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針對植物病害的農用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涉及一種殺菌劑組合物。
背景技術:
隨著種植制度的改變,植物細菌性及真菌性病害越來越重。現有殺菌劑中,針對細菌病害的殺菌劑多為老品種,易產生抗藥性,防效較差。中生菌素是一種新型抗生素,對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均有一定的效果,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因為推出時間較短,目前復配制劑較少。急需開發其復配制劑,擴大其殺菌譜。由于植物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在田間常常混和發生,而目前兼治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品種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兼治植物細菌性病害及真菌性病害的殺菌劑農藥。
本發明提供的殺菌劑組合物,是以中生菌素和醋酸銅為有效成分,加適當助劑和填充劑,經一定的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的可濕性粉劑。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是近年來新推出的一種新型抗生素,能抗革蘭氏陽性細菌、革蘭氏陰性細菌、分枝桿菌、酵母菌及絲狀真菌。特別對大白菜軟腐病、白菜黑腐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等有效。目前登記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大白菜軟腐病等。但由于是一種新的抗生素,對它的研究還很不充分,已知的殺菌譜有限,急需研究擴大其殺菌譜。以中生菌素為有效成分的復配制劑也不多。醋酸銅主要起預防保護作用,抑菌譜廣,但治療效果較差。發明人多次試驗表明,中生菌素和醋酸銅按一定比例復配后,會產生明顯的增效作用。中生菌素和醋酸銅按一定比例復配對辣椒細菌性葉斑病菌的共毒系數為197.6,毒力回歸方程為Y=2.0412+1.6342x,增效顯著。田間試驗表明,本發明提供的組合物700倍液防治辣椒細菌性葉斑病的效果達86%。說明上述組分的聯合作用,使本發明的殺菌活性明顯提高。
中生菌素和醋酸銅復配后,殺菌譜明顯擴大。本組合物對西葫蘆軟腐病、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辣(甜)椒細菌性葉斑病、番茄細菌性斑疹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灰霉病等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例如本復配劑700倍液對番茄細菌性斑疹病的田間防效達87%,對西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田間防效達91%。500倍藥液葉面噴霧對真菌性病害辣椒白粉病的田間防治效果達89%。這說明,中生菌素和醋酸銅的復配,不僅增效明顯,而且擴大了殺菌譜,防治范圍明顯擴大。
中生菌素和醋酸銅按一定比例復配是本發明的重要技術特征之一。
本發明的另一重要技術特征是組合物是可濕性粉劑。
本組合物優選的成分配比為成分 重量百分比(%)中生菌素 1~10醋酸銅20~50助劑 1~10填充劑30~78最佳成分配比為成分 重量百分比(%)中生菌素 1~5醋酸銅25~45助劑 1~5填充劑45~73本發明的生產工藝為將中生菌素、醋酸銅、助劑和填充劑按預定的比例加入混合機內混合均勻,先預粉碎,再粉碎、過篩,經檢驗合格后包裝即得產品。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為按一定比例兌水混勻配成藥液,葉面噴霧,田間使用濃度為500~1000倍。
本發明稀釋500~1000倍防治西葫蘆軟腐病、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辣(甜)椒細菌性葉斑病、番茄細菌性斑疹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灰霉病等蔬菜病害,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發明的優點1.增效作用顯著,田間防效高。使用倍數為700倍,對西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田間防效達91%。
2.殺菌譜廣,降低了防治費用。由于田間病害大多混合發生,應用本復配殺菌劑防治一次能兼治多種病害。這不僅降低了防治成本,也節約了菜農的勞動力。
3.原料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用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成分重量百分比(%)中生菌素3醋酸銅 40助劑3填充劑 54實施例2成分重量百分比(%)中生菌素4醋酸銅 38助劑4填充劑 54以上實施例所述的組合物,兌水配成700倍液,葉面噴霧,對辣椒細菌性葉斑病的田間防治效果均達到85%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中生菌素和醋酸銅為有效成分,加助劑和填充劑加工而成,各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成分重量百分比(%)中生菌素1~10醋酸銅 20~50助劑1~10填充劑 30~7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成分重量百分比(%)中生菌素1~5醋酸銅 25~45助劑1~5填充劑 45~7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將組合物用水稀釋500~1000倍用于西葫蘆軟腐病、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辣(甜)椒細菌性葉斑病、番茄細菌性斑疹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灰霉病等蔬菜病害的防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對植物病害的農用殺菌組合物。各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別為中生菌素1~10%、醋酸銅20~50%、助劑1~10%、填充劑30~78%。用于西葫蘆軟腐病、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辣(甜)椒細菌性葉斑病、番茄細菌性斑疹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灰霉病等蔬菜病害的防治,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01N63/00GK1729791SQ20051004450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5日
發明者齊軍山, 李林, 徐作珽, 李長松 申請人:齊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