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耕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中耕施肥器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耕施肥裝置,具體說是一種可以調控 施肥的中耕施肥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耘鋤只能中耕除草,施肥需另外作業,不能與除草結 合一次完成,費時費力,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耕施肥器,它中耕作業與施肥一次完成,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見苗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本裝置是由機架、犁鏵、地輪,傳動裝置、肥箱、離合器及肥料控制裝置 組成;上述的機架的前部連地輪,地輪軸經轉向器連傳動軸,該軸與排肥軸連 接;在機架的中部裝有肥箱,肥箱下有上述的排肥軸,排肥軸上裝有排肥槽輪, 并裝有離合器;上述的排肥盒下為分肥器,它連肥料控制裝置。上述的轉向器是兩組差速齒輪構成的。上述的傳動軸是方軸,其外有方軸套,其一端經連軸器連轉向器,另一端 經連軸器連排肥軸。上述的分肥器是一盒體,其下連兩排肥管,在盒內有分肥擋板,該板連手 動桿。上述的控肥裝置是連在分肥器下一段管,該管外連一折頁,折頁連觸碰桿, 該桿連一插在上述管中的插片,折頁與觸碰桿之間連回位彈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本裝置中耕作業與施肥一次完成,省時省力, 提高工作效率。2、傳動可靠,因轉向機構是齒輪傳動,比鏈傳動及皮帶傳動 可靠。3、控肥裝置可見苗施肥,分肥器使施肥到苗的根部,提高化肥利用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肥料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l、可以看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本裝置是由機架14、犁鏵20、地輪 10,傳動裝置、肥箱4、離合器及肥料控制裝置組成;上述的機架的前部連地 輪10,地輪軸經兩組差速齒輪構成的轉向器11連傳動軸13,傳動軸13是方軸,其外有方軸套9,它一端經連軸器12連轉向器11,另一端經連軸器8連 排肥軸7;在機架的中部裝有肥箱4,肥箱下排肥軸上裝有排肥槽輪6,并裝有 離合器,19是離合器回位彈簧;排肥盒5下為分肥器15,分肥器是一盒體, 其下連兩排肥管16,在盒內有分肥擋板,該板連手動桿3,分肥器的的排肥管 連肥料控制裝置;l是扶手,2是離合器拉線。由圖2可以看到,它是連在分肥器下一段軟管24,軟管套金屬管18上, 該管外連一折頁22,折頁連觸碰桿17,該桿連一插在上述管中的插片23,折 頁與觸碰桿之間連回位彈簧21。中耕作業時先調節分肥擋板,確定肥料流向哪一側,將這一側連上肥料控 制裝置的軟管,當機械行進中觸碰桿碰上苗后擺動,連在該桿上的插片被從金 屬管中帶出,肥料流出,觸碰桿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回位,插片重新插入管中, 直到下一次碰苗,如此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中耕施肥器,本裝置是由機架(14)、犁鏵(20)、地輪(10),傳動裝置、肥箱(4)、離合器及肥料控制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機架的前部連地輪(10),地輪軸經轉向器(11)連傳動軸(13),該軸與排肥軸(7)連接;在機架的中部裝有肥箱(4),肥箱下有上述的排肥軸,排肥軸上裝有排肥槽輪(6),并裝有離合器;排肥盒(5)下為分肥器(15),它連肥料控制裝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耕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它的轉向器(11)是兩組差速齒輪構成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耕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它的傳動軸(13)是方軸,其外有方軸套(9),其一端經連軸器(12)連轉向器(11),另一端 經連軸器(8)連排肥軸(7)。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耕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它的分肥器(15) 是一盒體,其下連兩排肥管(16),在盒內有分肥擋板,該板連手動桿(3)。
5、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中耕施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控肥裝置是 連在分肥器下一段管(24)、 (18),該管外連一折頁(22),折頁連觸碰桿(17), 該桿連一插在上述管中的插片(23),折頁與觸碰桿之間連回位彈簧(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耕施肥器,它是由機架、犁鏵、地輪,傳動裝置、肥箱、離合器及肥料控制裝置組成;上述的機架的前部連地輪,地輪軸經轉向器連傳動軸,該軸與排肥軸連接;在機架的中部裝有肥箱,肥箱下有上述的排肥軸,排肥軸上裝有排肥槽輪,并裝有離合器;排肥盒下為分肥器,它連肥料控制裝置。本裝置中耕作業與施肥一次完成,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因轉向機構采用齒輪傳動,比鏈傳動及皮帶傳動可靠。控肥裝置可見苗施肥,分肥器使施肥到苗的根部,提高化肥利用率。
文檔編號A01B49/06GK201087994SQ20072001386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5日
發明者孫國均 申請人:孫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