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育種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種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是,人們早已發現雜種的水稻具有包括許多優良性狀的雜種優勢。因此,雄性不育系由于可免除人工去雄、節約人力、降低種子成本、保證種子純度,從而在育種領域得到廣泛的重視。雄性不育系包括細胞核雄性不育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等。而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由于具有以下優點而在農業上可以廣泛應用1)其不能產生正常的花粉、可作為雜交母本;2)能找到保持系與其雜交,從而產生的F1仍能保持雄性不育;3)并且能找到恢復系與其雜交,所產生的F1是可育的。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是目前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的主要遺傳工具。所配雜交水稻在中國種植面積接近水稻種植面積的50%。
不同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花粉敗育程度和不育穩定性存在差異。即使具有同一不育細胞質的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之間花粉敗育程度和不育穩定性同樣存在差異。珍汕97A等花粉敗育程度比較徹底,不育性較為穩定,自然條件下的高溫一般難以導致其轉換為可育。但是很大一部分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能夠受自然高溫影響,導致自交結實。生產實踐中,湘香2A、優1A、II-32A、協青早A、川香29A等在孕穗期遇高溫常常導致自交結實,制種生產的雜交種子不純,在生產上造成重大損失,但是它們一般具有優良的開花習性,可恢復性好。多數紅蓮型、BT型不育系敗育不徹底,不育性受敏感期高溫影響有自交結實,大多是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也有很多不育細胞質由于難找到完全不育保持系,其不育系大多敗育不徹底,不育性不穩定,沒能得到利用。
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表現為花粉敗育不徹底,不育性不穩定,在敏感期高溫條件下育性易恢復,產生自交結實,導致制種生產中的雜交種子純度降低。微效恢復基因的存在是導致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受育性敏感期高溫影響,花粉敗育不徹底,產生自交結實的關鍵。例如常規秈稻品種中,野敗保持系頻率很低,大多數品種中都有微效恢復基因。雜交選育保持系時,需要排除這些微效恢復基因,由于鑒定雜交后代單株的微效恢復基因事先沒有預見性,容易造成最后獲得的不育系含有微效恢復基因,不育性不穩定。理論上,只有當一個穩定的品系的細胞核完全被代換到不育細胞質中,才能準確鑒定這個品系是否保持系。目前即使利用保持系與保持系的雜交方式,其后代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是保持系。因此,育種實踐中,育成的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多數表現有微效恢復基因存在,在敏感期高溫條件下育性部分恢復,自交結實。
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具有一個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敏感期外界溫度在此之下時,不育系表現完全不育;敏感期外界溫度在此之上時,不育系轉換為部分或者完全可育。實踐中,通過不育系分期播種,使不育系在不同時期抽穗,觀察育性敏感期處在不同外界溫度條件下的育性表現,可以觀察到不育系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也可以在育性敏感期通過人工氣候室不同溫度處理,得到不育系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不同的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轉換臨界溫度和程度不同,不育性穩定的不育系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較高;反之,則較低。目前一般把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轉換敏感期安排在較低溫季節條件下進行制種,由于自然界天氣變化大,外界溫度容易高出不育系的育性轉換臨界溫度,現在生產上仍然不能妥善解決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不穩定問題。
優良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標準為不育性穩定,花粉敗育徹底,受環境條件影響很小,任何地點和任何時期抽穗,花粉不育度>99.5%,開花習性良好,柱頭大而外露,張穎角度大、時間長,花時集中,一般配合力強,株葉型好,抗性和米質好。由于受到微效恢復基因的影響,優良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選育難度大,效率較低。現有不育系間遺傳差異小,類型相似。特別是綜合性狀優良,無嚴重缺點的不育系幾乎沒有。仍然難以將各種優良性狀綜合在一起,獲得不育性穩定的優良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導致目前生產上可利用的水稻優良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很少。如果能夠妥善解決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不穩定問題,則能夠大幅度提高雄性不育系的利用范圍,提高雜交水稻雜種優勢水平、抗性水平和稻米品質。
因此,需要找到一種可以控制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從而可以解決不育性不穩定的問題的有效繁殖和制種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基于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并完成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種方法。本發明中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是指在幼穗發育的育性敏感期過程中受外界自然高溫影響導致花粉轉換為可育或部分可育,產生自交結實的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根據本發明的繁殖制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取父本和母本進行播種,其中,以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作為母本;2)在母本幼穗處于育性轉換敏感期過程中,當外界氣溫高于母本的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時,進行冷水灌溉處理,降低穗部溫度,以使幼穗多數或者全部穎花的育性轉換敏感期處于低于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的條件下,保持雄性不育,對于未接受處理的母本幼穗,當外界氣溫低于母本的育性轉換臨界溫度時,母本幼穗表現為完全雄性不育,當外界氣溫高于母本的育性轉換臨界溫度時,母本幼穗表現為部分雄性可育,由于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本身高度不育,允許部分幼穗穎花不接受處理,但要求其導致雜交種子純度降低的程度控制在生產允許的范圍內;3)使父本和母本雜交;4)生長并收獲。
優選地,如湘香2A、粵泰A、優1A等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可以應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繁殖和制種。
具體地,本發明是根據水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轉換溫度敏感部位是在稻株基部的原理,提供一套在水稻(或者陸稻)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敏感期,通過串灌水溫較為恒定的冷水,維持一定的時間而達到使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保持完全不育的繁殖和制種方法,并且采用配套的栽培技術措施提高不育系繁殖和雜交制種的產量和種子純度。進行冷水串灌的時間在幼穗發育的育性敏感期開始后(一般為進入第4期),田間串灌水溫保持在不育系不育育性轉換臨界溫度之下(一般在18-26℃范圍之間),根據需要和天氣確定冷水串灌天數,(一般維持在1-15天范圍之間),使田間幼穗敏感期處在低溫(育性轉換臨界溫度之下)條件之下,外界氣溫在臨界溫度之下時可不串灌冷水。由于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本身高度不育,可以僅在多數不育系幼穗處于育性敏感期時進行處理。在幼穗育性敏感期結束后(發育進入7期后),不再串灌冷水,并且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措施進行不育系繁殖和雜交制種。
本發明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制種安排在冷水串灌方便的水田進行。
2、適時播種這類核質互作不育系育性變化的敏感期在幼穗發育第4-6期,在安排播種期時,一般不把育性敏感期安排極端高溫的氣候條件下,抽穗揚花的氣溫則要求在22℃以上。
3、父母本群體早發快長,生長整齊,并強化父本栽培。培育壯秧,形成壯苗多蘗,通過肥水調控措施促本田早發分蘗,促快速生長,促株間生長整齊,以便減少冷水串灌對父母本生長的影響,并可減少冷水串灌天數。
4、預測幼穗發育進度,準時進行冷水串灌。當檢查到幼穗發育進入第4期,外界氣溫又高于不育系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時,開始串灌18-25℃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勻流動,流量大,要能使全田水溫大致均衡,不受過高氣溫影響。出水口的水溫一般在26℃以下,進水口的水溫一般在18℃以上,下限水溫不能偏離18℃太遠,以免低溫傷害幼穗或終止幼穗發育。到多數幼穗進入7期時,便不再串灌冷水。水深要求能夠完全淹沒幼穗。如果氣溫低至不育系育性轉換臨界溫度以下,可停止串灌冷水。如果日平均氣溫低至不育系育性轉換臨界溫度以下,當天可不串灌冷水。
5、補充營養,促進幼穗生長發育。冷水灌溉后,生長發育變緩,有時出現葉片變黃現象,要及時補施含多種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料。抽穗時打好“九二0”(赤霉素)。
6、及時除雜,個別稻穗可能未感受到低溫,在抽穗開花時,如果可育,要及時祛除。生物學混雜等其他混雜也要盡早祛除。
7、適時收獲,確保種子質量。在母本齊穗20-25天左右,要搶晴收割。防止不育系生長遲緩的小苗,植株上的后發或再生小蘗,遇高溫正常灌漿結實,避免自身混雜。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存在不育性不穩定問題,高溫導致其自交結實。在制種季節中很容易遇上高溫天氣,容易造成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自花授粉結實而降低雜交種子純度,常常導致大面積制種失敗,嚴重地制約了雜交稻的健康快速發展,提高不育系不育穩定性是雜交稻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利用冷水串灌制種技術可以解決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不穩定的問題,對其不育性進行人為的控制。風險性變得非常小,制種產量穩定可靠。是較為理想的解決辦法。
采用本發明,通過冷水串灌,育性轉換溫度在24℃以上(甚至可以更低)的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在生產上能夠得到利用。育種實踐中,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轉換臨界溫度一般能夠達到26℃以上,所以由于有本發明,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將變得效率非常高。容易獲得農藝性狀優良,配合力好,異交率高的各類型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容易獲得各類型優異雜交水稻組合。
目前,我國早稻、粳稻面積占水稻播種面積的40%以上,由于不育系遺傳單一,生產上缺乏高產優質的雜交粳稻組合和適合長江流域作雙季早稻的早中熟組合,雜交中晚稻產量則呈現徘徊局面。利用該發明有利于培育強優勢雜交早稻、雜交粳稻,能夠較容易地解決雜交粳稻和雜交早稻強優組合育種問題。有利于雜交水稻再一次飛躍發展,形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雜交水稻技術,保持我國的領先地位,在雜交水稻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它的廣泛應用,可能使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更加普及,在今后糧食安全保障的建立中發揮重大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秈稻紅蓮型粵泰A長沙繁殖母本粵泰A(雜交水稻,1998年,13(4)6-8),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粵泰A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為日平均氣溫27-28℃。
父本粵泰B,細胞核與粵泰A的相同確定制種基地。選擇長沙大中型水庫下的灌水方便的陽光充足、病蟲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積成片水田,要求能夠保證冷水供應,制種田周圍100米以內,除父本外,沒有其它水稻品種,選擇最佳的抽穗揚花期。日平均氣溫24-30℃,花時氣溫28-32℃,相對濕度70%-90%,白天無連續三日雨,無風或有微風。以6月28日至7月5日較佳。3月20日播母本粵泰A,3月25日播第一期父本粵泰B,4月1日播第二期父本粵泰B,可同期栽秧。
培育適齡多蘗壯秧。浸種前將種子翻曬1~2天。篩選種子,除去混雜于種子中的發芽谷粒、泥塊、病粒等。浸種時先用鹽水選種,然后用清水洗凈后再進行浸種催芽。父母本的催芽要求做到“快、勻、壯”。選好秧田,下足底肥,稀播勻播,地膜覆蓋。生長至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期間,每公頃噴施萬分之二點五的多效唑溶液750千克,以促進分蘗。生長至二葉一心時重施分蘗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2,父本的株距13~20厘米,行距33~40厘米;母本的株距13~17厘米,行距13~17厘米。父母本均以插兩粒谷苗為宜。
加強田間管理,搭好豐產苗架,強化父本栽培。適氮、高磷、鉀栽培,氮、磷、鉀的比例約為1∶1∶1.5。移栽后4~6天,每公頃追施尿素200千克,促進早發穩長,達到穗大粒多、總穎花多和花粉量大的目的。父本在分蘗末期幼穗分化前,視苗情偏施一次球肥。水漿管理上總的要求是薄水插秧,活蔸后露田,淺水勤灌,干濕交替,以促進低、中位節分蘗。可結合中耕除草,看苗看地看天氣,適時適度排水露田,以增強土壤中的氧氣,促發新根,促進禾苗穩健生長。同時要搞好病蟲的預測預報,及早防治。注意防治稻飛虱、螟蟲、紋枯、白葉枯、稻瘟病等。
預測幼穗發育進度,準時進行冷水串灌。不育系種子繁殖純度要求特別高,制定處理方案時要盡量做到保證繁殖種子純度。當檢查到10%幼穗發育進入第4期時,日平均氣溫高于25℃,開始串灌19-23℃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勻流動,流量大,低溫水水層至少淹沒幼穗。要能使全田水溫大致均衡,不受過高氣溫影響。出水口的水溫在25℃以下,進水口的水溫在18℃以上,下限水溫不能偏離18℃太遠,以免低溫傷害幼穗或終止幼穗發育。如果當日某個時段氣溫低至25℃以下,可停止冷水串灌。如果日平均氣溫低至25℃以下,當天可不串灌冷水。串灌低溫冷水數天以后,當90%幼穗發育進入7期時,停止串灌。
補充營養,促進幼穗生長發育。冷水灌溉后,生長發育變緩,有時出現葉片變黃現象,要及時補施含多種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料。
采用綜合措施,提高母本異交結實率。科學使用“九二0”(赤霉素)。使母本穗莖伸長,增大母本劍葉與主莖角度,解除母本“包頸”,提高穗粒外露率,增大穎花開穎角度,延長閉穎時間,提高母本柱頭外露率。在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每公頃用“九二0”30克,同時噴父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時,每公頃用“九二0”120克噴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十時,每公頃用“九二0”75克同時噴父母本。采用竹桿人工輔助趕粉。
嚴格去雜。在種子成熟期,由于個別稻穗可能未感受到低溫而有可能自交結實,在抽穗開花時,及時祛除。在不育系的整個生育階段,要反復多次將混入不育系中的保持系、恢復系和異株徹底、干凈地拔除,同時也要做好保持系的除雜保純工作。
后期病蟲防治、水肥管理等,可參照三系雜交水稻不育系繁殖的管理辦法。
適時收獲。繁殖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冷水串灌處理,粵泰A表現完全雄性不育,花藥不開裂,無自交結實,不育系種子純度達到99.9%,同時繁殖產量高達2900公斤/公頃。而未經處理的對照粵泰A有自交結實,自交結實率為1.7%。
實施例2秈型雜交組合湘香2A/明恢63制種母本湘香2A(廣東韶關市韶審稻第200408號),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湘香2A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為日平均氣溫24-25℃。
父本明恢63,野敗型秈稻強恢復系(作物研究,2004,18(4)26)確定制種基地。選擇長沙大中型水庫下的灌水方便的陽光充足、病蟲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積成片水田,要求能夠保證冷水供應,制種田周圍100米以內,除父本外,沒有其它水稻品種。
選擇最佳的抽穗揚花期。日平均氣溫24-30℃,花時氣溫28-32℃,相對濕度70%-90%,白天無連續三日雨,無風或有微風。以8月10日至8月20日較佳。
通過葉齡差期推算法,時差推算法和溫差推算法,算準父母本播種差期。湘香2A在8月10日至8月20日抽穗,一般比明恢63遲播35-37天,在6月18日左右播湘香2A,5月12日左右播明恢63。
培育適齡多蘗壯秧。浸種前將種子翻曬1~2天。篩選種子,除去混雜于種子中的發芽谷粒、泥塊、病粒等。浸種時先用鹽水選種,然后用清水洗凈后再進行浸種催芽。父母本的催芽要求做到“快、勻、壯”。選好秧田,下足底肥,稀播勻播。二葉一心重施分蘗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在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每公頃噴施萬分之二點五的多效唑溶液750千克促進分蘗。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4,父本的株距17~20厘米,行距33~40厘米;母本的株距10~13厘米,行距13~17厘米。父母本均以插兩粒谷苗為宜。
加強田間管理,搭好豐產苗架,強化父本栽培。適氮、高磷、鉀栽培,氮、磷、鉀的比例約為1∶1∶1.5。對父本實行偏肥管理,父本移栽后4~6天,每公頃施尿素45~60千克,母本移栽后4~6天,每公頃追施尿素180千克,促進早發穩長,達到穗大粒多、總穎花多和花粉量大的目的。水漿管理上總的要求是薄水插秧,活蔸后露田,淺水勤灌,干濕交替,以促進低、中位節分蘗。可結合中耕除草,看苗看地看天氣,適時適度排水露田,以增強土壤中的氧氣,促發新根,促進禾苗穩健生長。同時要搞好病蟲的預測預報,及早防治。注意防治稻飛虱、螟蟲、紋枯、白葉枯、稻瘟病等。
預測幼穗發育進度,準時進行冷水串灌。當檢查到50%幼穗發育進入第4期,日平均氣溫高于24℃時,開始串灌18-22℃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勻流動,流量大,低溫水水層至少淹沒幼穗。要能使全田水溫大致均衡,不受過高氣溫影響。出水口的水溫在24℃以下,進水口的水溫在18℃以上,下限水溫不能偏離18℃太遠,以免低溫傷害幼穗或終止幼穗發育。如果當日某個時段氣溫低至24℃以下,可停止冷水串灌。如果日平均氣溫低至24℃以下,當天可不串灌冷水。串灌低溫冷水數天以后,當90%幼穗發育進入7期時,停止串灌。
補充營養,促進幼穗生長發育。冷水灌溉后,生長發育變緩,有時出現葉片變黃現象,要及時補施含多種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料。
采用綜合措施,提高母本異交結實率。科學使用“九二0”。使母本穗莖伸長,增大母本劍葉與主莖角度,解除母本“包頸”,提高穗粒外露率,增大穎花開穎角度,延長閉穎時間,提高母本柱頭外露率。在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每公頃用“九二0”30克同時噴父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時,每公頃用“九二0”120克噴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十時,每公頃用“九二0”75克同時噴父母本。采用竹桿人工輔助趕粉。
及時割去雜株和自交結實單株。
加強后期病蟲防治、水肥管理。可按照當前雜交水稻制種的管理辦法進行。
適時收獲,確保種子質量。制種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冷水串灌處理,湘香2A表現完全雄性不育,花粉敗育度達到99.8%,不自交結實,雜交種子純度達到99%,制種產量達到1600公斤/公頃。而未經處理的對照湘香2A自交結實達5.2%。
實施例3秈型雜交組合優1A/明恢63制種母本優1A(雜交水稻,1995年,10(2)8-10),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優1A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為日平均氣溫28-29℃。
父本明恢63,野敗型秈稻強恢復系(作物研究,2004,18(4)26)。
確定制種基地。選擇長沙大中型水庫下的灌水方便的陽光充足、病蟲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積成片水田,要求能夠保證冷水供應,制種田周圍100米以內,除父本外,沒有其它水稻品種。
選擇最佳的抽穗揚花期。以8月10日至8月20日較佳。明恢63在5月10日左右播種。優1A一般比明恢63遲播30-32天,在6月10日左右播種。
培育適齡多蘗壯秧。浸種前篩選種子,除去發芽谷粒、泥塊、病粒等。浸種時先用鹽水選種,然后用清水洗凈后再進行浸種催芽。父母本的催芽做到“快、勻、壯”。選好秧田,下足底肥,稀播勻播,地膜覆蓋。二葉一心重施分蘗肥,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在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每公頃噴施萬分之二點五的多效唑溶液750千克促進分蘗。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4,父本的株距16~20厘米,行距33~36厘米;母本的株距13~17厘米,行距17~20厘米。父母本均插兩粒谷苗。
加強田間管理,搭好豐產苗架,強化父本栽培。適氮、高磷、鉀栽培,氮、磷、鉀的比例約為1∶1∶1.5。對父本實行偏肥管理,父本移栽后4~6天,每公頃施尿素45~60千克,母本移栽后4~6天,每公頃追施尿素150千克,促進早發穩長,達到穗大粒多、總穎花多和花粉量大的目的。父本在分蘗末期幼穗分化前,視苗情偏施一次球肥。水漿管理上總的要求是薄水插秧,活蔸后露田,淺水勤灌,干濕交替,以促進低、中位節分蘗。可結合中耕除草,看苗看地看天氣,適時適度排水露田,以增強土壤中的氧氣,促發新根,促進禾苗穩健生長。同時要搞好病蟲的預測預報,及早防治。注意防治稻飛虱、螟蟲、紋枯、白葉枯、稻瘟病等。
預測幼穗發育進度,準時進行冷水串灌。當檢查到80%幼穗發育進入第4期時,日平均氣溫高于28℃時,開始串灌19-25℃的恒定冷水。要求均勻流動,流量大,低溫水水層至少淹沒幼穗。要能使全田水溫大致均衡,不受過高氣溫影響。出水口的水溫在27℃以下,進水口的水溫保持在18℃以上,以免低溫傷害幼穗或終止幼穗發育。如果當日某個時段氣溫低至28℃以下,可停止冷水串灌。如果日平均氣溫低至28℃以下,當天可不串灌冷水。串灌低溫冷水數天以后,當80%幼穗發育進入7期時,停止串灌。
補充營養,促進幼穗生長發育。冷水灌溉后,生長發育變緩,有時出現葉片變黃現象,要及時補施含多種營養元素的復合肥料。
采用綜合措施,提高母本異交結實率。科學使用“九二0”。使母本穗莖伸長,增大母本劍葉與主莖角度,解除母本“包頸”,提高穗粒外露率,增大穎花開穎角度,延長閉穎時間,提高母本柱頭外露率。在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每公頃用“九二0”30克同時噴父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時,每公頃用“九二0”120克噴母本;母本抽穗百分之五十時,每公頃用“九二0”50克同時噴父母本。采用竹桿人工輔助趕粉。
及時割去雜株和自交結實株。
病蟲防治、水肥管理等,可參照三系雜交水稻制種的管理辦法。
適時收獲,確保種子質量。制種研究結果表明,優1A表現完全雄性不育,花藥不開裂,不自交結實,雜交種子純度達到99.6%,制種產量達到3300公斤/公頃。而未經處理的對照優1A有自交結實,自交結實率為0.4%。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取父本和母本進行播種,其中,以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作為母本;2)在母本幼穗處于育性轉換敏感期過程中,當外界氣溫高于母本的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時,進行冷水灌溉處理,降低穗部溫度,以使幼穗穎花的育性轉換敏感期處于低于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的條件下,以保持雄性不育;3)使父本和母本雜交;4)生長并收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適于使用該方法繁殖和制種的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為湘香2A、粵泰A或優1A。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進行冷水灌溉,降低穗部溫度至18~26℃的溫度范圍內。
全文摘要
一種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選取父本和母本進行播種,其中以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作為母本;2)在母本幼穗處于育性轉換敏感期,當外界氣溫高于不育系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時,進行冷水灌溉,降低穗部溫度,以使幼穗處于低于育性轉換的臨界溫度的條件下,減少或者避免母本穎花的育性轉換為雄性可育,以保證雜交種子純度;3)使父本和母本雜交;4)生長并收獲。應用本發明,可以解決水稻核質互作型不完全雄性不育系制種時不育性不穩定的問題,對其不育性進行人為的控制。并且能夠擴大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利用范圍,而容易獲得各類型強優勢雜交水稻組合。
文檔編號A01H1/04GK101044833SQ20061006594
公開日2007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7日
發明者李新奇, 趙昌平, 袁隆平, 鄧華鳳 申請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