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粉機的分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粉分離設備,特別是一種磨粉機的分析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碳化硅在工程陶瓷、機械制造、光學儀器、半導體材料加工、計算機制造及航空、航天等領域發揮著很大作用。進入21世紀后,碳化硅微粉在IT行業顯示出非常的作用,尤其是“#800-#1500碳化硅微粉”,因其具有獨的粒度和片狀、針狀結構,以及價格優勢,成為硅晶圓切割的首選磨料。現有技術中有一種用于粉碎陶土、長石等硬度在莫式七級以下礦產物料的SY-3R2714擺式磨粉機,其工作原理是主機通過傳動裝置帶動中心軸轉動,中心軸的上端連接著一個梅花架,梅花架上裝有磨輥裝置,形成一個活動支點,它不僅圍繞著中心軸公轉,同時磨輥本身因摩擦而自轉,梅花架下端裝有鏟刀裝置,其位置正好和磨輥相交叉,每一把鏟刀的轉動過程中把主機的物料拋向磨輥與磨環之間,形成一個墊料層,由于磨輥在轉動過程中所產生的離心力,物料被破碎成粉末,符合規格要求的粉末在風機產生的氣流帶動下通過設在上部的分析機排出,大顆粒的物料不能通過分析機的葉片而落回來進行重新粉碎。分析機的動力由設在其側部的電動機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水平軸,水平軸通過設在機腔內部的一對傘齒輪改變方向,向上傳動至豎向設置的傳動軸,傳動軸再將動力傳至葉輪,其不足之處在于其傳動部分設在機腔內部,占據了機腔內的大部空間,而且傳動箱內的潤滑油外溢后會污染物料。另外只有一級葉輪分選,通過的物料顆粒較大,不適合碳化硅微粉的生產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符合碳化硅微粉生產要求的磨粉機分析裝置,它能有效防止在生產過程中對物料的污染。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磨粉機的分析裝置,它設有一個機腔,機腔的下部為物料進口,機腔上部設有物料出口,機腔內設有分選葉輪,其特點是機腔上部開有上口,上口上蓋有一個支撐箱,所述的物料出口設在支撐箱的側上部,支撐箱上方設有軸承箱,所述的分選葉輪設有上下兩層葉片,葉輪與一個豎向設置的轉軸固定連接,轉軸向上穿出支撐箱與軸承箱相接,轉軸的上端頭通過聯軸器與電機相接,轉軸與支撐箱箱壁之間設有軟質密封墊。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葉輪的上層葉片為80~120個,下層葉片為120~160個,上下兩層葉片之間的間距為200~280mm。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葉輪的上下兩層之間的葉片交叉設置,每重疊的上下兩葉片之間互為扭轉5~8°角。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將傳動機構由原來的側面齒輪傳動改在上部皮帶傳動,軸承箱設在機腔的上方,這樣就避免了潤滑油外溢污染物料,另外還使機腔內的有效空間增大。可以很容易地將單層葉輪改為兩層,兩層之間的葉片交錯設置,從而實現#800-#1500碳化硅微粉半成品分級目的。另外,葉輪轉軸與支撐箱箱壁之間通過軟質密封墊進行雙重隔離,有效保證物料清潔。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磨粉機的分析裝置,它設有一個機腔1,機腔1的下部為物料進口13,機腔1上部設有物料出口8,機腔1內設有分選葉輪12,機腔1上部開有上口9,上口9上蓋有一個支撐箱2,所述的物料出口8設在支撐箱2的側上部,支撐箱2上方設有軸承箱7,所述的分選葉輪12設有上下兩層葉片10、11,葉輪12與一個豎向設置的轉軸4固定連接,轉軸4向上穿出支撐箱2與軸承箱7相接,轉軸4的上端頭通過聯軸器6與電機5相接,轉軸4與支撐箱2箱壁之間設有軟質密封墊3。對于分選#800-#1000碳化硅微粉半成品,所述葉輪的上層葉片可設為80個,下層葉片可設為120個,上下兩層葉片之間的間距為200mm。對于分選#1000-#1500碳化硅微粉半成品,葉輪的上層葉片為120個,下層葉片為160個,上下兩層葉片之間的間距設為280mm。葉輪的上下兩層之間的葉片交叉設置,由于上下兩層葉片個數不一致,會出現重疊的葉片,每重疊的上下兩葉片之間互為扭轉5~8°角。
權利要求1.一種磨粉機的分析裝置,它設有一個機腔(1),機腔(1)的下部為物料進口(13),機腔(1)上部設有物料出口(8),機腔(1)內設有分選葉輪(12),其特征在于機腔(1)上部開有上口(9),上口(9)上蓋有一個支撐箱(2),所述的物料出口(8)設在支撐箱(2)的側上部,支撐箱(2)上方設有軸承箱(7),所述的分選葉輪(12)設有上下兩層葉片(10、11),葉輪(12)與一個豎向設置的轉軸(4)固定連接,轉軸(4)向上穿出支撐箱(2)與軸承箱(7)相接,轉軸(4)的上端頭通過聯軸器(6)與電機(5)相接,轉軸(4)與支撐箱(2)箱壁之間設有軟質密封墊(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機的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12)的上層葉片(10)為80~120個,下層葉片(11)為120~160個,上下兩層葉片(10、11)之間的間距為200~28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機的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葉輪(12)的上下兩層之間的葉片交叉設置,每重疊的上下兩葉片之間互為扭轉5~8°角。
專利摘要一種磨粉機的分析裝置,在機腔的下部為物料進口,機腔上部設有物料出口,機腔內設有分選葉輪,機腔上部開有上口,上口上蓋有一個支撐箱,所述的物料出口設在支撐箱的側上部,支撐箱上方設有軸承箱,將傳動機構由原來的側面齒輪傳動改在上部皮帶傳動,軸承箱設在機腔的上方,這樣就避免了潤滑油外溢污染物料,另外還使機腔內的有效空間增大。將單層葉輪改為兩層,葉輪的上層葉片為80~120個,下層葉片為120~160個,上下兩層葉片之間的間距為200~280mm。從而實現#800-#1500碳化硅微粉半成品分級目的。另外,葉輪轉軸與支撐箱箱壁之間通過軟質密封墊進行雙重隔離,有效保證物料清潔。
文檔編號B02C23/08GK2805936SQ20052007420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5日
發明者朱立起, 陶連斌, 李方慶, 張順軍, 郭守全, 胡順武 申請人:連云港市研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