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它包括墨筒和旋轉筒,旋轉筒設置在所述墨筒的上方且與墨筒轉動連接,旋轉筒和所述墨筒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旋轉筒上固定套設有與電機傳動連接的齒圈;所述墨筒和旋轉筒內設置有條狀的刮片機構,所述刮片機構包括與旋轉筒固定連接的上刮片部和與墨筒內壁配合接觸的下刮片部;下刮片部為與所述墨筒相配合的U型結構,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底板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橫向刮片,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側壁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豎向刮片;橫向刮片與所述墨筒出墨口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拱形凸起,豎向刮片與上刮片部固定連接且為一體式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避免油墨的沉淀物粘結在墨筒上。
【專利說明】
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煙草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
【背景技術】
[0002]卷接機印刷裝置的鋼印印刷系統存在印刷不潔、圖案色差(深淺不一)、模糊(過濃過淡)、高低、不全、重疊等問題。鋼印質量問題的重復性較大、影響因素復雜,長期以來都是困擾在線質量控制的一個難題,現有的卷接機組鋼印印刷系統出現上述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墨筒內的油墨沉淀。常規墨筒的頂部開口用于加墨、下部開口用于出墨,油墨在墨筒中無流動,油墨中的固體物會沉淀,并粘結在墨筒上,很難去除。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能夠避免油墨的沉淀物粘結在墨筒上。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它包括墨筒,它還包括旋轉筒,旋轉筒設置在所述墨筒的上方且與墨筒轉動連接,旋轉筒和所述墨筒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旋轉筒上固定套設有與電機傳動連接的齒圈;所述墨筒和旋轉筒內設置有條狀的刮片機構,所述刮片機構包括與旋轉筒固定連接的上刮片部和與墨筒內壁配合接觸的下刮片部;下刮片部為與所述墨筒相配合的U型結構,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底板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橫向刮片,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側壁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豎向刮片;橫向刮片與所述墨筒出墨口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拱形凸起,豎向刮片與上刮片部固定連接且為一體式結構。
[0005]所述旋轉筒設置在所述墨筒的上方且與墨筒轉動連接的設置方式如下:所述墨筒的上端套設有軸承,所述墨筒與軸承內圈固定連接,所述旋轉筒設置在墨筒的上方且與軸承外圈固定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實用新型中旋轉筒上固定套設有與電機傳動連接的齒圈,電機帶動旋轉筒轉動,旋轉筒通過上刮片部帶動下刮片部轉動,其中條狀的橫向刮片與墨筒底板配合接觸,橫向刮片能夠將粘結在墨筒底板上的沉淀物清除,條狀的豎向刮片與所述墨筒側壁配合接觸,豎向刮片能夠將粘結在墨筒側壁上的沉淀物清除,從而避免油墨的沉淀物粘結在墨筒上。
[0008]橫向刮片與所述墨筒出墨口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拱形凸起,拱形凸起保證墨筒出墨不受影響。豎向刮片與上刮片部固定連接且為一體式結構,便于安裝和加工。所述旋轉筒設置在所述墨筒的上方且與墨筒轉動連接的設置方式如下:所述墨筒的上端套設有軸承,所述墨筒與軸承內圈固定連接,所述旋轉筒設置在墨筒的上方且與軸承外圈固定連接,該設置方式便于在現有墨筒上進行改進,降低安裝成本,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它包括墨筒I和旋轉筒2,墨筒I的上端套設有軸承12,墨筒I與軸承12內圈固定連接,旋轉筒2設置在墨筒I的上方且與軸承12外圈固定連接,旋轉筒2和墨筒I的中心軸線重合,旋轉筒2實現與墨筒I的轉動連接,旋轉筒2上固定套設有與電機10傳動連接的齒圈11,電機10可帶動旋轉筒2轉動,而墨筒I保持不動。
[0011]墨筒I和旋轉筒2內設置有條狀的刮片機構,所述刮片機構包括與旋轉筒2固定連接的上刮片部3和與墨筒I內壁配合接觸的下刮片部;下刮片部為與所述墨筒相配合的U型結構,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I底板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橫向刮片5,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I側壁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豎向刮片4;橫向刮片5與所述墨筒出墨口 9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拱形凸起13,豎向刮片4與上刮片部3固定連接且為一體式結構。旋轉筒2通過上刮片部3帶動下刮片部轉動,其中條狀的橫向刮片5與墨筒I底板配合接觸,橫向刮片5能夠將粘結在墨筒I底板上的沉淀物清除,條狀的豎向刮片4與所述墨筒I側壁配合接觸,豎向刮片4能夠將粘結在墨筒I側壁上的沉淀物清除,從而避免油墨的沉淀物粘結在墨筒I上。
[0012]橫向刮片5的中心位置處固定設置有豎軸7,豎軸7的上端設置有攪拌葉片8,橫向刮片5上位于所述豎軸7兩側的位置處設置有徑向的擾流葉片6。橫向刮片5轉動帶動豎軸7轉動,豎軸7帶動攪拌葉片8轉動,擾流葉片6也隨橫向刮片5轉動,攪拌葉片8和擾流葉片6的轉動,能夠對墨筒I內的油墨進行攪拌,防止油墨中的固體物沉淀。
[0013]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它包括墨筒,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旋轉筒,旋轉筒設置在所述墨筒的上方且與墨筒轉動連接,旋轉筒和所述墨筒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旋轉筒上固定套設有與電機傳動連接的齒圈;所述墨筒和旋轉筒內設置有條狀的刮片機構,所述刮片機構包括與旋轉筒固定連接的上刮片部和與墨筒內壁配合接觸的下刮片部;下刮片部為與所述墨筒相配合的U型結構,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底板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橫向刮片,下刮片部與所述墨筒側壁配合接觸的部位稱之為豎向刮片;橫向刮片與所述墨筒出墨口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拱形凸起,豎向刮片與上刮片部固定連接且為一體式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系統的刮壁式旋轉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筒設置在所述墨筒的上方且與墨筒轉動連接的設置方式如下:所述墨筒的上端套設有軸承,所述墨筒與軸承內圈固定連接,所述旋轉筒設置在墨筒的上方且與軸承外圈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41F31/02GK205498333SQ20162026296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萬永華, 馮宏偉
【申請人】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