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光放大薄膜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光放大薄膜 本發明涉及化學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光放大薄膜。目前,培育蔬菜、農作物的大棚大多數都是在大棚支架上面覆蓋一層普通的塑料薄膜,這種薄膜可以起到溫室效應的作用,促進蔬菜和農苗作物發芽、生長、早熟、早收、增產,但是,這種薄膜還存在不足之處,保溫效果不夠良好,使用時容易被劃破,使用壽命短。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光放大薄膜,有聚光功能,當光通過后,使光熱增高,這種薄膜在封閉環境中,一般溫度的光照下,能使光熱增高1至3攝氏度,在較高溫下,能使光熱增加5攝氏度左右,能更好的促進農苗作物發芽、生長、早熟、早收、增產。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光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a.以薄膜為載體,在薄膜上、下面上制有均勻分布的薄膜放大鏡;b.光放大薄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樹脂糊配制;(2).覆貼聚乙烯薄膜;(3).浸漬;(4).撕掉兩面的聚乙烯薄膜;(5).按制品相應尺寸裁切疊層;(6).放入模具中;
(7).加強壓固化;(8).得到所需要的制品。
薄膜放大鏡為圓形直徑小于25毫米,放大鏡厚度為1-3毫米,薄膜厚度不大于1毫米;樹脂糊制備有2種方法(1).批混合法是將樹脂和除增稠劑的各組分依次攪拌混合,最后加入贈稠劑,混合厚經過計量后,即由混合泵輸送到傳送帶或承載膜上;(2).采用連續混合計量法時,將樹脂糊按增稠劑和樹脂分開成兩部分單獨制備,然后,通過計量裝置經過一個靜態混合器,直接比例將兩部分連續混合和喂到制片機組的上糊區,連續混合計量法能保證在機組切割沉降點處,樹脂黏度的近似不交,將樹脂糊輸送到上層和下層聚乙烯薄膜上,并通過刮刀均勻平至一定厚度,然后,連續玻纖粗紗經過切刮器短切,均勻沉降在下層薄膜的樹脂糊上,同時,用刮涂有樹脂糊的上層薄膜覆蓋,形成樹脂糊一短切玻纖一樹脂糊夾層材料,再經過一系列壓刀輥的揉捏作用,使樹脂浸透纖維,并驅除團集于夾層內的氣泡及將片材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的熱化,使之增稠黏度達到穩定,而且,適于模壓的范圍方可使用。
本發明與先有技術相比,結構新穎,加工工藝簡單,有聚光功能,當光通過后,使光熱增高,這種薄膜在封閉環境中,一般溫度的光照下,能使光熱增高1至3攝氏度,在較高溫下,能使光熱增加5攝氏度左右,能更好的促進農苗作物發芽、生長、早熟、早收、增產,此外,本發明成本低,值得推廣和應用。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光放大薄膜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光放大薄膜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光放大薄膜的工藝流程圖。
指定
圖1為摘要附圖。
參見
圖1、圖2、圖3,1為薄膜,2為薄膜放大鏡,3為放大鏡厚度,4為薄膜厚度,5為樹脂糊配制,6為覆貼聚乙烯薄膜,7為浸漬,8為撕掉兩面的聚乙烯薄膜,9為按制品相應尺寸裁切疊層,10為放入模具中,11為加強壓固化,12為得到所需要的制品。實施例1 首先,采用連續混合計量法時,將樹脂糊按增稠劑和樹脂分開成兩部分單獨制備,然后,通過計量裝置經過一個靜態混合器,直接比例將兩部分連續混合和喂到制片機組的上糊區,連續混合計量法能保證在機組切割沉降點處,樹脂黏度的近似不交,將樹脂糊輸送到上層和下層聚乙烯薄膜上,并通過刮刀均勻平至一定厚度,然后,連續玻纖粗紗經過切刮器短切,均勻沉降在下層薄膜的樹脂糊上,同時,用刮涂有樹脂糊的上層薄膜覆蓋,形成樹脂糊一短切玻纖一樹脂糊夾層材料,再經過一系列壓刀輥的揉捏作用,使樹脂浸透纖維,并驅除團集于夾層內的氣泡及將片材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的熱化,使之增稠黏度達到穩定,而且,適于模壓的范圍方可使用,然后撕掉兩面的聚乙烯薄膜,按制品相應尺寸裁切疊層,然后放入模具中,加強壓固化,得到所需要的制品。
實施例2 首先,批混合法是將樹脂和除增稠劑的各組分依次攪拌混合,最后加入贈稠劑,混合厚經過計量后,即由混合泵輸送到傳送帶或承載膜上(批混合制成的樹脂糊受到30min儲存壽命的限制,時間過長,則樹脂開始快速增稠,影響對玻纖的浸漬,適于實驗性或小批量生產),然后在樹脂糊上、下端面上分別覆蓋一層聚乙烯薄膜防止空氣、灰塵、水氣及雜質等材料的污染和聚酯樹脂的一般劑苯乙烯的蒸發,使用時,再撕掉兩面的聚乙烯薄膜,按制品相應尺寸裁切疊層,然后放入模具中,加強壓固化,得到所需要的制品。這種制造技術對本專業人員來說還是較清楚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a.以薄膜為載體,在薄膜上、下面上制有均勻分布的薄膜放大鏡;b.光放大薄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樹脂糊配制;(2).覆貼聚乙烯薄膜;(3).浸漬;(4).撕掉兩面的聚乙烯薄膜;(5).按制品相應尺寸裁切疊層;(6).放入模具中;(7).加強壓固化;(8).得到所需要的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放大鏡為圓形直徑小于25毫米,放大鏡厚度為1-3毫米,薄膜厚度不大于1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樹脂糊制備有2種方法(1).批混合法是將樹脂和除增稠劑的各組分依次攪拌混合,最后加入贈稠劑,混合厚經過計量后,即由混合泵輸送到傳送帶或承載膜上;(2).采用連續混合計量法時,將樹脂糊按增稠劑和樹脂分開成兩部分單獨制備,然后,通過計量裝置經過一個靜態混合器,直接比例將兩部分連續混合和喂到制片機組的上糊區,連續混合計量法能保證在機組切割沉降點處,樹脂黏度的近似不交,將樹脂糊輸送到上層和下層聚乙烯薄膜上,并通過刮刀均勻平至一定厚度,然后,連續玻纖粗紗經過切刮器短切,均勻沉降在下層薄膜的樹脂糊上,同時,用刮涂有樹脂糊的上層薄膜覆蓋,形成樹脂糊—短切玻纖—樹脂糊夾層材料,再經過一系列壓刀輥的揉捏作用,使樹脂浸透纖維,并驅除團集于夾層內的氣泡及將片材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的熱化,使之增稠黏度達到穩定。
全文摘要
一種光放大薄膜,其特征在于a.以薄膜為載體,在薄膜上、下面上制有均勻分布的薄膜放大鏡;b.光放大薄膜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樹脂糊配制;(2).覆貼聚乙烯薄膜;(3).浸漬;(4).撕掉兩面的聚乙烯薄膜;(5).按制品相應尺寸裁切疊層;(6).放入模具中;(7).加強壓固化;(8).得到所需要的制品;本發明與先有技術相比,加工工藝簡單,有聚光功能,當光通過后,使光熱增高,這種薄膜在封閉環境中,一般溫度的光照下,能使光熱增高1至3攝氏度,在較高溫下,能使光熱增加5攝氏度左右,能更好的促進農苗作物發芽、生長、早熟、早收、增產,此外,本發明成本低,值得推廣和應用。
文檔編號A01G9/14GK1605241SQ20041006800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10日
發明者陳一鳴 申請人:陳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