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氨基鈉粉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氨基鈉粉碎裝置,用于將片狀氨基鈉粉碎 成粉末狀產品。
背景技術:
氨基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廣泛。目前,國內生產的氨 基鈉多為塊狀產品,或由人工通過重錘將氨基鈉塊狀結晶錘碎而成粉 狀產品,工藝落后,而且氨基鈉比重較小,生產現場粉塵污染大。此 外,粉末狀態產品在貯運、保存過程中容易吸潮分解,為此已研究出 片狀氨基鈉的生產新工藝。片狀氨基鈉呈散狀薄片,可克服生產現場 粉塵污染及產品易吸潮的問題。但鑒于粉狀氨基鈉具有溶解快,反應 迅速的特點,某些用途的場合對粉狀氨基鈉產品仍有需求,在這種情 況下新工藝生產的片狀氨基鈉需進一步粉碎成粉末狀,但實踐表明, 傳統的重錘法對薄片狀氨基鈉不適用,無法粉碎,另一方面,重錘法 工藝落后,產生粉塵,也不應被采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氨基鈉粉碎裝置,它特別可將片狀 氨基鈉粉碎成粉末狀產品,并避免產生粉塵污染。
本粉碎裝置由料斗、粉碎機和旋風分離器組成,所說的分碎機包 含互相鉸接可開、合的機體和機門,機體內設有由電機驅動的轉盤,
轉盤上分布有圓形柱,機門上分布有方形柱,圓形柱穿插于方形柱之 間,隨轉盤旋轉的圓形柱與方形柱保持間隙,所說的機門接有可與料 斗相連的進料管,機體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說的出料管通過一個出料 斗與旋風分離器連接。進料管裝有料閥。
本裝置利用轉盤的高速旋轉,使片狀氨基鈉在粉碎機內,在圓周 運動的圓形棒與靜置的方形棒之間被碰撞擊碎成細粉,由于氨基鈉比 重過小,浮粉不易下沉被收集,因此本裝置通過旋風分離器將氨基鈉 細粉從氣流中分離出來,從而可在出口處收集。本裝置粉碎工作效率 高,在封閉系統內完成,無粉塵污染。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粉碎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一粉碎機本體,l-l一轉盤,1-2—圓形棒,l-3—轉軸, 1_4—出料管,2—料斗,3—料閥,4—料管,5—機門,5-1—方形棒, 6—出料斗,7—旋風分離器,7-l—出料口, 8—電機,9~皮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關上機門5,片狀氨基鈉加入料斗2,開啟料閥3, 通過料管4向機體內加料,轉盤通過皮帶輪9傳動,使轉盤1-1隨轉 軸1-3旋轉,片狀氨基鈉在旋轉的圓形棒1-2與靜置的方形棒之間被 碰撞擊碎成細粉,旋風分離器7被電機8驅動運轉,將粉狀產品吸出, 從出料口7-l收集。
權利要求1.氨基鈉粉碎裝置,其特征是由料斗、粉碎機和旋風分離器組成,所說的粉碎機包含互相鉸接可開、合的機體(1)和機門(5),機體(1)內設有轉盤(1-1),轉盤上分布有圓形柱(1-2),機門(5)上分布有方形柱(5-1),二者相合后圓形柱(1-2)穿插于方形柱(1-2)之間,隨轉盤(1-1)旋轉的圓形柱(1-2)與方形柱(1-2)保持間隙,所說的機門(5)接有可與料斗(2)相連的進料管(4),機體下端設有出料管(1-4),所說的出料管(1-4)通過一個出料斗(6)與旋風分離器(7)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鈉粉碎裝置,其特征是進 料管(4)裝有料閥(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氨基鈉粉碎裝置,由料斗、粉碎機和旋風分離器組成,所說的粉碎機包含互相鉸接可開、合的機體和機門,機體內設有由電機驅動的轉盤,轉盤上分布有圓形柱,機門上分布有方形柱,圓形柱穿插于方形柱之間,并隨轉盤旋轉的圓形柱與方形柱保持間隙,所說的機門設的接有料斗的進料管,機體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說的出料管通過一個出料斗與旋風分離器連接。本機可將片狀氨基鈉粉碎成細粉狀,通過旋風分離器將氨基鈉細粉從氣流中分離出來,解決氨基鈉比重小,浮粉不易下沉的問題。本裝置粉碎效率高,粉碎過程在封閉系統內完成,無粉塵污染。
文檔編號B02C23/00GK201012331SQ20062012619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24日
發明者胥傳習 申請人:胥傳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