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小麥苗麥綠素組合物及其制劑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83686閱讀:1146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組合物及其制劑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麥苗提取物和麥綠素片主要是以大麥苗作為原料進行技術開發的。雖然同為越冬的麥科類作物,但小麥苗與大麥苗有諸多不同之處:一是生長速度的差異,大麥苗比小麥苗生長更快,根據發明人在長江流域北緯31°區域多年的種植實驗表明:同一時間種植的大麥和小麥(施同樣的底肥),前者生長到30cm約需60天,后者則需要90天左右;二是兩種麥苗的性狀差異,大麥苗葉脈和麥桿更顯肥壯、柔軟,且水分含量高,顏色偏嫩綠,而小麥苗葉脈和麥桿則偏薄和細,比較硬,顏色深綠,水分含量相對較低;三是兩種麥苗的耐寒性差異,當連續4天以上出現-4℃以下低溫冰凍天氣時,大麥苗會出現大面積的黃葉(主要是苗尖),而小麥苗則不會出現黃葉;四是營養成分的差異,小麥苗因生長期長,葉綠素、礦物質、sod等成分含量更高,而顯得更肥壯的大麥苗則在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粗多糖等方面的指標占優。上述差異注定了小麥苗的提取須在大麥苗提取設備和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技術升級。五是兩種苗的提取物有明顯的性狀差異:小麥苗提取物顏色更加深綠,其比重比大麥苗提取物大出很多(同樣重量的體積只有大麥苗提取物的80%左右),因此小麥苗提取物的密度更加緊湊,穩定性和流動性更好些,比較利于壓片。

兩種麥苗提取物在組料配方和制劑工藝上會有不同之處,小麥苗麥綠素片的組合物配方及其制劑工藝須在大麥苗麥綠素片的組合物及其制劑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技術升級。

現有技術生產的麥綠素原料和片劑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雖頗具競爭力,但其技術和產品還存在著以下缺陷:

1、麥綠素純度偏低:因其所使用的麥綠素原料和仙人掌粉配料是以傳統工藝加工的,均添加有10%左右的麥芽糊精成分,所以其純度只有約90%,而麥芽糊精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淀粉在人體通過酶的作用會轉化為葡萄糖,由此造成糖尿病人群血糖指數升高。因此,以傳統工藝加工的仙麥麥綠素片劑,不宜糖尿病人群長期食用。

2、落后的制粒與烘干方式導致部分活性營養流失:以上述專利提出的技術方案生產的仙麥麥綠素片所采用的是傳統的“濕法”制粒,制粒后需要將物料放入55—60℃的烘箱內進行烘干,所需時間長達220分鐘以上。經過烘干后壓片成型的仙麥麥綠素產品經檢測:其關鍵的功能性因子及活性營養成分sod和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只剩下5100u/g和233mg/100g。

3、原料損耗率偏高:由于大麥苗麥綠素粉比重較輕、糖粉含量較高、易發粘,導致流動性欠佳,因此在制粒和壓片生產過程中物料損耗率相對偏高,廢粉率達3%以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不足,提供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組合物,在“零添加”的前提下獲得一種新的麥綠素組合物及制劑方法,以實現減少了麥綠素活性營養成分的流失,原料的廢損率也明顯降低,且純度高,口感佳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小麥苗麥綠素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為小麥苗嫩葉提取物和天然低聚木糖的組合,其中小麥苗嫩葉提取物采用物理方法從越冬小麥苗中提取。

進一步,所述小麥苗麥綠素組合物含有以下質量分數的組分:小麥苗嫩葉提取物89~97.5%,天然低聚木糖2.5~11%,

進一步,其中小麥苗嫩葉提取物的純度為100%。

進一步,小麥苗嫩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選擇新鮮越冬小麥苗,長度為25-35厘米,進行清洗;

步驟b,清洗后的小麥苗進入帶震動功能的震動脫水輸送機,然后送至提升輸送機中,通過安裝在提升機上方的多臺風機進行風力去水;

步驟c,去水后的小麥苗輸送到破碎機進行破碎;

步驟d,破碎后的小麥苗進入濾壓機,完成漿渣分離;

步驟e,分離后的麥漿進行濃縮,然后真空干燥,得到小麥苗嫩葉提取物粉末。

進一步,步驟b中震動脫水輸送機的振動頻率為18~25次/秒,上下振幅范圍控制在2~4cm;步驟b中,所述風機為三臺,縱向并列安裝在提升機上方,相鄰兩臺風機之間的間距為75cm,每臺風機的功率為175w~250w;所述三臺風機沿麥苗的輸送方向功率依次減小;步驟b中,所述風機距離麥苗25厘米;提升輸送機的坡度為60度。

進一步,步驟c中,破碎機設置有合金鋼牙,所述合金鋼牙中鎢的重量比例為9~13%,鉻的重量比例為3.8~4.9%,釩的重量比例為2%,鈷的重量比例為4~4.8%。

進一步,步驟d中,濾壓機采用軋帶結合滾筒完成;步驟e中,分離后的麥漿首先通過120目的震動篩過濾后,注入帶有攪拌功能的緩存罐,再由緩存罐進入真空負壓濃縮灌,經過100-120分鐘濃縮,最后注入真空干燥機進行干燥,得到小麥苗嫩葉提取物粉末。

進一步,所述天然低聚木糖從玉米芯中提取得到。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組合物的制劑工藝,具體的制成片劑的加工方法采用干法混料制粒,然后壓片。

進一步,干法混料制粒的車間環境溫度為16~20℃,濕度為15~20%。;壓片車間環境溫度為18~22℃,濕度為18~25%。

本發明的主原料:100%純度的越冬小麥苗提取物(麥綠素)占比約89~97.5%;配料:從玉米芯中提取的天然低聚木糖占比約2.5~11%。因麥綠素的口感偏苦、咸、澀,適當的添加低聚木糖可改善麥綠素片的口感,使得麥綠素片可以直接咀嚼食用,從而達到更好的吸收效果。低聚木糖穩定性超好,耐酸、耐熱、難吸潮,不易發酵,不會像某些糖類壓片后易在片劑表面形成結晶水,同時低聚木糖被譽為“超級雙歧因子”,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長,達到改善便秘、腹瀉及慢性腸炎的效果。此外,低聚木糖的能量值幾乎為零,對血液葡萄糖濃度也毫無影響。綜上所述,以低聚木糖作為小麥苗麥綠素片的配料在工藝上利于壓片成型,在營養保健功效方面則具有較好的互補性。

制劑工藝:1)制粒:提前開啟除濕機和空調,將消毒后的制粒車間空氣濕度控制在15~20%,溫度控制在16~20℃。然后按比例稱取小麥麥綠素粉和低聚木糖,先將小麥苗麥綠素粉原料倒入制粒機混料鍋,再將低聚木糖用適量的純化水溶解成液態的濃稠狀,之后邊混料邊通過制粒機的噴頭向鍋內均勻噴灑液態的低聚木糖,這么做是因為固態的白色低聚木糖粉末會導致壓好的麥綠素片子表面出現一些白色斑點,而液態的低聚木糖同麥綠素粉充分螯合后,不僅避免了片子表面出現白色斑點,而且還能起到較好的粘合作用。當低聚木糖注料完畢且兩種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后,制粒機開啟熱風(55~60℃)吹動物料循環翻滾進行制粒,同時也借此除去液態的低聚木糖所含的少量水分,約90分鐘后,制粒程序結束。2)壓片:消毒后的壓片車間要求溫度18~22℃,濕度為18~25%。將制好粒的物料送進壓片機料斗,機器轉速調整為18轉/分鐘,沖模壓力調整為40kg。按上述技術參數壓出的麥綠素片子,顏色翠綠,麥苗香味濃郁,表面光滑、色澤均勻、硬度適中,原料廢損率約1%,經崩解試驗:崩解時限為39分20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以一種100%純度的小麥苗麥綠素提取物為主原料,添加天然低聚木糖進行制劑,具體工藝流程為:稱重配料→干法混料制粒(采用帶有均勻混料功能的一步制粒機)→壓片→滅菌→抽檢→密封包裝。以此配方和制劑工藝加工的小麥苗麥綠素片產品,由于拋棄了濕法制粒、烘箱烘干的落后工藝,因此減少了麥綠素活性營養成分的流失,原料的廢損率也明顯降低,且純度高,口感佳。本小麥苗麥綠素片因不含麥芽糊精,加之其配料低聚木糖在身體內不會轉化為葡萄糖,故適宜人群更加廣泛(尤其適合糖尿病人群食用)。

具體的,包括以下方面:

1、純度更高,不含麥芽糊精,適宜人群更加廣泛:以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加工的小麥苗麥綠素片所采用的主原料——100%純度的小麥苗麥綠素提取物相比傳統配方和工藝加工的麥綠素片所采用的添加5—20%的麥芽糊精、糙米等成分的大麥嫩葉提取物原料(不適宜糖尿病人群),純度更高,且大大降低了產品的淀粉含量,使得產品的適宜人群更加廣泛。

2、獨特的配方改善了麥綠素片的口感、增強了對腸道的作用:由于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加工的小麥苗麥綠素片含有一定比例的低聚木糖配方,使得該小麥苗麥綠素片產品有股淡淡的甜味,口感的改善使小麥苗麥綠素片可以直接咀嚼食用,從而達到更好的吸收效果。低聚木糖被譽為“超級雙歧因子”,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長,達到改善便秘、腹瀉及慢性腸炎的效果。此外,低聚木糖的能量值幾乎為零,對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濃度也毫無影響。

3、物料的損耗率明顯降低:由于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加工的小麥苗麥綠素片所采用的小麥苗麥綠素粉原料比大麥苗麥綠素粉的比重大,密度更高,流動性更佳,加之低聚木糖獨特混料方式產生的粘合作用,因此,以本發明技術加工的小麥苗麥綠素片的物料損耗率只有1%,相比傳統配方和工藝加工的大麥苗麥綠素片3%的損耗率,明顯得到了降低。

4、先進的制粒方式減少了麥綠素活性營養成分的流失:傳統的濕法制粒需要近四小時的烘干過程,這種蒸發性的干燥方式極易造成麥綠素活性營養的流失,而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只需90分鐘左右完成的干法制粒,其中所采用的熱風循環相比靜態下的高溫蒸發,對物料的活性成分影響要小得多。通過檢測對比:以傳統配方和工藝加工的仙麥牌麥綠素片和綠手指牌麥綠素片(分別在成都市場的百誠堂專賣店和蘇州經銷商處購得),其sod和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只有5100u/g、5000u/g和233mg/100g、220mg/100g;而以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加工的小麥苗麥綠素片,其sod和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達到了24900u/g和570mg/100g。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1:

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片的配方及其制劑工藝:在不添加粘合劑、防腐劑、穩定劑等化學添加劑的情況下,將重量比為97.5%的小麥苗麥綠素粉和重量比為2.5%的低聚木糖(本發明各實施例中使用的低聚木糖為上市公司山東龍力生物所產的芯源康牌低聚木糖)進行配料。

加工步驟如下:1)制粒:提前開啟除濕機和空調,將消毒后的制粒車間空氣濕度控制在15~20%,溫度控制在16~20℃。然后秤取58.5公斤小麥苗麥綠素粉和1.5公斤的低聚木糖,先將小麥苗麥綠素粉原料倒入制粒機混料鍋,再將低聚木糖用適量的純化水溶解成液態的濃稠狀,之后邊混料邊通過制粒機的噴頭向鍋內均勻噴灑液態的低聚木糖,當低聚木糖注料完畢且兩種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后,制粒機開啟熱風(55~60℃)吹動物料循環翻滾進行制粒,同時也借此除去液態的低聚木糖所含的少量水分,約90分鐘后,制粒程序結束。2)壓片:消毒后的壓片車間要求溫度為18~22℃,濕度為18~25%,將制好粒的物料送進壓片機料斗,機器轉速調整為18轉/分鐘,沖模壓力調整為40kg。按上述技術參數每分鐘可出片558粒,約215分鐘完成60kg物料的壓片,可得規格為500mg/片的翠綠色麥綠素片劑約119000粒。3)滅菌、抽檢、封裝:滅菌后的產品經抽檢確定微生物指標符合企業標準后,進入包裝程序,要求使用加厚的pet醫用、食品級塑料瓶,鋁箔封口,規格為:0.5g×200片/瓶,瓶內置一包4g規格的硅膠顆粒干燥劑。

結果鑒定:按上述配比和技術參數加工而成的小麥苗麥綠素片劑表面光滑度偏中等,顏色翠綠、色澤均勻、硬度適中,碎片占比約0.3%,原料廢損率約1%,經崩解試驗:崩解時限為38分30秒。口感:麥苗香味醇厚,但沒有明顯的甜味,略偏苦、澀、咸。

實施例2:

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片的配方及其制劑工藝:在不添加粘合劑、防腐劑、穩定劑等化學添加劑的情況下,將重量比為96%的小麥苗麥綠素粉和重量比為4%的低聚木糖進行配料。

加工步驟如下:1)制粒:提前開啟除濕機和空調,將消毒后的制粒車間空氣濕度控制在15~20%,溫度控制在16~20℃。然后秤取62.4公斤小麥苗麥綠素粉和2.6公斤的低聚木糖,先將小麥苗麥綠素粉原料倒入制粒機混料鍋,再將低聚木糖用適量的純化水溶解成液態的濃稠狀,之后邊混料邊通過制粒機的噴頭向鍋內均勻噴灑液態的低聚木糖,當低聚木糖注料完畢且兩種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后,制粒機開啟熱風(55~60℃)吹動物料循環翻滾進行制粒,同時也借此除去液態的低聚木糖所含的少量水分,約90分鐘后,制粒程序結束。2)壓片:消毒后的壓片車間要求溫度為18~22℃,濕度為18~25%,將制好粒的物料送進壓片機料斗,機器轉速調整為18轉/分鐘,沖模壓力調整為40kg。按上述技術參數每分鐘可出片558粒,約230分鐘完成65kg物料的壓片,可得規格為500mg/片的翠綠色麥綠素片劑約128700粒。3)滅菌、抽檢、封裝:滅菌后的產品經抽檢確定微生物指標符合企業標準后,進入包裝程序,要求使用加厚的pet醫用、食品級塑料瓶,鋁箔封口,規格為:0.5g×200片/瓶,瓶內置一包4g規格的硅膠顆粒干燥劑。

結果鑒定:按上述配比和技術參數加工而成的小麥苗麥綠素片劑表面光滑度偏中上等,顏色翠綠、色澤均勻、硬度適中,碎片占比約0.26%,原料廢損率約1%,經崩解試驗:崩解時限為39分10秒。口感:麥苗香味醇厚,但甜味還是不夠明顯,苦、澀、咸味道相比“實施例1”稍有減弱。

實施例3:

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片的配方及其制劑工藝:在不添加粘合劑、防腐劑、穩定劑等化學添加劑的情況下,將重量比為94%的小麥苗麥綠素粉和重量比為6%的低聚木糖進行配料.

加工步驟如下:1)制粒:提前開啟除濕機和空調,將消毒后的制粒車間空氣濕度控制在15~20%,溫度控制在16~20℃。然后秤取47公斤小麥苗麥綠素粉和3公斤的低聚木糖,先將小麥苗麥綠素粉原料倒入制粒機混料鍋,再將低聚木糖用適量的純化水溶解成液態的濃稠狀,之后邊混料邊通過制粒機的噴頭向鍋內均勻噴灑液態的低聚木糖,當低聚木糖注料完畢且兩種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后,制粒機開啟熱風(55~60℃)吹動物料循環翻滾進行制粒,同時也借此除去液態的低聚木糖所含的少量水分,約90分鐘后,制粒程序結束。2)壓片:消毒后的壓片車間要求溫度為18~22℃,濕度為18~25%,將制好粒的物料送進壓片機料斗,機器轉速調整為18轉/分鐘,沖模壓力調整為40kg。按上述技術參數每分鐘可出片558粒,約178分鐘完成50kg物料的壓片,可得規格為500mg/片的翠綠色麥綠素片劑約99000粒。3)滅菌、抽檢、封裝:滅菌后的產品經抽檢確定微生物指標符合企業標準后,進入包裝程序,要求使用加厚的pet醫用、食品級塑料瓶,鋁箔封口,規格為:0.5g×200片/瓶,瓶內置一包4g規格的硅膠顆粒干燥劑。

結果鑒定:按上述配比和技術參數加工而成的小麥苗麥綠素片劑表面光滑度優良,顏色翠綠、色澤均勻、硬度適中,碎片占比約0.22%,原料廢損率約1%,經崩解試驗:崩解時限為39分40秒。口感:麥苗香味醇厚,咸甜混合味(其中的甜味偏淡些),苦、澀味也明顯變淡。

實施例4:

一種小麥苗麥綠素片的配方及其制劑工藝:在不添加粘合劑、防腐劑、穩定劑等化學添加劑的情況下,將重量比為92.5%的小麥苗麥綠素粉和重量比為7.5%的低聚木糖進行配料.

加工步驟如下:1)制粒:提前開啟除濕機和空調,將消毒后的制粒車間空氣濕度控制在15~20%,溫度控制在16~20℃。然后秤取64.75公斤小麥苗麥綠素粉和5.25公斤的低聚木糖,先將小麥苗麥綠素粉原料倒入制粒機混料鍋,再將低聚木糖用適量的純化水溶解成液態的濃稠狀,之后邊混料邊通過制粒機的噴頭向鍋內均勻噴灑液態的低聚木糖,當低聚木糖注料完畢且兩種料得到充分均勻的混合后,制粒機開啟熱風(55~60℃)吹動物料循環翻滾進行制粒,同時也借此除去液態的低聚木糖所含的少量水分,約96分鐘后,制粒程序結束。2)壓片:消毒后的壓片車間要求溫度為18~22℃,濕度為18~25%,將制好粒的物料送進壓片機料斗,機器轉速調整為18轉/分鐘,沖模壓力調整為40kg。按上述技術參數每分鐘可出片558粒,約248分鐘完成70kg物料的壓片,可得規格為500mg/片的翠綠色麥綠素片劑約138600粒。3)滅菌、抽檢、封裝:滅菌后的產品經抽檢確定微生物指標符合企業標準后,進入包裝程序,要求使用加厚的pet醫用、食品級塑料瓶,鋁箔封口,規格為:0.5g×200片/瓶,瓶內置一包4g規格的硅膠顆粒干燥劑。

結果鑒定:按上述配比和技術參數加工而成的小麥苗麥綠素片劑表面光滑度優良,顏色鮮綠、色澤均勻、硬度中上,碎片占比約0.18%,原料廢損率約1%,經崩解試驗:崩解時限為39分50秒。口感:麥苗香味醇厚,淡淡的甜味,咸味相比“實施例3”有所減弱,苦、澀味基本被壓制。

食用效果實驗:

1)55~70歲中老年組腸胃病人群組:12人(男女各6名),按實施例2的配方食用,每天早晨和下午3~4點各空腹食用6粒,可選擇嚼服或70℃以下溫水送服。連續食用一周后,8人反饋大便成型了;連續食用10天后,5人反饋胃漲、反酸現象明顯減輕;連續食用15天后,12人皆反饋身體有勁、精神和精力明顯改善,同時,4位經常出現胃疼癥狀者反饋疼痛的頻率明顯減少,疼痛感也略有減輕。

2)30~45歲中青年便秘人群組:12人(男4女8),按實施例4的配方食用,每天早晨和下午3~4點各空腹食用6粒,可選擇嚼服或70℃以下溫水送服。連續食用一周后,3人反饋大便拉不出的現象明顯減輕;連續食用10天后,7人反饋能夠每天正常排便一次(大便普遍黑、臭);連續食用15天后,共有10人反饋便秘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其中2人反映出現過整健性的拉肚子現象,皆在2天后不藥自愈。

3)35~50歲經常失眠的人群組:12人(男3女9),按實施例3的配方食用,每天早晨和下午3~4點各空腹食用6粒,可選擇嚼服或70℃以下溫水送服。連續食用10天后,6人反饋睡眠質量有所改善,精力有所提升;連續食用15天后,10人反饋入睡時間明顯縮短,睡眠質量明顯提升,所需睡眠時間有所縮短;連續食用25天后,只有一人反饋改善睡眠不明顯,但早晨起床時疲乏感明顯減輕,且白天的頭暈腦漲現象有所減弱,其中7名女性表示皮膚氣色明顯變好。

4)40~55歲高尿酸人群組:12人(全部為男性),按實施例1的配方食用,每天早晨和下午3~4點各空腹食用10粒,可選擇嚼服或70℃以下溫水送服。連續食用10天后,6人反饋尿酸指數變為正常或基本接近正常;連續食用2周后,5人反饋尿酸指數完全正常,4人反饋明顯降低;連續食用3周后,共有10人反饋尿酸指數得到穩定控制或基本控制,其中3位腿腳有腫痛現象者反映腫痛癥狀有所減輕。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鄰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