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曝氣機的曝氣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處理領域中的曝氣機,特別是一種曝氣機的曝氣頭。
背景技術:
目前在污水凈化、養殖業等行業中,用來給水體增氧的曝氣機已被廣泛使用。如專利號為ZL00219059.1(公告號為CN2402672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電動推流曝氣機》就公開了這樣一種潛水增氧曝氣機,它包括潛水電機、葉輪以及進氣管,所述葉輪由至少兩個葉片、輪轂、導氣管和至少兩個輻板組成,葉片環繞導氣管外緣固定,輪轂經輻板固定在導氣管內的旋轉中心位置,輪轂與潛水電機的輸出軸相連,導氣管與進氣管連通并構成吸氣通道;該設計方案利用葉輪上所設的導氣管直接將吸氣通道經導氣管延伸到葉輪旋轉推流時形成的負壓區,直接與水流混合碰撞實現充氧,從而比傳統技術省掉了進水通道和水氣排出通道。但是,這種曝氣機所產生的氣泡還比較粗大,也不夠均勻,從而造成增氧效果不十分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產生的氣泡更為細小、均勻、增氧效率更高的曝氣機的曝氣頭。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曝氣機的曝氣頭包括有大致呈筒形的外轂和位于其內通過輻板與其相連的內轂,所述的內轂即用來與曝氣機的電機傳動軸相連,而外轂與內轂之間的中空部即為導氣管,并且在外轂外緣還環繞地固定有槳葉,其特征在于在導氣管出口部的外轂上設置有可與外轂一起轉動的曝氣轉頭,在曝氣轉頭端部上設置有至少二個分散爪,且在所述的分散爪中開有至少一個與導氣管相連通的曝氣孔。
上述的曝氣轉頭可優選呈圓錐形,這樣能更好地減少曝氣轉頭在轉動時與水之間的阻力。
為了提高外轂和曝氣轉頭在轉動時的穩定性,所述的分散爪可以均勻分布在所述曝氣轉頭的端部上。
上述的曝氣轉頭可以螺接在所述的外轂上,也可以通過銷軸與所述的外轂相連接,具體可以按設計需求而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外轂前端增設了曝氣轉頭,因此在電機帶動螺旋槳高速旋轉而推動水流的同時,在曝氣轉頭端部形成強力負壓,抽吸外界空氣,一方面空氣經過曝氣轉頭時被切割成大量小氣泡,然后分散爪通過攪動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推動強大的水流形成旋渦再次將氣泡切割,并將氣泡與水充分攪拌混合,從而使產生的氣泡更為細小、均勻、增氧效率更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半剖圖;圖2是圖1中外轂與內轂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曝氣轉頭的局剖視圖;圖4是圖1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有槳葉4、呈筒形的外轂1、輻板2和內轂3,即組成與瀑氣機電機相連的螺旋槳。外轂1和內轂3由輻板2相互固定,且外轂1與內轂3之間形成的中空部即為導氣管6,見圖2所示,所述槳葉4環繞外轂1外緣固定,而所述的內轂3與電機的傳動軸相連。所述曝氣轉頭5連接在外轂1上,并位于導氣管6的出口部,該曝氣轉頭5其端部53呈圓錐形,其上連接帶有曝氣孔52的三個分散爪51,該分散爪51為均勻分布在曝氣轉頭5上;曝氣轉頭5、外轂1和內轂3所組成的中空部分形成負壓室61,見圖2所示。在每個分散爪51上開有三個與導氣管6相連通的曝氣孔52,所述曝氣轉頭5與外轂1為通過螺紋相連接。當然該曝氣孔52的數量也可為二個或四至十個,而固定在曝氣轉頭5上的分散爪51其數量亦可為二個或四至十個,且置于各自分散爪51上的曝氣孔52數量可為相同也可以是不相同,所述曝氣轉頭5與外轂1也可以通過銷軸相連接,而所述的槳葉4與輻板2的數量亦可為相同或不相同,上述的具體要求可按實際需要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曝氣機的曝氣頭,包括有大致呈筒形的外轂(1)和位于其內通過輻板(2)與其相連的內轂(3),所述的內轂(3)即用來與曝氣機的電機傳動軸相連,而外轂(1)與內轂(3)之間的中空部即為導氣管(6),并且在外轂(1)外緣還環繞地固定有槳葉(4),其特征在于在導氣管(6)出口部的外轂(1)上設置有可與外轂(1)一起轉動的曝氣轉頭(5),在曝氣轉頭(5)端部上設置有至少二個分散爪(51),且在所述的分散爪(51)中開有至少一個與導氣管(6)相連通的曝氣孔(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曝氣機的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氣轉頭(5)呈圓錐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曝氣機的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爪(51)為均勻分布在所述曝氣轉頭(5)的端部(53)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曝氣機的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氣轉頭(5)螺接在所述的外轂(1)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曝氣機的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氣轉頭(5)螺接在所述的外轂(1)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曝氣機的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氣轉頭(5)通過銷軸與所述的外轂(1)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曝氣機的曝氣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氣轉頭(5)通過銷軸與所述的外轂(1)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曝氣機的曝氣頭,包括有大致呈筒形的外轂(1)和位于其內通過輻板(2)與其相連的內轂(3),所述的內轂(3)即用來與曝氣機的電機傳動軸相連,而外轂(1)與內轂(3)之間的中空部即為導氣管(6),并且在外轂(1)外緣還環繞地固定有槳葉(4),其特征在于在導氣管(6)出口部的外轂(1)上設置有可與外轂(1)一起轉動的曝氣轉頭(5),在曝氣轉頭(5)端部上設置有至少二個分散爪(51),且在所述的分散爪(51)中開有至少一個與導氣管(6)相連通的曝氣孔(52)。因本實用新型的外轂前端增設了曝氣轉頭,因此當螺旋槳高速旋轉而推動水流的同時,在曝氣轉頭端部形成強力負壓,一方面空氣經過曝氣轉頭時被切割成大量小氣泡,然后分散爪通過攪動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推動強大的水流形成旋渦再次將氣泡切割,從而使產生的氣泡更為細小、均勻、增氧效率更高。
文檔編號A01K63/04GK2791034SQ200520100530
公開日2006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4日
發明者唐榮成, 方向 申請人:寧波德安城市生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