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煤腐植酸生產綠色生態肥的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用煤腐植酸生產綠色生態肥的技術。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耗費大量的化肥,但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與農作物的增產不成比例,往往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反而造成土地板結,農作物產量的下降,這是由于化肥利用率低、肥效下降。據側試我國化肥利用率僅為35%左右,低于發達國家的55%。腐植酸是一種天然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種多功能的化工材料有廣泛的工業和農業用途,被大量用于林業、牧業及醫藥等方面。其作為一種多功能的化工材料它有廣泛的工業和農業用途,也被大量用于林業、牧業、畜牧業方面。但僅用腐植酸作肥料效果不理想,且傳統的提取工藝較為復雜,提取率低,提取成本高,提取速度慢,產品含大量雜質,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煤腐植酸生產綠色生態肥的技術,使其具有工藝簡單實用,不污染環境,提取成本低,提取率和肥效利用率高的優點。為此,一種用煤腐植酸生產綠色生態肥的技術,它是由以下工藝過程構成(1)、將風化煤,或褐煤,或泥煤加入到粉碎機中,碎成粒度為0.2~0.5mm的顆粒;(2)、按煤∶氫氧化納=8~12∶0.5~1.2的原料配比,將上述原料混合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均勻,開始加熱至89℃~92℃,加熱2~2.5小時后停止加熱,待原料冷卻至20℃~30℃再加入占原料重量4倍的水,攪拌均勻后,靜置沉淀8~12小時,取上清液,去除沉淀物,向上清液中緩慢加入鹽酸溶液,混合均勻,直至上清液的PH值降至2,靜置沉淀8~12小時,取沉淀物;(3)、將該沉淀物取出,烘干,粉碎即得即腐植酸,再按下述重量配比原料腐植酸30~40份、有機磷16~21份、氮1~3份、鉀30~43份、硼0.01~0.09份、鈉0.9~2份、鈣0.9~3.5份、鐵1.1~4.1份、錳0.15~1份、鎂2.59~5.3份,將上述配比料分別粉碎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造粒機造粒即得成品。
本發明的優點是具有工藝簡單實用,不污染環境,提取成本低,僅是傳統方法成本的70%,比傳統方法提取率高約50%。本發明中含有多種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原素等,肥效發揮長久,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降低土壤容量,土壤孔度也相應增大,增強了土壤的通透性,化肥利用率為55%,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采用搪瓷反應釜、立式反應鍋均可。所述的烘干機為滾筒式烘干機,烘干機購買或自制均可。
將風化煤200Kg加入到粉碎機中碎成粒度為0.3mm的顆粒。將上述原料同20Kg的氫氧化納混合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均勻,開始加熱至90℃,加熱2.1小時后停止加熱,待原料冷卻至25℃時再加880Kg的水,攪拌均勻后,靜置沉淀10小時,取上清液,去除沉淀物,向上清液中緩慢加入鹽酸溶液,混合均勻,不斷測量直至上清液的PH值降至2,停止攪動,靜置沉淀10小時,取沉淀物約重60Kg,將該沉淀物取出,烘干,粉碎即得即腐植酸。再取腐植酸33.3Kg、有機磷(P2O5)19Kg、氮1.27Kg、鉀(K2O)37.77Kg、硼0.05Kg、鈉1.09Kg、鈣1.58Kg、鐵2.1Kg、錳0.25Kg、鎂3.59Kg,將上述配比料分別粉碎研磨成粉(過100目篩),混合均勻,用造粒機造粒即得約100Kg成品。
本發明的有機磷選用五氧化二磷、氮選用二氧化氮、鉀選用氧化鉀、硼選用硼酸、鈉選用碳酸鈉、鈣選用氧化鈣、鐵選用氧化鐵或三氧化二鐵、錳選用二氧化錳、鎂選用氧化鎂。
總之,本發明工藝簡單實用,不污染環境,生產成本低,含有多種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原素等,肥效發揮長久,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可推廣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煤腐植酸生產綠色生態肥的技術,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工藝過程構成(1)、將風化煤,或褐煤,或泥煤加入到粉碎機中,碎成粒度為0.2~0.5mm的顆粒;(2)、按煤∶氫氧化納=8~12∶0.5~1.2的原料配比,將上述原料混合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均勻,開始加熱至89℃~92℃,加熱2~2.5小時后停止加熱,待原料冷卻至20℃~30℃再加入占原料重量4倍的水,攪拌均勻后,靜置沉淀8~12小時,取上清液,去除沉淀物,向上清液中緩慢加入鹽酸溶液,混合均勻,直至上清液的PH值降至2,靜置沉淀8~12小時,取沉淀物;(3)、將該沉淀物取出,烘干,粉碎即得即腐植酸,再按下述重量配比原料腐植酸30~40份、有機磷16~21份、氮1~3份、鉀30~43份、硼0.01~0.09份、鈉0.9~2份、鈣0.9~3.5份、鐵1.1~4.1份、錳0.15~1份、鎂2.59~5.3份,將上述配比料分別粉碎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造粒機造粒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煤腐植酸生產綠色生態肥的技術,它的工藝過程是將將風化煤粉碎同氫氧化納混合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均勻,開始加熱,加熱2.1小時后停止加熱,待原料冷卻至25℃時再加水,攪拌均勻后,靜置沉淀10小時,取上清液,去除沉淀物,向上清液中緩慢加入鹽酸溶液,混合均勻,不斷測量直至上清液的pH值降至2,靜置沉淀10小時,將該沉淀物取出,烘干,粉碎即得即腐植酸。再取腐植酸、有機磷、氮、鉀、硼、鈉、鈣、鐵、錳、鎂,將上述配比料分別粉碎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造粒機造粒即得成品,本發明工藝簡單實用,不污染環境,生產成本低,含有多種植物所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原素等,肥效發揮長久,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可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C05G1/00GK1657505SQ200510011309
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6日
發明者方寧 申請人: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