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動、電動兩用板栗外殼脫離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產品加工機械,確切地說是手動、電動兩用板栗外殼脫離機。
在板栗生產加工過程中,脫去毛板栗外表的一層外殼是一個重要的生產環節,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人們曾設計過一種板栗外殼脫離機,如中國專利CN2341415Y,該機在使用過程中雖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脫殼過程中,栗實仍有破碎的情況;二是,脫殼后雖設有分離機構,但分離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脫殼后栗實破碎率低的、外殼與栗實分離更干凈的手動、電動兩用板栗外殼脫離機。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手動、電動兩用板栗外殼脫離機,包括機架、脫殼機構、分離機構和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殼機構的脫殼定子1弧形板外側下部的調節螺桿2的前端設有彈簧3,彈簧3與脫殼定子1接觸;調節螺桿2上設有鎖緊螺母4所述分離機構的外層筒篩下部的機體上通過軸設有風扇6,風扇軸位于電機軸下方,且平行于電機軸,軸端外伸,軸端上設有帶輪;栗實出料口9下部的機體上通過軸設有揚凈輪10,揚凈輪軸平行于電機軸,軸端外伸,軸端上設有帶輪;所述揚凈輪10為圓柱形,其外圓柱面上均布有凸條塊。
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板栗外殼脫離機基礎上的改進,通過改進由于在脫殼機構的脫殼定子外側的調節螺桿桿端增設一彈簧,使脫殼定子和脫殼轉子之間距離調定后工作過程中仍保留有彈性,不易壓碎栗實,從而降低了栗實的破碎率。
另一方面,由于增設了風扇、揚凈輪機構,經脫殼機構、分離機構處理后的板栗及外殼再經過風扇、揚凈輪處理,使栗實與外殼可徹底分離,脫凈率高,脫凈率可達99%以上。
該機體積小,工作噪聲低,重量輕,操作簡單,既可定位作業,亦可流動作業;既可電動作業,亦可手動作業,適用于廣大農村及偏遠山區。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該機傳動機構示意圖,圖3為
圖1的A-A剖視圖,圖4為
圖1的B-B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非限定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板栗外殼脫離機,包括機架、脫殼機構、分離機構和傳動機構等。改進后的脫殼定子調節螺桿是這樣的,即在脫殼機構的脫殼定子1弧形板外側下部的調節螺桿2的前端安裝一彈簧3,彈簧3與脫殼定子1接觸,且調節螺桿2上裝有鎖緊螺母4。使用中,將脫殼定子與脫殼轉子之間的距離設定好后,用鎖緊螺母4將其固定鎖緊。由于調節螺桿2的前端安裝了彈簧3,使用中當遇到較大的栗實時,在彈簧3作用下脫殼定子1與脫殼轉子間距離可在彈性范圍內適當增大,便于較大栗實通過,且不會將栗實壓碎,達到了降低栗實破碎率的效果。
為了使栗實與脫下的外殼徹底分離干凈,在分離機構的外層筒篩5下部的機體上通過軸安裝著風扇6,風扇軸位于電機軸7下方,且平行于電機軸7,軸端外伸,軸端上設有帶輪8。
另一方面在栗實出料口9下部的機體上通過軸安裝著揚凈輪10,揚凈輪軸平行于電機軸7,軸端外伸,軸端上安裝著帶輪。揚凈輪10為圓柱形,其外圓柱面上均布有凸條塊。使用中,毛板栗進入脫殼機構脫殼后,經螺旋輸送葉輪送入分離機構,經筒篩分離后,由揚凈輪10再度進行徹底分離,使栗實無雜質,不變色。
權利要求1.手動、電動兩用板栗外殼脫離機,包括機架、脫殼機構、分離機構和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A、脫殼機構的脫殼定子1弧形板外側下部的調節螺桿2的前端設有彈簧3,彈簧3與脫殼定子1接觸;調節螺桿2上設有鎖緊螺母4;B、分離機構的外層筒篩下部的機體上通過軸設有風扇6,風扇軸位于電機軸下方,且平行于電機軸,軸端外伸,軸端上設有帶輪;C、栗實出料口9下部的機體上通過軸設有揚凈輪10,揚凈輪軸平行于電機軸,軸端外伸,軸端上設有帶輪;所述揚凈輪10為圓柱形,其外圓柱面上均布有凸條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毛板栗脫殼機,該機是在現有毛板栗脫殼機的基礎上的改進,其特征在于:在調節螺桿的前端增設彈簧,使脫殼定子與轉子之間距離在彈性范圍內可調;在分離機構下方的機體上增設風扇、揚凈輪。該機改進后結構更合理,使用效果更好,具體表現為,降低了栗實破碎率,提高了栗實的分凈率,該機既可定位作業,亦可流動作業;既可電動作業,亦可手動作業;適用于廣大農村及偏遠山區。
文檔編號A23N5/00GK2449499SQ00240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20日
發明者潘笑容 申請人:潘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