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淤泥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淤泥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僅湖泊、河道擁有的淤泥,每年的采集量至少可達7000萬噸,加上城市下水道的淤泥,每年的總集量可達1億噸以上。采集淤泥,有利于疏浚河道、防止水質富營養化和凈化城市環境。
對于污泥淤泥的處理,現有技術主要有三種處理方法一是直接傾倒入海里。這樣做污染海洋資源,已被國際社會明令禁止;二是采取焚燒的方法。用此方法耗能大,成本高,但處理時占地面積小,目前我國澳門地區處理淤泥均采用此方法;三是填埋。這會造成對地下水源的污染,法國等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這種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湖泊、河道及濕地的淤泥處理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淤泥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淤泥脫水;切碎造粒;然后加熱烘干。烘干的溫度在100℃至300℃之間,最佳為200℃。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以1%至50%的添加比例范圍與煤混合,可以制成混合燃料。烘干后的淤泥粒與煤混合的添加比例最佳為10%。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當做肥料撒入花木栽培土中,也可以在其中放入磷或鉀或氮或多種成分混合而成的添加劑,使其營養更全面。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粉碎、制磚、烘燒定型。
本發明解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湖泊、河道及濕地的淤泥處理問題,處理后得到的淤泥成品可直接用于花木植物的肥料,給城市綠化帶、高速公路邊的花木施肥。這種淤泥處理方法通過切碎造粒,切破了淤泥中含有的水生生物細胞壁,使原本包含在細胞壁中的水分充分蒸發出來,解決了淤泥無法完全烘干的問題,實現了對淤泥節能、高效、徹底地處置。
本發明的目的,特征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提供下述實施例。通過實施例將有助于理解本發明,但不限制本發明的內容。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這種淤泥處理方法,用于處理河道、濕地的淤泥,將之改造成肥料、燃料添加物或用于制磚等。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淤泥脫水;切碎造粒;然后加熱烘干。烘干的溫度為200℃。
該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以10%的添加比例范圍與煤混合,可以制成混合燃料。
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當做肥料撒入花木栽培土中。
實施例3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烘干后產生的淤泥粒粉碎、制磚、烘燒定型。將淤泥制造成磚塊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淤泥處理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淤泥脫水;切碎造粒;然后加熱烘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處理方法,其特征是烘干的溫度在100℃至300℃之間,最佳為2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處理方法,其特征是烘干后的淤泥粒與煤以1%至50%的添加比例范圍混合,制成混合燃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處理方法,其特征是烘干后的淤泥粒與煤以10%的添加比例混合,制成混合燃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處理方法,其特征是烘干后的淤泥粒當做肥料撒入花木栽培土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處理方法,其特征是烘干后的淤泥粒粉碎、制磚、烘燒定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淤泥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淤泥脫水;切碎造粒;然后加熱烘干。烘干的溫度在100℃至300℃之間,最佳為200℃。本發明解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湖泊、河道及濕地的淤泥處理問題,處理后得到的淤泥成品可直接用于花木植物的肥料,給城市綠化帶、高速公路邊的花木施肥。
文檔編號C05F7/00GK101070219SQ20071006726
公開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4日
發明者邊興旺 申請人:邊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