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特別是涉及采用秸桿種植繩的開溝式輪耕、免 耕的耕作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農業耕作方法中有輪耕法和免耕法,輪耕法是對一塊土地按季輪流地變 換種植農作物,免耕法是為了進一步進行固水、固肥、增肥,改善土地土肥條件, 對土地進行免耕種植。對于沙化荒漠化土地的植物種植、或干旱地區農作物種植, 一般采用加入吸 水固水材料來改善土壤的固水、固肥性能。本發明針對這一問題,研制成功多孔 層狀硅酸鹽材料(CN03135646.X),該材料兼顧固水、固肥和沙化土地結構改善 的三重功效。同時,本發明人還提出秸桿生態種植繩的構想(CN200410081284. 8), 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在田間實驗、以及不同土壤的適用條件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將 上述技術有機整合,研制出有現實意義的免耕、輪耕的種植方法。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秸桿種植繩技術的精細免耕、輪耕技術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精細免耕、輪耕技術方法,其特征是其 耕作方法是a) 將種子均勻置于秸桿生態種植繩內層;b) 在一塊土地內開挖種植溝,多條種植溝等間距平行布置,且種植溝按季 輪回地設置;C)將秸桿生態種植繩放置于種植溝內,復蓋泥土; d)澆灌定根水。上述秸桿生態種植繩由內層混合物、中間層固肥、固水材料和外層草繩組成, 內層混合物主要由植物種子、秸桿粉、秸桿快腐菌、植物生長期所用全部肥料組 成,中間層主要由多孔層狀硅酸鹽、改性淀粉以及固氮類藻類組成。采用本發明耕作技術,在一塊土地上按季(收獲季)輪流開溝布繩種植,整
個土地免于耕作,農作物在土地開溝位置種植。植物從種子發芽開始直至成熟收 獲為止的整個生長周期所需養分全部由種植繩提供。平時的田間管理只是偶爾灌 溉以補充水分。種植繩的外層草繩一般為稻草繩,在快腐菌(或類似細菌)的作用下,有機 質分解、成為植物所需營養成分,草繩內層混合物中的肥料根據不同作物配制, 可以是農家肥或化肥,還有微量元素等,在稻草繩內混合的多孔層狀硅酸鹽材料 可以使鹽堿地有效地固水、固肥、改善植物生長的(布種植繩)土地條件,實現 輪耕、免耕、節水的目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 本發明是精細輪耕、精細免耕的新方法與現有免耕法技術不同(CN1078343是在兩層秸桿紙袋中間放置種子,播種 時將紙袋平鋪在秧田里;CN1059598是用秸桿和農產品加工廢料壓制成植生板, 以用于草坪的種子萌發;CN88100476把種子放在紙帶中間或在外面包繞稻草成 草索,進行直接播種),本發明將秸桿種植繩技術與多孔層狀硅酸鹽新材料相結 合,并以開溝式種植法來實現土地免耕、輪耕的目的,因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 全新概念的耕作方法。2、 固水、固肥、保墑效果好土地開溝耕作,可減少整塊土地的水分蒸發量,尤其是可解決山區坡地的水 土流失問題。同時,本發明采用的多孔層狀硅酸鹽是一種固水、固肥性能優質的 無機新材料,它具有堆積密度小,孔隙率高,吸水、儲水性能優異,對肥料有緩 釋作用,因此,本發明將開溝耕作和多孔硅酸鹽新材料相結合,其固水、固肥作 用顯著,保墑效果更好。廣泛采用本技術,可實現節水農業的目標。3、 變廢為寶,有效解決了秸桿還田的難題。現代農業中,秸桿尤其是麥桿的加工利用及秸桿還田問題一直是困擾各級政 府的難題(城市郊區農民焚燒秸桿帶來空氣污染,甚至給機場飛機起降帶來安全 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是對秸桿的處理利用開創了一條新路,真正起到了使秸桿 變廢為寶,變寶為寶,秸桿還田的作用。4、 綠色環保,生態循環種植繩中的秸桿粉由秸桿發酵菌種生物降解,產生腐殖質,可增加土壤肥力。
本發明能大量利用易產生環境污染的秸桿料,解決了原有秸桿的環境污染問題, 具有保護農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使勞動力密集型農業向高技術密集型農業方 向發展。5、本發明耕作技術特別適用于沙化荒漠化土地、干旱缺水土地、水土流失 嚴重的坡地、以及鹽堿土地。由于多孔硅酸鹽無機材料的使用,可逐步改善土地 的固水、固肥的性能以及改良土壤團粒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精細免耕、輪耕技術方法的步驟是a)將種子均勻置于秸桿生態種 植繩內層;b)在一塊土地內開挖種植溝,多條種植溝等間距平行布置,且種植 溝按季輪回地設置;c)將秸桿生態種植繩放置于種植溝內,復蓋泥土; d)澆灌 定根水。秸桿生態種植繩由內層混合物、中間層固肥、固水材料和外層草繩組成, 內層混合物主要由植物種子、秸桿粉、秸桿快腐菌、植物生長期所用全部肥料組 成,中間層主要由多孔層狀硅酸鹽材料、改性淀粉以及固氮類藻類組成。秸桿生 態種植繩由內層混合物和外層草繩組成,內層混合物主要由植物種子、秸桿粉、 秸桿快腐菌、植物生長期所用全部肥料組成,外層草繩內混合有多孔層狀硅酸鹽 材料。秸桿生態種植繩的結構還可以是由內層、中層、次外層、最外層組成; 內層由植物生長初期的營養物質(含肥料、微量元素等)和植物種子組成;中層 由植物生長后期的營養物質組成;次外層由多孔層狀硅酸鹽材料(申請號 03135646. X公開)、微生物、秸桿快腐菌、秸桿粉和/或秸桿纖維組成;最外層 為草套或紙套(如秸桿紙套)組成。本發明耕作方法的日常田間管理一般是定期 澆水灌溉,還可根據農作物不同階段,施所需特種肥料(種植繩中一般解決植物 生長的基肥問題)。若在冬季嚴寒時期,可考慮復蓋地膜進行保溫,以在必要的 溫度下, 一方面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另一方面有助于秸桿粉在菌類作用下的發酵 過程。
權利要求
1、一種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其特征是其耕作方法是a)將種子均勻置于秸桿生態種植繩內層;b)在一塊土地內開挖種植溝,多條種植溝等間距平行布置,且種植溝按季輪回地設置;c)將秸桿生態種植繩放置于種植溝內,復蓋泥土;d)澆灌定根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秸桿生態種植繩由內層混合物、中間層固肥、固水材料和外層草繩組成,內 層混合物主要由植物種子、秸桿粉、秸桿快腐菌、植物生長期所用全部肥料組成, 中間層主要由多孔層狀硅酸鹽材料、改性淀粉以及固氮類藻類組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秸桿生態種植繩由內層混合物和外層草繩組成,內層混合物主要由植物種 子、秸桿粉、秸桿快腐菌、植物生長期所用全部肥料組成,外層草繩內混合有多 孔層狀硅酸鹽材料。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秸桿生態種植繩由由內層、中層、次外層、最外層組成;內層由植物生長初 期的營養物質和植物種子組成;中層由植物生長后期的營養物質組成;次外層由 多孔層狀硅酸鹽材料、微生物、秸桿快腐菌、秸桿粉和/或秸桿纖維組成;最外 層為草套或紙套組成。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紙套為秸桿紙套。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 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秸桿生態種植繩的外層草繩為稻草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精細免耕、輪耕、節水耕作技術方法,其步驟是a)將種子均勻置于秸稈生態種植繩內層;b)在一塊土地內開挖種植溝,多條種植溝等間距平行布置,且種植溝按季輪回地設置;c)將秸稈生態種植繩放置于種植溝內,復蓋泥土;d)澆灌定根水。本發明采用秸稈種植繩開溝耕作方法,具有精細免耕、輪耕,固水、固肥、保墑、環保綠化、秸稈還田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C1/04GK101395990SQ20071005013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8日
發明者梁玉祥, 薛合倫 申請人:梁玉祥;薛合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