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津綠1號的選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品種的培育,特別涉及一種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 津綠1號的選育方法。
技術背景黃瓜傳入我國栽培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自然條件的馴化和人類 的不斷選擇,形成了多種黃瓜類型和品種。尤其是本世紀六十年代以來, 我國黃瓜品種選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陸續育成了各種類型的黃瓜品 種,但是適用于不同茬口的專用型黃瓜品種并不多,生產上常出現不同茬 口無法選擇專用品種,或選擇了不對茬口的品種給生產造成損失的問題。 尤其是秋延后塑料大棚黃瓜專用品種很少,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生產上現有的秋大棚品種農大秋棚1號、津優1號、中農14號等存在一些問題, 如第一雌花節位高、雌花節率低、商品性差等缺點,制約了這些品種的推 廣,也影響了菜農的效益。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津綠1號的選育方 法,針對生產上對不同栽培形式專用品種的迫切需求,選育適合秋大棚的 專用型黃瓜品種,新品種的育成將解決黃瓜秋大棚專用品種缺乏的問題, 使菜農選擇品種具有針對性,減少盲目性。本發明的具體方案是一種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津綠1號的選育方法一系以由1998年山東新四號黃瓜品種自交得到F2種子,將F2進行定 向選株經過三次培育選株得到2000年春F5 (L2)品種;另一系以津綠3號黃瓜品種自交得到F2種子,將F2進行定向選株經 過三次培育選株得到2000年春F5 (Ll)品種;將2000年春F5 (L2)品種為母本和2000年春F5 (Ll)品種為父本 雜交得到21—9品種;再經過兩年區域試驗和一年生產試驗穩定最終得到津綠1號黃瓜新品種。本發明的特點與技術效果。津綠1號,特點是苗期耐34'C高溫,后期耐10'C低溫;第一雌花節位 6節以下,雌花節率25%以上;抗病性強,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角 斑病;商品性好,瓜條順直,刺瘤明顯,單瓜質量250g左右,瓜長35cm 左右,瓜把短,果肉淺綠色,心腔小,質脆、味甜;豐產性好,畝產5000 公斤。并制定了配套的栽培技術及繁種技術。育成品種津綠1號適用于全國各地秋大棚栽培。津綠1號自2003年在 天津、山東莘縣十八里鋪鎮、河南襄城縣北關馬園村、吉林公主嶺市、江 蘇南京麒麟鎮鎖獅村、云南大理等地秋大棚中示范栽培,均得到了菜農的 好評,4年時間該品種累計推廣面積就達到了20萬畝左右,新增產值達到 了 9500萬元,總產值達到了6億元。該品種適應范圍廣,推廣前景非常廣 闊。
圖1是津綠1號的選育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津綠1號的選育的技術方案收集了大量的國內外品種資源,采取了多種育種方法,配制了大量的 雜交組合,進行了小區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育成了津綠1號,特 點是苗期耐34X:高溫,后期耐1(TC低溫;第一雌花節位6節以下,雌花節 率25%以上;抗病性強,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角斑病;商品性好, 瓜條順直,刺瘤明顯,單瓜質量250g左右,瓜長35cm左右,瓜把短,果 肉淺綠色,心腔小,質脆、味甜;豐產性好,畝產5000公斤。并制定了配 套的栽培技術及繁種技術。 材料及親本的選育1998年收集國內外的品種資源35份,并對材料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和 篩選,然后對這些初選材料進行自交分離并定向選擇,經過5個生育期的 選擇,選出了 12個遺傳性穩定、植物性狀和商品性狀優良、適合秋季大棚 栽培的材料,其中包括津綠1號的母本和父本。并配置56個雜交組合。母本L2是在山東新四號中篩選的高代自交系。其主蔓結瓜為主,秋 季第一雌花始于3-4節;秋季雌花節率40%左右;耐熱性好;抗霜霉病、 白粉病和角斑病能力強;葉深綠色,葉片較小;瓜條深綠色,長30厘米左 右,刺瘤明顯,無棱,瓜把短,瓜條順直;口感脆甜。父本Ll是利用津綠3號進行多代自交育成的高代自交系。其生長勢 強,葉片大;第一雌花始于4-6節;秋后耐低溫,耐弱光;抗枯萎病、霜 霉病、白粉病和角斑病等病害;瓜條綠色,長35厘米左右,密刺,小瘤, 瓜把短;口感脆甜。 品種特征特性生長勢較強。葉片大,主蔓結瓜為主,秋季第一雌花節位5—6節,雌 花節率33%,回頭瓜多。其瓜條順直,瓜深綠色,密生白剌,瘤明顯,.無棱,單瓜質量250g左 右,瓜長35cm左右,瓜把短,果肉淺綠色,心腔小,質脆、味甜。 抗病性強,高抗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和枯萎病。 抗逆性強,苗期耐36'C高溫,可適當提前播種,后期耐10'C低溫,可 延長收獲期。豐產潛力大,667平方米產量可達5000千克以上。 品種栽培要點適時播種華北地區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種。 一般采用扣棚直播方式, 播后將棚四周打開。播種密度可稍大些,行距60厘米,株距20-25厘米。 前期管理從播種到9月上中旬,該期高溫多雨,注意排水防澇,防止畦 內積水造成根系缺氧窒息而死,雨后天晴及時澆水。要注意病蟲防治。 中期管理9月上中旬至10月上中旬,白天控制在25-30°C,夜間15-18 °C,保證肥水充足,隨水施以尿素、二胺或糞稀為宜。 后期管理IO月中旬以后,夜溫低于13'C,不再留風口,以延長生長期。 此期應注意防初霜。該期黃瓜生長緩慢,可10天左右澆一次水,以保持溫 度、減少棚內濕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津綠1號的選育方法一系以由1998年山東新四號黃瓜品種自交得到F2種子,將F2進行定向選株經過三次培育選株得到2000年春F5(L2)品種;另一系以津綠3號黃瓜品種自交得到F2種子,將F2進行定向選株經過三次培育選株得到2000年春F5(L1)品種;將2000年春F5(L2)品種為母本和2000年春F5(L1)品種為父本雜交得到21-9品種;再經過兩年區域試驗和一年生產試驗穩定最終得到津綠1號黃瓜新品種。
全文摘要
一種秋大棚專用黃瓜新品種津綠1號的選育方法以由1998年山東新四號黃瓜品種自交得到F2,將F2進行定向選株經過三次培育選株得到2000年春F5(L2)品種為母本;以津綠3號黃瓜品種自交得到F2,將F2進行定向選株經過三次培育選株得到2000年春F5(L1)品種為父本;雜交得到21-9品種;經過三年小區試驗;再經兩年區域試驗和一年生產試驗穩定最終得到津綠1號黃瓜新品種。特點與技術效果。苗期耐34℃高溫,后期耐10℃低溫;第一雌花節位6節以下,雌花節率25%以上;抗病性強,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角斑病;商品性好,瓜條順直,刺瘤明顯,單瓜質量250g左右,瓜長35cm左右,瓜把短,果肉淺綠色,心腔小,質脆、味甜;豐產性好。
文檔編號A01H1/02GK101243768SQ20071005681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4日
發明者呂淑珍, 崔淑芬, 張中鶴, 軒宏偉, 馬連安 申請人:天津市綠豐園藝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