訊號模塊24使本新型與消防系統連動,而更具實用性及安全性。
[0054]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對以上描述做出眾多變通是可能的,所以實施例和附圖僅是用來描述一個或多個特定實施方式。
[0055]盡管已經描述和敘述了被看作本實用新型的示范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明白,可以對其作出各種改變和替換,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另外,可以做出許多修改以將特定情況適配到本實用新型的教義,而不會脫離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中心概念。所以,本實用新型不受限于在此披露的特定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可能還包括屬于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實施例及其等同物。
【主權項】
1.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體組,設于至少一個機柜上; 設于所述架體組一側的至少一個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組件、及樞設于所述驅動組件上的驅動軸; 活動設置于所述架體組上的至少一個窗體; 及設于所述窗體一側且與所述驅動軸配合動作的樞轉座,用于帶動窗體旋轉開啟或關閉。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性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模塊,用于操控所述驅動裝置。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信息連接至少一個消防訊號模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窗體旋轉路徑上的至少一個限位機構,用于限制所述窗體的旋轉角度。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為包括設于所述驅動裝置一側的垂直限位件,以使所述窗體的最大開啟角度為90度。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為包括設于所述架體組一側的水平限位件,以使所述窗體的最小關閉角度為O度。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軸及所述樞轉座位于所述窗體一側的中央位置。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為馬達。9.一種散熱機柜,包括冷熱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熱通道設有如權利要求2-8任一項所述的冷熱通道自動復位裝置。
【文檔編號】H05K7/20GK205491594SQ20162001886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5日
【發明人】李文旭
【申請人】臺新鋁精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