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蘆筍夏季露地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蘆筍育苗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蘆筍夏季露地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蘆筍品種優劣直接影響其栽培與產量,因此,種植蘆筍必須根據發展計劃(白筍或綠筍)去選用產量高、質量好、適應當地條件的優良品種,比較適宜濱海鹽堿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有發展白蘆筍可選用瑪麗華盛頓500W、魯蘆筍一號,綠蘆筍選用UC800、魯蘆筍一號。但是,除了蘆筍品種的選擇,還需要正確的育苗方法,現有的育苗方法夏季育苗干旱傷芽、雨澇損苗,造成成活率不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提高蘆筍成活率的蘆筍夏季露地育苗方法。
其技術方案是由以下步驟組成(1)選地育苗地要選擇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1%左右),土質疏松,通氣性強,鹽堿輕(全鹽含量0.15%以下)的壤土或沙壤土;育苗地要求地勢較高,不宜積水,排灌方便,大面積育苗田要完善排水設施;(2)整地地塊選好后,前行將雜草、麥茬等鋤凈,清掃出地外,每畝施優質土雜肥3500-5000公斤,復合肥10公斤,深耕30-40厘米,然后整平做畦,畦1.2-1.5米,預留適量覆蓋土,整平畦面,準備播種;(3)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浸入清水中,漂去秕種,碎壞種及雜物等,經包衣處理的種子,直接用35-45度的溫水浸泡12小時;未經包衣處理的種子,則用50%多菌靈300倍液浸泡6小時,殺菌后,再用40℃溫水浸泡12小時;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后,濾出,放在平盤或盤中,上蓋濕布進行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并換濕蓋布,當種子有10-15%左右的胚根露白時,即可播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夏季育苗干旱傷芽、雨澇損苗的困難,實現了夏季育苗培育無病壯苗成活率95%以上的目標。
具體實施例方式包括以下步驟(1)優選品種蘆筍品種優劣直接影響其栽培與產量。因此,種植蘆筍必須根據發展計劃(白筍或綠筍)去選用產量高、質量好、適應當地條件的優良品種。比較適宜濱海鹽堿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有發展白蘆筍可選用瑪麗華盛頓500W、魯蘆筍一號,綠蘆筍選用UC800、魯蘆筍一號。
(2)選地整地1.選地育苗地要選擇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1%左右),土質疏松,通氣性強,鹽堿輕(全鹽含量0.15%以下)的壤土或沙壤土;育苗地要求地勢較高,不宜積水,排灌方便,大面積育苗田要完善排水設施;另外,育苗地要選離村較近,或離定植地較近的地塊,以便于管理和帶土移栽。前茬為果園、樹木、大蔥、大蒜等地塊不宜選作育苗地。2.整地地塊選好后,前行將雜草、麥茬等鋤凈,清掃出地外,每畝施優質土雜肥3500-5000公斤,復合肥10公斤,深耕30-40厘米,然后整平做畦,畦1.2-1.5米,預留適量覆蓋土,整平畦面,準備播種。
(3)浸種催芽1.浸種首先將種子浸入清水中,漂去秕種,碎壞種及雜物等,經包衣處理的種子,直接用40℃左右溫水浸泡12小時;未經包衣處理的種子,則用50%多菌靈300倍液浸泡6小時,殺菌后,再用40℃溫水浸泡12小時,浸種期可換水1次。2.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后,濾出,放在平盤或盤中,上蓋濕布進行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并換濕蓋布,當種子有10-15%左右的胚根露白時,即可播種。
(4)精細播種1.時間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進雨季尚未到來或剛剛開始,且溫度適宜,當氣溫超過32℃時,影響發芽出苗率。因此,麥收后要搶時間,抓緊播種育苗。2.墑情雨后如果墑情較好,可搶墑播種,如果墑情不好,播種前一天,可將整好的畦內灌足底水,要求澆足澆透,水質為黃河水或地下淡水。3.播種及移栽靈混劑施用,按行距10-20cm制成簡單劃溝工具,工具劃好工具,用此工具劃好播種溝,溝深1-2cm,用移栽靈混劑300-400倍液噴灑播種溝,畝用藥量0.5公斤,然后按株距5-10cm將催好芽的種子單粒點播在溝內,再均勻覆土,覆土要拍碎篩細,且厚薄均勻,厚度1-2cm,不宜過厚。4.夏季氣溫較高,苗床易失水干燥,若筍苗出土以前,床面高溫干旱將會嚴重防礙幼苗出土,影響出苗率及壯苗率。因此,當床面出現干旱時,可用噴霧器均勻噴灑清水,既可降溫,又能增濕,或在播完覆土后,覆蓋麥糠、麥瓤、樹葉等進行遮蔭。5.防蟲為防止地下害蟲的危害,播種覆土后,用0.5公斤呋喃丹顆粒劑拌細干土7.5公斤,或100克甲基1605或80%敵敵畏乳劑0.1公斤拌3公斤秕谷或草糠制成毒餌,撒施于畦面上。
(5)苗期管理夏季育苗,氣溫高、濕度大、草苗同生、生長迅速,雜草危害嚴重,因此,要及時拔除雜草防止與蘆筍爭水爭肥,苗出齊后,如發現蚜蟲,可用樂果乳劑防治。第二條地上莖抽出后,可追施10-15公斤復合肥,施肥后立即澆水,以提高肥效。
(6)全程化殺菌消毒在育苗過程中,每個可能引發病害的環節都進行噴藥殺菌消毒,確保幼苗健壯生長。1.播前土壤消毒播種前,在整好的畦面均勻噴灑75%百菌清6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2.種子消毒浸種結束后,用40%多菌靈300倍液均勻噴霧消毒,杜絕種子帶菌感病。3.苗期消毒在幼苗出土前,用50%敵克松600倍液均勻噴灑哇面。4.苗期防病出苗后每7-9天噴藥一次,連噴4-6,直到氣溫開始降低,用藥主要有苯萊特800倍液,1∶1多菌靈+代森錳鋅6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各種藥物交替使用,以增強藥效。
權利要求
1.一種蘆筍夏季露地育苗方法,其特征是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1)選地育苗地要選擇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1%左右),土質疏松,通氣性強,鹽堿輕(全鹽含量0.15%以下)的壤土或沙壤土;育苗地要求地勢較高,不宜積水,排灌方便,大面積育苗田要完善排水設施;(2)整地地塊選好后,前行將雜草、麥茬等鋤凈,清掃出地外,每畝施優質土雜肥3500-5000公斤,復合肥10公斤,深耕30-40厘米,然后整平做畦,畦1.2-1.5米,預留適量覆蓋土,整平畦面,準備播種;(3)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浸入清水中,漂去秕種,碎壞種及雜物等,經包衣處理的種子,直接用35-45度的溫水浸泡12小時;未經包衣處理的種子,則用50%多菌靈300倍液浸泡6小時,殺菌后,再用40℃溫水浸泡12小時;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后,濾出,放在平盤或盤中,上蓋濕布進行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并換濕蓋布,當種子有10-15%左右的胚根露白時,即可播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蘆筍夏季露地育苗方法。其技術方案是由以下步驟組成(1)選地育苗地要選擇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1%左右),土質疏松,通氣性強,鹽堿輕(全鹽含量0.15%以下)的壤土或沙壤土;(2)整地,(3)浸種催芽首先將種子浸入清水中,用35-45度的溫水浸泡12小時;當種子有10-15%左右的胚根露白時,即可播種。有益效果是克服了夏季育苗干旱傷芽、雨澇損苗的困難,實現了夏季育苗培育無病壯苗成活率95%以上的目標。
文檔編號A01C1/00GK101044819SQ200710015429
公開日2007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4日
發明者劉委員 申請人:劉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