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碎枝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碎枝機。
背景技術:
碎枝機是將樹枝切碎的裝置。在現有技術中,樹枝經過碎枝機的一次切碎之后出料。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還需要進一步對已過初步切碎的樹枝進行進一步粉碎。在本使用新型之前還沒有這樣的對樹枝進行進一步切碎的碎枝機。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碎枝機無法對經過初步切碎的樹枝進一步粉碎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對經過初步切碎的樹枝進一步粉碎的碎枝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碎枝機,包括一次碎枝組件,還包括二次碎枝組件,所述的二次碎枝組件包括與電機連接的轉盤,所述的轉盤上均布有切刀及向上延伸的長刀,所述的轉盤上開設有用于出料的篩孔,所述切刀的上表面具有刀口;所述的轉盤及切刀均位于一刀筒內,所述的刀筒內壁上具有凸塊,所述的凸塊與所述切刀上表面上的刀口之間留有狹縫,所述的刀筒與所述的轉盤緊密配合;所述的刀筒上固接連接通道,所述的二次碎枝組件通過所述的連接通道與所述的一次碎枝組件連通;所述的轉盤下方還有出料斗,所述的刀筒外還套有罩殼,所述罩殼和刀筒組成夾層與所述的出料斗連通。所述的刀筒與所述的轉盤緊密配合以防止細小碎枝的大量飛揚,工作時電機帶動轉盤轉動,而與連接通道固接的刀筒蓋板是固定的。
進一步,所述的刀筒上開設有刀筒篩孔。
進一步,所述的刀筒篩孔至少有一排分布在刀筒下沿,各個篩孔呈半拱形,所述的篩孔半拱形邊緣呈刀口狀。
進一步,所述切刀的側面具有刀口,所述切刀與所述刀筒的內壁之間留有狹縫。
進一步,所述切刀徑向平均分布在轉盤上。
進一步,所述的連接通道與所述一次碎枝組件的出口連通,所述的連接通道內設有用于控制連接通道及一次碎枝組件的出口開閉的轉換板。
進一步,所述的轉換板與所述連接通道的壁面鉸接,所述的轉換板上設有扳手,連接通道轉換板位置的變換可實現從一次碎枝或二次碎枝后出料的轉換。
優選的,所述的電機是永磁電機,所述的向上延伸的長刀為V型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需要對經過初步切碎的樹枝進行進一步粉碎時可以應用二次碎枝組件對樹枝進行進一步粉碎。
圖1是本發明的總裝圖。
圖2是二次碎枝組件的剖視圖。
圖3是轉盤及切刀的俯視圖。
圖4是轉盤及切刀的側視圖。
(五)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參照圖1、2、3、4,碎枝機,包括一次碎枝組件1及二次碎枝組件2,一次碎枝組件1為現有公知技術中的碎枝組件,第二碎枝組件2是本發明的創新所在。所述的二次碎枝組件2包括與永磁電機3連接的轉盤4,轉盤4上均布有切刀5及向上延伸的V型長刀6,V型刀6可把少許一級碎枝未斷的樹枝切斷、也可碰碎一級出來的碎枝。所述的轉盤4上開設有用于出料的篩孔7,所述切刀5的上表面具有刀口。
所述的轉盤4及切刀5均位于一刀筒8內,所述的刀筒8內壁上具有凸塊9,所述的凸塊9與所述切刀5的上表面上的刀口之間留有狹縫,凸塊9與該刀口配合組成一組切刀組件,可以切碎樹枝。所述的刀筒8與所述的轉盤4緊密配合,防止細小碎枝的大量飛揚。
所述的刀筒8上固接連接通道10,所述的二次碎枝組件2通過所述的連接通道10與所述的一次碎枝組件1連通,經過一次碎枝組件1初步切碎的樹枝通過連接通道10進入二次碎枝組件2。
所述的轉盤下方還有出料斗11,所述的刀筒8外還套有罩殼12,所述罩殼12和刀筒8組成的夾層與所述的出料斗11連通,從而進入罩殼的料可以進入出料斗11。
實施例二參照圖1、2、3、4,在所述的刀筒8上開設有套筒篩孔13。所述的套筒篩孔13可以也可以作為出料口,減少轉盤4上出料篩孔7的負擔。其余結構和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三參照圖1、2、3、4,所述的刀筒篩孔13有一排分布在刀筒8下沿,各個刀筒篩孔13呈半拱形,所述的篩孔半拱形邊緣呈刀口狀。該刀口狀的半拱形可以作為切刀使用,切碎進入二次碎枝組件2的樹枝。當然排布在套筒下沿的篩孔可以是多排,但至少要有一排,用于切碎枝。其余結構和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二相同。
實施例四參照圖1、2、3、4,所述切刀4的側面具有刀口,所述切刀4與所述刀筒8的內壁之間留有狹縫。切刀4側面的刀口與刀筒8的內壁配合形成一組切刀,也可用于切碎樹枝。其余結構和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三相同。
實施例五參照圖1、2、3、4,所述的連接通道10內設有用于控制連接通道10開閉的轉換板14,所述的連接通道10與所述一次碎枝組件的出口15連通。所述的轉換板14與所述連接通道10的壁面鉸接,所述的轉換板上設有扳手,使用扳手可以方便地實現轉換板的狀態轉換,選擇是否進入二次碎枝組件。設置了轉換板之后就可以選擇一次切碎還是需要再進行二次切碎當不需要進行二次切碎時可以使用轉換板14關閉連接通道10,這時經過一次切碎的樹枝就從一次碎枝組件的出口15出料;當需要進行二次切碎時可以打開連接通道10,經過一次切碎的樹枝進入二次碎枝組件2進行二次碎枝。其余結構和實施方式與實施例四相同。
權利要求
1.碎枝機,包括一次碎枝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次碎枝組件,所述的二次碎枝組件包括與電機電連接的轉盤,所述的轉盤上均布有切刀及向上延伸的長刀,所述的轉盤上開設有用于出料的篩孔,所述切刀的上表面具有刀口;所述的轉盤及切刀均位于一刀筒內,所述的刀筒內壁上具有凸塊,所述的凸塊與所述切刀上表面上的刀口之間留有狹縫,所述的刀筒與所述的轉盤緊密配合;所述的刀筒上固接連接通道,所述的二次碎枝組件通過所述的連接通道與所述的一次碎枝組件連通;所述的轉盤下方還有出料斗,所述的刀筒外還套有罩殼,所述罩殼和刀筒組成夾層與所述的出料斗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筒上開設有刀筒篩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筒篩孔至少有一排分布在套筒下沿,各個篩孔呈半拱形,所述的篩孔半拱形邊緣呈刀口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機是永磁電機。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側面具有刀口,所述切刀與所述刀筒的內壁之間留有狹縫。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徑向平均分布在轉盤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通道與所述一次碎枝組件的出口連通,所述的連接通道內設有用于控制連接通道及一次碎枝組件的出口開閉的轉換板。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換板與所述連接通道的壁面鉸接,所述的轉換板上設有扳手。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上延伸的長刀為V型刀。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有四組,平均分布在轉盤外圈,所述的篩孔呈長孔形均勻分布在轉盤,所述的刀筒上設置有上下兩排刀筒篩孔,所述的上排刀筒篩孔呈長孔形,所的下排的刀筒篩孔各自開口向下呈刀口狀分布在套筒下沿。
全文摘要
碎枝機,包括一次碎枝組件,還包括二次碎枝組件,二次碎枝組件包括與電機電連接的轉盤,轉盤上均布有切刀及向上延伸的長刀,轉盤上開設有用于出料的篩孔,切刀的上表面具有刀口;轉盤及切刀均位于一刀筒內,刀筒內壁上具有凸塊,凸塊與切刀上表面上的刀口之間留有狹縫,刀筒與所述的轉盤緊密配合刀筒上固接連接通道,二次碎枝組件通過連接通道與一次碎枝組件連通;轉盤下方還有出料斗,刀筒外還套有罩殼,所述罩殼和刀筒組成夾層與出料斗連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需要對經過初步切碎的樹枝進行進一步粉碎時可以應用二次碎枝組件對樹枝進行進一步粉碎。
文檔編號B02C18/18GK1748871SQ20051006105
公開日2006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1日
發明者田傳吉, 俞建福, 胡建峰, 彭偉, 許雪峰, 倪灼興, 許小平 申請人:寧波富達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