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移動式簡易地上水體養殖箱制作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體養殖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竹制可移動式簡易地上水體養殖箱制作 法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一個人均耕地相對很少的國家,若能充分利用河灘、脊薄的荒地,樹蔭下、 庭院空地及閑置曬場,搞地上水體養殖,將獲取巨大的經濟效益。盡管水體養殖早已 是一門成熟的技術,但是至今仍局限在地面以下諸如池、塘之中,要將水體養殖范圍 擴大到前述的地域,采用在地面下建池的方案并無優勢和可取之處,原因在于這些地 域的可使用性從時間上看并不穩定,二是挖坑建池的工程量大、投資髙,三是自池底 排水困難。采用地上水體養殖的關鍵問題在于若用常規方法在地上建池,投資更髙, 所以要在地上發展水體養殖,若不能大幅度降低建池的成本,地上水體養殖是難以推 廣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移動式簡易地上水體養殖箱制作法,以大幅度降低地 上水體養殖箱的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選擇胸徑在5 7cm的慈竹,去掉竹銷后將其對剖成 兩瓣,通過錘擊或碾壓,使竹塊沿其縱向產生多條不規則裂口,裂口的控制標準是竹塊 能輕易展為平板,再將這些展為平板的竹塊一橫一豎地編成彼此間隙不超過3mm的板 式竹笆,再將這些板式竹笆經雙面噴深色漆后組合成高度不超過1.5m的方形敝口竹箱, 在竹箱內襯以軟質竹席,在竹席入竹箱前先在竹席的外側刮涂1 2mm厚的黑色中性 耐候硅酮玻璃膠,入竹箱后再于竹席的內側面刮涂2 3mm厚的、與外側相同的玻璃 膠,待玻璃膠固化后,在距箱底2 3cm處的側壁開孔,利用橡皮墊和空心螺栓固定出 水口,再于出水口上連接球閥和排水管。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以下顯著效果
1、 慈竹是南方農村中最常見、最廉價的材料,而采用本方案則能制作出各種結實 而且大小合適的水體養殖箱,由于竹制品與玻璃膠間有著極好的粘附性,加上玻璃膠的 柔性,既能確保水體養殖箱經久耐用不漏水,又使箱體的制作成本極低,同時還具有操 作便利、便于放水,可移動的優點。
2、 本方案的竹材及相應的制作工藝,既能確保箱體的強度,又能使箱體的制作簡 單、快捷。
3、 本方案采用的玻璃膠無毒無味,因此能實現箱中水體魚類、植物綜合養殖。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式簡易地上水體養殖箱制作法,其特征是選擇胸徑在5~7cm的慈竹,去掉竹銷后將其對剖成兩瓣,通過錘擊或碾壓,使竹塊沿其縱向產生多條不規則裂口,裂口的控制標準是竹塊能輕易展為平板,再將這些展為平板竹塊一橫一豎地編成彼此間隙不超過3mm的板式竹笆,再將這些板式竹笆經雙面噴深色漆后組合成高度不超過1.5m的方形敝口竹箱,在竹箱內襯以軟質竹席,在竹席入竹箱前先在竹席的外側刮涂1~2mm厚的黑色中性耐候硅酮玻璃膠,入竹箱后再于竹席的內側面刮涂2~3mm厚的、與外側相同的玻璃膠,待玻璃膠固化后,在距箱底2~3cm處的側壁開孔,利用橡皮墊和空心螺栓固定出水口,再于出水口上連接球閥和排水管。
全文摘要
一種可移動式簡易地上水體養殖箱制作法,將慈竹對剖后通過錘擊或碾壓,使竹塊成為連體平板,再一橫一豎地編制成板式竹笆,將板式竹笆組合成各種尺寸的敞口箱體,在箱內襯以被雙面涂抹黑色中性耐候硅酮玻璃膠的竹席,在接近箱底的側壁開孔連接排水管及閥門。本發明能以極低造價,制作出既結實耐用,又便于操作、排水,還能方便移動的水體養殖箱。
文檔編號A01K63/00GK101171907SQ200710050400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6日
發明者梁德富 申請人: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