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干旱半干旱地區大豆專用保水復合肥及其制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干旱半干旱地區大豆專用保水復合肥,其含有多種肥 料、保水劑、涂層等主要成分的保水抗旱復合肥。
背景技術:
大豆為共生固氮的豆科作物,既是糧食、飼料和油料作物,又是多種副
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用途非常廣泛。大豆生育期中所需要的N素絕大部 分依賴與其共生的大豆根瘤菌的固氮機制來滿足其N的供應,大豆對P反 應極為敏感,施P之后會顯著提高其產量和品質,當N、P供應得到滿足之 后,K便成為制約大豆產量的重要限制因素。而大豆生長過程中對鋅與鉬 肥的需求量雖然很少,僅占作物干中的萬分之幾到十萬分之幾,但它們是 酶或輔酶的組成部分,在大豆體內非常活躍,具有特殊作用,是其他元素 不可替代的,對提高大豆產量與品質作用很大,是大豆優質栽培的基礎。
由于大豆具有自生固氮作用,所以傳統耕作方式中,大豆不施N肥。在 下遼河平原乃至東北地區,由于土壤富K,多年來不施K肥,但隨農業耕 種歷史延長,土壤K庫逐漸耗竭,施用K肥的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因此本 發明針對大豆生長特點,在復合肥中特別加入N、 K以及Zn、 Mo的元素, 并給出其科學配比,以改善大豆生長養分狀況;同時加入土壤保水劑,改 善大豆生長水分狀況;這樣在提高大豆產量的同時,可提高大豆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新型保水劑與復合肥料相結合的具有保 水保肥雙重效果的保水復合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中干旱半干旱地區大豆專用保水復合肥,由保水劑與復合肥料(5
種純量元素N、 P、 K、 Zn、 Mo總重)=1 3: 8 15混合而成;其可施用 在下遼河平原土壤上的大豆田中,在春天播種時做基肥一次施入。
以有效含量計,所述復合肥料的重量組成為,N: P: K: Zn: Mo=l: 0.65 L25: 0.95 1.47: (U 0.25: 0.03 0.06;
所述復合肥料中N選用的肥料為尿素或硫銨,P肥選用的肥料為重過磷 酸鈣,K肥選用的肥料為硫酸鉀或氯化鉀,Zn為硫酸鋅,Mo為鉬酸銨;
所述保水劑為一種混合型保水劑,按重量份數計,有機質100-200份、 活性封面劑0.2-3份、丙烯酰胺150-200份、淀粉50-100份、凹凸棒土 20-50 份、珍珠巖20-40份、引發劑2-4份、交聯劑0.5-1份。
所述交聯劑選自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引發劑為硫酸銨或過硫酸鉀; 淀粉為大豆淀粉或馬鈴薯淀粉;有機質為腐殖酸與有機物料經腐熟混合發
4酵、粉碎而成;活性封面劑為乳化機油;所述腐殖酸為草炭和/或褐煤;有 機物料為木糠、花生餅和/或豆餅;所述珍珠巖為膨脹珍珠巖。
本發明保水劑選用廉價的可生物降解有機質、淀粉與丙烯酰胺、凹凸棒、 膨脹珍珠巖作為主要原料,添加引發劑和交聯劑,經共聚、交聯、水解、 洗滌、干燥、粉碎等過程后得到的低價高效的復合保水劑。 保水復合肥的具體制備過程如下
由保水劑與復合肥料(5種純量元素N、 P、 K、 Zn、 Mo總重)=1 3: 8 15混合而成;
保水劑重量組成為,有機質100-200份、活性封面劑0.2-3份、丙烯酰 胺150-200份、淀粉50-100份、凹凸棒土 20-50份、珍珠巖20-40份、引 發劑2-4份、交聯劑0.5-1份;
以有效含量計,所述復合肥料的重量組成為,N: P: K: Zn: Mo=h
0.65 1.25: 0.95 1.47: 0.1 0.25: 0.03 0.06;
1) 將淀粉加入水在50-10(TC下糊化20分鐘-l小時,然后加入經酸化粉 碎后的凹凸棒土 (過IOO目篩)、丙烯酰胺、膨脹珍珠巖、有機質、交聯劑 和引發劑,升溫至40-90"反應4-5小時;
2) 然后向上述l)所得物料中加入堿液調pH二7.5-9.5,升溫至90-100。C 進行水解反應l-3小時,反應產物經洗滌、干燥后粉碎;粉碎后的物料中加 入復合肥料,混勻;
3) 而后向上述2)所得物料中噴濃度為7-9%的稀硫酸溶液作為粘結劑, 粘結劑的加入量為保水劑與復合肥料總重量的0.9-1.1%,而后在圓盤造粒 機中進行造粒;造粒后將顆粒送入雙懸臂混合機, 一邊開機旋轉, 一邊噴 灑霧狀乳化機油;攪拌均勻后晾干,裝袋。
凹凸棒土進行酸化處理過程采用常規方法進行,即采用硫酸或鹽酸浸泡 12-36小時;水解反應過程中,使用的堿為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 本發明肥料可改變傳統大豆種植中施肥不均衡的現狀,增加K肥 的投入,既可以提高產量,也可以提高品質,同時還可以提高大豆的抗逆 行,防止倒伏和低溫冷害。
2. 本發明肥料中加入一定量的Zn、 Mo肥,既有利于籽實的生長,又 有利于品質的提高,同時影響植株體內生長素的合成,催化葉綠素的光化 學反應,促進大豆的光呼吸作用。
3. 本發明所選用的復合型保水劑在繼承之前保水劑研究的優點同時, 在保水劑中添加淀粉和經腐熟和粉碎后的有機物料與腐殖酸,與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同時添加其他成分形成一種淀粉、纖維素與丙烯酰胺聚合類樹 脂,同時保留了淀粉類與纖維素兩類保水劑優點,還由于其中加入了相當 的有機物料,可起到改良土壤結構的作用;加入了腐殖酸可在一定程度上 起到脲酶抑制劑的作用,提高與保水劑共施的肥料N的利用效率。凹凸棒
5土中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供作物吸收。該復合保水劑在完全失效后,凹凸 棒土還可增強土壤團粒結構,有效的防止土壤板結。由于吸水樹脂具有超 強的吸水吸濕能力,因此,保水劑無論在生產、運輸還是儲存,均有一定 困難,如在保水劑成粒后在其表面包裹一層涂層材料,將會很好的解決保 水劑的規模生產、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吸濕問題。另外,本發明具有生態環 保效應,所采用材料均為天然可降解材料,不致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4.本發明保水復合肥成本低廉,施用方便,可有效起到保水節肥、長 效增產作用。可大幅降低肥料因揮發、淋溶所造成的流失,使有限的肥料 和水分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達到水肥一體,改良土壤,促進生長,形成 高產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1) 將木糠1公斤、花生餅10公斤、褐煤3公斤、酵母0.005公斤,粉 碎后加入1.5公斤左右的稀釋的尿素溶液(尿素溶液重量濃度為10%)進行 拌合,拌合常溫堆放發酵二周(或采用發酵設備發酵的,發酵時問可縮短 為24-72小時),之后,晾曬三天制干(或用干燥機制干),成為約10公斤 左右的干品(有機質270%),并進行二次粉碎,過100目篩。
將3公斤凹凸棒土用重量濃度10%鹽酸浸泡24小時,12(TC烘至恒重, 粉碎后備用。
2) 將8公斤大豆淀粉加蒸餾水,在95'C下糊化30分鐘后,降溫至4(TC, 劇烈攪拌下加入3公斤凹凸棒土、 IO公斤有機質、引發劑過硫酸鉀0.3公 斤、20公斤丙烯酰胺、0.07公斤交聯劑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膨脹珍珠 巖3公斤和100L水,升溫至50-70'C保持3-5小時。然后升溫至95°C,加 入5M的氫氧化鈉溶液20L,保持2小時,在70。C下烘至恒重,粉碎,過 50目篩;
3) 向上述2)所得物料中加入171公斤尿素(N^46%)、 151公斤重過 磷酸鈣(P20^47%)、 158公斤硫酸鉀(K2C^60%)、硫酸鋅40公斤和鉬酸 銨7公斤,混合,噴濃度為8%的稀硫酸溶液作為粘結劑,粘結劑的加入量 為保水劑與復合肥料總重量的1%,在圓盤造粒機中造粒。
4) 造粒后將顆粒送入雙懸臂混合機, 一邊開機旋轉, 一邊噴灑霧狀乳 化機油,噴灑量為0.3公斤;攪拌均勻后晾干,裝袋。
實施例2
1)將木糠10克、豆餅150克、草炭35克、酵母0.07克,粉碎后加入 20克總量濃度為10%的尿素溶液進行攪拌,拌后常溫堆放兩周(或采用發 酵設備發酵的,發酵時問可縮短為24-48小時),而后晾曬三天制干(或用 干燥機制干),成為約有140克左右的干品,進行二次粉碎,過100目篩。
將78克凹凸棒土用總量濃度為10%的鹽酸浸泡24小時,120。C烘至恒 重,粉碎后備用。
62) 將150克大豆淀粉加入蒸餾水,在95。C下糊化30分鐘后,降溫至 40°C,劇烈攪拌下加入78克凹凸棒土、 140克有機質、引發劑硫酸銨6克、 120克丙烯酰胺、2克交聯劑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膨脹珍珠巖30克和 1L水,升溫至50-7(TC保持3-5小時。然后升溫至95t:,加入5M的氫氧 化鈉溶液0.4L,保持2小時,在7(TC下烘至恒重,粉碎,過50目篩。
3) 向上述2)所得物料中加入2.4公斤尿素(N^46%)、 2.1公斤重過磷 酸鈣(P205247%)、 2.2公斤硫酸鉀(K2C^60%)、硫酸鋅0.56公斤和鉬酸 銨0.1公斤,混合,噴濃度為8%的稀硫酸溶液作為粘結劑,粘結劑的加入 量為保水劑與復合肥料總重量的1%,在圓盤造粒機中造粒。
4) 造粒后將顆粒送入雙懸臂混合機, 一邊開機旋轉, 一邊噴灑霧狀乳 化機油,噴灑量為6克;攪拌均勻后晾干,裝袋。
施用方法將多功能農用保水復合肥與細土混合,均勻施入溝或穴內, 澆水后用土將溝填實,每畝用量以200-350 kg hm々為宜。
權利要求
1. 一種干旱半干旱地區大豆專用保水復合肥,其特征在于由保水劑與復合肥料按重量比1~38~15混合而成;以有效含量計,所述復合肥料的重量組成為,NPKZnMo=10.65~1.250.95~1.470.1~0.250.03~0.06。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保水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劑為一種混合型保水劑,按重量份數計,有機質100-200份、活性封面劑0.2-3份、 丙烯酰胺150-200份、淀粉50-100份、凹凸棒土 20-50份、珍珠巖20-40 份、引發劑2-4份、交聯劑0.5-1份。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保水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聯劑選自聚 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引發劑為硫酸銨或過硫酸鉀;淀粉為大豆淀粉或馬 鈴薯淀粉;有機質為腐殖酸與有機物料經腐熟混合發酵、粉碎而成;活性 封面劑為乳化機油。
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保水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腐殖酸為草炭 和/或褐煤;有機物料為木糠、花生餅和/或豆餅。
5.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保水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巖為膨脹 珍珠巖。
6.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保水復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肥料中N 選用的肥料為尿素或硫銨,P肥選用的肥料為重過磷酸鈣,K肥選用的肥料 為硫酸鉀或氯化鉀,Zn為硫酸鋅,Mo為鉬酸銨。
7. —種權利要求1所述保水復合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保水劑與復合肥料(5種純量元素N、 P、 K、 Zn、 Mo總重)=1 3:8 15混合而成;保水劑重量組成為,有機質100-200份、活性封面劑0.2-3份、丙烯酰 胺150-200份、淀粉50-100份、凹凸棒土 20-50份、珍珠巖20-40份、引 發劑2-4份、交聯劑0.5-1份;以有效含量計,所述復合肥料的重量組成為,N: P: K: Zn: Mo=l:0.65 1.25: 0.95 1.47: (U 0.25: 0.03 0.06;1)將淀粉加入水在50-10(TC下糊化20分鐘-l小時,然后加入經酸化 粉碎后的凹凸棒土 (過IOO目篩)、丙烯酰胺、膨脹珍珠巖、有機質、交聯劑和引發劑,升溫至40-90。C反應4-5小時;2)然后向上述l)所得物料中加入堿液調pH=7.5-9.5,升溫至90-100°C 進行水解反應1-3小時,反應產物經洗滌、干燥后粉碎;粉碎后的物料中 加入復合肥料,混勻;3)而后向上述2)所得物料中噴濃度為7-9%的稀硫酸溶液作為粘結劑, 粘結劑的加入量為保水劑與復合肥料總重量的0.9-1.1%,而后在圓盤造粒 機中進行造粒;造粒后將顆粒送入雙懸臂混合機, 一邊開機旋轉, 一邊噴 灑霧狀乳化機油;攪拌均勻后晾干,裝袋。
全文摘要
一種干旱半干旱地區大豆專用保水復合肥,由保水劑與復合肥料按重量1~3∶8~15混合而成;以有效含量計,所述復合肥料的重量組成為N∶P∶K∶Zn∶Mo=1∶0.65~1.25∶0.95~1.47∶0.1~0.25∶0.03~0.06;保水劑為一種混合型保水劑,按重量份數計,有機質100-200份、活性封面劑0.2-3份、丙烯酰胺150-200份、淀粉50-100份、凹凸棒土20-50份、珍珠巖20-40份、引發劑2-4份、交聯劑0.5-1份。本發明保水復合肥成本低廉,施用方便,可有效起到保水節肥、長效增產作用。
文檔編號C05G3/02GK101462908SQ20071015911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1日
發明者樺 周, 宇萬太, 璐 張, 強 馬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