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園林機械中微耕機的傳動機構,尤其涉及微耕機的離合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微耕機多數采用三角皮帶傳動、并由張緊機構實現離合的結構,這種用三角皮帶傳動、用張緊機構來實現離合的微耕機,其離合器結構普遍存在著結構復雜、占用空間較大、工作效率低、成本較高等缺陷,生產廠家和使用客戶對這種微耕機離合器的結構改進一直比較重視。有的生產廠家設計出一種平面接觸式摩擦離合器傳動的微耕機,將驅動軸和從動軸同軸線設置,在軸端設摩擦盤,通過操控摩擦盤平面的接觸與分離實現傳動的離合,但這種傳動形式傳動的扭矩小,工作效率低,平面式摩擦盤容易磨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缺陷,提供一種傳遞扭矩大、機械效率高、錐面配合式的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連接同軸設置的驅動軸和從動軸,它包括主動盤、從動盤、軸承支架、撥叉、撥叉軸、連桿、鋼索和離合把手,主動盤固定連接在驅動軸上,設有內錐面,從動軸上端與從動盤滑鍵連接,從動盤上端設有與主動盤內錐面吻合的外錐面,從動盤下端外圓上活動連接有環形支架,環形支架設有周向凹槽,機體上活動連接一撥叉軸,其撥叉置入凹槽內,撥叉軸通過連桿、鋼索與離合把相連。
所述主動盤的內錐面上或從動盤的外錐面上設摩擦襯面。
撥叉軸上設有復位彈簧。
連桿與鋼索連接處設有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錐套式微耕機離合器采用干式錐盤摩擦技術具有結構緊湊、操作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傳遞效率高等特點;調節裝置使摩擦材料磨損后也能實現高效率的動力傳遞;本實用新型生產成本較低,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和應用推廣價值。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是驅動軸,2是主動盤,3是摩擦襯面,4是從動軸,5是環形支架,6是從動盤,7是連桿,8是鋼索調節裝置,9是鋼索,10是離合把手;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中11是復位彈簧,12是撥叉。
具體實施方式
驅動軸1和從動軸4同軸設置,驅動軸1下部設置有同軸的主動盤2,主動盤2設有內錐面,內錐面上設置有摩擦襯面3;在從動軸4上部滑動鍵連接有同軸的從動盤6,從動盤6設外錐面,對應主動盤2上的內錐面;在從動盤6的下部軸承連接一環形支架5,環形支架5設有周向的槽;機體上活動連接一撥叉軸,該軸軸線空間垂直于從動軸4的軸線,撥叉軸中部設有撥叉12,撥叉12的叉端置入環形支架5的周向凹槽內,當撥叉軸轉動時,其撥叉12能帶動環形支架5,和與環形支架5軸承連接的從動盤6做軸向動作,撥叉軸還設有復位彈簧11,以實現從動盤6回位。
在撥叉軸端部還連接一連桿7,本實施例的撥叉軸和連桿7為一體,在連桿7的端部連接鋼索9,鋼索9鉸接離合把手10;在鋼索9與連桿7的連接處,本實施例還設置有鋼索9的調節裝置8,當主動盤2內錐面上的摩擦襯面磨損,傳遞效率降低時,可通過調節裝置8調節主動盤2和從動盤6的初始位置,減小初始距離,實現高效動力傳遞。
權利要求1.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連接同軸設置的驅動軸和從動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動盤、從動盤、軸承支架、撥叉、撥叉軸、連桿、鋼索和離合把手,主動盤固定連接在驅動軸上,設有內錐面,從動軸上端與從動盤滑鍵連接,從動盤上端設有與主動盤內錐面吻合的外錐面,從動盤下端外圓上活動連接有環形支架,環形支架設有周向凹槽,機體上活動連接一撥叉軸,其撥叉置入凹槽內,撥叉軸通過連桿、鋼索與離合把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盤的內錐面上或從動盤的外錐面上設摩擦襯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撥叉軸上設有復位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桿與鋼索連接處設有調節裝置。
專利摘要微耕機的摩擦離合裝置。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園林機械中微耕機的傳動機構,尤其涉及微耕機的離合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連接同軸設置的驅動軸和從動軸,它包括主動盤、從動盤、軸承支架、撥叉、撥叉軸、連桿、鋼索和離合把手,主動盤固定連接在驅動軸上,設有內錐面,從動軸上端與從動盤滑鍵連接,從動盤上端設有與主動盤內錐面吻合的外錐面,從動盤下端外圓上活動連接有環形支架,環形支架設有周向凹槽,機體上活動連接一撥叉軸,其撥叉置入凹槽內,撥叉軸通過連桿、鋼索與離合把相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操作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傳遞效率高能實現高效率的動力傳遞且成本較低,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B33/00GK2909807SQ20062007280
公開日2007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6日
發明者萬青松 申請人:萬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