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菜田除草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除草組合物,特別與是由氨氯吡啶酸和草除靈復配的油菜田除草組合物有關。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產國,目前油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約占世界1/3。油菜是我國的重要油料經濟作物,按栽培制度可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油菜田雜草危害是影響油菜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長江流域冬油菜雜草危害面積達三千萬畝,西北春油菜產區草害面積也高達三百多萬畝。
油菜田雜草主要分為單子葉雜草和雙子葉雜草。冬油菜田單子葉雜草主要為看麥娘、日本看麥娘、閔草、棒頭草、早熟禾等,雙子葉雜草主要為繁縷、牛繁縷、雀舌草、碎米薺、豬殃殃等。春油菜田主要禾本科雜草為野燕麥等,雙子葉雜草在青海主要為苣荬菜、薄蒴草、密花香薷、遏藍菜、藜、野胡蘿卜等,在新疆、內蒙、黑龍江主要為藜、小藜、灰綠藜、地膚、刺兒菜、苣荬菜、卷莖蓼等。
油菜田除草劑根據施用方法可以分為苗前土壤處理除草劑和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其中苗前土壤處理除草劑如乙草胺、敵草胺、殺草丹等,由于受天氣、土壤墑情等環境因素影響較大,使用技術不易掌握,易產生藥害,且在雜草出苗前使用,具有盲目施藥,增加農民不必要的用藥支出等方面的缺陷,在油菜生產中一直沒有得到規模應用。
在油菜田莖葉處理除草劑中,根據對防除對象的不同選擇性,可以分為單子葉除草劑和雙子葉除草劑兩類。由于防除雙子葉作物油菜田中的單子葉雜草這種選擇性比較容易獲得,因此很多單子葉除草劑均可在油菜田使用,如拿捕凈、精喹禾靈、高效氟吡氯禾靈、野麥畏等。隨著這些除草劑的多年使用,在油菜田中單子葉雜草的發生密度和頻度已經大大降低,除了個別抗性單子葉雜草,絕大多數單子葉雜草均比較容易防除。
在多年連續單一使用防除單子葉雜草的除草劑后,雙子葉雜草密度迅速上升。冬油菜產區拿捕凈、精喹禾靈、高效氟吡氯禾靈等防除看麥娘、日本看麥娘后,繁縷、牛繁縷、雀舌草、碎米薺、豬殃殃等雙子葉雜草的密度迅速上升。在春油菜產區,使用野麥畏、精喹禾靈、高效氟吡氯禾靈等防除野燕麥后,苣荬菜、薄蒴草、密花香薷、遏藍菜、藜、小藜、灰綠藜、地膚、刺兒菜、苣荬菜等雙子葉雜草種群也迅速上升。
由于防除對象和保護對象都是雙子葉植物,油菜田雙子葉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的開發難度較大,因此一直品種很少,成熟的品種主要胺苯磺隆、草除靈和近年才開始在我國應用的二氯吡啶酸三種。胺苯磺隆和草除靈于90年代引進用于防除雙子葉雜草,使用到現在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是安全性問題,如胺苯磺隆由于殘留期長,容易對后茬作物造成藥害,在我國很多省份被禁止或限制使用,并于2005年被禁止新企業登記。另外,由于長期使用草除靈防除田間雙子葉雜草,使田間草相發生變化,一些次要雙子葉雜草逐漸演化為主要雜草,難以防除。如長江流域冬油菜田的稻槎菜、大巢菜、鼬瓣花、通泉草、毛莨、野胡蘿卜等,新疆和內蒙春油菜田刺兒菜、苣荬菜、卷莖蓼、薄蒴草、密花香薷、遏藍菜、藜、小藜、灰綠藜等。
專利申請號為200410081431.1所述的除草組合物能有效防除目前油菜田中的常規雙子葉雜草,并對菊科、豆科和部分蓼科惡性雙子葉雜草防效較好,如冬油菜田的稻槎菜、大巢菜、鼬瓣花、通泉草等,春油菜田的刺兒菜、苣荬菜、卷莖蓼等。但可以預見,隨著對這些現有優勢雙子葉雜草的逐年有效防除,油菜田雙子葉雜草的草相勢必再次發生變化。隨著對二氯吡啶酸敏感的菊科、豆科和部分蓼科雜草密度和頻度的逐年下降,成為油菜田次要雙子葉雜草,草除靈和二氯吡啶酸防效較差的藜科、傘形花科等雜草的密度必然上升并逐漸成為油菜田優勢雙子葉雜草,難以防除。另外,二氯吡啶酸價格較高,農民畝成本較高不能大面積推廣。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增效作用,除草效果佳、安全的油菜田除草組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本發明油菜田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0.1-99%,草除靈0.1-99%,助劑 余量。
優選為氨氯吡啶酸0.5-80%,草除靈1-90%,
助劑 余量。
進一步優選為氨氯吡啶酸0.5-50%,草除靈2.0-80%,助劑 余量。
氨氯吡啶酸、草除靈是本發明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助劑采用常規的農藥配方助劑,氨氯吡啶酸(picloram)和除草化合物草除靈(benazolin-ethyl),其結構式如下 氨氯吡啶酸picloram(毒莠定) 草除靈benazolin-ethyl(高特克)4-氨基-3.5.6-三氯吡啶-2-羧酸4-氯-2-氧代-3(2H)苯并噻唑乙酯助劑包括除除草劑外的其它成分,包括作為惰性成分的填料或溶劑,包括作為表面活性劑的乳化劑、潤濕劑、分散劑等,以及其它添加劑如抗結塊劑、防凍劑、消泡劑、滲透劑、助溶劑、穩定劑、增粘劑、防腐劑等。
上述的除草組合物可為可濕性粉劑,或乳油,或懸乳劑,或水分散粒劑,或懸浮劑。
本發明的除草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沒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公知的農藥制備的一般方法混合配制成多種劑型A.可濕性粉劑(WP),是在水中可均勻分散的固體粉末制劑。本發明可濕性粉劑除了向原藥中加如白炭黑、輕質碳酸鈣、陶土、硅藻土、凹凸棒土等稀釋劑或惰性物質外,還有離子型或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潤濕劑、分散劑),潤濕劑例如,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鹽,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鈉(DBS-Na),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拉開粉A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0.1-30%;分散劑如NO、NNO、MF、SPOA、PVP、CMC含量在0.1-20%;還含有滲透劑JFC、氮酮、噻酮、滲透劑T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0.3-30%;還可以含有穩定劑、抑泡劑、防結塊劑等其它助劑。
B.乳油(EC)是通過將有效成分溶在有機溶劑中,并添加其它助劑加工制成的加水能形成相對穩定的乳狀液的均相透明油狀液體。用于本發明的溶劑可以是混和二甲苯、甲苯、C9芳烴溶劑、輕柴油芳烴、丙酮、環己酮、吡咯烷酮、甲醇、乙醇、正戊烷、甲醇、乙酸乙酯、氯仿、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乙晴、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含量0.1-85%;用于本發明的乳化劑可以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及其組合物,如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鹽,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DBS-Na)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或商品化的混和型乳化劑如農乳2201等含量0.1-30%;還可以添加如JFC、氮酮、噻酮、滲透劑T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作為滲透劑,含量0.1-10%。
C.懸乳劑(SE)是由不溶于水的固體原藥和油狀液體原藥及各種助劑在水性介質中分散而成的高懸浮乳狀體系。助劑包括乳化劑、分散劑、增效劑、增粘劑、消泡劑、穩定劑、防凍劑和防腐劑等。乳化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鹽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1-20%;分散劑為NNO、BX、CS、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0.1-10%;增粘劑為親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或無機礦物質,含量0.1-10%;消泡劑為高級醇、脂肪酸類和酯醚類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0.1-6%;穩定劑為有機酸堿等之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0.2-10%;防腐劑為水揚酸鈉和苯甲酸鈉等常用工業防腐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0.1-2%;防凍劑為乙二醇、聚乙二醇400、丙三醇和尿素等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含量1-20%。
D.懸浮劑(SC),是不水溶固體農藥或不混溶液體農藥在水或油中的分散體。由活性成分、助劑(潤濕分散劑、增稠劑、穩定劑、pH調節劑、消泡劑)經濕法超微粉碎制得。潤濕分散劑可以為SOPA、M9、NNO、CMC、PVP、MF、POLYFON、TAMOLN等中的一種或幾種,含量0.1-8%;增稠劑和穩定劑可以為黃原酸膠(XG)、聚乙烯醇(PVA)、硅酸鋁鎂等中的一種或幾種,含量0.05-0.5%;pH調節劑和消泡劑可視情況適量添加。
E.水分散粒劑(WDG),是能在水中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懸浮分散體系的顆粒劑。由活性成分,潤濕劑、分散劑、隔離劑、崩解劑、穩定劑、黏結劑等助劑和載體等要素組成。其助劑與載體,以及前體(造粒前的預制物)的配制方法基本類同于濕性粉劑和懸浮劑。
本發明描述的產物可以呈成品制劑的形式,即組合物中各物質已經混和。然而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單獨提供制劑,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和。本發明的濃縮物通常與水混和得到所需活性物質的濃度。
本發明油菜田除草組合物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如下1、擴大殺草譜,更適合油菜田的草相變化本發明綜合了兩種有效成分的活性特點及其殺草譜,針對我國目前油菜田草相現狀特點和發展趨勢,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并成為復配制劑,有效成分混配后表現出對油菜田雜草防效較理想,與單劑相比,提高了單劑除草活性、擴大了殺草譜,達到一次性防除包括常規和惡性油菜田雙子葉雜草危害的目的,更適合油菜田的草相變化。
2、在滿足草相變化的油菜田雜草防除要求的同時,大幅度降低成本由于將組分中成本較高的有效成分二氯吡啶酸替換為成本相對較低的氨氯吡啶酸,則不僅能有效防除草除靈和二氯吡啶酸防效較差的藜科、傘形花科等雜草,還會大幅度降低畝成本。
3、增效明顯,無拮抗作用大量室內生測數據表明氨氯吡啶酸與草除靈混用對常規和惡性雙子葉雜草的防效同樣有明顯的增效作用,且也可以擴大殺草譜和防治范圍。在總草防效上完全能滿足草相變化的油菜田的雜草防除要求。
4、對油菜安全性高本發明選擇的有效成分都是高效、低毒、對環境友好的除草劑,復配后的產品經室內生測試驗,結果表明對所有當前主要類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藍型油菜)同樣安全無藥害。
5、降低單位面積有效成分用量,降低了實際使用成本,殘留量低,延緩抗性通過混配增效作用,降低了單位面積有效成分用量,從而降低了實際使用成本,減輕農民負擔。同時也減少了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污染,并能延緩雜草抗性產生。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本實施例1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7草除靈 23木質素磺酸鈉6NNO3
氮酮 1白炭黑15高嶺土45本實施例1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將各組分中應粉碎的組分粉碎后按比例混合而制成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2本實施例2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49.5草除靈0.5拉開粉10NO 5SPOA 4噻酮 1凹凸棒土 30本實施例2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將各組分中應粉碎的組分粉碎后按比例混合而制成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3本實施例3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2.5草除靈37.5DBS-Na8MF2PVP 2JFC 2硅藻土46本實施例3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將各組分中應粉碎的組分粉碎后按比例混合而制成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4本實施例4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氯氨吡啶酸0.5草除靈5農乳2201 12
DBS-Na5JFC 3環己酮10C9芳烴溶劑64.5本實施例4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將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劑中,再加入乳化劑等其它助劑,在攪拌下混和溶解而制成乳油。
實施例5本實施例5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氯氨吡啶酸5草除靈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10DBS-Na4噻酮 0.5吡咯烷酮 5二甲苯67.5本實施例5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將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劑中,再加入乳化劑等其它助劑,在攪拌下混和溶解而制成乳油。
實施例6本實施例6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氯氨吡啶酸20草除靈10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鈉12氮酮 1.5丙酮 8輕柴油芳烴48.5本實施例6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將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劑中,再加入乳化劑等其它助劑,在攪拌下混和溶解而制成乳油。
實施例7本實施例7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80草除靈5拉開粉3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2明膠2磷酸二氫鈉 1凹凸棒土7本實施例7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8本實施例8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2草除靈 90TAMOLN 4明膠2白炭黑 2本實施例8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9本實施例9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15草除靈 60TAMOLN 6NNO2輕質碳酸鈣 17本實施例9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10本實施例10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50草除靈 20SOPA6NNO2XG 0.07硅酸鋁鎂0.3水 21.63本實施例10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懸浮劑。
實施例11
本實施例11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5草除靈18POLYFON 2M93PVA 0.2硅酸鋁鎂 0.2水71.6本實施例11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懸浮劑。
實施例12本實施例12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26草除靈24TAMOLN5XG0.1水44.9本實施例12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懸浮劑劑。
實施例13本實施例13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8草除靈3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鈉8BX2聚乙二醇 4004硅酸鋁鎂 0.2苯甲酸鈉 0.5水47.3本實施例13是采用公知的常規方法,制成懸乳劑。
對以上除草組合物進行溫室盆栽活性測定試驗,比較組合物之間,以及組合物與單劑之間的除草活性、相互作用、安全性以及配方配比篩選。試驗根據下列方法進行采用大小適中的小杯,加無草籽輕壤土200g/杯,每種相應雜草或油菜種子播種20-100粒,播深0.5-1cm,表面覆土。放入溫室培養,光照時間16小時/天,日間溫度20-30℃,夜間溫度15-20℃。在雜草3-4葉期用精量噴霧塔進行葉面噴霧處理。處理后繼續培養30天后,調查記錄每個處理盆缽內雜草的地上部分鮮重,計算防效。
雜草防效(%)計算如下雜草防效(%)=(X-Y)/Y×100X未處理對照的雜草鮮重Y藥劑處理后的雜草鮮重聯合作用的判別采用快速而實用的Colby法。設E為有效成分間混用的預期雜草防效(%),X、Y分別為有效成分單用時的雜草防效(%)。則兩種化合物混用時E=X+Y-XY/100當實測防效大于預期防效E時,說明產生了增效作用。(“除草組合劑的增效和拮抗作用的計算”,Weed 15,1967,20-22頁)表1.幾種混配實施例對油菜田主要雜草的防治效果(施藥后30天,校正鮮重防效,%)
地點四川綿陽;施藥雜草3-4葉期;試驗方法室內盆栽A氨氯吡啶酸24%水劑 25ml/muB草除靈30%水劑 45ml/muC30%可濕性粉劑(氨氯吡啶酸∶草除靈=7∶23)即實施例1,40g/muD空白對照CK結論有效成分混配后表現出對油菜田雜草防效較理想,與單劑相比,提高了單劑除草活性、擴大了殺草譜、降低用藥量。
表2.幾種組合物之間以及組合物與單劑之間的除草活性及相互作用
地點四川綿陽;施藥雜草3-4葉期;調查藥后30天(鮮重法);試驗方法室內盆栽常規雙子葉雜草1繁縷、牛繁縷、雀舌草;惡性雙子葉雜草2稻槎菜、苣荬菜、藜、密花香薷;結論氨氯吡啶酸與草除靈混用對常規和惡性雙子葉雜草的防效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表3.幾種單劑與組合物對不同類型油菜的生長抑制率(%)
地點四川綿陽;施藥油菜4-5葉期;調查藥后30天(鮮重法);試驗方法室內盆栽結論本發明的混配實施例對主要類型油菜安全無藥害上述各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基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油菜田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0.1-99%,草除靈 0.1-99%,助劑 余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田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0.5-80%,草除靈 1-90%,助劑 余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田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 0.5-50%,草除靈 2.0-80%,助劑 余量。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油菜田除草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除草組合物可為可濕性粉劑,或乳油,或懸乳劑,或水分散粒劑,或懸浮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油菜田除草組合物,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氨氯吡啶酸0.1-99%,草除靈0.1-99%,助劑余量。本發明具有增效作用,除草效果佳、安全。
文檔編號A01P13/00GK1830254SQ20061002073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18日
發明者陳學林, 張成顯, 邱豐, 殷勇, 袁勇, 喬立棟 申請人:四川綿陽利爾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