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卷線器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卷筒,特別是關于可相對于卷線器本體前后自由移動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
背景技術:
一般,旋轉卷線器具備可自由旋轉地支撐手把的卷線器本體、轉子、卷筒。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可相對于卷線器本體前后自由移動,具備卷曲釣線的卷線軀干部;配置于卷線軀干部上且具有直徑較卷線軀干部大的前凸緣部;和設在卷線軀干部的后方的筒狀裙部。由于前凸緣部是與釣線接觸而釣線容易損傷,故大多是與卷線軀干部不同的構件。
將前凸緣部固定于卷線軀干部的情況下,以往,是使用凸緣固定構件來固定。例如,進行利用螺栓將凸緣固定構件固定在卷線軀干部上,在卷線軀干部與凸緣固定構件之間挾持著前凸緣部而固定。
在這種卷筒中,為了謀求卷筒全體的輕量化,例如利用鋁合金等的金屬薄板形成卷線軀干部是公知的。
發明內容
在前述以往的金屬薄板所形成的卷筒中,由于將卷線軀干部的厚度作薄,所以卷線軀干部的強度降低。因此,為了增加卷線軀干部的強度,考慮在卷線軀干部的內周側安裝合成樹脂制的內筒構件。在此情況下,考慮利用通過螺栓將凸緣固定構件固定于內筒構件上,在與內筒構件之間挾持前凸緣部而固定。
但是,在內筒構件上形成多個螺孔,將貫通凸緣固定構件的螺栓旋入該螺孔的結構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前凸緣部的外徑大于卷線軀干部的直徑的深槽卷筒中,當內筒構件的前端面形成螺孔時,內筒構件的內徑變小。因此,在安裝有拖曳機構與卷筒安裝/分離機構的卷筒中,用來收納這些機構的內部空間變小,造成不易收納這些機構。而且,在拖曳機構的情況下,圓盤構件的面積變小造成不易得到強力的拖曳力。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在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在謀求卷筒的輕量化的同時,也能充分地確保內部空間。
發明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可相對于卷線器本體前后自由移動的卷筒,具備卷線軀干部、內筒構件、前凸緣部以及裙部。卷線軀干部是在外周卷繞釣線,通過金屬薄板所形成。內筒構件是安裝于卷線軀干部的內周側、在前端部或后端部上具有公螺紋部的構件。前凸緣部設于卷線軀干部的前端部、利用公螺紋部固定于內筒構件上。裙部設在卷線軀干部的后端部,且直徑較卷線軀干部的大。
在此卷筒中,卷線軀干部是在金屬薄板制的卷線軀干部的內周側安裝著內筒構件,利用設在該內筒構件的前端或后端的公螺紋部將前凸緣部固定于內筒構件上。在內筒構件的前端設有公螺紋部的情況下,將凸緣固定構件旋入該處而固定前凸緣部,或使前凸緣部本身旋合于公螺紋部上而可將前凸緣部固定于內筒構件上。在內筒構件的后端設有公螺紋部的情況下,通過在內筒構件的前端外周面形成鍔部,在卷線軀干部的前端與鍔部之間挾持著前凸緣部的狀態下使螺帽構件旋合于公螺紋部而朝前方推壓卷線軀干部,能夠固定前凸緣部。在此,因在安裝于金屬薄板制的卷線軀干部的內周側的內筒構件上形成公螺紋部,利用此陽螺紋部固定前凸緣部,所以形成在謀求卷筒的輕量化的同時,可充分地確保內部空間。
發明2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公螺紋部是從卷線軀干部朝后方突出地形成在內筒構件的后端部。在此情況下,因在內筒構件的后端部形成公螺紋部,所以在將拖曳機構收納于內筒構件的前部的情況下,更能充分地確保用來收納拖曳器的內部空間。
發明3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2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裙部是通過沖壓加工前述金屬薄板而與前述卷線軀干部一體成形的,且具有從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后部延伸至外周側的后凸緣部;和從后凸緣部的外周部延伸至后方的圓筒部,前述內筒構件在前端具有可卡止前述前凸緣部的大直徑的鍔部,前述前凸緣部是具有可貫通前述內筒構件上除了前述鍔部的外周面的貫通孔,還具備具有旋合于前述陽螺紋部上的陰螺紋部,通過與前述后凸緣部對向配置并使前述陰螺紋部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以前述鍔部與卷線軀干部挾持前述凸緣部的螺帽構件。在此情況下,在將前凸緣部安裝于內筒構件的外周使其抵接于鍔部后,再將卷線軀干部安裝于內筒構件上,以卷線軀干部的前端與鍔部挾持前凸緣部。在此狀態下通過使螺帽構件旋合于從裙部的后凸緣部朝后方突出的公螺紋部上,經由后凸緣部將卷線軀干部向前方推壓而固定前凸緣部。在此,因利用螺帽構件由后方固定前凸緣部,所以用來固定于露出在外部的卷筒前部的構造不會露出。因此,卷筒的外觀變的簡潔,并且不易在卷筒前方纏繞釣線。
發明4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3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螺帽構件為合成樹脂制。在此情況下,能夠維持卷筒的耐蝕性且可謀求輕量化。
發明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公螺紋部從卷線軀干部朝前方突出地形成在內筒構件的前端部內周側。在此情況下,因公螺紋部設在內筒構件的前端部,所以可容易地固定配置在內筒構件前端上的前凸緣部。
發明6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卷線軀干部具有筒狀部;和與筒狀部一體成形,且沿著內筒構件的前端部朝內周側延伸的內凸緣部。在此情況下,因在筒狀部的前端部形成延伸于內周側的內凸緣部,所以能夠維持高的卷線軀干部的強度。并且筒狀部的內周部是受到內筒構件所補強。因此,即使在卷線軀干部上作用有強推壓力,也能抑制卷筒的變形進而可以防止由于卷筒的變形所造成的咬線。
發明7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5或6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前凸緣部具有旋合于公螺紋部上的第1陰螺紋部,通過使第1陰螺紋部旋合于第1公螺紋部上而固定于內筒構件上。在此情況下,因使前凸緣部直接旋合于公螺紋部上,所以前凸緣部的固定構造變得簡單。
發明8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7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還具備凸緣固定構件該凸緣固定構件具有旋合于公螺紋部上的第2陰螺紋部,且配置于前凸緣部的前方。通過使第2陰螺紋部旋合于公螺紋部上,停止前凸緣部旋轉。在此情況下,通過將凸緣固定構件的第2陰螺紋部旋合于陽螺紋部上,同時進行凸緣固定部件的固定和凸緣部的防松。
發明9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7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前凸緣部是通過使第1陰螺紋部旋合于公螺紋部上而在與內筒構件之間挾持內凸緣部而將卷線軀干部固定于內筒構件上。在此情況下,根據前凸緣部也能達到固定卷線軀干部,進而將用來固定卷線軀干部的構造簡單化。
發明10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5或6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前凸緣部具有貫通公螺紋部的貫通孔,還具備凸緣固定構件,該凸緣構件具有旋合于公螺紋部上的陰螺紋部,且通過使陰螺紋部旋合于公螺紋部上而將前凸緣部挾持于與內筒構件之間而固定。在此情況下,雖然前凸緣部本身未旋合于公螺紋部中,但能通過使凸緣固定構件旋合于公螺紋部上,以凸緣固定構件與內筒構件挾持而固定前凸緣部。因此,可自由地定位前凸緣部的圓周方向的位置。
發明1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6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前凸緣部具有與內凸緣部對向形成的環狀槽,內凸緣部嵌入于環狀槽中。在此情況下,因利用將內凸緣部嵌入于環狀槽而限制凸緣部向直徑方向的移動,所以卷線軀干部的強度會變得更強。
發明12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在內筒構件上配置內凸緣部的部分,形成較其他的部分更朝前方突出的環狀突起部,環狀突起部嵌入于環狀槽中。在此情況下,因內筒構件也被嵌入于環狀購而被補強,所以卷線軀干部的前端部的強度變得更強而不易變形且不易產生咬線。
發明13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內筒構件為合成樹脂制。在此情況下,可在使卷筒全體輕量化的同時廉價地形成。
發明14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卷線軀干部是利用沖壓加工前述金屬薄板而與前述裙部一體成形的。在此情況,通過拉深加工等的沖壓加工,能夠謀求卷筒全體的輕量化。
發明1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還具備防止咬線構件,該防止咬線構件安裝于露出在卷線軀干部與前凸緣部的外側的接合面的間隙中。在此情況下,在露出在前述卷線軀干部與前述前凸緣部的外側的接合面的間隙安裝著防止咬線構件。因此,因在前凸緣部與卷線軀干部之間由于防止咬線構件而不會生成間隙,所以能夠防止釣線的嚙入。而且,因通過在前凸緣部與卷線軀干部之間設有防止咬線構件,不需要高精準度地形成卷線軀干部與前凸緣部的嵌合部分,所以能容易且廉價地形成兩者。另外,即使為較易變形的金屬薄板制的卷線軀干部,由于設置防止咬線構件,故在前凸緣部與卷線軀干部之間不易產生間隙。
發明16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防止咬線構件為金屬制的環形構件。在此情況下,例如通過使用一般經常被使用的環狀或板狀的墊圈等的環形構件與套筒構件,能謀求低成本化。
發明17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防止咬線構件為合成樹脂制的環形構件。在此情況下,例如通過使用具有彈性的合成樹脂,即使在卷線軀干部與前凸緣部產生一些加工誤差,也易于由防止咬線構件吸收誤差。
發明18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5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前凸緣部具有向卷線軀干部一側彎折的彎曲部,防止咬線構件設在卷線軀干部的外周面與彎曲部的內周部之間。在此情況下,前凸緣部是利用例如旋壓等形成朝卷線軀干部,即后方側彎曲的形狀。在此,通過不易作出較高精準度的彎曲部的內周部與卷線軀干部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設置防止咬線構件,能確實地防止釣線的嚙入。
發明19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18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防止咬線構件是形成圓滑地連結彎曲部的后面與卷線軀干部的外周面的形狀。在此情況下,因在防止咬線構件與卷線軀干部和彎曲部后面之間不會產生間隙且圓滑地被連結,所以更能防止釣線的嚙入。
發明20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在發明6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防止咬線構件設在前述前凸緣部與內凸緣部之間。在此情況下,設置內凸緣部而維持卷線軀干部的高強度,而能確實地防止前凸緣部與內凸緣部之間的咬線。
根據本發明,因在安裝于金屬薄板制的卷線軀干部的內周側的內筒構件上形成公螺紋部,利用此公螺紋部固定前凸緣部,所以在謀求卷筒的輕量化的同時,也可以充分地確保內部空間。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旋轉卷線器的左側面圖。
圖2是前述旋轉卷線器的左側剖面圖。
圖3是前述旋轉卷線器的卷筒的放大剖面圖。
圖4是拖曳機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第2實施方式相當于圖2的圖。
圖6是第2實施方式相當于圖3的圖。
圖7是其他實施方式相當于圖3的圖。
圖8是其他實施方式相當于圖3的圖。
圖9是其他實施方式相當于圖3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1實施方式采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旋轉卷線器是前拖曳型的旋轉卷線器,如圖1所示,具備可自由旋轉地支撐手把1的卷線器本體2、轉子3、卷筒4。轉子3可自由旋轉地支撐于卷線器本體2的前部。卷筒4是將釣線卷取在外周面上,可前后自由移動地配置在轉子3的前部。
卷線器本體2具有卷線器軀體2a;和由卷線器軀體2a朝斜上前方延伸的釣竿安裝腳部2b。卷線器軀體2a如圖2所示,在內部具有空間,在該空間內設有使轉子3連動于手把1的旋轉而旋轉的轉子驅動機構5;和用來使卷筒4朝前后移動而均勻地卷取釣線的擺動機構6。
轉子驅動機構5具有與固定手把1的手把軸10一同旋轉的傘齒輪11;和嚙合于此傘齒輪11上的小齒輪12。小齒輪12形成筒狀,其前部貫通轉子3的中心部,且通過螺帽而與轉子3固定。小齒輪12是其軸方向的中間部與后端部分別經由軸承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卷線器本體2上。
擺動機構6是用來使經由拖曳機構60連結于卷筒4的中心部的卷軸15朝前后方向移動且使卷筒4朝同方向移動的機構。擺動機構6具有與卷軸15的下方平行地配置的螺桿21;和沿著螺桿21朝前后方向移動的滑塊22;和被固定于螺桿21前端上的中間齒輪23。卷軸15的后端不能旋轉地固定在滑塊22上。中間齒輪23經由未圖示的減速齒輪與小齒輪12嚙合。
轉子3如圖2所示,具有圓筒部30;相互對向地設在圓筒部30的側方的第1及第2轉子臂31、32。圓筒部30和兩轉子臂31、32是例如鋁合金制且一體成形的。
第1轉子臂31是由圓筒部30朝外側彎曲成凸狀且向前方延伸,與圓筒部30的連接部分是在圓筒部30的圓周方向上廣泛地彎曲。在第1轉子臂31前端的外周側安裝著可自由搖動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40。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40的前端,安裝著用來將釣線導引至卷筒4的線輥子41。
第2轉子臂32是由圓筒部30朝外側彎曲成凸狀且向前方延伸。第2轉子臂32是由前端部朝與圓筒部30的連接部分分歧成雙叉,以在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的2處與圓筒部30連接。在第2轉子臂32前端的外周側,安裝著可自由搖動的第2導環支撐構件42。
在線輥子41與第2導環支撐構件42之間固定著將線材彎曲成略U字形狀的導環43。通過這些的第1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40、42,線輥子41及導環43構成將釣線導引至卷筒4的導環支撐臂44。導環支撐臂44可在如圖2所示的線導引姿勢與將從該姿勢反轉后的線開放姿勢之間自由擺動。
卷筒4配置于轉子3的第1轉子臂31與第2轉子臂32之間,經由拖曳機構60安裝于卷軸15的前端。卷筒4是如圖3擴大后所示,具有卷筒本體7;安裝于卷線軀干部7a前端的大直徑的前凸緣部8;和用來將前凸緣部8固定在卷筒本體7上的螺帽構件9。卷筒本體7具有在外周卷繞釣線的筒狀卷線軀干部7a;在卷線軀干部7a的后端部一體成形的大直徑筒狀的裙部7b;和安裝于卷線軀干部7a的內周側的內筒構件7c。
卷線軀干部7a與裙部7b是利用沖壓加工將鋁合金的薄板一體成形所得到的大小2段的筒狀構件。卷線軀干部7a是在外周卷附釣線的筒狀部分。在卷線軀干部7a上,用來收納釣線的卷線始端的結扣的貫通孔7f(參照圖1及圖3)在裙部7b附近1處形成。
裙部7b是具有由卷線軀干部7a的后端部朝外周側延伸的后凸緣部7h;和由后凸緣部7h的外周部朝后方延伸的圓筒部7i。在圓筒部7i上,如圖1及圖3所示,形成有帶臺階的凹部7g,在此凹部7g中安裝著用來卡止釣線前端部分的釣線卡止部50。在凹部7g與釣線卡止部50之間生成用來挾持釣線的間隙。
內筒構件7c是安裝于卷線軀干部7a的內周側,在內周部安裝著拖曳機構60的合成樹脂制的筒狀構件。在內筒構件7c的后端部,形成旋入螺帽構件9的陽螺紋部7j由卷線軀干部7a突出。在內筒構件7c的前端部,形成卡止卷線軀干部7a前端面的大直徑的鍔部7k。鍔部7k是為了以與卷線軀干部7a的前端部挾持固定前凸緣部8而設置的。在內筒構件7c上,安裝著利用后述的拖曳機構60的動作所發聲的拖曳發聲機構93。在內筒構件7c的內周側安裝著前后1對的軸承55、56,內筒構件7c是利用軸承55、56可自由旋轉地安裝于卷軸15上。
前凸緣部8是例如鋁合金制的環狀構件,具有前環部8a與后環部8b,施加卷邊加工形成在兩環部8a、8b的外周側彎折。前環部8a的內徑與內筒構件7c的外徑大略相同,后環部8b的內徑與卷線軀干部7a的外徑大略相同。前環部8a的前面密合在鍔部上。前凸緣部8是利用將陽螺紋部7j旋入至螺帽構件9而挾持于鍔部7k與卷線軀干部7a的前端面后固定在內筒構件7c上。
螺帽構件9是在中心形成旋合于陽螺紋部7j的陰螺紋部9a的例如具有彈性的合成樹脂制的環構件。在螺帽構件9的后面,在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形成用來形成為了旋轉螺帽構件9的專用工具的工具卡止部9b。再者,如圖3所示,釣線卡止部50是可彈性變形的側剖面為大致T字狀的構件,安裝于突出形成在螺帽構件9的后端部上的突起9c上,由安裝于突起9c前端上的按壓螺帽51所固定。
在組裝如此結構的卷筒4時,在內筒構件7c上安裝前凸緣部8,又安裝卷線軀干部7a。在此狀態下將釣線卡止部50安裝固定于螺帽構件9上,使內筒構件7c相對于螺帽構件9旋轉而將陽螺紋部7j旋入螺帽構件9中,進而將卷線軀干部7a及前凸緣部8固定于內筒構件7c上。在此,因利用形成在內筒構件7c后端部上的陽螺紋部7j來固定前凸緣部8,所以在謀求卷筒4的輕量化的同時,也能夠充分地確保其內部空間。
拖曳機構60是安裝在卷筒4與卷軸15之間,用來使拖曳力作用在卷筒4上的機構。拖曳機構60如圖3所示,具有用來以手調整拖曳力的旋鈕部61;和由旋鈕部61向卷筒一側推壓的多片圓盤所構成的磨擦部62。
在卷軸15的前部形成平行的倒角部15a,在倒角部15a的前端形成有陽螺紋部15b。旋鈕部61具有不可能旋轉且可朝軸方向自由移動地設在倒角部15a上的第1構件63;配置于第1構件63的軸方向前方、旋合于卷軸15上的第2構件64;和安裝在第1構件與第2構件之間的發聲機構65。
第1構件63是具有圓筒部及直徑較圓筒部大的環狀鍔部63b的附有鍔的圓筒狀構件。在圓筒部63a的內周部上,形成有不能旋轉地卡止于卷軸15上的橢圓形卡止孔66。第1構件63的圓筒部63a的后端部抵接于磨擦部62上。在第1構件的圓筒部63a與內筒構件7c的內周面之間,安裝著用來防止液體由外部侵入磨擦部62一側的密封板71。密封板71是例如在不銹鋼制的環構件的周圍將NBR制的盤狀彈性構件外折貼成形所得到的密封構件,在其外周部具有唇部。
第2構件64是被配置成與第1構件63相對且與第1構件63可相對轉動。第2構件64具有排列配置于第1構件63的卷軸15方向的前方的旋鈕本體67;和前端固定于旋鈕本體67的外周部上、且將第1構件63可相對轉動地收納在內部的蓋構件68。
旋鈕本體67是圓盤狀構件,在前面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大致梯形狀的旋鈕67a。在旋鈕本體67的內部,不能旋轉且可朝軸方向自由移動地安裝著旋合于卷軸15前端的陽螺紋部15b上的螺帽9。而且,在第2構件64與螺帽9之間,在卷軸15的外周以壓縮狀態配置著螺旋彈簧70。
在蓋構件68的前端部與旋鈕本體67之間安裝著剖面為矩形的O形環73。O形環73是例如NBR制的彈性構件,是為了防止液體由第1構件63與第2構件64的旋鈕本體67之間隙侵入到內部所設置的。當液體由此間隙侵入時,例如即使設置密封板71,也會有水通過第1構件63與卷軸15的間隙侵入到磨擦部62而使磨擦部62變濕造成拖曳力變動。
磨擦部62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與第1構件63接觸的第1圓盤91;不能旋轉地卡止于第1圓盤上的第2圓盤92;配置于第1圓盤91與第2圓盤92之間的第3圓盤94;以及安裝于第1圓盤91與內筒構件7c之間的拖曳發聲機構93。
第1圓盤91具有第1構件63所接觸的內圓板部91a;由內圓板部91a的外周側延伸至后方的圓筒部91b;和由圓筒部91的后端部沿著內筒構件7c的中心部的外周延伸至后方的外圓板部91c。第1圓盤91是通過在內圓板部91a的中心所形成的大致矩形的卡止孔91d卡止于倒角部15a上,不能旋轉且可朝軸方向自由移動地安裝在卷軸15上。而且,在外圓盤部91c上形成構成拖曳發聲機構93的凹凸部93a。在第1圓盤91的外圓盤部91c的內周側背面,在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地形成例如4個圓弧槽91e。
第2圓盤92是具有筒部92a與鍔部92b的帶鍔部的圓筒狀構件。筒部92a配置于內筒構件7c的中心部的外周側,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中心部上。在筒部92a的前端,在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地形成4個突起爪92c。此突起爪92c卡止于圓弧槽91e中。因此,第2圓盤92是不能旋轉地卡止于第1圓盤91上。因此,第2圓盤92也不能相對于卷軸15旋轉。
第3圓盤94可自由旋轉地安裝在第2圓盤92的筒部92a的外周面上。第3圓盤94在外周側上具有朝直徑方向外側突出的1對卡止爪94a(僅圖示一方)。此卡止爪94a卡止于形成在內筒構件7c的內周面上的卡止槽7m上。因此,第3圓盤94可相對于卷軸15自由旋轉而不能相對于卷筒4旋轉。
拖曳發聲構件93具有形成在第1圓盤91的外周面上的凹凸部93a;前端接觸于凹凸部93a地可朝直徑方向自由移動地安裝在內筒構件7c上的發聲銷93b;和朝凹凸部93a彈推發聲銷93b的螺旋彈簧93c。發聲銷93b及螺旋彈簧93c收納在由設在內筒構件7c上的卷線軀干部7a所堵塞的貫通孔7n中。在拖曳發聲機構93中,當拖曳動作時,即當卷筒4朝卷軸15旋轉時,受到螺旋彈簧93c所彈推的發聲銷93b反復與凹凸部93a沖突而發聲。
在第1圓盤91與第3圓盤94、第3圓盤94與第2圓盤92、第2圓盤92與內筒構件7c之間,分別安裝著石墨制或氈制的拖曳圓盤95、96、97。
卷線器的操作與動作在這種旋轉卷線器中,在拋投等放線時,將導環支撐臂44推倒成線開放姿勢。結果,釣線由于釣餌的自重由卷筒4的前端一側被順序地放出。
在卷取釣線時,將導環支撐臂44返回到線卷取姿勢一側。這是當使手把1朝卷取釣線方向旋轉時受到未圖示的導環支撐反轉機構的動作所自動地進行的。手把1的旋轉力經由手把軸10及傘齒輪11傳遞至小齒輪12。傳遞至小齒輪12的旋轉力在從前部傳遞至轉子3的同時,經由減速機構利用嚙合于小齒輪12上的中間齒輪26傳遞至擺動機構6。結果,轉子3朝卷取釣線方向旋轉,并且卷筒4朝前后往復移動。
當魚上鉤時,會有由于魚的拉力拖曳機構60動作而卷筒4反轉的可能。當拖曳動作時,因第1圓盤91與第3圓盤94是不能相對于卷軸15旋轉,而第2圓盤92是不能相對于卷筒4旋轉,所以經由拖曳圓盤95~97在第1及第3圓盤91、94,第2圓盤92及卷筒4之間產生滑動。此時的拖曳力是根據旋轉旋鈕部61的旋鈕67a所設定的朝向第1構件63的第1圓盤91的推壓力來決定。
第2實施方式在前述第1實施方式中,舉例說明過前拖曳式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但在后拖曳式與桿制動式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中也適用本發明。
如圖5所示,采用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后拖曳式旋轉卷線器具備可自由旋轉地支撐手把101的卷線器本體102、轉子103、卷筒104。轉子103可自由旋轉地支撐于卷線器本體102的前部。卷筒104將釣線卷取于外周面,可前后自由移動地配置在轉子103的前部。
卷線器本體102具有卷線器軀體102a;和從卷線器軀體102a朝斜上前方延伸的釣竿安裝腳部102b。卷線器軀體102a在內部具有空間,在該空間內設有使轉子103連動于手把101的旋轉而旋轉的轉子驅動機構105;和用來使卷筒104朝前后移動而均勻地卷取釣線的擺動機構106。而且,在卷線器本體102的后方設有后拖曳機構150。
轉子驅動機構105具有與固定手把101的手把軸110一同旋轉的傘齒輪111;和嚙合于此傘齒輪111上的小齒輪112。小齒輪112形成筒狀,其前部貫通轉子103的中心部,且通過螺帽而與轉子103固定。小齒輪112是其軸方向的中間部與后端部分別經由軸承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卷線器本體102上。
擺動機構106是用來使在前端與卷筒104連結且朝前后延伸的卷軸115朝前后方向移動,使卷筒104朝同方向移動的機構。擺動機構106是減速齒輪式的機構,具有與傘齒輪111連動而旋轉的齒輪構件121;和連動于齒輪構件121而朝卷筒的軸方向往復移動的滑塊122。滑塊122可相對于卷軸115自由旋轉且不能朝軸方向移動。滑塊122是受到卷線器軀干102a所導引成與卷軸115平行地移動。
后拖曳機構150是不能旋轉且可朝軸方向自由移動地連結在卷軸115的后端部上,經由卷軸115限制卷筒104向放線方向的旋轉。
轉子103具有圓筒部130;相互對向地設在圓筒部130的側方的第1及第2轉子臂131、132。圓筒部130與兩轉子臂131、132是例如鋁合金制且一體成形的。
第1轉子臂131是由圓筒部130朝外側彎曲成凸狀且向前方延伸,與圓筒部130的連接部分是在圓筒部130的圓周方向上廣泛地彎曲。在第1轉子臂131前端的外周側安裝著可自由搖動的第1導環支撐構件140。在第1導環支撐構件140的前端安裝著用來將釣線導引至卷筒104的線輥子(未圖示)。
第2轉子臂132是由圓筒部130朝外側彎曲成凸狀且向前方延伸。第2轉子臂132是由前端部朝與圓筒部130的連接部分分歧成雙叉,以在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的2處與圓筒部130連接。在第2轉子臂132前端的外周側安裝著可自由搖動的第2導環支撐構件142。
在線輥子與第2導環支撐構件142之間,固定著將線材彎曲成大致U字形狀的導環143。通過這些第1及第2導環支撐構件140、142,線輥子及導環143構成將釣線導引至卷筒104的導環支撐臂144。導環支撐臂144可在如圖1所示的線導引姿勢與將從該姿勢反轉后的線開放姿勢之間自由擺動。
卷筒104配置于轉子103的第1轉子臂131與第2轉子臂132之間,通過安裝/分離機構160可自由分離/裝設地安裝于卷軸115上,由插銷116不能旋轉地卡止著。插銷116沿著直徑方向安裝在卷軸115上,而卡止于形成在卷筒104上的卡止槽104a中。
卷筒104如圖6放大后所示,具有卷筒本體107;安裝于卷線軀干部107a的前端部的大直徑的前凸緣部108;和用來停止前凸緣部108旋轉的凸緣固定構件109。卷筒本體107具有在外周卷繞釣線的筒狀卷線軀干部107a;在卷線軀干部107a的后端部一體成形的大直徑筒狀的裙部107b;和安裝于卷線軀干部107a的內周側的內筒構件107c。
卷線軀干部107a與裙部107b是利用沖壓加工將鋁合金的薄板一體成形所得到的大小2段的筒狀構件。在這些的外周面上,為了得到具有高級感的外觀,而通過車床施加切削加工,在裝設著前凸緣部108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為了作成在與前凸緣部108不產生間隙,進而施加提高精準度的切削加工。
卷線軀干部107a具有將釣線卷取在外周的筒狀部107d;和在筒狀部的前端部一體成形的內凸緣部107e。內凸緣部107e是被沖壓加工成與內筒構件107c的前端部相接觸地朝內側彎折。內凸緣部107e被挾持于內筒構件107c的前端部與前凸緣部108之間。而且,在內凸緣部107e的內周部上,設有1處用來限制卷線軀干部107a相對于內筒構件107c旋轉的卡合缺口部107i。
在裙部107b上形成帶臺階的凹部107g,在此凹部107g中安裝著用來卡止釣線前端部分的釣線卡止部170。在凹部107g與釣線卡止部170之間,生成用來挾持釣線的間隙。再者,釣線卡止部170為可彈性變形的側面剖面呈大致U字形狀的構件,由安裝在形成于內筒構件107c后端部上的突起的按壓螺帽180固定。
內筒構件107c安裝于卷線軀干部107a的內周側上,是前端部安裝著安裝/分離機構160的合成樹脂制的筒狀構件。內筒構件107c是利用插銷116不能旋轉地安裝在卷軸115上。在內筒構件107c的后端部安裝著釣線卡止部170。在內筒構件107c的前端部的外周側,形成較其他部分更突出的環狀突起部107f,在環狀突起部107f的前端形成1處被卡合突部107j,形成在內凸緣部107e上的卡合缺口部107i卡合在該處。在內筒構件107c前端部的內周側形成筒狀突出部107k,該筒狀突出部107k是具有形成在后述的前凸緣部108及凸緣固定構件109上的第1及第2陰螺紋部108a、109a旋合的陽螺紋部107h。
前凸緣部108是表面經硬質電鍍處理的合成樹脂制的環狀構件,形成略朝前方傾斜而外周圓邊朝前方彎折。在前凸緣部108的內周部形成第1陰螺紋部108a。在與前凸緣部108的內凸緣部107e相對向的后面形成內凸緣部107e及內筒構件107c的環狀突起部107f嵌入的環狀槽108b。
前凸緣部108是通過將第1陰螺紋部108a旋入至內筒構件107c的陽螺紋部107h上而固定在內筒構件107c上。此時,內凸緣部107e及內筒構件107c的環狀突起部107f嵌入環狀槽108b中,內凸緣部107c被挾持于與內筒構件107c之間。其結果,安裝于內筒構件107c上的卷線軀干部107a是在停止旋轉的狀態下固定在于內筒構件107c上。
凸緣固定構件109是形成前方朝后方傾斜的凸緣狀構件,在內周側的后部形成第2陰螺紋部109a。通過使此第2陰螺紋部109a旋合于內筒構件107c的陽螺紋部107h上,將凸緣固定構件109旋入內筒構件107c而固定。這樣,凸緣固定構件109和前凸緣部108成為雙螺母,同時進行凸緣固定構件109的固定和前凸緣部108的防松。
安裝/分離機構160具有裝設在筒狀突出部107k內部的彈簧構件161;和使彈簧構件161張縮動作的安裝/分離按鈕162。彈簧構件161具有卡止于形成在卷軸115前端上的卡止槽115a(圖5)中的卡止部161a。安裝/分離按鈕162可在軸方向上自由移動,且在彈簧構件161的作用下朝突出方向彈推。而且,在突出方向通過凸緣固定構件109卡止成不突出。由于通過推壓操作此安裝/分離按鈕162打開卡止部161a從卡止槽115a中分離,能夠由卷軸115上取下卷筒104。
在這種卷筒104中,由于在卷線軀干部107a上一體成形卷線軀干部107a的前端部向內側彎折的內凸緣部107e,所以能夠維持卷線軀干部107a的高強度。并且,因內凸緣部107e被嵌入在形成于前凸緣部108上的環狀槽108b中,所以內凸緣部107e不易變形,更能維持高強度。而且,因安裝實現了高強度化的卷線軀干部107a的前凸緣部108的部分是通過切削加工形成高精準度化的外周面,所以更不易產生咬線。更且,即使在卷筒104上,利用形成在內筒構件107c的前端部的陽螺紋部107h來固定前凸緣部108,所以在謀求卷筒104的輕量化的同時,也能夠充分地確保其內部空間。
其他的實施方式(a)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內筒構件7c、107c為合成樹脂制,但內筒構件的材質并不僅限于此,亦可為鋁合金等的輕合金制。而且,前凸緣部8是鋁合金制,但亦可為不銹鋼合金與鈦合金等其他金屬,亦可為氧化鋯等陶瓷制。
(b)在前述第2實施方式中,將前凸緣部108直接旋入在陽螺紋部107h上,但亦可在前凸緣部108上形成可通過陽螺紋部107h的貫通孔,通過將凸緣固定構件109旋入在陽螺紋部107h上而將前凸緣部108固定于內筒構件107c上。
(c)在前述第1實施方式中,通過安裝在突起9c上的按壓螺帽51將釣線卡止部50安裝固定于螺帽構件9上,但亦可如圖7所示,在螺帽構件9與裙部7b的后凸緣部7h之間,挾持釣線卡止部50的一部分而安裝固定。在此情況下,利用螺帽構件9的彈性,能簡單且確實地卡止釣線卡止部50。
(d)在前述第1實施方式中,螺帽構件9為合成樹脂制,但螺帽構件9的材質亦可為金屬或木材等其他材質。
(e)在前凸緣部與卷線軀干部之間隙,亦可如圖8所示,安裝防止咬線構件213。
卷筒204如圖8放大后所示,包括具有卷線軀干部207a的卷筒本體207;安裝于卷線軀干部207a前端部上的大直徑的前凸緣部208;和配置在前凸緣部208前方的凸緣固定構件209。卷筒本體207具有在外周卷繞釣線的筒狀卷線軀干部207a;在卷線軀干部207a的后端部一體成形的大直徑筒狀的裙部207b;和安裝于卷線軀干部207a的內周側上的內筒構件207c。
卷線軀干部207a與裙部207b是利用沖壓加工將鋁合金或不銹鋼合金等的金屬薄板一體成形所得到的大小2段的筒狀構件。在其外周面上,為了得到具有高級感的外觀,而通過車床施加切削加工,在裝設著前凸緣部208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為了與前凸緣部108不產生間隙,而安裝防止咬線構件213。
卷線軀干部207a具有將釣線卷取在外周上的筒狀部207d;和在筒狀部的前端部一體成形的內凸緣部207e。內凸緣部207e是被沖壓加工成與內筒構件107c的前端部相接觸地朝內側彎折。內凸緣部207e被挾持于內筒構件207c的前端部與前凸緣部208之間。在內凸緣部207e上,在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地形成有安裝用的例如4支螺栓214所貫通的4個貫通孔207f。
在裙部207b上形成有帶臺階的凹部207g,在此凹部207g中安裝著用來卡止釣線前端部分的釣線卡止部270。在凹部207g與釣線卡止部270之間生成用來挾持釣線的間隙。
內筒構件207c安裝于卷線軀干部207a的內周側,是在前端部安裝著安裝/分離機構160的合成樹脂制的筒狀構件。內筒構件207c是與圖5所示的第2實施例相同地由插銷116不能旋轉地安裝在卷軸115上。在內筒構件207c前端部的內周側上形成具有陽螺紋部207h的筒狀突出部207i。陽螺紋部207h旋合于形成在后述的凸緣固定構件209上的陰螺紋部209a上。在內筒構件207c的筒狀突出部207i的外周側,于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地形成固定螺栓214旋入的4個螺孔207j。在內筒構件207c的后端部,形成沿著卷線軀干部207a的后部朝外周側擴張的鍔部207k,在此鍔部207k上安裝著釣線卡止部270。另外,釣線卡止部207是可彈性變形的側剖面大致為T字形的構件。釣線卡止部270安裝于突出形成在內筒構件207c的后端面上的突起280,通過安裝在突起280前端上的按壓螺帽281安裝固定于內筒構件207c上。
前凸緣部208是具有朝卷線軀干部207a一側彎折的彎曲部208a的構件。彎曲部208a是將例如鋁等金屬板進行卷邊加工而形成。前凸緣部208是外周側朝前方稍稍傾斜,以彎曲部208a為界線,具有前部208b與后部208c。前凸緣部208的前部208b是朝內周側延伸至與內筒構件207c的前端面或卷線軀干部207a的內凸緣部207e相對向的位置。在與前部208b的螺孔207j相對向的位置,在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地形成固定螺栓214貫通的例如4個貫通孔208d。后部208c的內周面是與卷線軀干部207a的外周面留有預定間隙地配置的。在此間隙中安裝著防止咬線構件213。
固定螺栓214穿過貫通孔208d、207f旋入在螺孔207j中,將前凸緣部208與卷線軀干部207a集中而固定于內筒構件207c上。
防止咬線構件213是筒狀的合成樹脂制的構件,用來防止釣線咬入前凸緣部208與卷線軀干部207a的間隙。防止咬線構件213安裝在露出于卷線軀干部207a與前凸緣部208的外側的接合面的間隙中。防止咬線構件213具有突起213a,該突起213a圓滑地連結前凸緣部208的后部208c的后面與卷線軀干部207a的外周面。防止咬線構件213的前端部沿著在卷線軀干部207a的前端朝內凸緣部207e彎曲所形成的半徑面朝向內周一側延伸。
當設置如此的防止咬線構件213時,因通過卷邊加工堵塞形成了彎曲部208a的精準度不易提高的前凸緣部208的后部208c的內周面與卷線軀干部207a之間的間隙,所以不須加工前凸緣部208的后部208c的內周面而可以防止咬線。而且,因利用突起213a圓滑地連結后部208c的后面與卷線軀干部207a的外周面,所以更不易產生咬線,進而可確實地防止咬線。
凸緣固定構件209是外周部的前面朝后方傾斜地形成的凸緣狀構件,在內周側的后部形成陰螺紋部209a。通過使此陰螺紋部209a旋合于內筒構件207c的陰螺紋部207h上而將凸緣固定構件209旋入內筒構件207c中固定。凸緣固定構件209的外周部抵接于前凸緣部208的前部208b上,稍稍推壓前凸緣部208。因此,在固定前凸緣部208的同時,也防止凸緣固定構件209的松動。
在這種卷筒104中,在露出于卷線軀干部207a與前凸緣部208的接合面的間隙上安裝著防止咬線構件213。因此,因在前凸緣部208與卷線軀干部207a之間因防止咬線構件213不會生成間隙,所以能夠防止釣線的嚙入。而且,通過在前凸緣部208與卷線軀干部207a之間設置防止咬線構件213,不須要將卷線軀干部207a與前凸緣部208的嵌合部分形成高精準度,所以能夠容易且廉價地形成兩者。并且,在卷線軀干部207a上一體成形前端部朝內側彎折的內凸緣部207e,所以能夠維持卷線軀干部207a的高強度。
(f)在前述其他實施方式(e)中,具有朝前凸緣部208的后方(卷線軀干部207a一側)彎折的彎曲部208a,但亦可如圖9所示,具有前凸緣部208向前方彎折的彎曲部308a。在此情況下,前凸緣部308的前述308b延伸至與凸緣固定構件309的外周部相接觸的位置。而且,后部308c是朝內周側延伸至與卷線軀干部307a的內凸緣部307e及內筒構件307c的前端面相對向的位置。為了消除此后部308c與內凸緣部307之間的間隙,而在此間隙上安裝防止咬線構件313。
防止咬線構件313是例如金屬制的環狀構件,在后面的外周側具有圓滑地連結于卷線軀干部307a的前端外周部的半徑面上的凸部313a。
另外,在此實施方式中,釣線卡止部370是通過安裝在內筒構件307c的鍔部307k上的帶臺階的軸380安裝在內筒構件307c上的。帶臺階的軸380安裝在形成于鍔部307k上的帶臺階的孔307m中,而停止輪381嵌入于帶臺階的軸380的前端上。通過此停止輪381,將釣線卡止部370固定在內筒構件307c上。如此當安裝釣線卡止部370時,在內筒構件307c的鍔部307k的厚度薄而沒有用來安裝釣線卡止部370的尺寸空間的情況,也可以確實地安裝釣線卡止部370。
(g)在前述實施方式中,舉例說明過將薄板金屬制的元件進行卷邊加工而形成彎曲部的前凸緣部8,但彎曲部的加工方法并不僅限于此,并且其形狀也不限于此。而且,前凸緣部8即可為金屬制,亦可為合成樹脂或陶瓷等非金屬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卷線器的卷筒,是可相對于卷線器本體前后自由移動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具備外周卷繞釣線,由金屬薄板所形成的卷線軀干部;安裝于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內周側、在前端部或后端部具有公螺紋部的內筒構件;設在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前端、且利用前述公螺紋部固定在前述內筒構件上的前凸緣部;設在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后端部、且直徑較前述卷線軀干部大的裙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公螺紋部是從前述卷線軀干部朝后方突出地形成在前述內筒構件的后端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裙部是通過沖壓加工前述金屬薄板而與前述卷線軀干部一體成形的,具有從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后部延伸至外周側的后凸緣部;和從后凸緣部的外周部延伸至后方的圓筒部,前述內筒構件在前端具有可卡止前述前凸緣部的大直徑的鍔部,前述前凸緣部具有可貫通前述內筒構件上除了前述鍔部的外周面的貫通孔,還具備具有旋合于前述陽螺紋部上的陰螺紋部,通過與前述后凸緣部對向配置并使前述陰螺紋部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中,以前述鍔部與卷線軀干部挾持前述凸緣部的螺帽構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螺帽構件為合成樹脂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公螺紋部從前述卷線軀干部朝前方突出地形成在前述內筒構件的前端部內周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卷線軀干部具有筒狀部,和與前述筒狀部一體成形、且沿著前述內筒構件的前端部朝內周側延伸的內凸緣部。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前凸緣部具有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的第1陰螺紋部,通過使第1陰螺紋部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而固定于前述內筒構件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還具備凸緣固定構件,該凸緣固定構件具有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的第2陰螺紋部,且配置于前述前凸緣部的前方,通過使前述第2陰螺紋部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停止前述前凸緣部旋轉。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前凸緣部是通過使前述第1陰螺紋部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而將前述內凸緣部挾持在與前述內筒構件之間,將前述卷線軀干部固定于前述內筒構件上。
10.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前凸緣部具有貫通前述公螺紋部的貫通孔,還具備凸緣固定構件,該凸緣構件具有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的陰螺紋部,且通過使前述陰螺紋部旋合于前述公螺紋部上而將前述前凸緣部挾持于與前述內筒構件之間而固定。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前凸緣部具有與前述內凸緣部對向形成的環狀槽,前述內凸緣部嵌入于前述環狀槽中。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在前述內筒構件上配置前述內凸緣部的部分,形成較其他的部分更朝前方突出的環狀突起部,前述環狀突起部嵌入于前述環狀槽中。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內筒構件是合成樹脂制。
14.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卷線軀干部是通過沖壓加工前述金屬薄板而與前述裙部一體成形的。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還具備防止咬線構件,該防止咬線構件安裝于露出在前述卷線軀干部與前述前凸緣部的外側的接合面的間隙中。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防止咬線構件為金屬制的環形構件。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防止咬線構件為合成樹脂制的環形構件。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前凸緣部具有向前述卷線軀干部一側彎折的彎曲部,前述防止咬線構件設在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外周面與前述彎曲部的內周部之間。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防止咬線構件是形成圓滑地連結前述彎曲部的后面與前述卷線軀干部的外周面的形狀。
20.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其特征為,前述卷線軀干部具有筒狀部,和與前述筒狀部一體成形、沿著前述內筒構件的前端部朝內周一側延伸的內凸緣部,前述防止咬線構件設在前述前凸緣部與前述內凸緣部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卷線器的卷筒,在謀求卷筒輕量化的同時可充分地確保內部空間。旋轉卷線器的卷筒(4)可相對于卷線器本體(2)自由地前后移動,具備:卷線軀干部(7a)、內筒構件(7c)、前凸緣部(8)以及裙部(7b)。卷線軀干部(7a)是在外周卷繞釣線,通過金屬薄板所形成。內筒構件(7c)安裝于卷線軀干部(7a)的內周側、在后端部上具有陽螺紋部(7j)的構件。前凸緣部(8)設于卷線軀干部(7a)上、由陽螺紋部(7j)固定于內筒構件(7c)上。裙部(7b)設在卷線軀干部(7a)的后端部,直徑較卷線軀干部(7a)大。
文檔編號A01K89/01GK1371600SQ0210516
公開日2002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3日
發明者北島啟吾, 風呂本儀幸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