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其中,形成滾筒室一部分的同時支承脫粒滾筒的上部構造體與形成滾筒室另一部分的主構造體,在上升開啟位置與下降關閉位置之間,可自由擺動地開關連接。
上述脫谷裝置在清掃滾筒室或脫粒滾筒或者檢修之際,通過上升擺動上部構造體,以開啟滾筒室。在這種脫谷裝置中,以往,例如日本特開平11-275934號公報所示,具有氣體彈簧,以給予開啟上部構造體的輔助力,但要考慮上部構造體應當輕以能上升操作。
以往,由于氣體彈簧起到輔助力的作用,在開閉滾筒室時,必須進行開閉上部構造體的人為操作。特別是在大型機種時,為充分開啟滾筒室,必須高舉起上部構造體,從而難以開閉。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關閉滾筒室之際、易避免遺失清掃具或工具的故障、并且能夠更方便開閉滾筒室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在本發明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中,形成滾筒室一部分的同時支承脫粒滾筒的上部構造體相對于形成滾筒室其他部的主構造體,在上升開啟位置和下降關閉位置之間可自由擺動地連接著,具有為擺動所述上部構造體而將所述上部構造體與驅動源連接的驅動機構;以及設置在所述驅動機構上的互通機構,該互通機構在從所述上升開啟位置到比所述下降關閉位置更位于上升側的中間位置的、所述上部構造體的關閉擺動期間,進行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上部構造體的可力傳遞連接,同時,在所述下降關閉位置與所述中間位置之間,所述上部構造體的關閉擺動期間的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上部構造體的可力傳遞連接被取消。
采用這種結構,在關閉滾筒室之際,能夠靠人為操作,將由驅動機構關閉擺動到所述中間位置的上部構造體從其中間位置關閉到下降關閉位置,在驅動機構導致上部構造體的關閉擺動停止后,可目視確認滾筒室內部,或者邊靠人為操作關閉上部構造體邊目視確認滾筒室內部,當清掃工具或工具類遺失在滾筒室時能易于發現。另外,人為操作關閉上部構造體之際,如果滾筒室內存有任何遺失物,由于與之干涉,上部構造體難以關閉,對于操作者,易發現滾筒室內異物。
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互通機構在從所述下降關閉位置到所述上部構造體的所述上部構造體的開啟擺動期間,將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上部構造體進行可力傳遞的連接。由此,開啟擺動上部構造體之際,僅僅動作驅動機構就能方便地開啟滾筒室。
作為簡單有效地具體例的互通機構,在本發明中,提出了所述互通機構由從上部構造體的所述下降關閉位置設置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連桿機構上的長孔和銷體構成。采用這種結構,由于從所述中間位置到所述下降關閉位置的上部構造體的關閉擺動變位與銷體的長孔內的移動對應,此間,可取消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上部構造體的可力傳遞的連接。
使驅動機構動作的驅動源作為發動機,由該發動機驅動的液壓泵和用液壓泵供給的液壓油驅動的液壓缸構成使上部構造體開關擺動的驅動機構時,為開關擺動必須運轉發動機。發動機一旦運轉,因動力傳給脫粒滾筒,由于必須斷開切斷脫粒滾筒動力傳遞的離合器,必須進行開啟擺動上部構造體的控制。對此,在本發明的1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源靠電產生力。總之,由于沒必要為該動作運轉發動機,在停止發動機的狀態下,就可開啟擺動上部構造體。
作為驅動源和驅動機構的具體結構,在本發明中,所述驅動源為電動馬達,所述驅動機構具有使所述連桿機構變位的液壓缸,和由所述電動馬達驅動的同時向液壓缸供給液壓油的液壓泵。采用這種結構,即使停止發動機,當由電池向電動馬達供給電力時,也能夠驅動電動馬達,驅動液壓泵并驅動液壓缸,用驅動力就能夠開關上部構造體。并且,由于電動馬達的回轉力轉換給液壓以開關上部構造體,與只由電動馬達的回轉力開關操作相比,即使是大型的上部構造體時,采用小型馬達并且采用更輕型的減速機構,也能開關上部構造體。采用這種結構,因發動機停下以停止脫粒滾筒,用電動馬達驅動式液壓泵驅動的液壓缸能夠方便地開關上部構造體。
此外,在本發明的其他較佳實施例中,具有從谷粒倉輸出脫谷粒的谷粒輸出裝置不存在于所述上部構造體的上升范圍時,容許所述驅動機構所致的上部構造體的開啟擺動,而在所述谷粒輸出裝置存在于上部構造體的上升范圍時,不能由所述驅動機構導致上部構造體開啟擺動的開啟牽制手段。如谷粒輸出裝置沒有位于上部構造體的上升范圍,牽制手段容許驅動機構進行開啟操作,應進行開啟上部構造體的操作和上部構造體開啟,如谷粒輸出裝置位于上部構造體的上升范圍,牽制手段不能使驅動機構進行開啟操作,即使應開啟操作上部構造體,上部構造體也不會開啟,能夠使上部構造體與谷粒輸出裝置接觸的同時進行開啟操作。由此,開啟滾筒室時,上部構造體與谷粒輸出裝置接觸,能夠避免其變形和破損。
圖1是聯合收割機全體側視圖,圖2是聯合收割機全體俯視圖,圖3是脫谷裝置的示意圖,圖4是滾筒室處于關閉狀態的說明圖,圖5是滾筒室處于全開狀態的說明圖,圖6是滾筒室處于開啟狀態的說明圖,圖7是脫谷部的驅動機構安裝部的后視圖,圖8是驅動機構的作用說明圖,圖9是驅動機構控制流程圖。
如
圖1、圖2所示,在該聯合收割機中,具有履帶式行走裝置1、帶駕駛席2的駕駛部和位于駕駛席2下方的發動機3的行走機體的前部,通過氣缸5可升降地與收割部4連接。在該收割部4中,用拾起裝置4a拾起并處理稻、麥等植立谷桿,同時,用收割裝置4b收割,并用輸送裝置4c將收割的谷桿輸送到機體后方。在行走機體中,將來自前述輸送裝置4c的收割谷桿由脫谷裝置10的脫谷供給鏈條11接受以進行脫谷處理,并將來自脫谷裝置10的脫谷粒輸送并存儲在谷粒倉6中,并且通過由下端側與谷粒倉6后部連接的縱向螺旋式輸送機7a和基端側與該縱向螺旋式輸送機7a上端部連接的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構成的谷粒輸出裝置7,將脫谷粒從谷粒倉6中輸出。
如圖3,圖4等所示,構成有脫谷裝置10的滾筒室12和脫粒滾筒13的脫谷部的構造體由比滾筒室12的谷桿供給口12a或喂入口12b或排草排出口12c還位于上方的上部構造體10a和位于下方的主構造體10b構成。脫粒滾筒13支承在脫粒滾筒支承軸13a上,該軸13a跨在上部構造體10a的前側板部14a和后側板部15a之間延伸。
上部構造體10a與主構造體10b的可擺動連接是通過與上部構造體10a的前側板部14a和后側板部15a的喂入口12b相反側的角部延伸出的臂形連接部件16、和跨在主構造體10b的前側板部14b與后側板部15b之間水平延伸的支承軸17實現的。即,形成滾筒室12上部的同時可自由回轉地支承著脫粒滾筒13的上部構造體10a,圍繞著與作為脫粒滾筒13回轉軸的脫粒滾筒支承軸13a相平行的前述支承軸17的軸心17a,可相對主構造體10b上下擺動,能使滾筒室12開啟或關閉。
在上部構造體10a和主構造體10b的前側板部14a,14b上以及在上部構造體10a和主構造體10b的后側板部15a,15b上分別搭接著氣體彈簧18,在主構造體10b的后側板部15b的外表面側裝有帶液壓缸21的驅動機構20。
前述前后側的兩氣體彈簧18由與上部構造體10a的前側板部14a或后側板部15a連接著的缸體、和與主構造體10b的前側板部14b或后側板部15b連接著的活塞桿構成,通過充填于缸體的氣體,常態下對活塞桿施加從缸體突出一側的力,結果,氣體彈簧18常態下伸長。該伸長力使上部構造體10a朝向如圖5所示的上升開啟位置方向。
如圖6和圖7所示,前述驅動機構20由固定在上部構造體10a上的連接部件16;可擺動地支承在支承軸17上的開閉操作體22,支承軸17可擺動地支承著該連接部件16;在該開閉操作體22的空轉端側與活塞桿連接,同時在主構造體10b的后側板部15b連接缸體的液壓缸21;和向該液壓缸21供給液壓油的液壓泵23等構成。驅動液壓泵的所謂驅動機構20的驅動源60在此為電動馬達24。由這些液壓泵23和電動馬達24和溢流閥等構成的液壓裝置連接并支承于液壓缸21的缸體上。
液壓缸21所致的開閉操作體22的擺動變位通過互通機構50傳遞到連接部件16,以開閉擺動上部構造體10a。互通機構50由設置在開閉操作體22上的長孔22a和設置在前述連接部件16上作為銷體的從動部16a構成,從動部16可自由滑動地進入長孔22a中。
下面,通過互通機構50說明擺動變位的動作。
上部構造體10a在作業用的下降開閉位置也就是前側板部14a,14b彼此或后側板部15a,15b彼此接觸的狀態下(圖4),長孔22和從動部16b成為圖8(イ)所示位置。由此,一旦驅動電動馬達24至上升側,該電動馬達24就驅動液壓泵23至上升側,由該液壓泵23驅動并供給液壓油的液壓缸21動作至伸長側,將開閉操作體22擺動至上升側(圖中順時針方向)。這樣,如圖8(ロ)所示,開閉操作體22在長孔22a的一端提升從動部16a,通過擺動操作連接部件16至上升側,液壓缸21使上部構造體10a上升。如圖8(ロ)所示,一旦開閉操作體22到達上升極限,上部構造體10a就處于上升極限,使滾筒室12如圖5開啟,處于上升開啟位置。
由該狀態,將電動馬達24驅動至下降側時,電動馬達24就將液壓泵23驅動至下降側,通過該液壓泵23,驅動并供給液壓油的液壓缸21在縮短側動作,開閉操作體22擺動至下降側(圖中逆時針方向)。這樣,如圖8(ハ)所示,通過開閉操作體22在長孔22a的另一端下拉從動部16a,將連接部件16擺動至下降側,上部構造體10a就下降擺動。如圖8(二)所示,即使液壓缸21縮短到行程末端,開閉操作體22到達下降行程末端,并且上部構造體10a也由氣體彈簧18支承,不到達下降關閉位置,上部構造體10a處于為前述下降關閉位置的面前的中間位置(參照圖6)。之后,通過人為地克服氣體彈簧18使上部構造體10a下降擺動操作,在開閉操作部件22停下的狀態下,由于從動部16a在長孔22a內動作,連接部件16擺動下降,使上部構造體10a移至作業用的下降關閉位置。
如此,由于采用了經互通機構50,將液壓缸21產生的力(變位)傳遞到上部構造體10a上的結構,開啟上部構造體10a時,將前后氣體彈簧18所施加的上升力作為上升操作的輔助力的同時,上部構造體10a從作業用下降關閉位置開啟擺動至上升極限的上升開啟位置,在開啟上部構造體10a時,通過互通機構50的作用,上部構造體10a在液壓缸21作用下,從上升開啟位置關閉擺動至前述中間位置,從該中間位置到下降關閉位置能由人為操作進行開啟擺動。作為從中間位置到下降關閉位置的行程最好是,能從外部看到滾筒室12內部的程度設定上部構造體10a開啟的程度。
如圖7所示,前述驅動機構20的液壓缸21裝有進入活塞桿端部的安裝孔中并形成于開閉操作體22上的支承銷25,進入缸體端部的安裝孔中并形成于主構造體10b的后側板15b上的支承銷26,可自由裝卸地安裝在各支承銷25,26上以防止缸體或活塞桿拔出的止拔銷27。即,僅僅取下止拔銷27就能方便地取下驅動機構20。
在上部構造體10a的前側板部14a與后側板部15a各自的外表面側設有將上部構造體10a鎖定在作業用的前述下降關閉位置的鎖定機構30。該鎖定機構30由其中間部通過可自由回轉地連接到連接軸31a上、圍繞著連接軸31a的軸心可自由擺動地支承在上部構造體10a上的鎖定桿31,跨接在該鎖定桿31和上部構造體10a上的鎖定彈簧32,固定設置在主構造體10b的前側板部14b或后側板部15b的外表面側的鎖定銷33構成。
即,一旦上部構造體10a處于作業用的下降關閉位置,通過在脫谷裝置10的橫向外側由柄桿34連接前后鎖定桿31,31的空轉端,使前后鎖定桿31連動以及前述鎖定彈簧32將鎖定桿31擺動施力于鎖定側,位于各鎖定桿31前端的鉤部31b與前述鎖定銷33接合,同時,維持住該接合狀態,為使上部構造體10a不會在下降鉤部位置開啟,鎖定主構造體10b。通過前述柄桿34,使將兩鎖定桿31克服鎖定彈簧32擺動操作,各鎖定桿31的鉤部31b能從鎖定銷上拆下,能夠解除上部構造體10a的鉤部鎖定。
如圖9所示,前述電動機24作為驅動機構20的驅動源60,在與電動機24的驅動回路部連接的控制機構40上分別連接著開閉開關41,極限傳感器42,發動機傳感器43和檢測谷粒輸出裝置7位置的位置傳感器44。
開閉開關41具有上升操作部41a和下降操作部41b,一旦推壓操作上升操作部41a,就向控制機構40供給作為應使上部構造體10a上升指令的電信號,一旦推壓操作下降操作部41b,就向控制機構40供給使上部構造體10a下降指令的電信號。
前述開關操作部22相對上部構造體10a擺動時,極限傳感器42由與之連動并使操作部回轉的電位器構成,將上部構造體10a到達驅動機構20所致的上升擺動極限和到達驅動機構20所致的下降極限,根據相對于開關操作體22的主構造體10b的擺動位置檢測出,并將該檢測結果作為電信號向控制機構40供給。
發動機傳感器43根據發動機操作開關是否處于驅動位置或者發動機輸出軸是否回轉,以檢測出將動力傳遞給脫粒滾筒13的前述發動機3是否回轉,并將該檢測結果作為電信號輸入控制機構40。
位置傳感器44由谷粒輸出裝置7的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相對縱向螺旋式輸送機7a旋轉時,與之連動并使操作部回轉的旋轉用電位器44a;和橫向螺旋式輸送機相對縱向螺旋式輸送機7a上下起伏擺動時,與之連動并使操作部回轉的起伏用電位器44b構成,由旋轉用電位器44a檢測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的旋轉位置,由起伏用電位器44b檢測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的起伏位置,根據這些檢測結果,判斷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是否存在于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范圍,并將旋轉位置和起伏位置的檢測結果作為電信號輸入給控制機構40。
控制機構40由微機構成,具有預先記憶在記憶部的開關程序構成的開關控制手段45和預先記憶在記憶部的牽制程序構成的開啟牽制手段46,開關控制手段45和開啟牽制手段46構成為,能根據開閉開關41、極限傳感器42、發動機傳感器43和位置傳感器44來的信息如下動作。
即,開閉開關41輸出上升指令時,開關控制手段45向馬達24的驅動回路部輸出要使馬達24驅動至上升側的信號,僅僅在推壓上升操作部41a期間使驅動機構20驅動至開啟側。隨之,上部構造體10a處于上升極限的上升開啟位置并由極限傳感器42檢測出時,開關控制手段45即使在推壓上升操作部41a的狀態下,也優先于來自開閉開關41的信息,并根據極限傳感器42的信息由開關控制手段45向馬達24的驅動回路部輸出應停止馬達24的信號,使驅動機構20的驅動停止。
開閉開關41輸出下降指令時,開關控制手段45向馬達24的驅動回路部輸出要使馬達24驅動至下降側的信號,僅僅在推壓下降操作部41b期間使驅動機構20驅動至關閉側。隨之,上部構造體10a到達由驅動機構20所致的下降擺動極限的前述開啟位置并由極限傳感器42檢測出時,開關控制手段45即使在推壓下降操作部41a的狀態下,也優先于來自開閉開關41的信息,并根據極限傳感器42的信息由開關控制手段45向馬達24的驅動回路部輸出應停止馬達24的信號,使驅動機構20的驅動停止。
由來自發動機傳感器43的信息判斷發動機3處于回轉狀態,或者由來自位置傳感器44的信息判斷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位于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范圍任一種情況下,開啟牽制手段46進行牽制作用,通過停止開關控制手段45所致的馬達24上升側的驅動操作,即使由開閉開關41輸出上升指令,驅動機構20也不能開啟上部構造體10a。根據來自發動機傳感器43的信息,判斷發動機3處于停轉狀態并且根據來自位置傳感器44的信息判斷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沒有位于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范圍時,開啟牽制手段46解除牽制作用,通過可進行由開關控制手段45所致的馬達24的上升側的驅動操作,由開閉開關41輸出上升指令,容許驅動機構20開啟上部構造體10a。
總之,邊清掃滾筒室12邊進行檢修或修理之際,擺動鎖定機構30的柄桿34,將鎖定機構30操作至鎖定解除側,推壓開閉開關41的上升操作部41a。此時,發動機3停下,而且,谷粒輸出裝置7的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不處于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范圍,上部構造體10a即使上升,也不與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接觸時,開啟牽制手段46解除牽制作用,容許驅動機構20帶動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操作,驅動機構20通過開關控制手段45驅動至上升側,開啟上部構造體10a。當上升操作部41a在中途停止推壓操作時,此時,驅動機構20通過開關控制手段45停止操作,上部構造體10a在上升極限的直到上升開啟位置的中途的開啟位置停下,滾筒室12處于中間的開啟狀態。將上升操作部41a一直推壓到最后,或再次推壓操作,驅動機構20自動停下時,上部構造體10a開啟擺動到上升極限的上升開啟位置,滾筒室12處于全開的開啟狀態。
即使推壓開閉開關41的上升操作部41a,使發動機3回轉,或者在谷粒輸出裝置7的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位于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范圍、上部構造體10a上升時與橫向螺旋式輸送機7b接觸任一種狀態下,開啟牽制手段46起到牽制作用,不能進行驅動機構20所致的上部構造體10a的開啟擺動。為此,上部構造體10a如不開啟,則滾筒室12就不開啟。
一旦結束清掃或修理等作業,就推壓開閉開關41的下降操作部41b。這樣,驅動機構20由開關控制手段45驅動至下降側,關閉上部構造體10a。上部構造體10a下降擺動到作業用下降關閉位置前的前述中間位置時,驅動機構20自動停下,上部構造體10a停在前述中間位置。之后,將上部構造體10a人為地下降擺動至作業用的下降關閉位置。這樣,滾筒室12處于作業用的關閉狀態的同時,鎖定機構30因鎖定彈簧33自動地處于鎖定作用狀態,能將上部構造體10a鎖定在關閉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形成滾筒室(12)一部分的同時支承脫粒滾筒(13)的上部構造體(10a)相對于形成滾筒室(12)其他部的主構造體(10b),在上升開啟位置和下降關閉位置之間可自由擺動地連接著,其特征在于,具有為擺動所述上部構造體(10a),將所述上部構造體(10a)與驅動源(60)連接的驅動機構(20);以及設置在所述驅動機構(20)上的互通機構(50),該互通機構(50)在從所述上升開啟位置到比所述下降關閉位置更位于上升側的中間位置的、所述上部構造體(10a)的關閉擺動期間,進行所述驅動機構(50)與所述上部構造體的可力傳遞連接,同時,在所述下降關閉位置與所述中間位置之間,所述上部構造體(10a)的關閉擺動期間的所述驅動機構(50)與所述上部構造體(10a)的可力傳遞連接被取消。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機構(50)在從所述下降關閉位置到所述上部構造體(10a)的所述上部構造體(10a)的開啟擺動期間,將所述驅動機構(50)與所述上部構造體(10a)進行可力傳遞的連接。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機構(50)由從上部構造體(10a)的所述下降關閉位置設置在所述驅動機構(20)的連桿機構(16,22)上的長孔(22a)和銷體(16a)構成。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源(60)靠電產生力。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源(60)為電動馬達(24),所述驅動機構具有使所述連桿機構(16,22)變位的液壓缸(21),和由所述電動馬達(24)驅動的同時向液壓缸供給液壓油的液壓泵(23)。
6.按照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從谷粒倉(6)輸出脫谷粒的谷粒輸出裝置(7)不存在于所述上部構造體(10a)的上升范圍時,容許所述驅動機構(20)所致的上部構造體的開啟擺動,而在所述谷粒輸出裝置存在于上部構造體的上升范圍時,不能由所述驅動機構導致上部構造體開啟擺動的開啟牽制手段(46)。
全文摘要
聯合收割機的脫谷裝置,為了擺動上部構造體,具有連接上部構造體和驅動源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上設有互通機構,該互通機構在從前述上升開啟位置到比下降關閉位置更位于上升側的中間位置的、上部構造體的關閉擺動期間,進行驅動機構與上部構造體的可力傳遞連接,同時,在下降關閉位置與中間位置之間,上部構造體的關閉擺動期間,驅動機構與上部構造體的可力傳遞連接被取消。
文檔編號A01F12/46GK1303582SQ0013055
公開日2001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7日
發明者河野嘉之, 松下肇 申請人:株式會社久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