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真菌餌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防治蟑螂的真菌餌劑。
居室是人類生存活動的主要場所,保護居室環境,實現綠色生活是現代人生活的夢想,化學農業不當適用已經使人們產生了巨大的憂慮,而衛生殺蟲劑直接用于起居、工作環境,應用不污染環境的生物制劑控制衛生害蟲,對人們的生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綠僵菌是一類能侵染昆蟲的真菌,為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綠僵菌屬。SnebB.(1991)首先篩選活動侵染蟑螂的綠僵菌菌株,1994年在美國注冊登記了第一個綠僵菌防治蟑螂的產品,并被美國國家環保局認定為環保產品。
CN93117629(申請人為美國生態科學公司,申請日1993年8月19日)公開了綠僵菌對白蟻有致死作用,可應用防治白蟻。
盡管真菌孢子可制成粉劑、油劑,但粉劑使用噴粉機或人工撒施或拌毒土,不能兌水噴霧,要求在無風的條件下使用,有漂移污染環境的缺點,從有效成分分布均勻性和藥效發揮來看,一般不如液態制劑。油劑便于儲存和運輸,但必須使用超低量噴霧器進行噴灑,對噴霧器械有嚴格要求,因此,限制了這種劑型的使用范圍。
殺蟲真菌已被制成各種各樣的劑型,但沒有餌劑,因為現有傳統理論認為昆蟲病原菌都是從昆蟲體壁表皮侵入的。眾多研究包裹都闡述了侵入過程,即孢子附著表皮、萌發,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傳統體壁,并在寄主體內增殖、致病。有研究表明即使綠僵菌或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被昆蟲吞入,在昆蟲腸道內也不能萌發和致病。真菌孢子不能通過消化道進入昆蟲體內,所以制成餌劑防治效果一定很差。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案是提供一種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膠餌由真菌孢子、礦物性載體、植物油、糖、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以及植物性載體組成。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案是提供由(重量百分比)真菌孢子1%-20%、礦物性載體0-30%、植物油10%-25%、糖1%-15%、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0.1%,余量為植物性載體組成的真菌餌劑。
本發明真菌餌劑中所用的真菌孢子可選自綠僵菌,優選金龜子綠僵菌IBCCM321.93,該菌株已于2002年12月12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號為CGMCC No.0853,或白僵菌以及其他對蟑螂有致病作用的真菌。所用的真菌孢子通常為純孢子粉,純度大于95%,含水量小于10%。
所述植物性載體是選自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制成的玉米軸、稻殼、餅干粉、干面包粉、麥麩和秸稈。其作用是填充、吸附孢子、吸附過多的油、引誘取食、適應蟑螂取食。通常要使用現有技術已知的各種機械—粉碎,將所述植物性載體加工成由如下大小和比例的粒和粉組成的混合體棒狀粒,長度1.95±0.32mm,直徑0.66±0.21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27%;片狀粒,長度0.97±0.27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14%;粉,直徑0.17±0.04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59%。
所述礦物性載體選自硅藻土、高嶺土或凹凸棒土。其作用是增加餌劑的流動性,便于包裝和施用。本發明優選使用100-300目大小的粒狀載體。
本發明的真菌餌劑,其中所述植物油可選自花生油、葵花籽油、瓜子油、大豆油、芝麻油或玉米油。其作用是在孢子表面形成保護油膜并可引誘蟑螂。優選使用保質期內的食用油。
所述糖可選自葡萄糖、蔗糖或麥芽糖。起引誘蟑螂的作用,粉狀。
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到,起引誘作用。
然后將加工后的植物性載體混合體、綠僵菌、硅藻土、葡萄糖德國小蠊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瓜子油依次加入CC-II型真菌孢子分離及混合機中混合,制得5億孢子/克餌劑。將所得真菌餌劑撒施在蟑螂出沒處,通常每平方米0.5g制劑。實施例22.5億孢子/克餌劑的制備方法
將上述比例的稻殼、餅干粉放入粉碎機內,加工成如下大小和比例的粒和粉組成的混合體棒狀粒,長度1.95±0.32mm,直徑0.66±0.21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27%;片狀粒,長度0.97±0.27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14%;粉,直徑0.17±0.04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59%。
然后將加工后的植物性載體混合體、綠僵菌、凹凸棒土、麥芽糖、德國小蠊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芝麻油依次加入CC-II型真菌孢子分離及混合機中混合,制得2∶5億孢子/克餌劑。將所得真菌餌劑撒施在蟑螂出沒處,通常每平方米0.5g制劑。實施例3真菌餌劑的制備方法
將上述比例的玉米秸稈放入粉碎機內,加工成如下大小和比例的粒和粉組成的混合體棒狀粒,長度1.95±0.32mm,直徑0.66±0.21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27%;片狀粒,長度0.97±0.27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14%;粉,直徑0.17±0.04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59%。
然后將加工后的植物性載體混合體、綠僵菌、蔗糖、德國小蠊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花生油依次加入CC-II型真菌孢子分離及混合機中混合,制得50億孢子/克餌劑。將所得真菌餌劑撒施在蟑螂出沒處,通常每平方米0.2g制劑。實施例4真菌餌劑的制備方法
將上述比例的稻殼、餅干粉放入粉碎機內,加工成如下大小和比例的粒和粉組成的混合體棒狀粒,長度1.95±0.32mm,直徑0.66±0.21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27%;片狀粒,長度0.97±0.27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14%;粉,直徑0.17±0.04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59%。
然后將加工后的植物性載體混合體、白僵菌、凹凸棒土、麥芽糖、德國小蠊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芝麻油依次加入CC-II型真菌孢子分離及混合機中混合,制得真菌餌劑。將所得真菌餌劑撒施在蟑螂出沒處,通常每平方米0.5g制劑。
權利要求
1.一種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餌劑由真菌孢子、礦物性載體、植物油、糖、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以及植物性載體組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的含量分別為(重量百分比)真菌孢子1%-20%、礦物性載體0-30%、植物油10%-25%、糖1%-15%、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0.1%,余量為植物性載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可選自花生油、葵花籽油、瓜子油、芝麻油、大豆油或玉米油。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可選自葡萄糖、蔗糖或麥芽糖,并且為粉粒狀。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性載體選自硅藻土、高嶺土或凹凸棒土。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載體是選自下列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制成的玉米軸、稻殼、餅干粉、干面包粉、麥麩和秸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載體為粒和粉組成的混合體;其中棒狀粒,長度1.95±0.32mm,直徑0.66±0.21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27%;片狀粒,長度0.97±0.27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14%;粉,直徑0.17±0.04mm,占總植物性載體的59%。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礦物性載體為100-300目大小的粒狀。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孢子選自綠僵菌孢子或白僵菌孢子以及其他對蟑螂有致病作用的真菌;所述真菌孢子為純孢子粉,純度大于95%,含水量小于10%。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真菌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孢子為金龜子綠僵菌IBCCM321.93孢子,保藏號為CGMCC No.085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真菌餌劑。所述餌劑由真菌孢子、礦物性載體、植物油、糖、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以及植物性載體組成,其中所述組分的含量分別為(重量百分比)真菌孢子1%-20%、礦物性載體0-30%、植物油10%-25%、糖1%-15%、蟑螂性激素和聚集激素提取溶劑0.1%,余量為植物性載體。
文檔編號A01N63/04GK1415211SQ02156520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6日
發明者張澤華, 蘇紅田 申請人:張澤華, 蘇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