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添加劑,具體涉及一種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這些產品的安全性越發引入關注。傳統的飼料添加劑普遍采用了抗生素、激素和其他化學制劑等,易造成細菌和病毒產生抗藥性、耐藥基因轉移,普遍存在藥物殘留和毒副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類健康。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常見的癌癥、畸形、抗藥性和某些中毒現象與之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正式提出抗生素不可用于人類以外的領域。中獸醫藥是我國珍貴的文化瑰寶,目前國內在飼料添加劑中已開始使用中藥材來替代抗生素、激素和其他化學制劑,但是有的中藥材飼料添加劑中,藥材選用不注意經濟價值,經常選用稀有昂貴中藥材,并普遍存在劑型大、成本過高、無特異性等缺陷,導致飼料中藥材添加劑的實用性差、選材困難、適口性差和推廣價值低等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成本低、無藥物殘留、無毒副作用的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由野馬追、板蘭根、蒲公英、大蒜、刺五加、黃芪、絞股藍、白術和甘草組成。經過浸提、濃縮、噴霧干燥、粉碎、包裝為成品。
野馬追是菊科植物輪葉澤蘭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的全草,不但含有Fe、Al、Si等多種無機元素,其含量占全草的3.5%左右,其中Fe、Cu、Mn、Zn、Sr、Ni、Gr是動物體必須微量元素。還含有半胱氨酸、谷氨酸、天東氨酸、亮氨酸、苯丙胺酸、游離氨基酸、黃酮類、生物堿、揮發油、香豆精等有效成分,中醫藥理認為本品苦、平,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定喘、降血壓等功效,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高血壓等疾病。野馬追的主要產地為江蘇省盱眙縣。
野馬追野生資源豐富,人工栽植也相當簡易,產量高、數量充足,價格低廉,輔以板蘭根、蒲公英等價格低廉的中草藥,取材方便,效果良好,適宜大面積推廣。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1、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組分野馬追45~70%、板蘭根5~15%、蒲公英5~15%、大蒜5~15%、刺五加3~8%、黃芪3~5%份、絞股藍4~8%、白術2~6%和甘草2~8%。
2、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①浸提將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配料,切碎后浸泡于蒸煮鍋的清水中,2~3小時后,加溫至100~105℃,文火蒸煮30~40分鐘,蒸煮過濾后所得的液體為野馬追中藥材的浸提液。
②濃縮將野馬追中藥材的浸提液進行煎熬,濃縮為膏狀物。
③噴霧干燥在烘干室內通過高壓噴霧設備,將濃縮的野馬追中藥材膏狀物霧狀噴出,達到干燥目的,水分控制在8~12%,經粉碎后包裝為成品,顆粒細度控制在0.35~0.6毫米。
野馬追中藥材添加劑在各種飼料中的添加量為0.1~0.2%。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具有成本低、無藥物殘留和無毒副作用的特點,替代了傳統的含有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適用添加于畜禽和水產飼料中。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1、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組分野馬追60%、板蘭根8%、蒲公英7%、大蒜6%、刺五加5%、黃芪4%份、絞股藍4%、白術3%、甘草3%。
2、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①浸提將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配料切碎后浸泡于蒸煮鍋的清水中,2小時后,加溫至100℃,文火蒸煮35分鐘,蒸煮過濾后所得的液體為野馬追中藥材的浸提液。
②濃縮將野馬追中藥材的浸提液進行煎熬,濃縮為膏狀物。
③噴霧干燥在烘干室內通過高壓噴霧設備,將濃縮的野馬追中藥材膏狀物霧狀噴出,達到干燥目的,經粉碎后包裝為成品。
實例1用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進行水生病原菌的體外抑菌試驗試驗材料本發明的添加劑(顆粒細度為0.4毫米,含水份8%)將熒光假單胞菌、單胞菌點狀亞種、柱狀纖維粘細菌、腸型點狀產氣單胞菌、嗜水單胞菌分別接種于營養肉湯培養基中,每一菌種接種五個培養皿,對應一個空白對照皿,置于37℃的培養箱中培養24h,將本發明的飼料添加劑分別加入各病原菌培養基中,每一試驗重復均以1%的量添加,空白對照組不添加,在37℃的培養箱中培養2h后,用無菌吸管各吸取1ml移入無菌培養皿中(培養皿中置有[H固體培養劑),并迅速轉動培養皿,混合均勻后,置于37C的培養箱中培養24h,采用計算機平板菌自動識別方法進入采板計數。見表1,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水生病原菌的抑菌率[抑菌率=(對照樣菌數-試驗樣菌數)/對照樣菌數]表1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水生病原菌的抑菌率
結論表明,本發明的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常見的水生病原菌抑菌具有良好的效果,對幾種病原菌的抑菌率均達到90%以上,殺菌效果顯著。
實例2“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河蟹抗病力,生長的影響及經濟效益分析試驗材料本發明的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顆粒細度為0.35毫米,含水份8%)按1‰添加量加入河蟹餌料中,試驗設計如表1表1 試驗設計
試驗方法每日定時投餌2次,日投餌量占蟹體重的3-6%,每隔一周潑灑生石灰以調節水質,試驗期間通過地籠捕撈,及時計算蟹的發病數、死亡數。
調查統計各塘口河蟹發病和死亡情況,在各養殖戶河蟹上市進進入抽樣測定河蟹體重,分析經濟效益。各組對河蟹發病率、死亡率和絕收塘口比率的影響見表2,各組對河蟹上市均重的影響見表3,各組對河蟹上市經濟效益分析見表4。
表2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河蟹發病率、死亡率的情況影響
表3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河蟹上市均重的影響
表4 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對河蟹上市經濟效益分析
結果表明,使用本發明的添加劑大幅度減低了河蟹的發病率、死亡率,預防了蟹病的發生,提高河蟹的抗病力,同時促進河蟹體重增加,提高河蟹的規格,增加養殖河蟹的經濟效益。
實例3飼料中添加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喂養鯽魚的應用試驗試驗設計選擇15個精養池塘,每個10~15畝,基礎餌料相同。
選擇本發明的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顆粒細度為0.35毫米,含水份8%)按1‰、2‰、3‰的添加量加入鯽魚飼料中。試驗魚塘分為3組,每組5個重復,第一組為對照組,試驗時的鯽魚平均重量為50g/尾,投喂和日常管理條件相同。成魚后計算所有試驗數據均值并求出均標準差,各組數據之間進行顯著性檢驗[生長性能指標增量率(%)=100%×(試后均重-試前均重)/試前均重,飼料系數=攝入的飼料量/(試后總量-試前總重)]表1 分組設計
表2 飼喂不同水平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鯽魚增重率、飼料系數和成活率
結果表明,在飼料中添加本發明的添加劑可以提高鯽魚的增重率和成活率,其中以添加2‰的添加量為最佳,而添加更高水平的本添加劑對鯽魚的增重率和飼料利用不再有明顯的改善,同時添加野馬追的塘口發病率下降,成活率較高。
實例4野馬追添加劑喂養羅非魚初步試驗試驗材料和方法魚種來源于廣州市番禺區農科所培育的奧尼羅非魚苗,選擇一水庫進行,將規格為240g/尾左右的奧尼羅非魚150尾,隨機分為5組,每組30尾,分別放入規格為1m3的小網箱中,小網箱固定于大生產網箱(4m3)間,使大小網箱間呈“一”字形,將本發明的飼料添加劑(顆粒細度0.35毫米,含水份8%)按1‰、2‰的添加量加入奧尼羅非魚飼料中,科學投喂和日常管理,試驗各組的增重率和抗病菌影響[增重率(%)=100%×(試后均重-試前均重)/試前均重]表1 分組設計
表2 羅非魚的增重情況表單位g
試驗組的增重率均高于對照組,分別相當于對照組的112.3%,119.5%,116.0%,118.3%,同進使用本發明的添加劑各組均沒有發生重大病害,表明本發明提高了羅非魚的生長性能和抗病能力。
權利要求
1.一種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其特征在于,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配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組分野馬追45~70%、板蘭根5~15%、蒲公英5~15%、大蒜5~15%、刺五加3~8%、黃芪3~5%份、絞股藍4~8%、白術2~6%和甘草2~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①浸提將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配料切碎后浸泡于蒸煮鍋的清水中,2~3小時后,加溫至100~105℃,文火蒸煮30~40分鐘,蒸煮過濾后所得的液體為野馬追中藥材的浸提液;②濃縮將野馬追中藥材的浸提液進行煎熬,濃縮為膏狀物;③噴霧干燥在烘干室內通過高壓噴霧設備,將濃縮的野馬追中藥材膏狀物霧狀噴出,達到干燥目的,水分控制在8~12%,經粉碎后包裝為成品,顆粒細度控制在0.35~0.6毫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由野馬追、板蘭根、蒲公英、大蒜、刺五加、黃芪、絞股藍、白術和甘草組成。經過浸提、濃縮、噴霧干燥、粉碎、包裝為成品。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的主要原料野馬追屬野生資源且特別豐富,人工栽植也相當簡易,產量高、數量充足,價格低廉,輔以價格低廉的板蘭根、蒲公英等價格低廉的中草藥,取材方便。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具有成本低、無藥物殘留和無毒副作用的特點,替代了傳統的含有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野馬追中藥材飼料添加劑適用添加于畜禽和水產飼料中。
文檔編號A23K1/14GK1817171SQ20061003891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17日
發明者姜瀅, 姜天才 申請人:淮安市康達飼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