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鋤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器,尤指一種多功能鋤草機。
背景技術:
一般的多功能鋤草機包括牽引板,主梁,地輪,松土器,側犁鏵,主犁鏵,箱體和扶手,牽引板與主梁的前端相連接,地輪通過連接桿與主梁相連接,松土器連接在主梁的前部,側犁鏵連接在主梁的中部,主犁鏵連接在主梁的后部,箱體固定在主梁頂部,箱體底部連接一料管,料管的出口位下地側犁鏵下部后方,扶手與主梁的后端相連接,犁在牽引動力畜、車的帶動下,通過松土器來松土除草,而通過側犁鏵來開溝,通過與箱體相連接的料管進行播種或施肥,最后由主犁鏵進行分溝培土,如此則實現松土除草,開溝,播種或施肥,及分溝培土,與傳統的單犁只進行松土、除草相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農活的季節性很強,一旦錯過耕種季節,則會導致巨大損失。所以現有技術中的多功能鋤草機的效率仍有待于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功能鋤草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多功能鋤草機,它包括牽引板,主梁,地輪,松土器,側犁鏵,主犁鏵,箱體和扶手,所述牽引板與所述主梁的前端相連接,所述地輪通過連接桿與所述主梁相連接,所述主犁鏵通過犁碗子連接在所述主梁的后部,所述箱體固定在所述主梁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側梁,所述主梁和兩側梁形成前小后大外形為凸字形的支架,所述松土器數量為兩個,分別通過犁碗子連接在一所述側梁前部,所述側犁鏵分為左側犁鏵和右側鏵,所述左側犁鏵和右側鏵分別通過犁碗子連接在一所述側梁后部,所述箱體后壁下部開設有兩出口,每一所述出口處設有一護板形成一料斗,每一所述料斗下部連接一料管,兩所述料管分別固定于所述左側犁鏵和右側犁鏵下部后方,每一所述出口處通過軌道連接有一控制出口開關的插板。
所述松土器為松土鉤或鏟草板。
所述插板鉸接在一三角形支架的底邊上,所述三角形支架的頂部與一V形桿的一端相鉸接,所述V形桿的頂部與箱體后壁相鉸接,所述V形桿的另一端通過線索與箱體相連接。
所述箱體后壁固定有兩位于所述插板上方的帶有螺孔的凸塊,所述凸塊上螺接有螺栓。
所述主犁鏵和犁碗子之間固定一倒三角形的鐵板。
所述犁碗子上設有調節孔。
所述主梁上沿弧形方向設有調節孔。
所述主梁后部固定有一頂部具有一螺孔的套環,螺孔處螺接有一螺栓,所述左側梁和右側梁后部分別固定連接有一連接板,兩所述連接板穿過所述套環搭置在一起,并通過所述螺栓將兩連接板固定在所述主梁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由于采用以上設計方案,其在牽引動力畜或動力機帶動下,通過兩側梁上的松土器進行松土及除草,而通過側犁鏵進行開溝,并由料管予以播種或施肥,最后由主犁鏵進行分溝培土。如此則實現松土除草,開溝,播種或施肥,分溝培土同時完成,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的工作效率約是現有技術中的多功能鋤草機效率的兩倍,省時省力。
2、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其中插板鉸接在一三角形支架的底邊上,三角形支架的頂部與一V形桿的一端相鉸接,V形桿的頂部與箱體后壁相鉸接,V形桿的另一端通過線索與箱體相連接。通過拉動V形桿來上下移動插板以實現對箱體出口的開關,即控制是否播種或施肥。
3、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其中箱體后壁固定兩位于插板上方的帶有螺孔的凸塊,凸塊處螺接有用于限制插板移動的上限位置的螺栓。通過擰動螺栓可以限制插板上移的位置,進一步限制箱體出口的大小,以控制箱體中肥料或種子進入料管的流量。
4、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其中主犁鏵和犁碗子之間固定一倒三角形的鐵板,可以增加主犁鏵開溝的深度和寬度。
5、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其中的地輪可根據主梁上的調節孔,調節主梁前端與地面的距離,以調節松土及開溝的深淺。
6、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其中犁碗子上設有調節孔,通過調節孔來調節犁碗子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可以控制松土器松土的深淺,控制左、右側犁鏵開溝的深淺,控制主犁鏵分溝的深淺。
7、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其中主梁后部固定有一頂部具有一螺孔的套環,螺孔處螺接有一螺栓,兩側梁后部分別固定有一連接板,兩連接板穿過套環搭置在一起,并通過螺栓將兩連接板固定在主梁上。如此則可以根據農作物的行距情況,通過調節連接板搭接部的多少以調節兩側犁鏵與主梁之間的距離,以適應農作物行距的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主犁鏵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右側犁鏵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左側犁鏵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松土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它包括牽引板1,主梁2,地輪3,松土器6(如圖5所示),側犁鏵7,主犁鏵8(如圖2所示),箱體9和扶手4,牽引板1與主梁2的前端相連接,地輪3通過連接桿17與主梁2相連接,主犁鏵8通過犁碗子24連接在主梁2的后部,箱體9固定在主梁2頂部,其特征在于主梁2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側梁5,主梁2和兩側梁5形成前小后大外形為凸字形的支架,松土器6(如圖5所示)數量為兩個,分別通過犁碗子24連接在側梁5前部,側犁鏵分為左側犁鏵7(如圖4所示)和右側犁鏵7’(如圖3所示),分別通過犁碗子24連接在一側梁5后部,箱體9后壁下部開設有兩出口,每一出口處設有一護板形成一料斗11,每一料斗11下部連接一料管12,兩料管12分別固定于左側犁鏵7和右側犁鏵7’的下部后方,每一出口處通過軌道連接有一控制出口開關的插板13。
松土器6為松土鉤或鏟草板。
插板13鉸接在一三角形支架14的底邊上,三角形支架14的頂部與一V形桿15的一端相鉸接,V形桿15的頂部與箱體9后壁相鉸接,V形桿15的另一端通過線索16與箱體9相連接。
箱體9后壁固定兩位于插板13上方的帶有螺孔的凸塊22,凸塊22處螺接有用于限制插板13移動的上限位置的螺栓23。
主犁鏵8和犁碗子24之間固定一倒三角形的鐵板。
犁碗子24上設有調節孔。
主梁2后部固定有一頂部具有一螺孔的套環20,螺孔處螺接有一螺栓21,兩側梁5后部分別固定有一連接板18、19,兩連接板18、19穿過套環20搭置在一起,并通過螺栓21將兩連接板18、19固定在主梁2上。
地輪3與主梁2之間的距離是可調的,連接桿17上具有上下兩個孔,主梁2下部具有一個孔,主梁2上部在以下部的孔為圓心的圓弧上具有若干個孔,實施時,連接桿17下部的孔與主梁2下部的孔相對應并以螺栓螺母相連接,而通過改變連接桿17上部的孔與主梁2上部圓弧上的孔相對應連接時,則可改變主梁2前端與地面之間的距離。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鋤草機,它包括牽引板,主梁,地輪,松土器,側犁鏵,主犁鏵,箱體和扶手,所述牽引板與所述主梁的前端相連接,所述地輪通過連接桿與所述主梁相連接,所述主犁鏵通過犁碗子連接在所述主梁的后部,所述箱體固定在所述主梁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側梁,所述主梁和兩側梁形成前小后大外形為凸字形的支架,所述松土器數量為兩個,分別通過犁碗子連接在一所述側梁前部,所述側犁鏵分為左側犁鏵和右側鏵,所述左側犁鏵和右側鏵分別通過犁碗子連接在一所述側梁后部,所述箱體后壁下部開設有兩出口,每一所述出口處設有一護板形成一料斗,每一所述料斗下部連接一料管,兩所述料管分別固定于所述左側犁鏵和右側犁鏵下部后方,每一所述出口處通過軌道連接有一控制出口開關的插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器為松土鉤或鏟草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鉸接在一三角形支架的底邊上,所述三角形支架的頂部與一V形桿的一端相鉸接,所述V形桿的頂部與箱體后壁相鉸接,所述V形桿的另一端通過線索與箱體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后壁固定有兩位于所述插板上方的帶有螺孔的凸塊,所述凸塊上螺接有螺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犁鏵和犁碗子之間固定一倒三角形的鐵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犁碗子上設有調節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沿弧形方向設有調節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多功能鋤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后部固定有一頂部具有一螺孔的套環,螺孔處螺接有一螺栓,所述左側梁和右側梁后部分別固定連接有一連接板,兩所述連接板穿過所述套環搭置在一起,并通過所述螺栓將兩連接板固定在所述主梁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鋤草機,它包括牽引板,主梁,地輪,松土器,側犁鏵,主犁鏵,箱體和扶手,牽引板與主梁的前端相連接,地輪通過連接桿與主梁相連接,主犁鏵連接在主梁的后部,箱體固定在主梁頂部,主梁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側梁,主梁和兩側梁形成前小后大外形為凸字形的支架,松土器數量為兩個,分別連接在一側梁前部,側犁鏵分為左、右側犁鏵兩個,分別連接在一側梁后部,箱體后壁下部開設有兩出口,每一出口處設有一護板形成一料斗,每一料斗下部連接一料管,兩料管分別固定于左、右側犁鏵下部后方,每一出口處連接有一控制出口開關的插板。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鋤草機的工作效率是現有技術中的多功能鋤草機效率的兩倍,省時省力。
文檔編號A01B49/00GK2655603SQ20032010268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2日
發明者關明亮 申請人:關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