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雪蓮果的種植方法,特別是一種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雪蓮果(Yacon)又稱雪蓮薯,學名為Smal lanthus sonchifolius,菊科向日屬,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根塊外形似蕃薯,果肉富含水分,晶瑩剔透,口感很像水梨,汁多甜脆。雪蓮果含有20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且含大量的水溶性纖維,屬低熱食品。雪蓮果的最大特點是富含果寡糖,又稱低聚果糖。雪蓮果的低聚果糖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被稱為低聚果糖之王。雪蓮果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及減肥者食用,它具有清肝解毒,降血壓,通便,養顏美容之功效,對控制膽固醇及血糖有明顯作用。雪蓮果生長對氣候、溫度、土壤都有特殊要求。雪蓮果生長期八個月左右,每年春天種植,冬天11-12月收獲。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使雪蓮果提前一個季度收獲而提出一種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用該技術方案種植的雪蓮果不僅能提早成熟,收獲,且蓮果產量高品質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為(1)選地,選擇氣溫15-25℃地區,砂壤微酸性,土質疏松、深厚、肥沃,向陽處;(2)制種,選擇個大、飽滿,外形光滑,無病蟲害、無霉爛變質雪蓮果為種莖,清除雪蓮果種莖上的泥土、及無芽眼的老根,將有芽眼的種莖切割成塊,進行滅菌處理,再放入生根劑中處理;(3)育苗,育苗床內石灰滅菌,營養缽內裝配有磷酸二氫鉀的營養土,每年12-1月份將處理好的種莖種入營養土,放入育苗床內,澆透水,控制溫度在5-25℃,;(4)整地,每畝地撒生石灰15-25kg,耕地,翻耕土深30-50cm,理墑,打塘;(5)種植,塘內撒一層生石灰,在生石灰上施足基肥,基肥上鋪2-3厘米土層,放入小苗,表層撒草木灰;(6)澆水,種植后澆透水,出苗前每2-3天澆水一次,出苗后保持充足水分,但不能積水;(7)間苗打杈,當苗長到40-50厘米時間苗打杈,每塘留2-4顆苗,每顆苗留2-3杈;(8)施肥,中耕除草后用農家肥施于根旁,撒生石灰并培土;(9)除蟲,人工捕殺害蟲;
(10)采收,7、8月份當植株頂部開花時即可開挖采收。
其中脫毒滅菌處理為,先用70%酒精浸10-15秒,用無菌水沖洗,再用千分之二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30分鐘。生根劑的配制為,在清水1千克中加入白醋8-12ML、蜂蜜3-8ML、維生素B溶液3-4ML,攪拌均勻。配有磷酸二氫鉀的營養土的具體配制為,腐熟的豬牛糞,腐殖土,磷酸二氫鉀,多菌靈,按70%∶28%∶1.9%∶0.1%。理墑的要求為,墑距100-120cm,墑面高15-20cm,墑面寬40-50cm,在墑面上以株距60-90cm打塘,塘深15-20cm,塘口直徑15-20cm。肥料均為經發酵的農家肥,發酵時按每1噸加入60-80kg生石灰,在整地、種植和施肥時撒生石灰的量為生石灰能將土蓋白。育苗床設在塑料大棚內或在大田是搭塑料膜小拱棚。
植物生長都遵循其自然形成的規律,如要提前種植,提前收獲,這就需要解決因提前種植而帶來的各種問題。首先是提前在冬季種植,氣溫較低,植物萌芽及生長緩慢,本發明在選地上要求是向陽地,在大棚或小拱棚內育苗。為防止蟲害,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將選用的優質種莖是進行滅菌處理,再放入生根劑中處理。在塑料棚或小拱棚中育苗,可以保證種莖的生長溫度。在整地和種植時撒生石灰,可消毒殺菌、滅病蟲害,還能有效提高雪蓮果的含鈣量。為保證種植的雪蓮果為不含農藥化肥的綠色食品,本發明在種植及生長全過程中完全采用農家肥,并用生石灰殺病蟲害與人工捕殺害蟲相結合。本發明具有方法科學合理,可實施性強,操作簡單易行的特點。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種植出的雪蓮果,能提前在7、8月間成熟上市,果實除保留了雪蓮果原有的功能和風味,果實個大,外形光滑,口感更加甜爽,風味更加獨特,產量也可提高。
具體實施方法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1)選地,選擇氣溫15-25℃地區,砂壤微酸性,土質疏松、深厚、肥沃,向陽處;(2)選種,選擇個大、飽滿,外形光滑,無病蟲害、無霉爛變質雪蓮果為種莖,清除雪蓮果種莖上的泥土、及無芽眼的老根,將有芽眼的種莖切割成塊,每塊20-50g對種莖進行滅菌處理先用70%酒精浸10-15秒,用無菌水沖洗,再用千分之二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30分鐘,撈出,瀝干。配制生根劑,具體方法為在清水1千克中加入白醋8-12ML、蜂蜜3-8ML、維生素B溶液3-4ML,攪拌均勻,將滅菌處理的種莖放入生根劑中浸泡2-5分鐘,撈出瀝干,也可采用市售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3)育苗,在塑料大棚內設育苗床,育苗床內石灰滅菌,腐熟的豬牛糞,腐殖土,磷酸二氫鉀,多菌靈,按70%∶28%∶1.9%∶0.1%配營養土,裝入營養缽內,每年12-1月份將處理好的種莖種入營養土,整齊的放入育苗床內,澆透水,控制溫度在5-25℃。也可在大田里開挖寬100cm,深20-30cm的育苗床,箱底平整,夯實四周土埂,育苗床內用石灰撒白,頂部搭塑料膜小拱棚。注意育苗床內溫度不能太高,以免燒苗,可適當揭膜通風透氣,如溫度太低時可覆蓋稻草、席子等進行保溫。
(4)整地,每畝地撒生石灰15-25kg,耕地,翻耕土深30-50cm。按墑距100-120cm,墑面高15-20cm,墑面寬40-50cm理墑。在墑面上以株距60-90cm打塘,塘深15-20cm,塘口直徑15-20cm。
(5)種植,塘內撒一層生石灰,將土蓋白,在生石灰上施足基肥,基肥上鋪2-3厘米土層,放入小苗,表層撒草木灰,也可以澆稀糞,基肥為為經發酵的農家肥,發酵時按每1噸加入60-80kg生石灰。
(6)澆水,種植后澆透水,出苗前每2-3天澆水一次,出苗后保持充足水分,但不能積水;(7)間苗打杈,當苗長到40-50厘米時間苗打杈,每塘留2-4顆苗,每顆苗留2-3杈;(8)施肥,中耕除草后用農家肥施于根旁,撒生石灰并培土;(9)除蟲,人工捕殺害蟲;(10)采收,7、8月份當植株頂部開花時即可開挖采收。
權利要求
1.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包括有選地、制種、育苗、整地、種植、澆水、間苗打權、施肥、除蟲、采收,其特征在于,具體種植方法(1)選地,選擇氣溫15-25℃地區,砂壤微酸性,土質疏松、深厚、肥沃,向陽處;(2)制種,選擇個大、飽滿,外形光滑,無病蟲害、無霉爛變質雪蓮果為種莖,清除雪蓮果種莖上的泥土、及無芽眼的老根,將有芽眼的種莖切割成塊,進行滅菌處理,再放入生根劑中處理;(3)育苗,育苗床內石灰滅菌,營養缽內裝配有磷酸二氫鉀的營養土,每年12-1月份將處理好的種莖種入營養土,放入育苗床內,澆透水,控制溫度在5-25℃,;(4)整地,每畝地撒生石灰15-25kg,耕地,翻耕土深30-50cm,理墑,打塘;(5)種植,塘內撒一層生石灰,在生石灰上施足基肥,基肥上鋪2-3厘米土層,放入小苗,表層撒草木灰;(6)澆水,種植后澆透水,出苗前每2-3天澆水一次,出苗后保持充足水分,但不能積水;(7)間苗打權,當苗長到40-50厘米時間苗打權,每塘留2-4顆苗,每顆苗留2-3權;(8)施肥,中耕除草后用農家肥施于根旁,撒生石灰并培土;(9)除蟲,人工捕殺害蟲;(10)采收,7、8月份當植株頂部開花時即可開挖采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脫毒滅菌處理為,先用70%酒精浸10-15秒,用無菌水沖洗,再用千分之二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30分鐘。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劑的配制為,在清水1千克中加入白醋8-12ML、蜂蜜3-8ML、維生素B溶液3-4ML,攪拌均勻。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有磷酸二氫鉀的營養土的具體配制為,腐熟的豬牛糞,腐殖土,磷酸二氫鉀,多菌靈,按70%∶28%∶1.9%∶0.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理墑的要求為,墑距100-120cm,墑面高15-20cm,墑面寬40-50cm,在墑面上以株距60-90cm打塘,塘深15-20cm,塘口直徑15-20c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肥料均為經發酵的農家肥,發酵時按每1噸加入60-80kg生石灰,在整地、種植和施肥時撒生石灰的量為生石灰能將土蓋白。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苗床設在塑料大棚內或在大田是搭塑料膜小拱棚。
全文摘要
雪蓮果的反季種植方法為,選地,選擇種莖,將有芽眼的種莖切割成塊,進行滅菌處理,再放入生根劑中處理,營養缽內裝營養土,每年12-1月份將處理好的種莖種入營養土,放入育苗床內育苗,澆水,控制溫度,大田撒生石灰,深耕、理墑,打塘,塘內撒生石灰施肥,種小苗,間苗打杈,施農家肥,人工捕殺害蟲,7、8月份開挖采收。本發明具有方法科學合理,可實施性強,操作簡單易行的特點。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種植出的雪蓮果,能提前在7、8月間成熟上市,果實除保留了雪蓮果原有的功能和風味,果實個大,外形光滑,口感更加甜爽,風味更加獨特,產量也可提高。
文檔編號A01G13/00GK1806487SQ20061001066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7日
發明者張學明 申請人:昆明瑞鵬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