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馬鈴薯種植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馬鈴薯中耕施肥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中耕機多是前置剛性深松鏟深松、用外置式肥盒進行中耕施肥,雖然輪胎的壓痕經過深松,但是常產生大土塊,導致起壟鏵覆土不好,土塊壓苗,造成減產。外置式肥盒容易卡肥,導致肥盒破碎,同時肥盒傳動軸有徑向力,肥盒卡滯時傳動軸易發生彎曲,導致施肥更加不暢,從而造成施肥量不準、投肥點位置不對或漏施,馬鈴薯由于缺肥或肥量大而減廣,影響農民收入和種植積極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施肥量準確、肥料落點位置準確、不漏施、覆土不壓苗的馬鈴薯中耕施肥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馬鈴薯中耕施肥機,包括機架和安裝在該機架上的施肥系統、深松鏟、起壟鏵以及地輪和傳動系統,在該深松鏟后方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施肥管,該深松鏟的鏟尖上設有立式切刀。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施肥系統包括肥箱、肥盒、右旋葉片、左旋葉片、出肥口、排肥軸、輸肥絞龍,肥盒扣裝在肥箱底部,該肥盒內設置排肥軸,該排肥軸上由中間向兩側伸展設置右旋葉片、左旋葉片,兩個出肥口分別對應設置在該右旋葉片和左旋葉片末端處,施肥管與出肥口聯接,位于該肥盒入肥口正上方,該肥箱內水平設有輸肥絞龍,對應該肥盒入肥口處,該輸肥絞龍軸上設有攪動桿齒。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馬鈴薯中耕施肥機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7]由于在本實用新型的該深松鏟后方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施肥管,該深松鏟的鏟尖上設有立式切刀。所以,在對土壤進行深松的同時,立式切刀切裂切碎由于拖拉機行走輪胎壓實土壤形成的硬土塊,防止起壟鏵向苗帶覆土時把土塊推到壟臺上壓苗。同時,由于本實用新型施肥系統的肥箱內水平設有輸肥絞龍,對應該肥盒入肥口處,該輸肥絞龍軸上設有攪動桿齒,而且該肥盒內設置排肥軸,該排肥軸上由中間向兩側伸展設置右旋葉片、左旋葉片。輸肥絞龍把肥料推送到肥盒,肥盒內排肥軸上設置的右旋葉片、左旋葉片再把肥料推送到兩個出肥口,通過施肥管輸送到指定位置,出肥均勻流暢,無任何卡滯現象,作業中可根據實際需要通過調整排肥軸鏈輪齒數改變傳動比實現肥量的準確調節。所以得到了施肥量準確、肥料落點位置準確、不漏施、覆土不壓苗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構造示意圖;
[0009]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10]圖3是圖1中I的局部放大圖;
[0011]圖4是本實用新型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施肥系統構造示意圖;
[0012]圖5是圖4的俯視圖。
[0013]圖中:機架I ;施肥系統2 ;深松鏟3 ;施肥管4 ;起壟鏵5 ;地輪6 ;傳動系統7 ;鏟尖8 ;立式切刀9 ;肥箱10 ;肥盒11 ;右旋葉片12 ;左旋葉片13 ;出肥口 14 ;排肥軸15 ;輸肥絞龍16。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5]如圖1、圖2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具體實施方式】構造示意圖,包括機架I和安裝在該機架I上的施肥系統2、深松鏟3、起壟鏵5以及地輪6和傳動系統7,在該深松鏟3后方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施肥管4,在圖3中,該深松鏟3的鏟尖8上設有立式切刀9。
[0016]如圖4、圖5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施肥系統【具體實施方式】構造示意圖,所述施肥系統2包括肥箱10、肥盒11、右旋葉片12、左旋葉片13、出肥口 14、排肥軸15、輸肥絞龍16,肥盒11扣裝在肥箱10底部,該肥盒11內設置排肥軸15,該排肥軸15上由中間向兩側伸展設置右旋葉片12、左旋葉片13,兩個出肥口 14分別對應設置在該右旋葉片12和左旋葉片13末端處,施肥管4與出肥口 14聯接,位于該肥盒11入肥口正上方,該肥箱10內水平設有輸肥絞龍16,對應該肥盒11入肥口處,該輸肥絞龍16軸上設有攪動桿齒。
[0017]使用時,將馬鈴薯中耕施肥機的機架I與配套動力拖拉機懸掛裝置掛接。操控懸掛裝置下降使機具下落到作業高度,隨著機組的行進,地輪6接觸地面向前滾動,同時通過傳動系統7帶動施肥系統2的排肥軸15、輸肥絞龍16旋轉工作。深松鏟3對壟溝土壤進行深松,立式切刀9切裂切碎由于拖拉機行走輪胎壓實土壤形成的硬土塊,在該深松鏟3后方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施肥管4向壟上準確施肥,起壟鏵5向苗帶覆土,此時不會有土塊被推到壟臺上壓苗。至此完成整個中耕施肥作業過程。
[0018]本實用新型的施肥系統2出肥均勻流暢,無任何卡滯現象,而且可根據需要改變施肥管4出口位置使肥料到達指定落點,保證肥料與苗帶的間距,有利于利用肥料、提高肥效、節省化肥。
[0019]在作業過程中,還可根據實際需要通過調整排肥軸15鏈輪齒數改變傳動比實現肥量的準確調節。從而獲得最佳施肥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馬鈴薯中耕施肥作業。
【主權項】
1.一種馬鈴薯中耕施肥機,包括機架(I)和安裝在該機架(I)上的施肥系統(2)、深松鏟(3 )、起壟鏵(5 )以及地輪(6 )和傳動系統(7 ),其特征在于:在該深松鏟(3 )后方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施肥管(4),該深松鏟(3)的鏟尖(8)上設有立式切刀(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中耕施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系統(2)包括肥箱(10)、肥盒(11)、右旋葉片(12)、左旋葉片(13)、出肥口(14)、排肥軸(15)、輸肥絞龍(16),肥盒(11)扣裝在肥箱(10)底部,該肥盒(11)內設置排肥軸(15),該排肥軸(15)上由中間向兩側伸展設置右旋葉片(12)、左旋葉片(13),兩個出肥口(14)分別對應設置在該右旋葉片(12)和左旋葉片(13)末端處,施肥管(4)與出肥口(14)聯接,位于該肥盒(11)入肥口正上方,該肥箱(10 )內水平設有輸肥絞龍(16 ),對應該肥盒(11)入肥口處,該輸肥絞龍(16)軸上設有攪動桿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馬鈴薯中耕施肥機,旨在提供一種施肥量準確、肥料落點位置準確、不漏施、覆土不壓苗的馬鈴薯中耕施肥機。包括機架和安裝在該機架上的施肥系統、深松鏟、起壟鏵以及地輪和傳動系統,在該深松鏟后方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施肥管,該深松鏟的鏟尖上設有立式切刀。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馬鈴薯中耕施肥作業。
【IPC分類】A01B49-06, A01C15-12
【公開號】CN204518361
【申請號】CN201420855378
【發明人】楊華, 韓宏宇, 邱燃, 竇鈺程, 杜木軍, 王晉, 李博, 呂海杰, 靳曉燕, 孫先明
【申請人】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 黑龍江德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