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是專門研究用以改造鹽堿地的一種特殊肥料。
背景技術:
吉林省西部鹽堿地面積15326.66km2,其中,中度、強度鹽堿地占9071.32km2土壤鹽漬化是松嫩平原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因子。近年來土壤鹽漬化強度日益加重,鹽堿地面積逐漸擴大,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鹽堿地荒蕪了良田,加重了干旱,內澇、風沙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給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困難,制約著區域經濟發展。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專門為改造鹽堿地而研制,它將為該區經濟發展帶來活力。
發明內容
鹽堿地的發生發展與地層巖性、地質地貌、水文地質條件,氣候和人為五大因素密切相關,土壤中鈉離子含量高是土壤理化性質惡化的主要原因,它使土壤團粒分散,通透性降低,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破壞了作物根部酶的活性,產生單鹽毒作用。使植物難以生長存活,針對其特性,選用白堊系地層中吉林天然沸石Neolite、火山灰Volcanicash及有機肥料Plant,研究出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
沸石、族礦物的總稱,由于成因不同,結構、硬度、比重等差異,種類眾多,僅地質辭典中就查出18種,吉林天然沸石是1980年吉林地質科技普查中新發現,在專利查索中未發現登記,本發明屬于首次申報。
技術方案 本發明以降鈉為目的,通過多年研究,無數次試驗,最后選取吉林天然沸石、火山灰、有機肥料的最佳配比,使土壤增強了鹽基交換能力,改變了化土壤物理性狀,促進了土壤團聚體形成,降低了土壤中水溶鹽含量,激活了地力因子。
工藝流程 本產品采用二裝法,即粉粒代裝和碎屑包裝 甲袋粉粒工藝流程采礦→化驗→選料→粉碎60配比→混合→袋裝→質量檢查→入庫乙袋碎屑工藝流程選料→化驗→粉碎→打包→質量檢查→入庫 產品成份 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含有多種作物營養元素。K2o 4.53%、P2O5 0.01%、Tio2 0.06%、Sio2 70.3%吸銨量67.75。含Mn,Cu、Sr。有機質含量50%。
作用機理 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四大作用機理,將有害鹽堿土改造成生長作物土壤。礦物巖石中獨特的結晶構造能改變鹽堿土性狀,增強巖基交換能力,降低土壤容重,使水穩性團聚體,特別是大于2cm的團聚體明顯增加,火山灰氣孔狀構造增進土壤通透性。強離子交換降低土體的PH值,天然礦肥的晶體內部同晶代換。強離子交換,明顯降低土壤中水溶鹽含量,鈉可降低7-41%。氯降低1-15%,PH值從9.6降到8.31.高分子孔隙使水抗旱,天然礦肥獨特的結晶構造的高分子孔隙,形成多孔穴多通道的儲水空間,可吸濕水10%,飽和含水量達56%,這種儲水空間類似一種疏松多孔的海綿體,干旱時蒸發晶格釋水,吸No、Hs,豐水期釋氨氮吸收水分,超到蓄水抗旱作用。增加土壤養分,天然礦肥含有大量氮、磷、鉀和各種微量無素,有益微生物和各種活性酶,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轉化成有效態養分供作物吸收利用。
有益效果 治理鹽堿地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建一年產5000噸的天然礦肥廠,每年可改造鹽堿地625hm2,鹽堿地得到治理的同時,帶動著魚業、畜牧業和林果業的同步發展。農民收入得到了提高。625hm2稻田栽種藤138水稻,單產6545kg/hm2產稻4090噸,收購價1.4元/kg,每年增收572.6萬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 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為改造鹽堿地而研制。利用時也按照鹽堿地特征,二分法利用。所以二分法甲乙包裝,即甲粉粒袋裝,乙碎屑壓縮打包裝。
施肥方法 甲袋粉粒利用9 S F-2.45型鼠道草原松土施肥機,施入土中30cm深處。
乙袋碎屑包裝利用機引五鏵犁將有機肥料翻入地下10-15cm深處。
施肥數量 甲袋每公頃施肥8噸。
乙裝每公頃8-30噸。
注意事項 鹽堿地多因子成因,治理中也應相輔相承,天然礦肥能改變土壤性狀,增加土壤肥力,但是徹底根治鹽堿地必須采取相應措施。
保持期 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肥力保持期是非曲直8-10年。
權利要求
1.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本專利為改造鹽堿地而研制的一種特殊底肥。權利要求保護以吉林省天然沸石、火山灰、有機肥料等原料制作肥料專利。
全文摘要
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是專門用以改進鹽堿地的一種特殊肥料。近年來土壤鹽漬化強度日益加重,鹽堿地的面積逐漸擴大,并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給當地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困難,區域經濟發展,鹽堿地專用底肥—天然礦肥改變土壤性狀,激活地力因子。針對鹽堿地發生發展五大因素,選用鉀長石礦物、磷酸鹽礦物、硅酸鹽礦物和有機巖研究出改造鹽堿地專有底肥—天然礦肥。該發明礦物中獨特的結晶構造改變鹽堿土狀況,離子交換降低土體pH值。分子孔隙保水抗旱,增加了土壤養分。甲袋粉5粒利用9SF-2.45型鼠道草原松土施肥機施入土中30cm深處,每公頃施肥8噸。乙袋碎屑利用機引五鏵犁翻入地下10-15cm深處。每公頃施肥量8-30噸。
文檔編號C05G1/00GK101157582SQ20071005592
公開日2008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日
發明者商萬有 申請人:商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