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黃鱔雌鱔懷卵量的人工調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淡水水產品養殖技術領域,具體地屬于黃鱔人工繁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提 高黃鱔雌鱔懷卵量的人工調控方法。
背景技術:
黃鱔是我國重要的養殖魚類,全國各地集約化網箱鱔蓬勃發展,如江蘇的無錫市,江西 的南昌市,安徽的安慶市,浙江的湖州市,湖南的岳陽市,湖北的仙桃市、潛江市、洪湖市、 天門市等這些地區的網箱養鱔都成為當地漁業的主導產業,年產值多數地區己突破億元大關。
但目前國內養鱔多是利用當地的天然野生鱔苗,經過人工馴化進行養殖。由于過度捕撈, 天然苗種資源銳減,有些地方黃鱔苗種非常緊缺,甚至很多網箱閑置,到了無苗可養的地歩。 因此,開展黃鱔的人工繁殖成為養鱔業的當務之急。
然而,黃鱔具有特殊的生理現象(1)具有性逆轉特征,即前期為雌鱔,產卵后件腺發 生轉變,逐漸變為雄鱔;(2)雌鱔個體小,卵粒大,懷卵量少。突破規模化人工繁殖,首先 要解決黃鱔親本的培育,提高懷卵量等關鍵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研制一種提高黃鱔雌鱔懷卵量的人丄調控方 法,以加速黃鱔苗種的人工繁育。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1、 一種提高黃鱔雌鱔懷卵量的人工調控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 選長寬比為2: 1,面積為1000 — 5000 m2,水深為1.5m的池塘為雌鱔發倉'的養殖池, 要求該池塘的水質無污染;
2) 按照每1000 nf面積用生石灰100 kg帶水20 cm清塘,殺滅池中有害牛物,3天后抽出老 水,用30目篩絹過濾補允的新水,保持水深1.5m;
3) 選規格為4mX2mX1.5m, 16目的聚乙烯網片作培育雌鱔用的網箱,將所述的網箱用毛 竹固定于池中,使該網箱上口距水面0.6m,網箱底距池底0.3m,放苗15天前在網箱中放置 水花生作為雌鱔的棲息巢,水花生面積占網箱面積的80%;
4) 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5 — 6月選擇體長為20 — 25 cm,體重為15 — 25g的自然繁 殖的黃鱔作雌性親鰭;
5) 選步驟4)的親鱔用鐵皮箱帶水運輸,運輸箱中放天然池水,保持水鱔體積比為l: 1, 控制溫度25 —3(TC,從運輸至放養親鱔不超過3小時;
6)將步驟5)的親鱔鐵皮箱運至池邊,按照100 kg親鱔加100 kg淸水并用iomi聚維酮碘
消毒15分鐘,保持網箱中的親鱔放養密度為30-40尾/rif;
7) 將入網箱的親鱔使其饑餓3天作馴餌養殖,從第4天開始投喂親鱔體重的1一2%的魚 糜,將該魚糜投放至水花生與水面的交界處.每箱設投飼點3—4處,從第5天開始在魚糜中 添加黃鱔膨化顆粒餌料,馴餌期間每天增加黃鱔膨化顆粒餌料為總投喂量的10%,直到魚糜 與黃鱔膨化顆粒餌料的重量比為1: 1,每天下午4 —6時投喂該餌料一次,待親鱔正常進食 后,每箱只留一個固定投喂點,詞喂親鱔至9月底;
8) 從10月1日開始在餌料中按重量計添加10%的魚油,飼喂親鱔至越冬前為止,越冬直 接在網箱中進行;
9) 每10天向網箱養殖的水體加新水一次,加水深度每次為3 — 5 cm,每1000 ltf水體中用 EM菌劑lkg,每月1次,進入越冬期保持池水穩定,防止黃鱔爬上棲息巢;
10) 將越冬后的親鱔培養至第二年4月下旬開始分箱飼養,分箱飼養的網箱規格與設置方式 如步驟3)所示,每m2放養體重為50—150g的親鱔,將其放養密度調整為8—10尾,同一網 箱屮親鱔規格保持一致;
11) 在親鱔產卵前期調整日糧配方,日糧配方按重量計為魚糜60%,黃鱔膨化顆粒餌料 35%,魚油5%;
12) 向養殖水體每2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時間為l小時;
13) 將親鱔培倉'至5月底,使其體重達到100 — 250g,保持親鱔懷卵量每尾為450—1300 粒。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1、 人工模擬雌鱔發育的養殖環境
1) 池塘選擇選面積為1000 — 5000 m2,東西為長方形,長寬比為2: 1,水深為1. 5m的 池塘為雌鱔發育的養殖池,要求該池塘的水質無污染,符合國家漁業養殖水質標準。
2) 清塘與消毒按照每1000 Itf用生石灰100kg帶水20cm清塘,殺滅池中有害生物,3天 后抽出老水,用30目篩絹過濾加注新水至1. 5ra深。
3) 雌鱔培育箱設置雌鱔用網箱培育,網箱規格為4mX2mX1.5m,用16目聚乙烯網片縫 制而成,網箱用毛竹固定于池中,其中網箱h口距水面上0.6m,網箱底距池底0.3m,放苗 15天前在網箱中放置水生植物水花生作為雌鱔的棲息巢,水花生面積占網箱面積的80%。
2、 后備親鱔的選擇及合理放養
1)雌鱔的選擇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5—6月選擇體長為20 — 25 cm,體重為15 一25g的黃鱔作為雌性親鱔(經過解剖和性腺切片發現這種規格的黃鱔全部為雌性,沒有發 現性逆轉)。要求作親鱔的黃鱔用鱔籠從野外捕捉自然繁殖的黃鱔,不用鉤釣和電捕鱔,選擇 其中質量好的黃鱔用鐵皮箱帶水運輸,運輸箱中放天然池水,水鱔體積比例為l: 1,控制溫 度25 — 3(TC,從運輸到放養黃鱔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
2)放養選擇經過運輸且質量好的黃鱔運輸到池邊,每100 kg黃鱔加100 kg水用10m]聚 維酮碘進行消毒,消毒時間為15分鐘。池塘中黃鱔的放養密度為30-40尾/m2 (前期高密度 能抑制黃鱔的性腺發育,控制卵細胞的過早成熟)。 3、適宜的飼喂及管理方法
1)飼喂鱔種進箱后由一個馴餌過程(或稱為馴食),丌-始停食讓其饑餓3天,從第4 天開始投喂魚糜(野雜魚或白鰱除去內臟用絞肉機做成糜狀),投喂量為黃鱔體重的1一2%, 每箱放3 — 4處,魚糜直接放到水花生與水面的交界處,第5天丌始在魚糜中添加按重量計 的40%蛋白質的黃鱔膨化顆粒餌料(購自武漢高龍飼料有限公司),馴餌期間每天增加顆粒 餌料量為總投喂量的10%,直到黃鱔的餌料組成為魚糜與顆粒餌料的重量比為1: 1。每天 投喂一次,時間為每天下午4一6時。待黃鱔正常進食后,每箱只留一個固定投喂點,可按 這種方式飼喂黃鱔到9月底。自10月1日開始在餌料中添加10%的魚油(購自武漢高龍飼 料有限公司), 一直喂到黃鱔越冬前為止。這樣比較有利于親鱔在越冬前的能量積累,抵御 親鱔在越冬期間的能量損耗。越冬可直接在網箱中進行。 4、水質調控
每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3 — 5cm深。另外,每月向池中潑灑-一次EM菌劑、購 自江蘇德康生物有限公司),每1000 Itf用量1 kg, EM菌制劑(購fi江蘇武進市德康魚藥有 限公司)在池中形成利于黃鱔生長的優勢菌群,抑制有害細菌及病源微生物的孳生,同時, 可以分解吸收池水中的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保持水質清新,使親鱔有良好的生長發ff 環境。養殖期間池水可以不斷的增加,但進入越冬期間就耍保持池水穩定,以免池水變動黃 鱔爬上棲息巢,會使黃鱔凍傷。 5、產卵前期的培育方法
1)分箱:越冬后的親鱔,至第二年4月下旬就要分箱詞養,用于分箱飼養的網箱規格與 設置方式與甜期飼養方式相同,但應對放養密度進行調整,即每nf放養越冬后的親鱔8—10 尾(后期低密度能促使黃鱔性腺迅速發育和卵黃的積累),要求親鱔的體重達到50—150g之 間,同一網箱中要求親鱔規格基本保持一致。
2)餌料親鱔養殖后期要及時調整親鱔的餌料,親鱔的日糧配方按重量計為魚糜60%, 黃鱔膨化顆粒餌料(蛋白質40%的黃鱔膨化顆粒餌料,購自武漢高龍詞料有限公司)35%, 魚油5%。
3)沖水每2天向網箱養殖池沖注新水一次,每次沖水時間為l小時,用適當的流水刺 激加速親鱔卵細胞的成熟,但水流不宜太急,盡可能減少親鱔由于劇烈運動而帶來的能量消 耗。
將親鱔培育至5月底(分箱后大約培育35天),使其體重達到100 — 250g,即使親鱔的 懷卵量從天然狀態下的每尾170 — 650粒(平均為260粒),提高到每尾懷卵量450 — 1300粒 (平均680粒)的水平。通過本發明,使親鱔的平均懷卵量比野生鱔提高161%。至6月初 就可以按照繁殖要求雌雄3: l的比例進行配組,到產卵箱中進行待產。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黃鱔雌鱔懷卵量的人工調控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選長寬比為2∶1,面積為1000-5000m2,水深為1.5m的池塘為雌鱔發育的養殖池,要求該池塘的水質無污染;2)按照每1000m2面積用生石灰100kg帶水20cm清塘,殺滅池中有害生物,3天后抽出老水,用30目篩絹過濾補充的新水,保持水深1.5m;3)選規格為4m×2m×1.5m,16目的聚乙烯網片作培育雌鱔用的網箱,將所述的網箱用毛竹固定于池中,使該網箱上口距水面0.6m,網箱底距池底0.3m,放苗15天前在網箱中放置水花生作為雌鱔的棲息巢,水花生面積占網箱面積的80%;4)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5-6月選擇體長為20-25cm,體重為15-25g的自然繁殖的黃鱔作雌性親鱔;5)選步驟4)的親鱔用鐵皮箱帶水運輸,運輸箱中放天然池水,保持水鱔體積比為1∶1,控制溫度25-30℃,從運輸至放養親鱔不超過3小時;6)將步驟5)的親鱔鐵皮箱運至池邊,按照100kg親鱔加100kg清水并用10ml聚維酮碘消毒15分鐘,保持網箱中的親鱔放養密度為30-40尾/m2;7)將入網箱的親鱔使其饑餓3天作馴餌養殖,從第4天開始投喂親鱔體重的1-2%的魚糜,將該魚糜投放至水花生與水面的交界處,每箱設投飼點3-4處,從第5天開始在魚糜中添加黃鱔膨化顆粒餌料,馴餌期間每天增加黃鱔膨化顆粒餌料為總投喂量的10%,直到魚糜與黃鱔膨化顆粒餌料的重量比為1∶1,每天下午4-6時投喂該餌料一次,待親鱔正常進食后,每箱只留一個固定投喂點,飼喂親鱔至9月底;8)從10月1日開始在餌料中按重量計添加10%的魚油,飼喂親鱔至越冬前為止,越冬直接在網箱中進行;9)每10天向網箱養殖的水體加新水一次,加水深度每次為3-5cm,每1000m2水體中用EM菌劑1kg,每月1次,進入越冬期保持池水穩定,防止黃鱔爬上棲息巢;10)將越冬后的親鱔培養至第二年4月下旬開始分箱飼養,分箱飼養的網箱規格與設置方式如步驟3)所示,每m2放養體重為50-150g的親鱔,將其放養密度調整為8-10尾,同一網箱中親鱔規格保持一致;11)在親鱔產卵前期調整日糧配方,日糧配方按重量計為魚糜60%,黃鱔膨化顆粒餌料35%,魚油5%;12)向養殖水體每2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時間為1小時;13)將親鱔培育至5月底,使其體重達到100-250g,保持親鱔懷卵量每尾為450-1300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黃鱔雌鱔親本懷卵量的人工調控方法。由于黃鱔具有特殊的生理現象,具有性逆轉特征,雌鱔個體小,卵粒大,懷卵量少,黃鱔規模化繁殖受到雌鱔親本自身條件的制約。本發明通過人工模擬雌鱔發育養殖環境,合理選擇親鱔,設置合理放養密度,適宜飼喂及管理方法,產卵前期強化培育及人工調控措施。可將天然狀態下的雌鱔懷卵量由每尾170-650粒、平均260粒,提高到每尾懷卵量450-1300粒、平均680粒的水平,黃鱔的平均懷卵量提高了161%。
文檔編號A23K1/18GK101103711SQ20071005286
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30日
發明者何緒剛, 儲張杰, 江景坡, 松 王, 郭燦燦, 龔世園 申請人:華中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